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風景區

隆中風景區

隆中風景區位於湖北省襄樊市,總面積209平方公里,晉永興年間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包括古隆中、水鏡莊、承恩寺、七里山、鶴子川等五大景區。1994年經國務院審定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經國務院審定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評為中國首批4A級風景旅遊區,2002年5月核心景區古隆中通過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古隆中景區位於襄陽城西13公里處,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諸葛亮青年時代(17-27歲)和其叔父隱居的地方,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隴畝長達10年之久隱居地。因諸葛“躬耕隴畝”、劉備“三顧茅廬”,引發《隆中對策》,被世人稱為智者搖籃,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隆中風景名勝區隆中風景名勝區
被世人譽為夏、商、周以後第一人傑的諸葛亮,公元197年-207年在此躬耕隱居十年。這裡保留了他學習、交友、生活的許多遺蹟,其紀念性景點和文物風景旅遊區已有1700多年歷史,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梁父岩、抱膝亭。新中國成立後,又先後修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台、觀星台、棋盤石、琴台等眾多景點,後來又新建了隆中滑道、晃橋、八卦陣等旅遊設施。一日隆中游,便知三國事。

隆中旅遊區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始建於貞觀年間的廣德寺,是中國佛教鼻祖釋道安講經弘法之處,廣德寺寺內多寶佛塔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座印藏式多寶佛塔,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不高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這妙筆生輝短短三十二字,精闢地概括了古隆中的生態地貌。自唐代以來荊襄大地就有“陽春三月三,隆中看牡丹”的習俗。隆中牡丹洛陽荷澤兩地牡丹提前一個月綻放,隆中是中國最大的野生牡丹基地。

景觀文化

三國文化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東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十七歲隨叔父諸葛玄到襄陽,隱居隆中,躬耕苦讀,留意世事,被稱為“臥龍”。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和“隆中對”也都發生在這裡。隆中諸葛亮故居是紀念諸葛亮的重要地之一。自從西晉鎮南將軍劉季和於公元304年到隆中為諸葛亮故居立碣表里以來,歷代人們都把隆中的一切遺蹟視為珍貴的文物古蹟,陸續修建了武侯祠、三顧門、三顧堂、古柏亭、抱膝亭等紀念建築;又把諸葛亮的一些重要遺蹟定了名稱。

古隆中形成文物風景旅遊區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明代已經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梁父岩、抱膝石。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諸葛亮彩塑展”、上山滑道和山頂標誌性建築——騰龍閣,進一步完善了景區旅遊服務功能,豐富了文化景觀,擴大了景區容量。山巒疊翠,溪水潺流,一派田園淡泊風光。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描寫隆中的景色道:“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生前給隆中題詞:“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勝跡永清幽”。江澤民總書記曾於1999年5月27日視察隆中,並欣然題詞:“古隆中諸葛亮故居”。

文化遺產

隆中諸葛亮故居、隆中書院、襄王陵、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台、長廊、觀星台、棋盤石、琴台、孔雀寨。
截至2012年底,共有6個項目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截至2014年初,23個項目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有1人被文化部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0人被省文化廳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古建築遺蹟

廣德寺、古隆中牌坊、古隆中騰龍閣、小虹橋。

主要景點

隆中風景區諸葛草廬
隆中牌坊:建於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是隆中的標誌。石牌坊高約六米,長約十米,其建造材料為青石開榫組裝而成,依外觀形式為柱不出頭有樓,四柱三牌樓式。“古隆中”牌坊寬三間,中為中間,兩旁為次間,四柱腳深埋土中,四周出土處鋪地平石,柱前後及旁,以十個紋頭砷石支撐。牌坊定盤枋斗口架正昂板,兩正昂間置花板,並雕流空花紋,以為裝飾。正昂上平鋪脊筒檐板,其檐板叉出發戧,戧角作鴿尾形。牌坊脊板兩端並飾魚龍吻,中央置火焰珠。“古隆中”牌坊中間上、下枋以“古隆中”字碑分隔,上、下枋面浮雕漁樵耕讀及二龍戲珠,兩邊門柱正面上雕刻“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作者陳維周

諸葛草廬

公元1987年重建的仿漢建築,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在此作《隆中對》。諸葛草廬按照孔明當年居住的風格設計,陳設簡單,一琴一劍,幾卷書簡而已。但是諸葛亮卻能在這方寸之地洞明世事,縱論天下。

武侯祠

武侯祠建於唐,唐朝大詩人杜甫曾有詩寫到它:“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現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間重建的。它同先主廟、劉備莫相毗連。武侯祠主體建築分大門、二門、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一進大門,濃蔭叢中,矗立著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價值,被稱為“三絕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名匠魯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稱為三絕碑。碑文對諸葛亮短暫而悲壯的一生,作了重點褒評;竭力讚頌諸葛亮的高風亮節,文治武功,並以此激勵唐代的執政者。

三顧堂

建於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隆中對》的紀念堂。諸葛亮和劉備見面的房屋已經遭受到全面破壞,現在存在的是清朝康熙年間重新建造的。

臥龍深處:建於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相傳諸葛亮常在此交友聚會。

躬耕田

樂山與隆中山之間的諸葛亮廟沖的一百多畝田地。當年諸葛亮躬耕隴畝於此地。

小虹橋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出入必經之橋。

六角井

諸葛亮當年隱居隆中時生活用水井。

隆中書院

公元1987年重建,原為武靈王學業堂。

老龍洞

一處泉水溶洞,諸葛亮當年躬耕隴畝,引此水灌溉。

騰龍閣

位於隆中山巔。它是一座內高十層,外觀五層,氣勢雄偉的樓閣。

抱膝亭

建於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後人憑弔諸葛亮抱膝長吟之處。

歷史沿革

隆中風景名勝區隆中風景名勝區
隆中是諸葛亮十七歲至二十七歲(公元197年――207年)躬耕讀書的成才之地。公元207年,劉備在徐庶的推薦下,親自三次來到隆中諸葛亮住的草廬,敦請諸葛亮出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由於千古奇策《隆中對》對三國形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孕育和提出這一千古奇策之地就在隆中,這就使隆中成為三國史上的重要地方,成為後世緬懷先賢、紀念先賢的重要名勝地,歷朝歷代都得到保護、維修和建設。

西晉統一全國後,晉武帝司馬炎屢次向臣下詢問有關諸葛亮其人其事。晉永興年間(公元304年――公元306年),駐守襄陽的鎮南將軍劉弘來到隆中憑弔諸葛亮故宅,觸景生情,遂命陪他一起到隆中的鎮南參軍李興寫了一篇《祭諸葛丞相文》,這便是有史記載以來襄陽隆中第一塊紀念諸葛亮的碑文。這篇碑文最早見於晉王隱《蜀記》。

東晉時期,隆中諸葛亮故居已得到重修,並興建了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東晉昇平五年(公元361年),荊州刺史別駕、史學家習鑿齒來到隆中,撰寫了一篇《諸葛武侯故宅銘》。他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讚揚諸葛亮是“達人”(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偉匠”(偉大的人)。

南北朝至隋朝時期,隆中諸葛亮故居及武侯祠不斷得到維修。劉宋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盛弘之撰《荊州記》載:“襄陽西北十許里,名為隆中,有諸葛孔明宅。”又載:“宅西背北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琴以為《梁父吟》,因名此山為樂山。”

隆中風景區三顧堂
唐代,隆中諸葛亮故居的名聲有了很大提高。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6年),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在襄陽)李景讓維修隆中武侯祠,並立“蜀丞相武鄉忠武侯諸葛公碑”,碑文由李景讓撰,無名氏篆額、碑的背面刻有唐代進士、中書舍人(朝廷內負責撰擬詔旨的高級屬官)孫樵寫的《刻武侯碑陰》碑文。碑文收錄於《唐文粹》卷55中,碑文表達了人們對諸葛亮在治理蜀國期間的政治軍事才能和忘我犧牲精神的無限崇敬,紀錄了後世人民民眾永遠懷念諸葛亮的盛況。碑文說:“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這塊碑直到南宋時還完好地保存在隆中。南宋王象之《輿地碑記目》載:“唐蜀丞相諸葛公碑,大中三年(應為大中十年――引者注)李景讓撰,今在隆中。”

五代時,隆中又增建“武靈王學業堂”。據《輿地紀勝》載,在隆中臥龍山有諸葛亮當年的讀書之所,故建“學業堂”。五代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隆中武靈王學業堂竣工,並刻碑紀其事。碑文由天福間襄州節度使安從進的觀察判官李光圖撰寫。《復齋碑錄》載:“《臥龍山武靈王學業堂記》,李光圖撰,正書,無名氏篆額。天福三年七月記”。

宋代,隆中規模又有所擴大。曾鞏王安石蘇軾等許多名人都到過隆中,記下了他們對諸葛亮的讚頌和所見所聞。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蘇軾(公元1037年――1101年)在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從湖北荊門去開封,路經襄陽游隆中,寫下了著名詩篇《隆中》詩:“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勝悲。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山中有遺貌,矯矯龍之姿。龍蟠山水秀,龍去淵潭移。空餘蜿蜓跡,使我寒涕垂。”詩中盛讚襄陽隆中雖是山野之鄉,卻培育了諸葛亮這樣的“萬乘師”人才。

明代時期,隆中諸葛亮故居和武侯祠曾遭到巨大破壞。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襲封襄陽王的簡王朱見淑,羨慕隆中山水佳奇,看中隆中的好風水,選擇隆中作為自己的墓地。他上奏皇帝,把隆中封為“藩陵”,把隆中山改為座山,與隆中山隔谷相對的山定名為面山,偏東的山定名為旗山,用以襯托作為藩陵的座山。他毀掉諸葛草廬,在隆中山左臂另建草廬。遷走隆中書院,封山驅民,大造墓地,使原有的土木建築,特別是兩晉以迄唐宋時期的碑刻石銘,破壞殆盡,蕩然無存。這是諸葛亮離開隆中後1200多年來隆中遭到的最大浩劫。朱見淑死後,他的庶二子、光化王朱暫理襄陽府事。朱和襄陽府左長史林光請於朝,又在隆中山“左方隙地”重建武侯祠。並上秦皇帝說:“隆中亮廟歷唐、宋、元皆知崇奉,實非異端淫祠之比”。

清代隆中經過多次維修,並有所擴建,主要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鄖襄觀察使蔣興芑重修;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襄陽觀察使趙宏恩在明末起義軍搗毀藩陵基礎上重建武侯祠廟;並在草廬原址立草廬亭;雍正七年(1729年)襄陽府事尹會一重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中憲大夫、湖北分守安襄鄖道兼理水利事務李敏學重修;光緒十四年至十九年(1888-1893)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使、湖廣總督裕祿和湖北提督程文炳重修,另新建抱膝亭,新立“古隆中”牌坊。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蔣介石到隆中。襄陽地方政府修築自襄陽城至隆中的公路,徵集民工13000人,開挖土石方23000立方米,修橋三座,涵洞三處。蔣介石為隆中題寫了匾額、楹聯,舉行祭祀儀式,拔款維修隆中古蹟,新建中正亭、中正堂,重修荷花池、銅鼓台等,並立碑作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古隆中的保護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強。1954年、1957年、1980年、1985年先後多次對武侯祠、三顧堂、野雲庵、三義殿進行了維修或翻修,為明代碑刻加修碑亭。1984年新建了吟嘯山莊、老龍洞景區建築群。1987年重建了隆呂書院,修復了諸葛草廬。胡耀幫李先念趙紫陽李鵬萬里薄一波姚依林方毅陸定一等先後遊覽隆中,並留名、題詞或撰書楹聯。1964年郭沫若為隆中題詞:“諸葛隱居隆中時,躬耕自食,足與陶淵明先後媲美。然陶令隱逸終身,而武侯則以功業自見,蓋時會使然。苟陶令際遇風雲,未必不能例桃花源實現於世。如武侯終身隱逸致力於詩,諒亦不遜於陶令也。”1994年1月10日,國務院“國函〔1994〕4號”檔案公布隆中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國發〔1996〕47號檔案”,公布隆中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隆中風景名勝區位於襄陽城西13公里,地理坐標是北緯31°59',東經112°02'09"。隆中是鄂西北旅遊門戶和集散地,西北182公里處即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西部210公里為綠色寶庫神農架林區,南部250公里處為三峽起點宜昌,東部340公里為湖北省省會武漢。

地形山貌

隆中風景名勝區樂山斷層崖、躬耕田斷陷谷地、梁隆中向斜構造谷地等。奇特與象形山石:梁父岩、抱膝石、盤棋石。

氣候特徵

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雨適中,雨熱同季等特點,年平均無霜期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區境內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時,年均氣溫15.1℃-16.9℃之間。該區屬駐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我國南北過渡型的氣候特徵,年均氣溫16℃,年降水量900m左右。[9]

植物資源

隆中風景名勝區植被覆蓋率達到60%至70%。植物有418種,含變種。分屬108科213屬。其中景觀植物共283種,分屬於93科19l屬。其中木本植物資源208種,分屬63科136屬。草本植物資源75種,分屬39科65屬。

物種數,薔薇科20種,菊科10種,蝶形花科、禾本科、木蘭科、木犀科和桑科9種,大戟科、茄科和松科7種,百合科和山毛櫸科6種,柏科、杉辯、芸香科、茜草科、怨冬科、樟科和楊柳科5種。以上19個科為優勢科,計138種。

風景區類植被景觀以木本植物為主體,包括林術類、花木類、果木類、葉木類、蔭木類、藤木類和竹類7種。珍稀樹種、古樹名木及專類木本花卉植物園。風景區內的牡丹、銀杏、木本繡球、珙桐、皂角、丹桂、樂昌含笑、龍爪槐和刺楸等多種珍稀樹種,古樹名木及陸續建成的牡丹園、櫻花園、梅園、竹林、水杉林等木本植物色塊,以及鬱金香園和自然式的草地等人工草本植物景觀。

湖北風景錄

湖北出於中國的中部 ,是一個交通要道 從而也具有很好的旅遊資源 有著各種美不勝收的自然風景
鹹寧市星星竹海風景區
鹹寧市澄水洞旅遊區
黃岡市薊春李時珍紀念館
黃石大冶雷山風景區
黃石東方山風景區
荊州市荊州碑苑
鹹寧市太乙洞風景區
鄂州蓮花山旅遊區
仙桃市沔城風景名勝區
荊門京山大洪山鴛鴦溪
隨州高貴三潭風景區
應城湯池旅遊風景區
隨州炎帝神農故里烈山風景名勝區
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
宜昌中華鱘園
十堰市房縣神農峽景區
巴東神農溪旅遊區
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棗陽市白水寺旅遊風景區
興山縣昭君村旅遊區
當陽玉泉風景區
保康縣五道峽自然風景
保康縣湯池峽溫泉度假區
南漳縣水鏡莊風景區
武漢華泰湯孫湖旅遊度假
穀城縣薤山旅遊度假
襄樊棗陽青龍山熊河風景區
襄樊錦繡園高新農業觀光園
神農架天燕原始生態旅遊區
襄樊南漳香水河風景區
通山縣闖王陵景區
襄樊襄王府綠影壁
鹹寧市玄素洞風景區
鄂州蓮花山
黃岡市浠水三角山風景區

十堰市四方山植物園
神農架神農頂風景區
鄂州梁子島生態旅遊度假區
隨州曾侯乙墓景區
米芾紀念館
荊州市荊州關公館
荊州市荊州盆景園
黃岡市浠水聞一多紀念館
神龍架
十堰市牛頭山森林公園
十堰市人民公園
十堰市伏龍山自然風景區
東湖鳥語林
襄樊宜城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董永公園
洪湖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
荊州市萬壽園
編鐘
鄂州市博物館
南河風景區
隆中風景區
神農架紅坪景區
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
長江三峽工程罈子嶺旅遊區
武漢東湖風景區
武當山風景區
歸元禪寺
荊州博物館
長江三峽
大洪山
西塞山
晴川閣
荊州古城
湖北省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黃鶴樓
九宮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