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山

大洪山

大洪山,位於湖北省中部偏北,綿亘隨州、荊門兩地四市區(隨州曾都區、隨縣,荊門鍾祥、京山),山勢余脈延至宜城、棗陽地區,盤基百里。山脈略成三角形,長約160千米,寬20-70千米,面積2100平方千米。大洪山山脈大部位於湖北省荊門市境內,主峰位於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境內。大洪山自古名稱很多,故曾名為溳山,漢名為綠林山,晉、唐名為大湖山(見《讀史方輿紀要》),宋以後定名為大洪山。

基本信息

簡介

大洪山大洪山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北省中北部,西臨襄(陽)鍾(祥)江漢谷地,東接溳水河谷丘陵,南連江漢水網平原,北與桐柏山遙相呼應。地處北緯31.20,__31,41,東經112.30,__113.30,之間,橫跨隨州、荊門兩地三市區(曾都、鍾祥、京山)方圓350平方公里。1987年5月,省政府批准大洪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範圍:以隨州洪山寺及洪山河、趙泉河流域為主體,北至三眼泉白雲寺;東至觀音岩;南至京山縣廠河及許家寨;西南至鍾祥市客店、袁台、朝陽店、龍王泉。東西寬約21公里,南北長約33公里,呈三角形分布,總面積350平方公里。1988年8月1 日,國務院批准大洪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6年5月團中央命名為全國第四批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10月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景點發展

(圖)大洪山大洪山

大洪山又名綠林山,位於湖北省北部,橫亘京山、鍾祥、隨州交界處。西漢末年著名的綠林起義就發生在這裡。它主要以一座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為主體,群峰聳立,層巒疊翠,面積350 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55米,素有“楚北第一峰”之稱。因其山經常會製造洪水而得名。大洪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橫臥江漢, 蜿蜒荊襄,氣勢磅礴,風光秀麗,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溫"的氣候特點。座落在風景區內的小泉灣度假村,是絕妙的避暑勝地。

1985年10月,隨州市成立了大洪山風景區開發籌備組,對大洪山旅遊資源進行了科學的論證,獲得了大量的資料,為開發大洪山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為了加強風景區的資源保護,加快風景區的規劃和建設,1987年9月隨州市人民政府建立了長崗鎮,1988年2月,原隨州市委、市政府設立了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與原長崗鎮人民政府一套班子,合署辦公。2005年4月,為了加快大洪山旅遊開發步伐,整合大洪山旅遊資源,打造成大洪山旅遊品牌,地級隨州市委、市政府適時作出重大決策,批准成立了由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正縣級)。管委會下設“一辦三局”即:管委會辦公室;景區管理局(加掛規劃建設環境保護局)、農村工作局(與長崗鎮人民政府合署)、財政局。隨後根據工作需要,相繼成立了國土資源分局、公安分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林業局。
隨州市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版圖面積232.5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30萬畝,天然林面積26萬畝,耕地面積24312畝,內與曾都區洪山、三里崗等鄉鎮相鄰,外與鍾祥、京山等縣(市)接壤。根據1996年3月建設部批覆的總體規劃,大洪山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面積為305平方公里,其中:我區境內127平方公里。大洪山主峰——寶珠峰座落於我區境內,海拔1055米。根據規劃,境內有開發價值的景點73處,其中 A級景點21處,B級景點25處,C級景點27處,有觀賞價值的景觀景物3400多個。景點性質分為地質(溶洞)、山石、植被、氣象、瀑泉(河湖)、人文等六大類。其基本特點是:山青林密、水秀洞麗自然樸實、奧幽野趣、清靜涼爽,具有觀光遊覽避暑度假垂釣游泳健身療養賞雪寫生、科學考察等多種功能。

景點特色

(圖)大洪山大洪山

峰俊----群峰鼎立,突兀聳峙,層巒疊翠,綿亘百里。大洪山色主峰寶珠峰,海拔一千零五十五米 ,相對高差八百多米,四周懸崖峭壁,與近在咫尺的懸鉤岩筆架山環峙鼎立,十分壯觀。
林幽----在大洪山,有一片原始森林,成片的楠木 ,名貴的千年銀杏 ,古木參天,奇花異草,百鳥歡歌,把整個景區點綴得格外瑰麗,還有許多珍稀動物珍貴的藥材樹種,堪稱“動物王國”和“綠色寶庫”。
洞奇----大洪山有溶洞群,已開發的仙人洞,洞內建房150多間,能容數萬人,最深的雙門洞和鐘乳石最繁奇的兩王洞,奇中藏奇,妙中蘊妙,幽深無底,飄飄渺渺,彩色斑麗,琳琅滿目,造工奇特,舉世稱絕。

湖美----大洪山巔藏“瑤池”,山腰流飛瀑,山腳吐溫泉。在寶珠峰懸鉤岩筆架山之間,海拔八百米的湖泊 “白龍池”鑲嵌其中;山水交融,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被譽為“中瑤池”。白龍池的富水源頭順流而下,進入峽谷,形成落差一百多米的四疊飛瀑,為華中地區罕見,令人心曠神怡。
泉醇----大洪山泉眼九十九處,常年在攝氏37度左右的新陽溫泉,是天然的溫泉療養院,隱藏在峰巒之中的十瀑四十湖,百泉五十溪,更是美不勝收。度假村地處大洪山風景名勝區腹部,海拔800米,年平均氣溫15度,最高氣溫26度,最低氣溫 2.4度,冬季偏暖,夏季涼爽,水源豐富,氣候宜人,是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
度假村建築群依山就勢,高低錯落,林樓相間,疏密有致。室內裝飾典雅,功能齊全,設備考究 ,富麗堂皇。度假村交通方便,通訊迅速,有如一顆鑲嵌在青山綠水中的璀璨明珠 ,又如一群拋撒在白雲林海間的玉池瓊閣,以無限的魅力向人們展示著極大的誘惑!

長壽之地

大洪山不僅是休閒度假勝地,也是長壽之地。

大洪山大洪山

大洪山地處鄂中北,海拔1055米,雖高比不過神農架、大別山、武當山,但它有自身的獨特之處,那就是周圍都是平原,從平原到山頂的垂直高度近1000米,這在全省獨樹一幟,可與泰山相媲美。
大洪山獨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獨特的氣候條件。這裡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點,由於空氣中富含氧離子,被人們譽為天然“氧吧”。這裡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在10.6℃~15.3℃,年均相對濕度77%,年均氣壓1000.9毫米汞柱,日照總輻射量為107.9千卡/cm2,年均風速1.8m/秒,具有十分優越的生存條件。大洪山史志有“蒼松翠柏長生地,綠水青山古洞天”的記載。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大洪山周邊鄉鎮長壽人數明顯高於其他鄉鎮(見表),大洪山南麓有個長壽鎮,該地長壽人數居全國第二。
省參事室副主任王福霖劉盛佳教授來大洪山考察時把長壽資源作為大洪山獨特資源之一,向省政府建議將大洪山建成湖北省旅遊主題公園。

野生動物

大洪山風景區動物資源豐富,據《大洪山志》記載:“山中人戶稀少,虎豹群行白晝中”。據湖北大學一九八六年考察提供的資料,動物品種中,現有獸類11科17種,鳥類20科38種,兩棲動物及蛇類若干種。獸類主要有金錢豹、草豹、班鹿、豺、山貓、狸子、羚羊、野豬、狍子、獐子、松鼠、豬獾、豺狼、黃羊、狐狸等。兩棲動物主要有大鯢(娃娃魚)、金錢龜等。鳥類主要有:紅嘴相思鳥、紅咀喜鵲、畫眉、白鷺、八哥、綠頭鴨、野雞、啄木鳥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由於林木資源墾伐過度,致使動物生態環境條件改變,種類減少。九十年代中期以來,由於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政策逐步落實,風景區內森林資源得到了較的恢復,原有的動物種類正在逐步恢復,為開發動植物生態專題考察旅遊及生物教育、修學旅行奠定了條件。

大洪山大洪山

金錢豹
大洪山中至今還有多少只金錢豹,尚是個未知數。1985年12月,大洪山頂微波站職工在山上發現金錢豹一隻,1987年鍾祥縣邵太鄉一農民又發現一隻金錢豹。這足以證明大洪山山區記憶體在一定數量的金錢豹。《大洪山志》記載說這裡虎豹為患是可想而知的。
金錢豹是豹類體型最大的一種,它分布廣泛,品種較多,有非洲豹、索馬里豹、印度豹、華北豹和西伯利亞豹等。它是獵科動物中最敏捷和最兇猛的動物,一般長1.3米,尾巴細長毛色橙黃,頭部四肢和尾巴上綴有黑斑點,背部和兩側鑲著的斑點形成梅花形黑圈,像金黃色的錢幣,花紋很美麗。
紅嘴相思鳥
在大洪山中常能見到一種嘴呈紅色,兩隻飛翼羽毛色彩鮮亮、美觀,各種色彩配合得調和自然的群鳥,這便是紅嘴相思鳥。這種鳥性格十分活潑,愛飛、愛叫,動作瀟灑,一般喜愛生活在高山叢林地帶,冬季遷徙到低山、土丘及高山腳下的林中生活。
這種鳥是成雙成對的生活,單獨活動者極少見。因此,人們把相思鳥看作是愛情的象徵。據說,雌雄鳥有著很深厚的感情,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會拆散,一旦結為“夫妻”,就形影不離,相依為命,共處到老。如果其中一隻死去,另一隻將“終身不再嫁娶”,有的因為思念而不肯進食,直至餓死。
紅嘴相思鳥食性較雜,主食各種昆蟲,如松毛蟲、各種飛蛾的幼蟲等,其次是各種野生植物的果汁、種子。每年5----6月為紅嘴相思鳥的繁殖期。在繁殖季節好像有些羞怯似的,避不見人,喜歡成對在僻靜處活動。它們的巢一般營築在森林的荊棘叢中或矮樹的樹杈上。
(圖)大洪山大洪山

娃娃魚
娃娃魚的學名叫大鯢,它是一種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前肢很象嬰兒的手臂,叫聲象嬰兒哭泣,所以稱之娃娃魚。大洪山河谷溪澗多有娃娃魚生息。
娃娃魚是魚類向爬行動物過渡的類型,它有四肢,用肺呼吸,但是由於發育不完善,還有借濕潤的皮膚來“呼吸”。這證明現代陸生動物是由古代水生動物進化而來的。所以娃娃魚在生物進化史中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我國娃娃魚共有120種,分布很廣。大洪山娃娃魚特點是身體扁平而壯實,頭寬且圓扁,口大、眼小,四肢短縮,尾巴側扁,背面棕褐色,綴有黑色雲斑。
娃娃魚的生活習性很奇怪,一般生活在海拔100---2000米的水質清涼、石縫和岩洞甚多的河谷中,白天常潛居於有回流水的洞穴內,一穴一尾。傍晚和夜間出來活動,夏秋之間也有在白天上岸覓食或曬太陽的習性,吃魚、蝦、蟹、蛙、昆蟲等。它很耐飢餓,幾個月不吃東西也不要緊,冬天象青蛙一樣冬眠。
娃娃魚的繁殖也很奇怪,夏天雄的游到雌的附近,選擇好洞穴,打掃乾淨,在水中排出一個精囊,裡面不滿精子,雌的進洞看到後,就將精囊放進自己的生殖孔里,排卵時好受精。雌的將受精卵排出後就離開,由雄的擔負護卵工作。直到小娃娃魚孵出能分散生活為主。
娃娃魚還是兩棲動物中的長壽者,能活130年之久,而且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娃娃魚肉很鮮嫩,營養豐富,被視為名貴食品,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它的胃、膽、肉、皮對治療貧血、霍亂、痢疾、瘋癲病等均有療效,還是潤陰健胃的高級補品。

觀賞植物

銀杏
大洪山脈銀杏樹之多,在全省可算是手屈一指,尤以隨州洛陽鎮張畈最為集中,據查,洛陽鎮有銀杏樹1萬株以上,樹齡在百年的有3500多株。樹齡最長的要數洪山寺的一顆銀杏樹,1988年經湖北省林校兩位教授考察,鑑定該樹最少有800年的歷史,據資料所記載此銀杏樹植於唐朝寶曆二年。

大洪山大洪山

銀杏樹全身是寶,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銀杏俗稱“白果”,也稱“公孫樹”。距今二三百萬年以前,地質史上發生的第三紀冰川過後,銀杏已在世界絕大部分地方滅絕,唯獨我國和日本受這次冰川作用和以後的第四紀冰川作用較小,古生物群落一直演變延伸至今,銀杏才倖存下來。現在僅屬單種。世界其它地方的銀杏均已成為化石,故有“活化石”之稱。
銀杏為落葉喬木,葉呈扇形,生長較慢,雌雄異株。花期4-5月,種熟期9月,該樹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在酸性土、石灰性土均能生長,但以中性酸土壤最為適宜。實生苗20-30年才結果,40年進入盛果期,有大小年齡之分。
銀杏木材為優質用材,可供建築、家具、室內裝飾、雕刻、繪圖板用。木質具有柔軟、紋理細密、不翹不裂的特點。
白果種仁含蛋白質、脂肪、澱粉、糖分、維生素、鈣、磷、鐵、胡羅卜素、多種胺基酸、碳水化合物等。既可食用又可入藥,熟食可溫肺益氣,定咳嗽、縮小便等銀杏葉可提制冠心酮、是治療心血管系統的藥品。
銀杏還是極好的觀賞樹木。樹幹通直高聳,樹姿優美,葉形美麗,特別是晚秋一片金黃令人賞心悅目。
楠木
楠木素有木材中“貴族”之稱,有遇火難燃、經水不朽的特徵。楠木種類有黃肉楠、建楠、楨楠、潤楠、紅楠、黃楠、白楠、紫楠等。楠木葉放在手中揉搓一會,就有一股芳香撲鼻。
目前,大洪山中楠木有多少種還是個迷,據隨州市林業局考察,在長崗綠水村一帶發現的有宜昌潤楠和黑殼楠。楠木樹幹挺直,材質優良,是上等家具和建築用材,其中香葉楠和竹葉楠最為珍貴。
從前,大洪山楠木之多,還可以北京明十三陵中定陵的碑文記載中得到證實。明嘉靖皇帝朱厚熜死後所用棺木取於忠祥,而忠祥楠木出產於大洪山,加上忠祥瀕臨漢水,交通便利,運料不成問題。隨州曾侯乙墓中那380立方米的巨大楠木就取自大洪山,由此可見大洪山林區盛景。
香果樹
香果樹與銀杏樹一樣被稱為“活化石”,它比銀杏樹更稀少,被列為我國重點保護的樹種。該樹為落葉喬木,樹冠圓形,顯著的特點是葉子對生,葉柄長2-6厘米,紅色。結果的形狀呈矩圓形,成熟時是紅色。花期6-7月,果熟期8-9月。
香果樹喜濕潤肥沃的土壤,多生長在山腰溝谷地帶或溪澗處。洪山寺後面的溪谷中生長較多,它速生,生命力強。香果樹利用價值高,木材優良,紋理直、結構細、質輕。樹皮纖維柔軟,是蠟紙、人造棉的好原料。它還是很美的觀賞植物,其樹冠開展如傘,樹葉茂密,葉片青翠,葉柄紅色,6-7月滿樹白花,加上花期長,果期色澤變化明顯,紅綠交相輝映,更是美中添趣。
楓香
大洪山大洪山

楓香是大洪山中極有觀賞價值的紅葉樹種,杜牧的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成為人們很嚮往的一種意境,秋天遊覽大洪山,觀賞紅火的楓葉林,是一種享受,令人心悅,令人神怡。
該樹為落葉喬木,性喜光,耐乾旱,抗風,對土壤選擇不嚴。木材是建築業上的最好材料,做茶葉包裝最為理想。樹皮可割取樹脂,製作香料,也是製作蘇合香的代用品,根、葉、果均可入藥。樹皮“辛”平,有小毒,止泄、對痢疾也有效。樹根“辛苦,性平,無毒”可內服治療瘡風濕關節痛。樹葉可治急性胃腸炎、痢疾、產後風等。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
杜鵑花是我國文明世界的三大名花之一(另兩種是報春花和龍膽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十九世紀末,杜鵑花由我國傳入英國,以後又傳到歐洲各國。據統計,全世界共有800多種。大洪山中常見的有紅杜鵑和黃杜鵑。四月下旬是杜鵑盛開的時候,滿山遍野一叢叢、一簇簇,群芳競秀,燦爛奪目,真令人陶醉,在“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的景觀之中。
杜鵑花為落葉灌木,性喜光和涼爽濕潤的氣候,好生酸性土壤,喜排水良好的土質。
杜鵑花可入藥,有何血,調經,祛風潮功效。治月經不調、閉經、崩漏、跌打損傷、風濕痛。杜鵑花能清熱解毒,止血。杜鵑花根能和血、祛風、止痛月經不調、痢疾、風濕疼痛、跌打損傷。黃杜鵑花,中藥名叫鬧羊花,有毒,不可亂用。其功能驅風、除濕,定痛。治風濕頑痹,傷折疼痛,皮膚頑癬、並用作手術麻醉。
櫻桃花
大洪山的櫻桃花開得較早,正如唐代詩人李紳描述的“開花占得春花早,雪綴雲裝萬萼輕。”4月的大洪山櫻桃花繁花滿樹,嫵媚多姿,絢麗動人,成熟的櫻桃澤紅色艷,晶瑩如珠,紅似瑪瑙、紅寶石,悅人心目。
櫻桃系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先葉而開,花蕾紅色,開後花冠白色或略帶紅色,細細欣賞,頗有“舞空柔弱看無力,帶月蔥蘢似有情”之感。
該樹性喜光,適應性較強,耐寒,不耐水濕、適應於沙壤土,多用分株及嫁接法繁殖,不易成活。故有“櫻桃好吃樹難栽”之說。
櫻桃是一年之中最早熟的水果,故有“百果之先”的美譽。大洪山櫻桃皮薄而軟、色紅汁多、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果肉纖維少,汁細多汁、美味可口、為人們所喜食。櫻桃還可作藥用,《名醫別錄》上說“調中,令人好顏色。”《滇南本草》載:治一切虛症,能大補元氣,滋潤皮膚”。《本草綱目》中說“櫻桃可調中益氣,止泄精等。

植物寶庫

在千湖之省———湖北的風景名勝區中,若論植物的品種、數量和珍貴性,當數位於隨州市境內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方圓300多平方公里、流傳有“楚北天空第一峰”之稱的大洪山一年四季樹木蔥鬱、花團錦簇,加上山中與山外的氣溫始終相差3-5℃,形成了天然的冬暖夏涼,因此,無論是哪個季節進山,展現在遊人面前的都是春天般的美色。

大洪山大洪山

大洪山的樹,多為三楚大地土生土長的鄉土樹種,品種多達75科300餘種。在這300餘種樹木中,有落葉喬木、灌木,更有四季長青的松、柏、竹、茶、棕櫚等常綠樹種,而且常綠樹種占了主調,你說那山那水如何不四季常青?
大洪山的樹,不僅品種眾多、四季繁茂,而且多有珍貴樹種。植物調查表明,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樹,在全國的遺存只有寥若晨星的少數群落。而隨州的數千株千年銀杏樹則主要集中在大洪山區。在山中的盆地———落湖,有一株歲在千年之上的古老銀杏樹,樹高30餘米,樹幹周長7人圍抱尚不可及。它樹冠盈畝,亭亭玉立,枝葉繁茂,被稱為大洪山的樹魂,還被譽為“中華銀杏之王”。
挺拔傲岸的銀杏樹群以其千百年來汲取的天地之精華為大洪山增添著瀟灑倜儻的風韻,也使大洪山贏得了“植物寶庫”、“植物博物館”的美稱。然而,在大洪山的懷抱中,銀杏還不是最為珍貴的樹種,當人們在大洪山見到更為珍稀的樹種———香果樹時,那種驚喜之情真真是難以抑制。在植物學家的眼裡,香果樹是比銀杏樹更為古老的樹種,更是植物的“活化石”,當然遺存也更少。據專家們透露,在我國,目前僅僅在大洪山和張家界等地尚能一睹香果樹的“芳顏”。
大洪山的花草,較之樹木,則更為繁盛,據初步統計,種類多達100多科600餘種。1986年,隨州市中藥材公司的兩名技術員進山考察,發現的可入藥的花草,就有300餘種。
大洪山的600餘種花草四時競秀,蕾蕾葉葉惹人憐愛。當春韻撩動的時候,大洪山中先是臘梅報春,接著是粉紅的杏花、雪白的李花、燦燦的桃花紛紛舒展著嬌嫩的花蕊……而漫山的紅杜鵑、滿樹滿樹的石榴花、玉蘭花、盈池的荷花,則把大洪山的春與夏連到了一起。大洪山的秋花似乎要與春景媲艷,在和煦的微風中,不停地搖曳著另外一番醉人的風情:金燦燦的野菊花開了,紅燦燦的野百合笑了,楓葉“豐滿”得紅了臉———大洪山的紅葉紅艷欲滴,雖說名氣不及北京西山紅葉,但那陣勢卻也染人心扉,直叫遊客生出幾分愛意。不必擔心冬天大洪山沒有花事。冬日到大洪山去看看吧,若是雪後初晴,遠遠地你可看見片片白雲倘佯於萬綠叢中,若即若離好不纏綿,近看方知那是痴情於大洪山的雪花兒。若是無雪的冬日,大洪山上“綠樹銀花”,又有一種別樣的情致,銀白銀白的山茶花,一簇簇、一片片,真真切切地燦如雲霞。

隨州市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隨州市大洪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隨州市西南80餘公里處,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305平方公里,其中隨州境內有127平方公里。大洪山風景名勝區橫臥江漢, 蜿蜒荊襄,氣勢磅礴,風光秀麗,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溫"的氣候特點。大洪山景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具有觀光旅遊、革命歷史教育、休閒避暑、健身療養、科學考察等功能。
大洪山是一處天然的動植物公園,森林覆蓋率90%以上,擁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群落,轄區內動植物與非生物形成天然的生態美,落葉和常綠林融為一體,形成四季常青的異色風光。景區內鄉土樹種有68科237種,楠木、香果等珍貴樹木成片存在,已知的動物品種中現有獸類11科17種,鳥類20科38種。這些動植物構建了天然的公園,被人們稱之為“武漢後花園”、“鄂中綠寶石”。有“不倒翁”之稱的千年古銀杏,歷經蒼桑,是千年古剎——洪山寺的歷史見證,是大洪山鎮山之寶,是“華中第一樹”。

大洪山大洪山

大洪山是一幅天賦山水畫。景區內有99峰、61岩、42湖、99泉、3河、10瀑,形成了優美誘人的湖光山色。主峰寶珠峰,海拔1055米,號稱“楚北天空第一峰”;海拔840米,水面20700萬餘平方米的“白龍池”是中國的四大火山口之一,有“空中懸湖”之美譽;寶珠峰頂的“黃龍池”,泉水終年充盈,清瀅透亮,應證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說。
大洪山是一處地質寶庫。大洪山成山於7000多萬年前的造山運動,塑成山岳起伏,溝谷縱橫,紅岩盆谷丘陵的地貌,景區內大小溶洞130多個,構成亞洲最大的溶洞群落。博大精深的仙人洞、七彩斑瀾的倆王洞、望水宮殿的雙門洞、玲瓏剔透的筱泉洞、地下迷宮的黃岩洞,都是千姿百態,幽深莫測。
大洪山是一處天然氧吧。這裡氣候溫和,冬暖夏涼,空氣中富含氧離子,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點,這裡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0.6℃-15.3℃,且隨海拔高度變化而異。盛夏季節,海拔600米以上地區的溫度比周圍地低約3℃-8.5℃,具備消夏避暑的氣候資源優勢。
大洪山是一座歷史的豐碑。景區內多處分布歷史文化遺產和考古發現。從三里崗冷皮埡和京山屈家嶺出土的彩色陶器,大量生活、生產用具的痕跡來看,早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期,大洪山地區的燒陶技術和農業生產水平就相當高,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可以同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媲美。始建於唐寶曆二年的洪山寺,歷來為佛教文化的祖師道場,歷代帝王多有賜名。第一代主持慈忍大師為佛祖之一,十方禪院主持報恩禪師所著《菩提心戒》、《語錄》、《曹洞宗派》等佛法遠播日本、東南亞,在佛教界享有盛譽。西漢末年綠林起義,明朝明玉珍起義,清未趙邦壁起義都曾在大洪山立寨。這都足以證明大洪山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
大洪山是一片紅色的沃土。景區內有近百個革命遺址,李先念、陶鑄、陳少敏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在這裡留下了革命的足跡。抗日戰爭初期,大洪山就是一個重要據點。1939年2月12日,李先念遵照中原局指示從竹溝到達長崗,與鄂中區黨委會晤,並召開鄂中區黨委第二次會議。當年錢瑛、陶鑄等人居住的白坡房屋牆上,至今還保留著“國民革命軍人四要:要對得起生身父母,要對得起已死的將士,要對得起總理的遺囑,要對得起痛苦的民眾。”1940年元月,美國著名作家、記者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前往京山八字門時,曾在長崗店停留。這些都充分顯示了大洪山悠久的革命歷史。大洪山:幽澗鳴泉 峰巒回合
“名山佳氣鬱重重,橫亘西南壓萬峰。襟漢帶隕蟠伯圍,興雲出雨鎮侯封。”這就是清朝詩人儲喜珩眼中的大洪山。
大洪山又名綠林山,位於湖北省北部,橫亘京山、鍾祥、隨州交界處。西漢末年著名的綠林起義就發生在這裡。它主要以一座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為主體,群峰聳立,層巒疊翠,面積350 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55米,素有“楚北第一峰”之稱。因其山經常會製造洪水而得名。
大洪山雄偉靈秀,景色壯觀幽奇,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裡古森參天,森木覆率達80%以上,滿山遍野都是奇花異草和名貴樹木。松櫟林、楠木隨處可見。各類蘭花、杜鵑比比皆是。其中松柏最多,有“蒼松翠柏生長地”之說。此外還有被稱之為世界活化石的樹種“千年銀杏”。
山上有洞,洞中有泉,有“九洞十八泉”。黃仙洞、仙人洞、雙門洞、小泉洞、兩王洞等群洞奇異,琳琅滿目。黃仙洞是大洪山風景區的核心景點,有“不到黃仙洞,就沒去大洪山”之說。位於鍾祥市境內的黃仙洞,全長兩千米,洞口高一百米,寬七十米。洞內蜿蜒曲折,跌宕起伏,鐘乳石處處皆是,形態各異。石針、石筍、石柱、石塔、石瀑,分別呈紅、黃、白、褐等色,五彩繽紛。洞內景點有“洞口避風”、“濟公仰天”、“屈子行吟”、“仙鶴頂月”、“大鵬展翅”等數十處之多,令人眼花繚亂。仙人洞是大洪山溶洞中最大的一個洞,洞內有可容一千多人的大會場和停車場,有寬敞的舞台,側洞建有一百五十套房間。洞內流水潺潺,冬暖夏涼。進洞五百米處有風洞,涼風颯颯,刺人肌骨;另有一“火洞”,熱氣撲面,周身暖烘烘,奇妙無比。
大洪山不僅有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和自然資料,而且還有豐富的人文勝跡。東麓有冷皮埡新石器時代遺址;西漢綠林軍首領王匡、王鳳曾屯兵山中,在兩王洞中留下壁書;唐慈恩禪師結廬於此,建有洪山寺,現尚遺有清淨堂和宋、明、清碑石和古塔等遺蹟。

筱泉洞

度假村旁有一泉水洞,名“筱泉洞” ,洞內有四個廳,故稱母子洞。此洞最寬處34米,最高處42米,全長至今沒有考

大洪山大洪山
證,洞口狹小,須低頭入洞,洞內泉水成溪,故名。筱泉洞內冬暖夏涼,四季如春。夏日洞內溫度比洞外低10度,冬天比洞外高10度,洞廳豁然,遍布石柱、石簾、石幔、石花、石蓮、石禽、石獸、石羅漢、鐘乳石墩,宛如一座天然石雕寶庫。特別是還有大小形態各異的石筍達數百之多,極似佛堂羅漢。洞口池水水質甘凝,置硬幣入水,漂浮不沉。經取樣化驗,水質達到國家級飲用水標準,其中含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

洪山寺

大洪山山連山山山相連,洪山寺寺接寺寺寺連線,“精舍狀觀天下”,為佛教聖地。據《大洪山志》記載,除洪山寺上院(靈峰寺)和下院(萬壽禪院)外,自唐以後陸續在以主峰(寶珠峰)為中心的大洪山崇山峻岭中還建有寺廟26座,它們是:四聖庵、吉祥庵、廣德寺、回龍寺、雨台寺、望湖寺、妙濟寺、泉興寺、東白雲寺、觀音寺、華嚴寺、太極庵、聖泉寺、蓮台寺、千佛寺、太陽寺、查山寺、黃龍寺、寶峰寺、香雲寺、南嶽廟、東嶽廟、三聖庵、李家廟、西白雲寺、高峰寺。諸寺院逸韻鳴佩與霄鍾合弦,眾僧人妙語誦經共神梵分音。播蔭四空朗照八極,撒祥九天燭明三界,整個大洪山麓禪院香散六珠鐘聲響徹群峰,佛寺華飄五色經韻播瑞崇嶺。由此可見:大洪山區內寺院星羅棋布,香客信士絡繹不絕,晨鐘暮鼓彼落此起,在湖北首屈一指,與位於湖北省西北的道教聖地武當山遙相抗衡。
洪山禪寺分上下兩院,位於寶珠峰頂的上院史稱“幽濟寺”、“靈濟寺”、“靈峰寺”、“楚天望剎”;位於山麓南面的下院史稱“保壽禪院”、“萬壽禪院”或“萬壽寺”。洪山禪寺是它們的俗名,也是後人對上下兩院的統稱。
上院奇峰寺始建於唐朝寶曆二年(公元826年),下院萬壽禪院始建於北宋紹聖年間(公元1094年—1097年)。
洪山禪寺是禪宗南宗慧能一系發展成的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五宗之中的曹洞宗發祥地之一,在佛教界享有盛譽。特別是達摩祖師第十五代弟子報恩禪師(公元1058年—1111年)住持大洪山十方禪院期間,“著有《語錄》三卷,集《曹洞宗派》錄三卷,授《菩提心戒》儀文一卷並傳於世”,豐富了博大精深的佛文化寶庫。這些經典對海外佛教界有著極大的影響。

大洪山大洪山

1984年9月和2000年9月,日本駒澤大學佛教學者、專家兩次到隨州大洪山尋根訪師,並由日本帶來有關洪山古寺的珍貴史料。由此可見,大洪山的佛教在海外也飲譽甚廣。
目前,在日本曹洞宗尊日僧道元為太祖。道元(公元1163年—1228年)於南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由日本來華,在天童山受戒。回日後建永平寺(今日本福田縣)和以後建的總持寺(在今日本橫濱市)為日曹洞宗祖庭。永平和總持二寺便為日本佛教界曹洞宗本山。
據《大洪山志》記載,歷代宗師多為大德高僧。唐代和尚善信,系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王氏子,受度於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開元寺,契心印於馬祖教,為禪宗祖師慧能的第三代弟子。他雲遊到五台山,五台山長老告訴他:“你的緣份在南方,逢隨即止,遇湖即住。”善信手持錫杖一路南來,於寶曆二年(公元826年)秋到達隨州大湖山(即大洪山)。這年正值大旱,方圓百里,稻田龜裂,禾苗焦蔫,山主張武陵帶眾鄉人準備殺豬宰羊,向龍神求雨,善信勸張武陵不要殺生,表示自己願意捨身代牲求雨,三日內必有甘雨。他登上山北崖向龍神祈禱,三日內果然雷雨大作,解除了數百里內旱災,這年莊稼大豐收。張武陵慨然捐出自己的山林,並為善信和尚在求雨處修建了寺宇,又讓自己的十個兒子作善信和尚的護法。
大和元年(公元827年)5月29日,善信坐化前,還記著曾向龍神許下以身代牲的諾言,毅然割下自己的雙足以祭龍神。奇怪的是雙足割斷後,白液滂流,很快又停止了。雙足留鎮山門,肉色久而不變。後人傳為鎮寺之寶——“佛足”這捨身為民的動人故事上奏皇帝,唐文宗李昂賜名善信“慈忍大師”法號。御書院額“幽濟”。以後在此祈雨累有奇驗,皇上又累加寺號,賜名“靈濟”。並將殿中12尊神像封爵為王、公、侯等職。自此,洪山禪寺名揚四方,寺院香火逐漸興盛起來,鄰近郡縣的善男信女進香不斷,各朝皇帝多有賜額。
後晉天福年(公元939年),高祖皇帝石敬瑭賜名“奇峰寺”。
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哲宗皇帝趙煦詔命達摩祖師第十五代弟子河南嵩山少林寺僧報恩禪師為大洪山十方禪院住持。據報恩禪師塔銘文載:皇帝詔曰“隨州大洪山律寺為禪院,人謂大洪基構甚大而荒廢已久非有道德服人不可以興起”。由此而知,在北宋年間洪山禪寺這塊佛教叢林已具相當規模。
報恩禪師主持大洪山十方禪院期間,把山頂(即現寶珠峰)推平,將荒廢的殿堂重新修復、擴建,使“大洪山精舍壯觀天下”。剌使張商英為之作記。
在報恩禪師恢復擴建山頂的上院同時,為了照顧山上年長的僧人,便在山南的大湖邊(現今復修的寺院處)建起寺院,取名為“隨州大洪山十方崇寧保壽禪院”。元朝後改名“萬壽禪院”或“萬壽禪寺”。北宋政和五年曾擴建,有僧人500多名,為此院的鼎盛時期。明朝正統年間又增建殿閣,不久遭火災。明嘉靖初復建天王殿及方丈室,後遭兵燹。清道光四年(公元1825年),幾位方丈向州牧請求置田畝,萬壽禪院重振香火。
大洪山大洪山

山頂的上院靈濟寺在報恩禪師圓寂後,接替他的住持禪師也是達摩祖師的第十五代弟子芙蓉道楷(1043年——1118年),在道楷主持洪山禪禪寺期間,是曹洞宗發祥大振之時。其後又因戰亂,上下兩院遭到破壞,僧人逃散。直到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院宇得到復修,僧眾返回達到700餘人,靈濟寺又次復興。
南宋端平年間(1234年——1236年),金兵南侵,隨州成為主要戰場,荊湖制置使孟珙和都統張順為保護洪山禪寺鎮寺之寶“佛足”、僧眾和經文,將洪山禪寺部分僧人及佛足遷往武昌東山,改東山寺為洪山禪寺(即現今武昌洪山寶通寺)。易東山名為“小洪山”。以紀念寺宇的發祥地。
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時駐軍武昌,特請“佛足”隨軍,以鼓舞三軍將士學習慈忍大師捨身忘我精神,為消滅南宋王朝,建立大元王朝捨身忘我而戰。他做皇帝後,一次夜間夢見慈忍大師請求將雙足送回故里。忽必烈即派欽差大臣專程護送佛足回武昌洪山禪寺,南下途中,聽士兵們說佛足越抬越重,當他們行至河南許昌丈地堡時,佛足沉重無比,抬挪不動,欽差大臣派人飛報元世祖,元世祖旨令就地建寺供奉,並將當地的地名也改為洪山。這雙佛足後來在兵荒馬亂中被寺內和尚帶走,因年代久遠,最後下落何處無以考證。
忽必烈為了紀念慈忍和尚,詔令武昌洪山禪寺,在寺內後山建“靈濟”塔。(“靈濟”為唐文宗賜加的寺號)。
明朝天順元年(1457年),山頂的上院已破爛不堪。一百四十六年後,到明朝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四川僧人廣祥、廣吉自五台山掛錫到大洪山,重振大洪山禪寺院,經過二十一年的努力,直到明朝崇禎七年(1634年)二月才得落成,建有大佛殿、祖師殿、鐘鼓樓、護法伽藍殿、左右方丈室,靈峰寺又現昔日盛容。明思宗朱由檢皇帝賜其匾額“楚天望剎”。
清朝嘉慶初(公元1796年——1798年),山頂的上院又得以重修,靈峰寺的香火又得興旺。
公元1931年以後,由於國內戰亂不斷,大洪山區很多寺院遭到嚴重破壞,洪山禪寺上院也難倖免。1942年抗日戰爭期間,寺院又被摧毀,僧人散游。至今在山頂殘存有清朝湖廣兵馬道陳維舟題的一幅楹聯“漢東地闊無雙院,楚北天空第一峰”。在洪山禪寺下院(十方萬壽禪院)舊址處還豎有宋、元、明、清四朝大塊古石碑五塊,僧人曾在寺東西側辟有塔林兩處,東塔林還有古塔一座和造型精美的多座寺僧塔。
古時,洪山禪寺名馳華夏,譽蜚海外,這裡不僅是名山名寺,而歷代宗師中大德高僧也層出不窮,無論是開山祖師慈忍大師,還是重振香火的報恩禪師,都是當時佛教界的佼佼者。
唐代大德高僧玄奘是我國第一位去西天取經的僧人,而我國第二個去西天取經的僧人便是洪山禪寺善洪和尚(襄陽鷲嶺沙門)。北宋真宗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春,他自洪山禪寺出發,前往天竺(今印度)取佛經及佛牙、舍利。自秦州(今甘肅天水市)永寧寨出國,歷經39國,入屍毗國,得佛牙5枚,佛舍利50粒和佛經。途經大小雪山75座,江河深不見底者大小35渡,餐風露宿更不須說,用了13年的時間於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四月返回京城(今河南開封),宋真宗皇帝趙恆到便殿親自迎接,並賜紫衣銀絹。善洪不戀京城舒適的生活環境,告別皇上,回到洪山禪寺。善洪回到大洪山後病逝,同佛牙、舍利並葬於大洪山。具體葬於何處尚待考證。洪山寺院在歷史上幾興幾落,古建築最後一次毀於清末。
1995年,隨州市政府批准復建和開放洪山禪寺。於1996年破土動工,歷經十年的艱苦歲月,終於在2005年9月初9日,洪山寺院落成,正式開光,千年古寺,佛光再現。現今復建的洪山禪寺,建有山門,二十護法神廊、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祖師殿、客堂、藏金閣、僧人齋房、流通處等房屋近百間,洪山禪寺像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呈現在大洪山景區的萬頃綠波之中。
復建的洪山禪寺在大洪山萬壽禪院舊址上。此地正處在九龍拱拜、群山環抱之中。左“青龍”逶迤騰綠浪;右“白虎”伏首聆禪機;北“寶珠”峻峰抵天,復窮嶺以排空;南劍口飛瀑懸掛,灑甘露而噴珠。新院宇飛檐斗拱輝增日月,碧精舍紅牆金瓦光爍雲天。

千年古銀杏

在洪山禪寺下院前,有一棵千年銀杏樹,傳說是建寺院時(約公元1094年左右)和尚栽種的。樹高近30米,樹桿粗圍

大洪山大洪山
8.2米,直徑2.61米,冠幅蔭籠半畝余,五人環抱樹腰還需多加一手。此樹真可謂根深須廣,枝繁葉茂,每逢金秋時節,銀杏樹四周層林盡染,一片紅楓,唯千年銀杏,滿樹葉片金黃,鮮艷奪目,極為壯觀,似一尊頂天立地的金身大佛,聳立雲漢。這棵參天銀杏是雄枝,不結果實,它歷經滄桑之所以能倖存下來,因傳說此樹壓住了龍眼(因洪山禪寺下院正建在九龍下海的九條龍頭處),如果砍掉此樹,九龍將掀起狂濤巨浪,大洪山一帶就會變成汪洋大海,故千百年無人敢動它一根“毫毛”。
在它的周圍還有五棵百年以上的雌性銀杏樹,長年果實纍纍,人稱“五女拜壽”。

白龍池

白龍池古稱南池,位於寶珠峰、齋公岩、喚狗山三峰之間,海拔高程840米,湖面20700平方米,水深3米,水質優良,

大洪山大洪山
終年不涸,為富水源流。過去這裡曾立有一碑,上刻有“蒼松翠柏長生地,綠水青山古洞天”。橫額“保祐一方”。
據《隨州志》云:宋皇祐五年,狀元“鄭獬嘗夢身化為龍,浴於斯池,醒猶自見其尾於床上,故談圃言獬是龍精。”因鄭獬在此隱居,幫又取名白龍池。至今在池西500米處,尚有鄭獬讀書處——狀元塔和鄭獬墓。
民間傳說,池中有條白龍已修煉成仙。善易和尚在洪山頂要建99間殿宇,需要大量杉樹,人們四處砍伐也難湊夠數。白龍變成一青年上山看到這般情景,晚上託夢給善慶和尚,叫他明天在池中取木。善慶早上起來遠眺白龍池,果有一根根杉木從池中升起。他立即令民工去抬,由於木匠算錯了賬,還有一根留在池中沒要。等他想要時,池中那根再也出不來了。故有此池“東連大海水,西通嘉陵江”之說。據說在大霧及陰雨天,還能看到池中有根杉木的影子。其實,現在倒影在池中的杉木不是一根,而是一排排、一行行、密密匝匝。1958年隨縣林業局在此建立林場,引進大量的華山松、湘杉、大毛松及本地山杉,滿山松杉比比皆是,當年的傳說早已變為現實,人們蓋房再也不需白龍池供料。
這裡地形開闊,植被繁茂,群山環抱,真有“閒上山來看野水,忽於水底見青山”的意境。風平浪靜時,朵朵白雲悄悄來這裡窺視自己的容貌。有風颯然而至時,湖面碧波皴皴,銀波細細,水中倒影的山林和岸邊搖搖曳曳的蘆葦起舞。夏日戛然的鳥聲,嚖嚖的蟬鳴為之伴唱,幽邃的穹谷一下子活躍起來,給人帶來一種優雅素靜而又飽含勃勃生機之感。

橋河古道

從白龍池至洪山寺有一條長達2公里的山谷古道,這一段河谷稱橋河。溪流入京山縣境內的大富水,注入漢江。這裡山

大洪山大洪山
隨水轉,水繞山行,澄碧清澈,瀑潭密布,樹木參天,怪石嶙峋,是大洪山奧幽野趣的縮影之一,也是欣賞7000萬年前地球發生地殼造山運動留下傑作的佳處。
靈官埡南坡順溝而下,走過一片開闊的萋萋草地,濃綠密蔭撲面而來。兩山夾峙,河床比降劇增,溪流沿著階梯般的巉岩而下,形成一疊又一疊的飛瀑,帶著嘩嘩韻響呼呼騰騰,你追我趕。有時急流像溜滑梯一般,在那黑黝黝生鐵鑄就般的石頭上擦拭而過,伴著冷冷的清韻,如織機的經線,根根注入小潭,揉成團團卷卷,接著又整理成一條條素絹,一匹匹綾帶,白亮亮、光閃閃拉向幽林深處。在這裡雖看不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景,卻能使遊人體會到“登登山路何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的佳境。夏日坐在這溪中小憩,赤足下溪戲耍,那真是有“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的意境。
在這山谷中還有一座石橋,原來是兩塊一丈多長的石條架起來的,不知何年有塊石條斷塌。從那風化的痕跡中足能證實它歷史悠久。據傳說,當年綠林軍大營扎在大洪山主峰一帶時,這條山谷是將士們進出大洪山腹地及登主峰軍事要地的要道。唐朝以後,因主峰山頂建起寺院,這條山溝便成了“神道”。至今,用石板砌成的古道仍保留著原樣。另傳聞,李自成、王聰兒等農民起義軍和賀龍元帥都曾涉足此橋。
石橋還是一處優美的景點,從下游迭瀑中望去,小橋流水,亂石一線,凝綠聚翠,有靜有動,有聲有色,是一幅難得的畫面。
順石橋而下一公里處,有片雜木林,樹木種類甚多,可算得上是森林公園。在這一帶既可以找到楠木、香果樹、椴木、楓樹等觀賞樹,又可採得何首烏、杜仲、重樓等藥材,到此一游能獲得不少的植物知識。
在山溝出口處還有一景。溝邊有兩塊石頭,從上游居高臨下看,巨石像龜背,小石似龜頭,有從山腳鑽出溪流逃走之勢。

劍口

劍口是大自然鑲嵌在綠水村的一顆娟秀的明珠。它將陡峭的巉岩,飛瀉的瀑布,橫臥的亂石,蒼勁的青松溶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布局得當、緊湊清秀的山水畫。

大洪山大洪山

劍口怎樣形成,當然只能從地質學角度去解釋。而民間卻賦於它一種神話的色彩。一說劍口上游原是一片大湖,湖中有二龍相鬥,山崩地裂,劍口便成。另一說慈忍大師見九龍常作怪,把洪山農田淹沒不少,便請來祖師爺揮劍劈開山石,湖水從此傾瀉一盡,九條龍便化作如今的九道山樑。“九龍下海”的景點之名由此而來。
劍口山崖對峙,南岩迎朝霞,東壁送夕陽,輪番披紅妝。有一處兩塊巨石緊鎖,如刀削斧劈,形成一線天。這便是傳說祖師爺試劍的地方。
洪山河的激流在上游峽谷中跳躍、奔騰,似乎已精疲力竭,經過一段田野短暫地挽留歇息,在劍口同另兩支涓流匯合,積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毫不猶豫地衝下懸崖,似一條白龍直奔漢水。這瀑布雖不那么驚心動魄,卻在這懸崖峭壁之中,濃蔭迭翠之間顯得更加粗獷,充滿了一種桀驁不馴的生氣和力量。豐水期間,水花飛濺,沸沸揚揚,蓋起一層輕紗,在陽光照射下形成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甚為壯麗。盛夏時節,山風習習,水聲隆隆,芳草如茵,蟬鳴雀躍,更顯得林愈靜,山更幽。溪邊小憩,頓感涼意自生。
這裡滿溝亂石參差,迭迭磊磊,有的安如磐石;有的孤傲兀立;有的“釣磯平可坐,苔磴滑難步;”有的經年累月地被沖刷、被磨礪,顯露出五彩的花紋,光亮奪目。
穹谷中、峭壁上的樹木也能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啟迪和美的遐想。那高聳在巉岩上的松樹蒼勁挺拔,正如鄭板橋吟道的那樣:“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東面峭壁石縫中,有棵水桶般粗的椴木下半部樹幹被擠得無容身之地,但它決不屈服、退讓,倔強地與岩石抗爭,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真令人驚嘆生命的偉大與頑強。還有一棵椴樹與榔榆樹手挽手,肩並肩,象一對情侶緊緊擁抱著,樹根將巨石推開一道道裂縫,扎進沒有一粒土壤的石壁里。這也許是一種“愛情”的力量,或者說是團結的象徵。如果授於他們大力士的金牌,真當之無愧。
初看這裡的萬物,似乎充滿了一種競爭的味道,互不相讓,沸反盈天。其實,它們交相輝映,有柔有剛,有進有讓。和諧中,陽剛有度,溫柔有限,默然配合,真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之勢,這種生態的平衡是人工難以協調的。劍口就是在這種平衡中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賦有哲理的情趣。

皮夾河

位於小泉灣下游的皮夾河,是一處具有原始美、野性美的景點。這裡古樹蒼勁,老藤攀緣,草葉華滋,磐石橫臥,急流

大洪山大洪山
飛瀑,顯得十分幽深。一根根粗壯的藤蘿纏繞在古楊樹之間,或垂掛、或橫跨、或高攀、或緊纏枝椏,顯得它們之間是那樣的親密,真有同生共死之情。
這裡有一塊巨石斷面上的植物化石最為珍貴。一根根樹木的年輪十分明顯。它為考察大洪山古代地理狀況和環境面貌提供了實物資料。
樹的年輪對考察一個時期的氣候變遷有重要參考價值。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教授對中國五千年氣候演變的論斷,就是從古柏的年輪里獲得驗證的。
1920年,道格拉斯發現樹的年輪寬窄變化存在著11年周期,原來是太陽活動周期通過影響地球氣候的反映。
年輪既可“觀天”,更能“察地”,由年輪的變窄和顏色的加深,可查記古地震的發生。從凍傷年輪的時間,能追溯火山噴發的時間。
皮夾河這塊巨大的植物化石對科學的考察作用,有待科學家們作進一步研究。

石和尚

榔頭寨是一處石景豐富的遊覽地。這一帶有的怪石崢嶸,似盆景、似獸、似雄鷹、似凱鏇門;有的巨石高聳,岌岌可危;有的穹石林立,形態各異,“獨拔群峰外”。煙雨茫蒼蒼之際,欣賞起來更有意境。
此處最有特色的要算那聳立於山脊上的一塊巨石。它孤零零,毫無依託,基底是一塊平整的石板,上面是由幾塊斷層明顯的巨石壘疊而成,似人工堆砌一般,高約10餘米。遠遠望去,像一座半身人像,雙手合掌,如一位虔誠的和尚席地而坐,故取名石和尚。人們還編了一些有趣的傳說 。這塊巨石是如何形成的?有待專家們研究。

山重水複大洪山

武昌之東有洪山,隨州之南有大洪山,這兩座山同名而似有長幼之分,常令人思而嚮往卻不明所以。最近筆者有暇前往大洪山走馬觀花,始知這兩座不俗之山有著770年的佛緣。由於這個原因,此行有著訪祖尋根的意味,既是對宗教的朝覲,更是對自然的回歸。
山高水長
出長崗鎮沿新修的公路盤鏇上山,遠遠地就看到海拔1055米的大洪山主峰,想著此山為西漢王匡王鳳揭竿起義的綠林山,又有與寶通寺的又名相同的洪山寺,不禁有多重的激動。雨後天陰,不見烈日暑熱,滿山的青綠之氣拂面而來,頓時有遠離塵埃之暢快。
繞過幾座山,忽見坡上有座沒因修路而毀的墓碑,為“光緒二年”一僧為“圓寂恩師”所築,方知這裡果然是一座佛山。但是,所謂佛山,實則水都矣。行不多遠就見一面狹長的湖,主人介紹說,這是白龍池,2萬多平米,它跟台灣日月潭、新疆和吉林的天池同屬於火山口高山湖泊,前不久有專家認定它為中國四大天池之一,不能不嘖嘖稱奇。
明明是來看山的,偏偏到處見水。兩王洞不知是否為天水沖成的溶洞,原始進口懸若天窗,綠林好漢們當是攀藤緣索上下,洞中暗河縱橫,溪奔瀑瀉,若有交響樂伴奏。涉著古人鋪就的“梅花樁”,任水簾冰涼地滴打在身上,穿過一座一座洞廳如入海底龍宮。洞中景觀應有盡有,當然不遜於桂林蘆笛岩,而且更具原始野趣。水聲潺潺,不知去向,像赤眉綠林義軍匿其所終。

大洪山大洪山

大洪山唐代名大湖山,因山上原有數面大湖。山南有個自然村叫綠水村,村民所賴以耕種的千畝良田,數百年前就是一面落湖,從九道山樑奔騰下來的溪流匯集於此。可能是泥沙淤高,湖水之波幻成莊稼之綠,而洪山河從一側穿過,看似平緩而富田園詩意,忽然在劍口這個逼窄的地方遭遇懸崖,跌宕出千姿百態。水的桀驁不馴,水的雷霆萬鈞,著實演繹出龍的聲威。如果說,岣岩瀑布亂石青松絕妙組合的劍口是大洪山娟秀的盆景,一切是因為水的塑造。一個小小的村落,就有如此震撼力的天然造化,大洪山區域內有42面湖、99條泉、53道溪,該要構成多少奇觀?而棲居於此的山民榮辱不驚,視若尋常,焉能不安康長壽。
站在劍口沉吟良久,不覺夜色之將至。當晚宿小泉灣,明明有半月懸窗,卻似覺水聲如大雨傾盆,徹夜不止,乃泉聲掩蔽了鳥聲蟲聲。
第二天再登山,所走峽谷竟名橋河,這是綠林軍進出大洪山腹地的必經棧道,也是後人上山入寺的“神道”。水自然是無比的喧譁,道不出有多少奧幽野趣。“登登山路何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不禁深有感觸,早知有此地,武漢人何必捨近求遠去什麼廬山。古道上依然可見遺蹟,那丈余石橋其中一條石樑斷塌,剩下一條在驚濤駭浪之上莫不令人生畏。忽見一碑上寫“綠水青山古洞天,蒼松翠柏長生地”,說明先人早已大徹大悟,視生態環境的優良為人生最大的福祗。
“閒上山來看野水,忽於水底見青山。”據說兩王洞之水流向約低20米的白龍池,白龍池之水又瀉向橋河,水往下流,這倒可以理解。難以理解的是大洪山頂竟有偌大黃龍池,“在山頂僧廚之右,周五六丈,深丈許,以石為之闌……池足供千人炊汲,雨不溢旱不竭,禱雨於此輒應。”據說10年前曾抽水三個多小時水位僅下降60厘米,兩天后就恢復原狀。三夜水退僅一寸。“山高者,莫若和院大;院大者,莫若我山高;山高且院大者,莫若我院中清泉也!”一位僧人作如此豪言。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處峰頂而觀雲海,胸廓大開,不僅有感“平生悔被塵冠誤,負卻乾坤幾道場。”更見“楚天遠列千屏靜,漢水寒拖匹練浮。”
民諺曰,“大洪山起了雲,大雨要淹隨州城。大洪山起了霧,大小堰塘要滿庫。”大洪山啊,你是立體的水庫,鄂中諸水於此發源,溳水、大富水、洋梓河及其支流均從這裡流出,有的在琵琶湖等處稍作停留,點綴出湖光山色,便毅然投奔漢水,不可遏止。喔,我們的漢水如此浩蕩、如此清澈,大洪山功不可沒啊。
奇樹異木
兩王洞距鍾祥地界不過百米,隨鍾古道的這一段卻闐無人跡,山欲靜而泉不止。我們舍公路取小徑下行,選擇的就是原生態。這條岩石鋪就的路穿行在綠樹之中、溪澗之間,險陡且溜滑。可名之為綠林道,走它一遭亦是對英雄的追思,平添一股豪氣或匪氣。但行不多遠便膽戰心驚,前夜大雨,衝倒了許多樹,也造成了土石流,溪澗的水勢仍不見小,土石流仍處活躍期,眼見那前仆後繼地崩潰著,擔心隨時有滅頂之災,比遇上剪徑之客還要惶恐。原路返回不是我等性格,只有硬著頭皮覓路而下,於無路中探索。當所抓的樹枝嘎地一下折斷,是驚起了一聲尖叫的。顫顫巍巍中總算穿過了這段險境,找到原始路徑,才痛感方才的冒失。想想這裡連手機信號也沒有,若出意外無從求助。唉,總算有驚無險,看同伴手流鮮血,由於緊張連山螞蝗附體都未察覺。
人類離自然越來越遠,也就越來越陌生,一旦回到山林便生畏懼。大洪山給我們此番教誨,然後又以一路黃花讓我們放鬆。那花給人好心情,接下來的路段如履平地。有各種怪石拱侍左右,其形如獅象、似麒麟、像獬豸,如顯陵墓道所見。莫不是那王匡王鳳戰死後魂歸故里,戰將們化作神獸前來侍衛,擁他們在陰間稱帝。我的這一想像似乎找到了佐證:山林間還可見零星的平地,或像神案供四時之犧牲,或像梯田納三秋之稅賦。
一棵巨傘似的大桑樹迎立池邊,它提示我們,剛才經歷的實際是一番森林浴,只不過我們太多地注意那些倒伏的樹,震懾於水摧枯拉朽的威力,而正因為水的充沛大洪山的樹在更多的山頭鬱鬱蔥蔥,是被人忽略的森林王國。
行走橋河古道我們得以輕鬆地領略這座古樹名木的寶庫。大洪山的樹種之多之名貴是別處所不可企及的(這裡可能沒有像神農架一樣駐過伐木部隊),一路上,我們驚奇地看到了遇火難燃、經水不朽的樹中貴族——楠木,它在植物界像動物界的熊貓一樣瀕危稀少,這裡卻比比皆是,且品類繁多,每一棵都粗壯而挺直。北京明嘉靖皇帝的定陵、擂鼓墩曾侯乙墓,都有取自大洪山的楠木。或許這裡就是楠木的故鄉,有黃肉楠、建楠、楨楠、潤楠、紅楠、黃楠、白楠、紫楠一棵楓樹向我們伸出了紅得妖冶的枝條。這裡的樹木非常奇怪,不照規矩出牌,最前楓樹紅得隨意,杜鵑花也能四、七、十月三季開放;有的樹俗稱“響皮榔”、“倒掛皮”,樹皮敲擊可響、魚鱗般樹皮倒著長,專家也叫不出它們的名字;有的樹有水處白無水處紅,跟有的山岩夏天白冬天紅一樣匪夷所思。大洪山上還有椴樹、櫟木、青檀、楓香、香果、白玉蘭、鵝掌楸等,已知的鄉土樹種有68科237種,能夠跟這些名貴樹種一晤,無異於在古哲先賢膝下聞經悟道。
最奇妙的還是大洪山的銀杏,它是二三百萬年前第三紀冰川過後保存下來的古生物,有“活化石”之稱。據普查,洛陽鎮有銀杏萬株以上,結果的達7千多株,樹齡百年以上的有3500多株。百聞不如一見,我們面前出現的那棵銀杏,七人方能合抱,至少有800年歷史,在綠水村頭圍匝出半畝地的濃蔭。傳說它處於九龍戲珠龍眼之地脈,是古萬壽禪院的鎮寺之物。此銀杏之巨,恐為國內第一,因銀杏只在中國、日本存在,當可稱世界第一了。
大洪山不乏奇峰秀巒,如榔頭寨石林,據說有張家界之險、雲南石林之秀;且溶洞之多、高山湖泊在全省僅有,也甲冠天下。但一座山要比什麼,最終還是看它的森林資源,因為草木是最公正的,它必擇良山而生,森林的浩繁,即是山傲然於世的資本。大洪山具有無可比擬的森林優勢,就憑這一點,域中何山可以跟它叫板?
文化古蹟
大洪山主峰雖在隨州,但其南麓一部分分屬鍾祥和京山,這兩個地方均開發較早較著,更有顯陵、黃仙洞和空山洞、鴛鴦溪拉動遊客,而對隨州境內的景觀人們知之甚少,也就是說大洪山主體部分處在未開發或尚開發的狀態。20年前大洪山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後,隨州便成立了開發籌備組,制定了初步規劃,但是各項工作“滯後”。可以說,在別的地方因開發過度而要大量拆除賓館建築的時候,隨州的“滯後”是值得慶幸的,保留了尚處原始的大洪山。
站在“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寶珠峰頂,看到“漢東地闊無雙院”的洪山寺正殿早已不存,黃龍池也面目全非,於滄桑中引發更多的是人文思考。是的,一座山的品位或檔次還在於它的人文淵藪,也就是文化厚度,從這一點上說,大洪山至少應該列入全國十強。
大洪山大洪山

“夫漢東之國,聖人所出,神農之後,季梁為大賢。”這是唐代李白所言。大洪山下的厲國故都厲山鎮,是炎帝神農氏的出生耕耨之鄉,有明代知州所立巨碑可證。《尚書》記載,(舜)“帝初耕於厲山往于田”,舜帝遺蹟在隨州尚存不少。李白所說的季梁是我國第一個“重民輕神”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故隨國城東有“季子祠”。最能反映地域文化成就之燦爛的當然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它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墓葬文物有6件,有20件可稱中國之最、世界之最。
正如登九宮山而思闖王,登大洪山不能不想到綠林起義。中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是楚人陳勝吳廣發動的,第二次農民大起義也是楚人發動的。1000多年前王匡、王鳳叔侄在大洪山揭竿而起,建立過更始政權;後來成為東漢開國皇帝的棗陽人劉秀加入了綠林軍。元末紅巾軍領袖之一明玉珍,起兵於大洪山下青林寨,他於1363年在重慶建立大夏國,把四川治理到小康水平,其後裔現在廣布於朝鮮半島。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和捻軍王聰兒都在大洪山鏖戰過。清末鬧太平天國起義,長崗鎮庹家人趙邦璧以大洪山為根據地,曾被推為“後宋”皇帝,發行鐵幣“後宋通寶”。趙邦璧搞得滿清政府非常頭疼,以至對隨州籍生員“暗踏十科”,人才相當長時間無出頭之日。因此,大洪山為聖人之鄉,也是帝王之鄉。大洪山是有魂的,那就是大山孕育的英雄之魂。
大洪山在歷史上頗負盛名,還在於它是佛教叢林。唐代和尚善信(後名慈忍)逢隨即止,遇湖即住,於寶曆二年到達大洪山,山主張武陵因感謝他為民求雨而捐出山林為他建廟。從此大洪山佛教興盛,陸續建寺廟26處。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名僧善洪和尚於真宗鹹平五年往天竺取經,從天水出發,經過39國,凡13年後回到開封,受到真宗皇帝親迎。這位被稱為“唐玄奘第二”的和尚後來圓寂於大洪山。南宋端平年間金兵南侵,大洪山靈峰寺部分僧人及善信佛足遷往武昌東山,武昌洪山與隨州大洪山的淵源即始於此。清道光《大洪山志》如此記載:“江夏洪山舊曰東山山下有寶通寺山半有寶通當為邑之巨觀唐寶曆時隨州大洪山釋慈忍禱雨斷足宋末隨數被兵荊湖制置使孟珙遷其眾奉所留佛足至此建寺居之遂沿呼為洪山矣。”
洪山寺上寺下院,宋代紹聖元年,為照顧山上的年長僧人,便在山下建起保壽禪院。如今該院得到大規模新建,古意全失,僅門口立有五通石碑見證滄桑。其中宋碑三通,分別立於北宋政和三年、靖康二年、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宋代文物在湖北可能絕跡,這幾塊碑隨便放著,根本就不當回事,是否因為大洪山古蹟太多?
無獨有偶,離禪院不遠的山坡上,竟有一片塔林,有7座佛塔,其中一座五級磚塔,荒蕪多時,也無任何保護跡象。細辨那塔上文,有“大明成化龍集丙申歲”字樣,正是500多年前漢水改道時期,大洪山這一古塔與漢口的建城之史年歲相當,真乃隨州與武漢又一緣份矣。生於漢口的我,不禁向這斜陽中的磚塔深鞠一躬。
大洪山就是這樣的山,它似乎特別適合武漢人來。來朝拜武昌寶通禪寺的祖寺,來朝拜跟漢口同壽的祖先!它要告訴人們,大洪山應有盡有、盡善盡美,不必捨近求遠去其他所謂名山。因為大洪山諸水的灌注,即使將來丹江以上“南水北調”之後,漢水仍然會浩蕩清澈,那么朝拜大洪山是感恩之旅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登大洪山而小洪山,這裡才是我們真正的故園。

霧中大洪山

大洪山近在咫尺,我卻一直沒有機會謀面,心裡總是惦記著此時.去年十月,機會終於來了,那是源於一次無意中的閒談.我向香江集團策劃部的幾個朋友介紹說,隨州有個大洪山,以雄偉秀麗著稱,那那裡有劍口風光,火辣辣的成片楓葉,還有瀑布,它是國務院批准的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事隔幾日,朋友約我上大洪山看看.
下午四點,我們一行乘車直度假村,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已快晚上七點,只好先住下來.次日天微明,客人即吆喝著起床,抓緊時間遊覽大洪山美景.
洪山鎮的一位朋友聽說我們游大洪山,特地趕來作嚮導,並告訴我們說到了大洪山,首先要欣賞劍口風光.於是在“嚮導”的安排下,我們趕往劍口。
天公不作美,一路上,眼前什麼也看不清,只見白霧茫茫.朋友告訴我們,前一天正好下了一場小雨,恰巧我們逢上了大霧.並安慰我們,先看看這難得的霧景,過一個小時後,太陽一出來,就會霧消雲散.

大洪山大洪山

大洪山霧很特別,爬上了松樹,爬上了枯藤,爬上了人的鬍鬚,就連落葉,小草上也爬滿了霧珠.一路上到處是濕漉漉的,抓一把空氣也能擰出水來,我們幾個人的衣服也被霧水淋濕了,頭髮上也結滿了霧珠.不知是誰說了一句“仙人那么好當,仙境不那么好賞”.我們開始想念都市裡的喧譁,舒適的家,甚至想洗個熱水澡,大有打退堂鼓之意,嚮導似乎看出我們的意思,鼓勵我們說到了大洪山,不到劍口,就等於沒來.在朋友的鼓勵下,我們又加快腳步直奔劍口而去.
終於,我們突破了霧的包圍,登上了山頂.抬頭望去,之間太陽從兩山之間的夾縫裡擠了出來,遠處層層薄霧仍籠罩著綠色山巒,晨霧把大山的一切都擁抱在自己寬闊的懷抱里.人們常說“江山風景如畫”.可眼前的霧景確有一種畫不出的神韻.
太陽越升越高,濃霧也越來越少.漸漸的,晨霧變的淡淡的,只有一小股雲霧還未散盡,在林間繚繞,姍姍移動,“劍口”羞答答地顯露出來.
“劍口”是大洪山風景區地主要景點之一,它將陡峭地山崖,飛濺地瀑布,橫臥地亂石,蒼勁地輕鬆融為一體,構成一幅絕妙的山水畫.這裡山崖對峙,兩塊巨石緊鎖,如刀銷釜劈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使其成為一線天.穿越夾縫間,抬頭望去,天光一線,人在其中,真有一種“井底之蛙”的意境.
洪山河的急流在劍口處同另兩支涓流匯合,聚集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衝下懸崖,好似幾條白龍自天而下,濺出許多水珠.又好像一條條長長的銀色綢帶倒掛山間.這瀑布雖不那么驚心動魄,卻充滿了生氣和力量.
峭壁上的樹木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啟迪和美的遐想.在東面峭壁石縫中,有棵水桶般的樺樹,樹幹下半部被擠得無容身之地,仍倔強地與崖石抗爭,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我們在一塊平坦的青石上野餐,所有的食品都是洪山鎮的朋友事先準備好的,麵包、花生米、火腿腸、烹雞蛋,望著遠處的山水村莊眼前的一切都是綠色構成的世界,真是美極了.
野餐過後我們飄進了“仙人洞”,就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地興奮.仙人洞洞口不大,可洞裡面特別寬敞,第一廳就可容納上萬人,且洞內怪石林立,景致眾多,那奇特的鐘乳石,有的似山有的似水、有的像花、有的像樹、有的什麼也不像,真可謂別有洞天.
我們拿著蠟燭,手電,繼續超前走,不知何時能走出這仙人洞.

春遊大洪山

3月27日那天早晨,天灰濛濛的,看上去不像個晴朗的日子。
約7時45分,我趕到約定地點,同志們已先我一步到達。除了狐狸,酋長,還有葉子,王馨,李潔和一位小帥哥。白色金杯麵包車沿著金沙大道疾行。車內,俱樂部十佳好男人的酋長,和往常一樣還在吃他的早餐,好生滋滋有味!這大概是酋長的一貫風格。
9時左右,與另一輛富康車上的含笑和她的3位朋友老王,小資,大佬會合,兩車一前一後向隨州大洪山進發。終於上路了,讓我們撕下寫字樓里的矜持,放下社交酒會上的端莊,去痛快的放縱,盡情地宣洩。離開武漢,天色漸漸明亮,太陽從雲層中鑽了出來,明媚的陽光灑落在大地上。道路兩旁的田野里,盛開著黃燦燦的油菜花,一眼望不到邊。和一幢幢用深褐色的乾稻草搭建成的,沒有窗戶的房屋----榨油坊相映成趣。 

大洪山大洪山
 
行至長崗,吃中餐,比以往探險餐要豐盛得多。飯後,將富康車暫存在林業局,兩車合一車開始進山。沿著顛簸不平的山路緩慢前行,行至一巨大的山岩前,已經到了公路的盡頭,金杯車無法前進了。大家帶上水,頭燈手電,相機,棄車徒步。眼前的一片片青青山坡上,分布著朵朵白雲般的羊群,我們不禁駐足觀看,小李潔還跑上去和小羊玩個不停。行不多遠,來到一個巨大的洞口前,這裡就是小黃岩洞。隊員們魚貫而入,洞內上下起伏,腳下濕滑,有好幾處危險路段。大家不得不放下斯文,手腳並用,作原始人狀,困難地伏地而行。洞裡多姿多彩的鐘乳石,吸引著所有的人,大家對這般鬼斧神工,變化多端的自然造化,讚嘆不已。尤其是葉子,這個才情四溢的美女對這些神奇詭秘的石灰石溶岩分外著迷,流連忘返!其實在這些經過千萬年時光打造而成自然奇觀面前,人一生不足百年的光陰顯得何等的無足輕重,因追名逐利而生的種種煩惱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人只有看淡一切,做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才不至枉此一生。  
出得洞後相互打量,不禁啞然失笑,大家的手腳衣服上都沾滿稀泥,十分狼狽而又開心。
折返到下車之處,但見那山岩原是一塊巨大的斷壁,名曰雙門洞,足有三十多米高,我們從側面攀上岩頂,酋長嫻熟地打點固定懸降用主繩。我探頭下看狐狸和王馨,形小如蟻,好深!系好保險帶,用八字環搭上主繩緩緩下滑。王馨在底下拉繩接應,狐狸在側面端著相機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抓拍我們凌空而下的精彩動作。幾十秒後我下到地面。好爽!隊員們一個接一個地滑下來,暮色漸漸降臨,山風颳來,世人感到陣陣寒意。待大佬(廣東方言,意為老大。這位仁兄性格豪爽而詼諧,嗓門洪亮,膀大腰圓,故以大佬戲稱之)最後一個落到地面時,天已完全黑了下來。
飢腸轆轆的大家驅車趕到宿營地仙人洞,找到一處農家,照舊推舉俱樂部頭號廚師酋長(私下封官許願,未經公開投票)借用農家灶房生火做飯,只是當家主婦有活計在身,無法給酋長打下手,與是臨時由小廚王馨幫襯,這王馨名為小廚,卻以大碗自居,但見勺子在她手中上下翻飛,手,眼,身,法,步,樣樣嫻熟,一絲不亂。可憐身為堂堂大廚的酋長竟淪為切菜小工, 唉!酋長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我在旁客串小工,涮盤子洗菜。但好心無好報!事後王馨居然說我是電燈泡,壞了他們的好事!不過,香噴噴的醋溜大白菜,熏肉炒蘑菇和熱騰騰的大米粥獻上來,隊員們都齊聲稱讚。是大家飢不擇食?是酋長老已,技不如人?還是王馨這小妮子真的有絕活?但不管味道如何,大家都飽餐了一頓。
狼吞虎咽之後,進仙人洞紮營。這仙人洞是個巨大的溶洞。洞內空間比小黃岩洞要大得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官方將其改建為一個龐大的地下軍事設施,現已棄用。經過入口的大木門,迎面是一大塊空曠的場地,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前方是主席台,這裡看上去是軍人大禮堂。再往裡是寬闊的通道,也許是當年存放戰車或其它軍事裝備的地方。繼續前行,營房,作戰室,伙房,廁所,貯水池一應俱全。我仿佛看到了鐵骨錚錚,戰馬嘶鳴的戰爭場景;我覺得自己像個擁兵百萬,雄踞一方的大將軍,此刻正運籌帷幄,指揮我的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立業建功。。。。。。“到頭了,再往前是尚未經人為改建的天然洞”狐狸的話將我從恍惚中驚醒。於是酋長葉子和我繼續向縱深前進。每到一處,葉子便趴在地上仔細地尋找小石子,她在石頭方面的確很有品位,收集的石子,有的光滑如鏡,有的五彩繽紛,有的古樸拙鈍,有的玲瓏剔透,令人不忍釋手。(有幾粒上品至今仍暫存我這兒)
大洪山大洪山

翌日晨,大家從睡袋裡爬出來,帶起裝備,等候出發,只有多情的王馨牽著農婦家的小白狗戀戀不捨地繞圈,要出發了,王馨才一步三回頭地走向隊伍, “真是人狗情未了” 葉子低聲說,只有葉子才能總是這么正點,總這么句句有出處。信手拈來,便成文章。上午11時,經過一番周折後,大隊人馬終於踏上正途。我們要翻越好幾座山頭,到達二十七,八公里之外的一座寺廟----洪山寺。我們的車會在那兒等候,將我們載回武漢。
正值陽春三月,艷陽高照,風和日麗。走在蜿蜒的山道上,滿目青翠。燦爛的陽光灑在身上,暖暖的,很愜意。遠方如黛的群山連綿不斷,身旁蔥翠的樹林中鳥聲不絕,這一切讓人聯想翩翩,不禁有一種想吟詩作畫的衝動。這時,只聽到身邊一句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原來是葉子。這個聲音形象都頗似“北京人在紐約”中阿春的柔情似水的美眉,實際上滿腹文章,才思敏捷,令人欽佩。在花叢中,她一面採花,一面發“人間三月芳菲盡”的感慨。(原文為四月,可能是吟詩人化用)
山路漫漫,前行復前行,山坡中星星點點的桃花漸漸濃密,放眼看去,周圍皆是桃花林,褐色的枝幹亭亭玉立,粉色的花蕊競相綻放,嬌艷無比。幾位同行者不約而同的吟誦“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然後一時忘詞,後面的大佬和含笑及時補上“人面不知何處是,桃花依舊笑春風”看著那片片桃林,我想起崔戶,這位才高八斗的窮書生,在洛陽城外遊春時,怎么也不會想到,這首悼念他那面如桃花的心上人的一時之作,會讓那個因相思而亡的女子起死回生,並成為了他的妻子;更不會想到,這首詩會讓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我還想起王家衛的“東邪西毒”片子裡有關桃花島的美麗淒婉的傳說,那個美麗決絕的女人,嫁給了另一個男人,但在臨終前終於傾吐心聲:她用了她的一生愛著那個被她拒絕的男人。。。。。不過歐陽峰還是幸福的,他畢竟真心實意的愛過,愛不在結果,而在過程!
我耳畔仿佛響起那首令所有男人豪氣乾雲的歌“來呀來喝酒啊,不醉不罷休,東邊那個美人,西邊黃河流” 所有這些,多么纏綿緋側,多么令人迴腸盪氣! 大概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都覺得寫到桃花,必會有女人,而這女人又肯定有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或幸福,或哀傷;或細膩,或粗獷;假如當年乾隆路過這片桃林,我猜想他說不準會被眼前美景所打動,暫時忘掉他的江山社稷,說不準會想起紅顏知己陳淮秀……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再來此地,在這桃林里發獃,在這裡遐想,在這裡哭喊宣洩,在這裡找回夢想!
山路饒有情趣,有山林,有花叢,有松濤,有鳥鳴,有碧波萬頃的水庫,那水庫其實更像一個湖,四周群山環抱,花紅柳綠,湖水清澈,倒映青山,是個修心養性的好地方。我們一行曾在這裡小憩。以後如果有誰在那湖邊看到一塊大石頭,那就是我當時發獃的地方。告別此地,行不多遠,有一條別具一格的小溪,溪水清澈湍急。那條小溪里滿是褐紅色的大小岩石,看上去仿佛溪水也是褐紅色的,聰明的葉子戲稱其為“香妃河”取美人洗卻粉脂,染紅溪水之意。
經過六個鐘頭的跋涉,走過近二十八公里的山路,我們終於抵達洪山寺。大家已十分疲憊,於是就地休息。重量級的老王和大佬坐在一旁喘粗氣;工作踏實的狐狸在車尾整理裝備,乖乖妹李潔如影隨形,跟在一旁;不知疲倦的酋長和王馨不失時機進廟觀石碑;文靜的小帥哥坐在車內閉目養神;含笑不可思議地用手指掰開了兩個萍果,看得我驚訝不已,這是哪門子功夫;我和幾個美眉圍住倜儻瀟灑的大帥哥小資,爭睹他一路上用數位相機拍下的百十來幅照片。只是顯示屏太小,看不真切。不知何時可在網上一睹大家的風采?
約17時50分,我們上車開始返程。19時,行至平壩,享受晚餐。那一家餐館的雞湯味道鮮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兒的米酒風味獨特,甜香無比,令人難以忘懷。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光顧。美餐之後,上車繼續趕路。疲憊的大家,靜靜的呆在各自的座位上,不一會兒,都沉沉地入睡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我睜開眼睛,李傑歪在狐狸肩上睡得正甜,其他人也都還在夢鄉。轉頭向窗外,看到熟悉的街道,和闌珊的燈火,我意識到我們終於回來了!拖著無力的身軀,帶著疲憊的面容,但同時也帶著經過自然和激情洗禮過的靈魂和心靈!回來了!

大洪山藥材

大洪山中藥材資源極其豐富,品種繁多。>記載的藥材就有131種,據當地常上山的農民講,大洪山可採到700多種藥材。植物類藥、動物類藥、礦物類藥物共達450多種。
現收錄中藥材444種,除少數藥材因尚未載入藥典而用本地土名外,多數藥名以〈〈中藥大辭典〉〉為準。下面將大洪山產的部分藥材作一簡介。
植物類藥
根及根莖類(136種)
七里香 八角楓 九蓮子 九牛撬 大葉麥冬 大蒜 川芎 山丹 川谷根 山豆根 山蘭根 山海螺 三百棒 土茯苓 土牛膝 天冬 馬藺根(馬藺子) 天麻 天南星 天花粉 天芝麻 木芙蓉 丹參 牛角七 白朮 白芍 白芨 白前

大洪山大洪山
白蘞 白薇 白蒲 白茄根 白首烏 白茅根 白藥子 石龍 甘松 龍膽草 仙茅 仙茅參 四大天王 打破碗花花 玄參 半夏 玉竹防風 地黃 竹根七 地榆 羊角七 羊齒天冬 紅茜草 紅黑二丸 吊乾麻 百合 百部根 冷水丹 異葉半夏 夾竹桃 遠志 蘆根 蒼朮 赤芍 何首烏 麥冬 苦參 狗脊 貫眾 虎杖 金蕎麥 草烏 金剛刺桐根 青木香 委陵菜 澤泄 斬龍戟 板藍根 姜 草石蠶 獨活 重樓 香附前胡 映山紅 兔兒傘 首烏藤 狼刺
威靈仙 南沙參 度角蓮 娃娃拳 柴胡 桔梗 拳參 射干 臭牡丹 臭梧桐 乾山韭 徐長卿 夏天無 綠升麻 商陸 黃蓮 黃精 黃藥 排骨草 搜山虎 盤龍參 菊葉三七 鄂北貝母 野山藥 貓抓草 錦棗兒 葛根 萱草 紫茉莉 紫草 楤木 落新婦 博落回 葫蘆七 路邊黃 蜂斗菜 酸膜 算盤七 錦雞兒 蕙蘭根漏蘆 藤貝 螃蟹七 藜蘆 薤白 薯蕷 白頭翁
果實類(80)種
八愣麻 大棗 大麻仁 小茴香 山大茴 山茱萸 馬兜鈴 木梓 五味子 女貞子 車前草 牛蒡子 無花果 無患子 木瓜 雲實 烏桕 王不留行 白果 白邊豆 冬葵子 石榴皮 瓜子 絲瓜絡 決明子 地膚子 向日葵 芡實 杏仁 蘇子 麥芽 谷芽 吳茱萸 皂角 連翹 來服子 蒼耳子 君遷子 金櫻子 青相子 刺蒺藜 獼猴桃 柿蒂 蓮子 胡桃核 胡禿子 南山楂 南瓜蒂 急性子 牽牛子 枳懼子 桃仁 蠶豆 海松子 浮小麥 家花椒 預知子 望江南 黃荊子 梧相子 懸勾子 黑芝麻 野花椒 野葡萄 棕子 蛇床子 猴楂 菟絲子 楮實子 葶藶子 路路通 錦燈籠 酸棗仁 漆樹子 槐角 鶴虱 霹荔果 覆盆子
莖木類(20種)
衛矛 大通草 大血藤 木通 血藤 西河柳 松節 金剛散 枸骨 南天竹 追風藤 柳寄生 絡石藤 桂枝 桑寄生 鹽膚木 接骨木 紫珠 瑞香 霸王鞭
皮類(14種)
王瓜 五加皮 白鮮皮 冬瓜皮 瓜蔞皮 合歡皮 地骨皮 杜仲 牡丹皮 刺楸皮 苦楝皮 香椿皮 桑白皮 椿白皮
葉類(10種)
二花葉 大青葉 艾葉 功勞葉 澤蘭葉 側柏葉 枇杷葉 淡竹葉紫蘇葉 薄荷葉
花類(22種)
月季花 長春花 白木槿花 紅花 莞花 辛夷花 雞冠花 鬧羊花 玫瑰花 金銀花 松花粉 洋金花 洋槐花 桂花 荷花 夏枯球 凌霄花 野菊花 鏇復花 蒲黃 葛花 款冬花
菌、藻及地衣類(11種)
馬勃 水晶蘭 石耳 石發 白木耳 血耳 竹黃 靈芝菌 茯苓 葛 雷丸
其它(5種)
五倍子 仙人掌 玉米須 海金沙 棕衣
動物藥類
土鱉蟲 牛黃 水蛭 水牛角 鳳凰衣 烏稍蛇 水獺肝 白丁香 全蠍 石龍子 紅娘 驢腎 龜板 龜板殼 雞肉脛 狗腎 夜明沙 金錢龜 軟蜂房 刺蝟皮 豹骨 蛇膽 桑螵蛸 望月砂 蜈蚣 僵蠶 蟾酥 鱉甲
礦物類藥
雲母 無名易 自然銅 鐘乳石 寒水石 紫石英 滑石 赭石

資源特產

在大洪山可以買到很多土特產,如:野葛粉、野核桃、野蜂蜜等特色商品,在果實成熟的季節還有野棗、野櫻桃、野獼

大洪山大洪山
桃、三黃雞、香菇、板栗、黑木耳等。
三黃雞:嘴黃、腳黃、毛黃而得名。1973年國務院發文正式認定其為我國名貴家雞。三黃雞具有“肉絲細嫩、低脂肪、高蛋白、湯甜味鮮、滋補性強”等特點,同時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香菇:又名“合蕈”、“香蕈”、“冬菇”是世界著名食用菌之一,以醇厚甘美、回味雋永而著稱,被人們視為“山珍”,現已發現香菇具有防癌、抗癌、延年益壽等功能。景區盛產香菇,產菇歷史悠久,轄區內的三里崗鎮是中南最大的香菇出口基地。
板栗:大洪山傳統風味特產,果實玲瓏均勻,色澤鮮艷,生食爽口,熟食甘甜,品種眾多, 各具特色,板栗素有“乾果”之王的美稱。板栗營養豐富,富含糧、澱粉、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C等,板栗的其它附屬品均可入藥。
黑木耳:大洪山黑木耳個大、肉厚,有脹性而著稱,一是種食用、保健、藥用佳品。大洪山黑木耳為純天然產品,無污染,素有“黑金”之美譽。黑木耳具有通便利腸、滋陰補腎、治療痔瘡、降低血壓、預防腦心血管病等功效,深受廣大遊客朋友的親睞。

湖北風景錄

湖北出於中國的中部 ,是一個交通要道 從而也具有很好的旅遊資源 有著各種美不勝收的自然風景
鹹寧市星星竹海風景區
鹹寧市澄水洞旅遊區
黃岡市薊春李時珍紀念館
黃石大冶雷山風景區
黃石東方山風景區
荊州市荊州碑苑
鹹寧市太乙洞風景區
鄂州蓮花山旅遊區
仙桃市沔城風景名勝區
荊門京山大洪山鴛鴦溪
隨州高貴三潭風景區
應城湯池旅遊風景區
隨州炎帝神農故里烈山風景名勝區
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
宜昌中華鱘園
十堰市房縣神農峽景區
巴東神農溪旅遊區
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棗陽市白水寺旅遊風景區
興山縣昭君村旅遊區
當陽玉泉風景區
保康縣五道峽自然風景
保康縣湯池峽溫泉度假區
南漳縣水鏡莊風景區
武漢華泰湯孫湖旅遊度假
穀城縣薤山旅遊度假
襄樊棗陽青龍山熊河風景區
襄樊錦繡園高新農業觀光園
神農架天燕原始生態旅遊區
襄樊南漳香水河風景區
通山縣闖王陵景區
襄樊襄王府綠影壁
鹹寧市玄素洞風景區
鄂州蓮花山
黃岡市浠水三角山風景區

十堰市四方山植物園
神農架神農頂風景區
鄂州梁子島生態旅遊度假區
隨州曾侯乙墓景區
米芾紀念館
荊州市荊州關公館
荊州市荊州盆景園
黃岡市浠水聞一多紀念館
神龍架
十堰市牛頭山森林公園
十堰市人民公園
十堰市伏龍山自然風景區
東湖鳥語林
襄樊宜城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董永公園
洪湖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
荊州市萬壽園
編鐘
鄂州市博物館
南河風景區
隆中風景區
神農架紅坪景區
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
長江三峽工程罈子嶺旅遊區
武漢東湖風景區
武當山風景區
歸元禪寺
荊州博物館
長江三峽
大洪山
西塞山
晴川閣
荊州古城
湖北省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黃鶴樓
九宮山

孝感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因東漢孝子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孝感市是改革開放中發展起來的新興中等城市,轄孝南區、漢川市、應城市、安陸市和雲夢縣、大悟縣、孝昌縣;國土面積11560平方公里,總人口580萬人。
孝感區位優越,交通發達。距武漢僅60公里;京廣、漢諭兩條鐵路縱貫全境;107、316國道和正在建設中的京珠高速公路在市區交匯而過,公路通車裡程居湖北省首位;漢江等24條江河直通長江;具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僅32公里,構成了水陸空立體的交通網路。
景點白水寺|白雲泉石刻題記|白兆山風景區|車蓋亭|大洪山|董永故里|董永墓|渡蟻橋|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高掛三潭|擂鼓墩古墓群|凌雲塔|農村合作人員訓練舊址|平靖關|泅洲寺|三潭風景區|神農洞|雙峰山風景區|桃花崖|徐家河風景區|楊漣故里|玉女泉|中原突圍的策源地|門板灣遺址|湯池旅遊風景區|刁汊湖|天紫湖度假區|觀音湖度假區|凌雲塔| 楚王城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