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洞風景區

太乙洞風景區 - 位於溫泉以南5公里的石烏山中。相傳,這洞是太乙真人為治理水患、造福民眾掘鑿的過水涵洞。據洞穴專家勘測考證,太乙洞是地下水沿著山石的縫隙、歷經350多萬年慢慢溶解、沖擴而成。鹹寧最為神奇的要算號稱楚天第一的太乙洞。

主要景點

鹹寧最為神奇的要算號稱楚天第一的太乙洞。太乙洞位於溫泉以南5公里的石烏山中。相傳,這洞是太乙真人為治理水患、造福民眾掘鑿的過水涵洞。據洞穴專家勘測考證,太乙洞是地下水沿著山石的縫隙、歷經350多萬年慢慢溶解、沖擴而成。
太乙洞主洞為南北走向,前後自然貫通,全長2200多米;5條支洞呈東西走向,長約1800米。洞中最高處約20米,最寬處30多米。而少數通道的峽口,僅能容一人側身而過。舉目向上,洞頂狀若穹隆,鍾乳懸掛洞天,終年滲泉滴滴,猶如曼扣絲竹。俯眼向下,潺潺流水隨洞轉,涓涓墜落洞中湖。

太乙洞分布有奇石景點48個,是大自然的造化,大自然的傑作。置身其間,可謂顧盼左右皆奇趣,俯仰之間盡美景。丹青妙筆難描繪,鬼斧神工費雕琢。洞中琳琅滿目、形態各異、無人工雕琢之痕的自然景點,看起來種類繁多、神秘莫測,其實,地質學家們僅僅只用一個“水”字就解釋了溶洞和洞中的造型現象,回答了成因。
中國有句古語,叫做“水滴石穿,不因其力大,而因其常滴”,這正好說明了水能以柔克剛的道理。洞中有長約6米的石劍,直徑6米的石鐘,洞中岩石有的如坐洲觀潮的鸚鵡,有的像佑人平安的土地公婆,也有石景如沉睡未醒的神牛,都是經過地下水的長期溶解和洪水的切割、沖刷而形成。有架石鼓用手擊之,餘音繚繞,經久不絕。石鼓的形成,又怎不是水的功勞呢?不過,從溶洞頂端岩縫中滲透出來的細水流,並不是普通的水,而是重鈣水,與普通水的作用恰好相反。普通水是水滴石穿,而重鈣水則是水滴石長。不過,石頭的生長,要經過百萬年以上的沉澱和鈣化過程。
這些自洞頂向下垂懸的石頭叫“鍾乳”,從地面向上生長的叫“石筍”,洞中景點,都是重鈣水在漫長的歲月中孕育而成的。“鍾乳”和“石筍”結合,令景觀更為奇特。
洞中有一懸坐在二層洞穴中的佛像,相傳是太乙真人的化身,他長期端坐洞口,是太乙洞當之無愧的洞主。大自然還在洞中塑造了一位女性形象,如觀音娘娘端坐在蓮花台上,默默地向人們表示深深的祝福。

旅遊信息

門票價格

門票:35元

交通

首先得抵達鹹寧。到達後需到一號橋方向(溫泉所在地),坐當地去太乙洞的大巴——5元/人,建議包車到太乙洞,車價可以侃,單程大概15公里的距離。

鹹寧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寧市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的東南部。東南與江西瑞昌武寧修水接壤;西南與湖南岳陽交界;西北至東北與荊州地區、武漢市、黃石市、黃岡地區相鄰。全區共轄鹹寧、赤壁、通城、通山、陽新、嘉魚等縣(市),總面積12631平方公里,總人口為280萬人。
鹹寧地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陽新、通山等地已發現新石器時代古遺址。漢、唐時期,已有了較為發達的經濟文化。1965年,由孝感地區分離出來,成立了鹹寧地區,溫泉鎮為鹹寧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
景點拜風台|半壁山|澄水洞地下工程|赤壁大戰陳列館|赤壁摩崖石刻|赤壁旅遊區|赤竺碑廊|峨石寶塔|鳳雛庵|黃蓋湖|林海深處遊覽區|龍潭探幽遊覽區|鹹寧山下遊覽區|吳楚天游遊覽區|雲中湖遊覽區|李自成墓|陸水湖|陸水花園|星星竹海|玄素洞|雪峰山|翼江亭|九宮山森林公園|長江新螺段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潛山國家森林公園|太乙洞風景區|鹹寧溫泉|飛仙洞|隱水洞|李邕石室|中華水滸城|鳳雛庵|龍佑溫泉|雲中湖|北伐戰役遺址|赤壁古戰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