古隆中

古隆中

襄樊古隆中位於湖北省襄樊市襄陽以西13公里的西山環拱之中。據《輿地誌》記載:“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聲。”隆中因此而名之。歷史上著名的劉備三顧茅廬的史事和興漢藍圖“隆中對策”都發生在這裡。境內有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襄樊學院。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古隆中古隆中

襄樊古隆中,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居襄樊市區13公里。諸葛亮17歲至27歲在此隱居躬耕。劉備“三顧茅廬”和“隆中對”的千古佳話就發生在這裡。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

古隆中是三國時期傑出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代(17-27歲)隱居的地方。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隴畝長達10年之久。諸葛亮本是山東琅琊人,幼年失去了雙親,17歲隨叔父來到襄陽隆中,躬耕苦讀,留意世事,被稱為“臥龍”。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全面分析了當時三分天下的局勢,提出了一統天下的謀略,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古隆中是一個以諸葛亮故居為主體的風景名勝區,在鄂西北歷史文化名城襄樊市區和襄陽、南漳、谷城三縣交界處,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鏡莊承恩寺七里山鶴子川等五大景區。主景區古隆中位於襄陽城西十三公里處,自然景色優美,人文景觀豐富。

古隆中古隆中諸葛住處
古隆中形成文物風景旅遊區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大而澄清;地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聳翠,山亘綿,旗山鏇峙。明代已經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梁父岩、抱膝石。1949年以後,又先後修建或新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台、長廊、觀星台、棋盤石、琴台、孔雀寨、猴山等眾多景點,近年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諸葛亮彩塑展”、上山滑道和山頂標誌性建築——騰龍閣,漢文化景區、龍泉居等既可賞景、又能旅居的旅遊風景點,進一步完善了景區旅遊服務功能,豐富了文化景觀,擴大了景區容量。古隆中形成了一個融觀瞻、度假修養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內群山環抱、松柏參天,景色頗為優美。有隆中山、樂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點諸葛草廬、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古橋、六角井、觀星台等。1994年經國務院審定列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1996年經國務院審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設計特點

古隆中古隆中附近襄陽城

古隆中石牌坊高約六米,長約十米,其建造材料為青石開榫組裝而成,依外觀形式為柱不出頭有樓,四柱三牌樓式。“古隆中”牌坊寬三間,中為中間,兩旁為次間,四柱腳深埋土中,四周出土處鋪地平石,柱前後及旁,以十個紋頭砷石支撐。牌坊定盤枋斗口架正昂板,兩正昂間置花板,並雕流空花紋,以為裝飾。正昂上平鋪脊筒檐板,其檐板叉出發戧,戧角作鴿尾形。牌坊脊板兩端並飾魚龍吻,中央置火焰珠

“古隆中” 牌坊中間上、下枋以“古隆中”字碑分隔,上、下枋面浮雕漁樵耕讀及二龍戲珠,兩邊門柱正面上雕刻“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作者陳維周,清安襄隕荊兵備使者。此聯摘自杜甫《蜀相》詩。

歷史沿革

古隆中古隆中牌坊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拜謁了成都武侯祠,時值國家多難,杜甫在政治上遭到打擊,他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對聯在此表述了公元207年,劉備為了興復漢室,三顧草廬以求天下大計。諸葛亮感激劉備三顧之恩,輔佐劉備開創蜀漢基業,匡濟劉禪鞏固、發展蜀漢大業,表現了老臣諸葛亮一片忠心。在牌坊背面的字碑上刻著“三代下一人”,作者陳維周此匾所題鎮雄為地名,當屬雲南所轄,後學是歉詞,意即後輩學生。匾額高度稱頌諸葛亮是夏、商、周以後的第一人傑。門柱上雕刻“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作者陳維周,此聯選自杜甫於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初夏到菱洲(今四川奉節)期間寫的《詠懷古蹟五首》之五中的詩句。

對聯在此稱頌諸葛亮的文韜武略與伊尹(商湯佐臣)、呂尚(周代齊國始祖,俗稱姜太公)不相上下,指揮調度從容鎮定連蕭何(西漢第一任臣相)、曹參(西漢大臣,曾任齊相9年,後繼蕭何為漢惠帝臣相)與 之相比都顯得遜色。“古隆中” 牌坊次間上、下枋雕雙鳳朝日、鹿鶴同壽、麒麟送子、赤虎朋壽等浮雕,中間字碑雕刻“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著名景點

古隆中古隆中三顧堂

抱膝亭

抱膝亭位於隆中山畔一高阜之上,是三層六角亭,“高四丈有奇,周七丈余”。它是湖北提督程文炳於光緒十四年(1888)所建。建造此亭目的在於後人來游來歌時聯想到諸葛亮在隆中抱膝長吟時的情景,從而“慨然思巾扇之度,雖在小隱,未嘗須臾忘天下事焉”。

亭勢凌雲,抱膝迥留千古勝;台形麗日,觀星總括萬年奇。 ——佚名題抱膝亭 這副對聯是建亭時鐫刻在石柱上的,無題款。凌云:直上九霄。何晏《景福殿賦》:“爾乃建凌雲之屈盤。”迥:遙遠。台:觀星台。麗日:朝陽,光彩煥發。聯句表明,作者對諸葛亮預言天下三分稱奇不已。

丹青苑

丹青苑,為隆中建築群之一。西畝躬耕,岩端神猶在;嘉賓時來,余典歌未衰。 ——雲軒題丹青苑 此聯落款署有“丹青苑落成,題此聯以恭候嘉賓。雲軒”西畝躬耕:《諸葛亮故宅銘》:“躬耕西畝,詠嘯東巒,跡遺林中,神凝岩端”。余典:餘下可作為典範的書籍。此處指諸葛亮的品德、精神和著作。西晉永興二年,太傅緣李興同鎮南將軍、荊州刺史劉弘一起來到隆中,寫下了《祭諸葛丞相文》,文中寫到:“詠歌余典,懦夫將勵”。此後60餘年,著名史學家、襄陽人習鑿齒也瞻仰了隆中,並寫下了《諸葛故宅銘》,該銘文有言:“躬耕西畝,詠嘯東巒,跡遺中林,神凝岩端”。此聯即據這兩篇銘文而撰。

老龍洞

老龍洞位於隆中山腳下,是一口歷史悠久的泉水古洞,當年諸葛亮躬耕隆中時就是利用此洞泉水灌溉農田。這裡山巒迴旋,隱若玉;修竹苞茂,林木蔥鬱,奇石林立,花香鳥語,真是別有天地。明吳綬有詩曰:“泉深岩穴古,時有老龍眠。門掩雲中石,功成澗下田。一溪青草合,千古碧蘿懸。欲覓英雄跡,高風尚宛然。”
老龍洞泉水,滋故土莘野;諸葛公智慧,濟西蜀生靈。

竹下滿賓朋,半盞香淳堪慰己;座上無虛言,一席清談亦醉人。 ——塗廷多題老龍洞
讓彼蒼松翠竹,共繪人間美景;得此古洞幽泉,盡銷眼底俗塵。 ——劉鳴岡撰、王樹人書題老龍洞
老龍洞泉水不竭,應思躬耕古賢者;小虹橋溪流焉斷,該想開拓今後人。 ——佚名題老龍洞

草廬亭

襄樊古隆中風景區--諸葛草廬襄樊古隆中風景區--諸葛草廬

草廬亭建於清康熙年間,傍依明襄簡王墓。此處本是草廬故址,明襄簡王朱見淑仰慕隆中山水,於弘治二年(1489)毀草廬建陵墓。清康熙五十九年(1794),鄖襄觀察使趙宏恩為了紀念諸葛亮於草廬故址修建了此亭。 扇搖戰月三分鼎;石黯陰雲八陣圖。 ——佚名摘趙宏恩詩句題草廬亭 作者簡介:此聯出自清康熙年間鄖襄觀察使趙宏恩所寫的《隆中武侯草廬詩》。(注)扇搖:羽扇、綸巾是諸葛亮服飾特點,這裡代指諸葛亮。戰月:混戰不息的年代。黯:不明,昏暗。《隆中武侯草廬詩》原文是:“漢季群奸探赤符,獨吟梁父獨扶孤。扇搖戰月三分鼎,石黯陰雲八陣圖。泣鬼文成何有魏,隕星人去失吞吳。至今不泣英雄氣,襄水纏綿曉夜呼。”

三顧堂

襄樊古隆中風景區--六角井襄樊古隆中風景區--六角井

三顧堂,建於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的紀念堂。其外澤清荷香,茂林修竹。傳說,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拴馬的古柏至今聳立門前。其內金匾銀對,古碑林立,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和書法藝術研究價值。

六角井

襄樊古隆中風景區--六角井,乃諸葛亮青少年時期耕讀隆中時草廬居宅院內的生活用井。據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襄陽記記載,襄陽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廣五尺。六角井不僅成為古隆中傳統的十大人文景觀之一,而且亦為草廬故址所在的實物佐證。

文化遺產

古隆中古隆中諸葛舊居

志見出師表;好為梁父吟。 ——郭沫若題武侯祠 此聯落款署有:“一九六四年歲首題為襄陽隆中諸葛草廬,寄自北京什剎海,郭沫若”。《出師表》:即建興五年諸葛亮出祁山伐曹魏前上後主劉禪的表。《梁父吟》:樂府《楚調曲》名,屬齊地土風。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諸葛亮藉以寄託自己的抱負。 垂功劉氏業;遺範漢家風。 ——李鐸題武侯祠 李鐸,當代書法家。落款署有“湘醴李鐸為襄陽隆中諸葛故居撰聯,甲子孟夏於隆中”。此聯刻木懸掛於武侯祠內正廳。垂:流傳。劉氏:劉備父子。業:統一大業。范:楷模,典範。

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 ——董必武1965年1月題武侯祠董必武,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共創始人之一,原國家副主席。(注)此聯刻木懸掛於武侯祠內正廳。一番晤對:指劉備與諸葛亮隆中對策。千百年來,“三顧茅廬”一直被視為禮賢下士的典範,而《隆中對》更是千古絕唱。董老對此大加謳歌。

伯仲之間見伊呂;先生有道出羲皇。 ——黎天才集杜甫句題武侯祠 黎天才,1863年出生,民國將領,曾任職於張學良手下。此聯刻木懸掛於祠內楹柱上。道:立國策略和治國方略。羲皇:神話傳說中的帝王,一作伏羲、宓犧、包犧。傳說他很有聖道,教人們結網捕魚,造字畫卦。聯句集杜甫詩句,上聯見《詠懷古蹟五首》之五,下聯出自杜甫《醉時歌》

二表深心透武略;三分鼎足見文韜。 ——王學仲題武侯祠 此聯刻木懸掛於祠內正廳兩側楹柱。透:顯露。武略:武藝,即治國理民、戰略戰術方面的才華。文韜:文才。二表:指前、後《出師表》。三分,指預定天下三分的《隆中對》。

古隆中進入古隆中的城門

問鼎三分三顧地;出師兩表兩朝心。 ——閻鈞天題武侯祠 聞鈞天,湖北浠水人,花鳥畫家。此聯落款署有“壬戌七月,閻鈞天八十三歲時書”。現刻木懸掛於正廳兩側楹柱。問鼎: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之寶,楚子向王孫滿問鼎,有覬覦周室之意,後遂以問鼎喻篡奪。《晉書·王敦傳》:“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這裡借喻策劃重振漢室,一統天下。

當年正氣扶元氣;萬世人心仰赤心。 ——靜軒題武侯祠三義殿 靜軒,襄樊人,在書法、美術、文學、歷史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此聯刻木懸掛於祠內偏廳“三義殿”門側楹柱。元氣:中國哲學概念,指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 《言毒》:“萬物之生,皆稟元氣”。這裡借喻漢統。 空山苹藻思靈澤;故國松楸夢惠陵。 ——佚名題武侯祠

抱膝夢回梁父吟;鞠躬淚灑老臣心。 ——襄陽王樹人題武侯祠 抱膝:《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亮“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吟”。宋劉光祖《祭諸葛丞相文》:“究厥抱膝,伊呂比縱”。

臥龍深處

襄樊古隆中風景區--諸葛蠟像襄樊古隆中風景區--諸葛蠟像
臥龍深處建於清雍正七年(1729),是諸葛亮和他的親朋密友聚會暢懷處所。這裡隆山懷抱,松鶴常鳴,庭園幽深清靜。其內龐德公、黃承彥、龐統、少年諸葛亮等名人志士的塑像栩栩如生。兩旁迴廊里鑲嵌著8塊蒼勁有力的石碑,一塊飽經風霜的清雍正七年重修記事碑,傲然挺立在庭園中央。  楚國離騷興廢鑒;南州多土棟樑才。 ——李國平書臥龍深處 李國平,數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武漢大學教授。此聯落款處署有“甲子冬十月,李國平並書”。興廢:興旺與衰敗。鑒:借鑑。《新唐書·魏徵傳》:“以古為鑑,可以見興替。”南州:荊州。 文章兩漢兩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 ——李爾重題臥龍深處.李爾重,作家,原湖北省顧問委員會委員。李於1984年6月游襄陽武侯祠,為臥龍深處景點撰書此題意聯。兩司馬:指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兩人在文學上造詣很深。經濟:經世濟民,治國安民。杜甫《水上遣懷》:“古來經世才,何世獨罕有”。按李氏所撰之聯,取自清左宗棠的言志一聯!左氏好與諸葛相比,自稱今亮,此聯自詡其文章不讓西漢兩司馬,經濟堪比南陽一臥龍! 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幾;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 ——單家駒題臥龍深處 此聯落款署有“光緒十中年七月既望,山陰布衣單家駒”。生色:增添光彩。李賀《秦宮詩》:“內屋深屏生色畫。”王琦注引陳仁錫曰:“生色畫,謂畫之鮮明,色像如生者。”陋室:簡陋狹小的屋子。《韓詩外傳》卷五:“彼大儒者,雖隱居窮巷陋室,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爭名矣。” 才堪王佐,松風猶識隆中對;業濟兩朝,世上常嘆蜀道難。 ——靜庵題臥龍深處 此聯落款處署有“乙丑孟春,靜庵”。堪:足以勝任。佐:輔佐。濟:救助,接濟。蜀道難,樂府《瑟調曲》名,此喻創業道路上的險阻。 隆中山有幸,龍蟠虎踞留遺貌;大業功未成,鞠躬盡瘁感後人。 ——波嘯書題臥龍深處 波嘯即靜軒。此聯落款處署有“乙丑年孟春月,波嘯敬書”。龍蟠虎踞:隆中山的一條支脈起伏盤鏇,勢若蟠龍,隔谷相望的旗山形如臥虎,歷來人們都稱讚隆中龍蟠虎踞,山勢佳奇。這是其表意,深刻的含義是以此指代諸葛亮。蘇軾《隆中詩》:“山中有遺貌,矯矯龍之姿”。遺貌:諸葛亮的塑像。 躬耕志未忘,終成伯業西川富;三顧跡長存,贏得隆中草木香。 ——靜軒再題臥龍深處 此聯落款處署有“乙丑孟春,靜庵”。 不識荊山貴璞,景升父子長遺笑;若無玄德誠意,臥龍先生空抱膝。 ——雲軒題臥龍深處 雲軒即靜軒。此聯落款處署有“乙丑年孟春月,雲軒撰句,曉州書”。聯句藉以譏諷劉表父子不能發現和重用人才,最後落了個敗亡的下場。下聯則大加稱頌劉備禮賢下士、任賢用能的品德,若無此舉,諸葛亮這塊璞玉會碌碌無為一生。正如南宋鄭思肖的《先主三顧草廬圖》詩中所言:“若無三顧草廬意,剖出心肝賣與誰”。 才須學也,自布衣且致卿相,耕讀本始;法以威之,親賢臣而遠小人,紀綱當先。 ——方濱生書臥龍深處 此聯落款署有“一九八三年歲次癸亥之秋,附驥之思因附記之,蜀人方濱生書”。 鹿門乃沔南名士,水鏡知人,伏龍、鳳雛皆俊傑,崔、徐獨謂信然,魏何多士,屈石韜、孟建,為有同志才相酬;豫州系漢室後裔,高祖風氣,雲長、翼德敵萬人,周、程嘗稱梟雄,軍無善計,奔袁紹、劉表,不得臥龍定難飛。 ——靜軒題臥龍深處 鹿門:指龐德公,漢末名士,劉表數招為士不就,隱居襄陽鹿門山,故名。沔南:漢水以南。《漢書·地理志》:“漢水受氐道水,一名沔。”水鏡:指司馬徽,漢末古文經學家,善知人,德公稱之為水鏡,曾向劉備舉薦諸葛亮。伏龍:即諸葛亮。鳳雛:龐德公的侄子龐統,後任劉備的軍師中郎將。崔、徐、石韜、孟建,分別指崔州平、徐元直、石廣元、孟公威,皆為漢末名士賢士,諸葛亮的好友。豫州:指劉備,因他曾任豫州刺史,故名。雲長、翼德,分別為關羽、張飛,均為劉備的五虎上將之一,以驍勇善斗著稱。周、程,即周瑜和程昱,周為吳大將,程乃魏謀臣。袁紹:東漢世族豪強。劉表:荊州牧,號為“八俊”之一。梟雄:雄勇異常的將領。

其他信息

景點評價
古隆中位於湖北/襄樊古隆中位於湖北/襄樊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這就是歷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陽以西十三公里的古隆中山鄉秀色。
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期在這裡隱居長達十年之久。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劉備“三顧茅廬”的史事都發生在這裡。
這裡清靜幽雅,天蒼山青水碧。隆中山樂山、旗山三山環拱,隱若玦環。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這裡古蹟眾多,文化沉澱豐富。諸葛亮當年活動遺蹟:草廬、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橋、抱膝石、梁父岩等歷千年而安然。先賢憑弔諸葛亮,引以托情的武侯祠、臥龍深處、隆中書院、古牌坊以及眾多藉以托志的碑碣石仍舊相間茂林修竹。
這裡文豪雲集,志士傾吐情懷。晉代習鑿齒。唐代崔道融、宋代蘇軾、明代王越等都弔古隆中。現代郭沫若先生亦揮毫抒情,黨和國家領導人董必武更有吟懷:“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勝跡永清幽。” 交通指南古隆中位於襄陽市隆中山東。從火車站做坐512路巴士,車費1元。在隆中車站停車並折返回城。下車後會有很多“電麻木”拉客去隆中景區,也可步行過去。

三國景點一覽

襄樊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襄樊襄陽樊城的合稱,地處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東連江漢平原,西通川、陝,南接湘、粵,北達宛、洛,自古就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說。據方誌載,周宣王封仲山甫於樊,是為樊國,建城至今已有2800多年;襄陽古稱襄國,漢初置襄陽縣。1983年襄樊市與襄陽地區合併,轄襄陽、宣城、南漳、保康、谷城五縣和棗陽一市,代管隨州、老河口兩個縣級市,總面積26563平方公里,人口600萬,其中市區面積326平方公里,人口54.3萬人。
景點 抱璞岩|承恩寺|夫人城|古隆中|廣德寺| 隆中山|五道峽|白竹園寺|米芾紀念館 | 水鏡莊|李曾伯紀功銘摩崖|鹿門山|鹿門寺|綠影壁|孟浩然墓|米公祠|龐居洞|水鏡莊|唐杜工部之墓|習家池|襄陽古城|徐庶廟|漁梁洲|九連墩戰國古墓|五道峽|薤山旅遊度假區|楚皇城城址|湯池峽溫泉度假區|宜城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南漳香水河風景區|襄樊襄王府綠影壁|唐梓山風景區|三顧堂|戰國長城遺蹟|洪湖藍田生態園|東山遊樂園|巴楚樂宮|車溪民俗風景區|林家大灣林彪舊居)|老塔山|畢升森林公園|吳家山森林公園|英山烈士陵園|南河風景區|青龍山熊河風景區|保康野花谷自然風景區|錦繡園高新農業觀光園|南河小三峽風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