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古戰場

赤壁古戰場

赤壁是三國古戰場遺址。赤壁古戰場位於長江中游南岸赤壁市境內,沿江而上,通洞庭巴蜀,經武漢東下可達吳越蘇杭,北望漢沔千里沃土,隔江就是洪湖烏林。赤壁旅遊區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鸞山三山組成。其主要景觀有赤壁摩崖石刻,翼江亭等。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三國赤壁位於蒲圻縣境。乘船順長江而下,闖三峽,過宜昌,至千里江陵,便見南岸一山飛峙江心,

赤壁古戰場赤壁古戰場

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劍直指江北烏林。將近山崖,褐色的石劈上,一米見方的大字"赤壁"赫然入目。這裡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赤壁之戰廝殺的疆場。

歷史簡介

東漢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幾萬大軍南下,連克新野、襄陽數城,從江陵順江東下,與逆江西上的孫權劉備五萬聯軍初戰於赤壁,曹軍失利,退回江北,屯兵烏林(今洪湖縣烏林公社),與孫、劉隔江相峙。後孫劉聯軍巧用火攻,乘東南風大起,向曹營舉火,

火船藉助風勢,直衝曹軍水寨。曹軍船隻一時盡燃,岸上營落,火逐風飛,烈焰沖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紅,赤壁也因此得名。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操領餘部經華容道(今鑑別縣西北)向江陵敗走,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

特色景點

赤壁是三國古戰場遺址。位於長江中游南岸赤壁市境內,沿江而上,通洞庭巴蜀,經武漢東下可達 吳越蘇杭,北望漢沔千里沃土,隔江就是洪湖烏林。東漢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幾萬大軍南下,連克新野、襄陽數城,從江陵順江東下,與逆江西上的孫權、劉備五萬聯軍初戰於赤璧,曹軍失利,

赤壁古戰場赤壁古戰場

退回江北,屯兵烏林(今洪湖縣烏林公社),與孫、劉隔江相峙。後孫劉聯軍巧用火攻,乘東南風大起,向曹營舉火,火船藉助風勢,直衝曹軍水寨。曹軍船隻一時盡著,岸上營落,火逐風飛,烈焰沖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紅,赤壁也因此得名。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操領餘部經華容小道(今鑑別縣西北)向江陵敗走,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赤壁大戰的張天烈火早已熄減,但那赤色的懸崖絕壟,不盡的滔滔大江,大戰時的處處陣跡,讚美赤壁的碑刻和詩篇,卻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金甲武將、文人墨客。

主要景觀

赤壁旅遊區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鸞山三山組成。其主要景觀有:

赤壁摩崖石刻

在赤壁山臨江懸岩上,有石刻“赤壁”二字,各長150厘米、寬104厘米,據說當時赤壁大戰,孫劉聯軍火燒曹軍戰船,江面一片火海,把江邊崖壁映得通紅,周瑜率兵大敗曹軍後,把酒慶功,酒酣之餘,提劍在崖壁上刻下“赤壁”二字,因是巨手神筆,

赤壁赤壁

力蓋千鈞,字跡竟透過石崖到了山後,映出了反體的“赤壁”二字。 其實二字為唐人所題刻,雖經千年風雨的侵蝕,驚濤駭浪的拍擊,字跡至今清晰完整。二字之上有唐代道人呂洞賓刻“鸞”字形符號。兩側刻有遊人詩賦,其下有明初王奉《過赤壁偶成絕句》二 首,詩曰:“赤壁橫岸瞰大江,周瑜於此破曹郎。天公已定三分勢,可嘆奸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實啖吳,皇天未肯遂其圖。水軍八十萬東下,赤壁山前一火無。”據宋人謝枋得《赤壁詩·序》載:“予自江 下溯洞庭,舟過蒲圻,見石岩有赤壁二字”。明正統《嘉魚縣誌》載: “赤壁……削壁面西,上有‘赤壁’二字見存”。唐代詩人李白在遊覽赤壁時寫出下了“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的著名詩句。

赤壁古戰場赤壁古戰場

翼江亭

在赤壁山臨江磯頭。建於1936年,系麻石構成,上 蓋琉璃瓦,六柱六角,塔狀尖頂,以赤壁山、鐵山似昆鵬兩翼而得名。相傳赤壁大戰時此處為周瑜的指揮哨所,站在此亭中,可憑欄遠眺隔江烏林,為當時曹軍駐紮的大本營。此亭六柱六角,仿明清建築風格,重建於1936年,亭柱有民國蔡漢卿手書前人的楹聯一副:“江水無情紅,憑弔當年,誰別識子布危言,興 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遺留勝跡,憂懷想周郎聲價,陸弟風徽。”

赤壁古戰場赤壁古戰場

拜風台

又名武侯宮,坐赤壁山東南處的南屏山頂,是紀念赤壁之戰時諸葛武侯在此"設壇台、借東風、相助周郎"而建。建築面積有310平 方米,分前後兩殿廟堂,內殿供有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的全身塑像,袍帶飄逸,栩栩如生。左側有文物陳列館,

赤壁赤壁

建於1979年,館內陳列赤壁出土文物 1000餘件,有刀、槍、劍、戟、鏃、戈、帶鉤及東吳銅幣(“大錢當千”、“大泉五百”、“大泉當百”),並有東漢銅鏡和“剪輪五銖”錢及大量 東漢、三國時的陶器等。右側於1975年建有“東風閣”,供遊人歇憩。據清同治《嘉魚縣誌》、《蒲圻縣誌》載,拜風台始建於明洪武十 五年(1382年),由嘉魚知縣劉秉政主修,稱關主廟。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嘉魚知縣葛中憲重建拜風台。今拜風台系1935年 重建,1948年維修。

周瑜石雕像

赤壁磯頭,一處開闊平地上,矗立著三國東吳都督周瑜的石雕像,像高9米,是湖北省最大的人物石雕像。

赤壁古戰場赤壁古戰場

鳳雛庵

位於南屏山東南的金鸞山上,相傳為赤壁之戰時,號風雛先生的龐統披閱兵書處,後人於此建鳳雛庵。現庵堂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原為九重大殿,今僅存最上一重,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分三個殿室:第一室供奉有龐統全身塑像,第二室為赤壁圖書 館,第三室為接待、休息室。鳳雛庵外有千年銀杏樹一株,其枝葉如一巨大傘蓋,蔭蓋著鳳雛庵。
 

赤壁赤壁

赤壁碑廊

位於拜風台右側,東風閣後。1985年動工籌建,碑廊有建築面積277平方米,1986年5月竣工開放,為四合迴廊式、鋼筋混凝土及木石結構。門楣有李爾重題“赤壁碑廊”四字,廊內鑲嵌有25塊石碑,石碑與牆面聯為一體。碑上有歷代詩人關於赤壁之戰的詩、詞,由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揚州等地的王遐舉、沈鵬、任政、關山月、徐久達、吳丈蜀等全國著名書法家所書,赤壁碑廊後牆的正中還有一塊長4.7米,高1.5米的黑色大理石碑,碑文乃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手跡,內容為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這些碑刻,行、草、篆、隸,各具千秋,精雕細鏤,堪稱不朽之佳作。

旅遊指南

門票預訂須知
① 景區開放時間:8:00—17:00
② 兒童票:身高1.2米—1.4米半價,1.1米以下免票
③ 持有軍官證半價,其他無優惠
交通: 在火車站乘公車2路到金三角下,直走200米就到。
赤壁古戰場自駕車路線
1、漢口到沌口走京珠高速,到赤壁下,走省道318到赤壁鎮即到
2、沿京港澳高速公路(原京珠高速,G4)行駛,至赤壁出口
3、駛出赤壁收費站後,往洪湖方向行駛至旅遊快速通道
4、沿著旅遊快速通道直行,往赤壁鎮赤壁古戰場方向行駛約38km,到達赤壁古戰場景區
5、武昌到武昌火車站走107國道,到赤壁城外107國道處(天發加油站),沿214省道方向到赤壁鎮即到(有路牌批示)
赤壁古戰場門票150元預定價120元(返現金5元)
備註:
1、取票地點:景區售票視窗
2、免票對象:1.3米以下兒童、導遊、殘疾人、現役軍人(八一節當天)
3、半票對象: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1.3-1.5米兒童、現役軍人、60-69歲老人
4、營業時間:8:30—18:00
5、景區地質:湖北省赤壁市赤壁鎮

三國景點一覽

鹹寧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寧市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的東南部。東南與江西瑞昌武寧修水接壤;西南與湖南岳陽交界;西北至東北與荊州地區、武漢市、黃石市、黃岡地區相鄰。全區共轄鹹寧、赤壁、通城、通山、陽新、嘉魚等縣(市),總面積12631平方公里,總人口為280萬人。
鹹寧地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陽新、通山等地已發現新石器時代古遺址。漢、唐時期,已有了較為發達的經濟文化。1965年,由孝感地區分離出來,成立了鹹寧地區,溫泉鎮為鹹寧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
景點拜風台|半壁山|澄水洞地下工程|赤壁大戰陳列館|赤壁摩崖石刻|赤壁旅遊區|赤竺碑廊|峨石寶塔|鳳雛庵|黃蓋湖|林海深處遊覽區|龍潭探幽遊覽區|鹹寧山下遊覽區|吳楚天游遊覽區|雲中湖遊覽區|李自成墓|陸水湖|陸水花園|星星竹海|玄素洞|雪峰山|翼江亭|九宮山森林公園|長江新螺段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潛山國家森林公園|太乙洞風景區|鹹寧溫泉|飛仙洞|隱水洞|李邕石室|中華水滸城|鳳雛庵|龍佑溫泉|雲中湖|北伐戰役遺址|赤壁古戰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