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國

厲國

厲國是先秦時期的國家,也是傳說中厲姓的受姓淵源所在,是叔穎在西周初年所建、魯昭公四年為楚所滅、其地在今息縣東北包信鎮。

國名

厲國是先秦時期的國家,也是傳說中厲姓的受姓淵源所在。由於這一國家過於弱小,加上史書記載頗多歧異,故為後人的研究帶來諸多不便。今天,在人們開始重視對厲姓研究的同時,認真探討一下厲國的歷史,弄清其它望族所在和與厲姓之間的關係,對於整個厲姓歷史的研究將是不無裨益的。本文定名為「關於厲國與厲姓的幾個問題」,便是要解決與二者有關的一些問題。
一、厲國地望及與賴國之間的關係
厲字在古代的讀音與賴字相通,根據古漢語同音通假的規則,常常與賴字混淆在一起,厲國也因此被稱為賴國。如在「<春秋>三傳」中,同樣記載昭公四年楚滅厲國一件事,在<左傳>中作「厲」,在<穀梁傳>、<公羊傳>中都作「賴」。故而有人認為,古代的厲國就是賴國。但事實上把所有的厲國「以為即賴非也」。特別是歷史上並不僅有一個厲(賴)國,更使厲國的歷史顯得撲朔迷離。僅在厲國地望問題上,就存在以下六種說法:
1、厲國在湖北隨州。主張這一說法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晉人杜預。他在<左傳.桓公十三年>「楚子使厲人追之不及」注中說:「厲國在義陽隨縣。」這裡所說的義陽即義陽郡,當時郡治今湖北桑陽東南。隨縣即今湖北隨州東北殷店(舊稱殷家店)一帶。由於厲、賴通假,這裡的厲國也稱賴國,厲國滅亡後的地方也稱賴鄉或古賴鄉。如<漢書.地理志>南陽郡隨縣注曰:「賴鄉,故賴國也。」顏師古註:「賴,讀曰厲。」又在<西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一書中,收錄有一首中鯽銘文,其中有「王錫中馬自隘侯四騄」等字,有人認為其中的「隘」即賴字,說明在西周初年的湖北隨州一帶就有一個賴國。但大多數人認為,這一賴國也僅是賴國,與厲國無關,杜預所說的在隨州的厲國實際是賴國之誤;
2、厲國在河南鹿邑。主張這一說法的人,以明清之際的王夫之為代表。他在<春秋裨疏>一書中,不贊成杜預對<春秋.僖公十五年>「齊師、曹師伐賴」一句對賴國地望的注釋,認為賴國不可能像杜預所說的那樣是「楚與國,義陽隨縣北有賴鄉」,而應在鹿邑老子所生的苦縣賴鄉。<史記.老子列傳>也記載:「老子,楚苦縣賴鄉曲仁里人。」註:「正義曰:賴,音厲。」<普太康地記>:「苦縣東有厲鄉村,老子所生地。」<魏書.地形志>:「武平有厲鄉 城。」上述所指都是一處。此外,近人楊伯駿也在<春秋左傳注>中支持王夫之的說法,認為「以地理考之,齊移救徐之師以伐賴,<裨疏>之說較合」。事實上,當時齊、曹兩國的軍隊討伐賴國,是因為楚國軍隊入侵徐國,伐賴的原因是為了救徐。從方位上看,假設杜預所說的賴國在湖北隨州符合事實,但徐國在今安徽泗縣一帶,與賴國相去甚遠,中間又有其它國家相阻隔,齊、曹顯然不可能用兵於千里之外。況且從齊曹兩國的力量看,在齊國最為強盛的齊桓公時期,曾聯合宋、陳、衛、鄭、許、曹六國軍隊與楚國作戰,但也僅得以進軍到遠離楚國腹地的楚國邊境陘(今河南方城一帶)。更何況這時的齊國已經衰落,又缺乏當年七國聯軍的聲勢,僅以齊、曹兩國綿薄之力,斷然不可能進軍到楚國腹心之地的賴。所以,這裡所說賴國顯然不是遠在湖北隨州的賴國,而只能是距徐國最近的鹿邑一帶的賴國;
3、厲國在河南息縣。主張這一說法的人,以西晉的司馬彪為代表。他在<後漢書.郡國志>中注汝南褒信(今息縣東北包信鎮)曰:「褒信,侯國,有厲亭,故國。」此後,宋朝人鄭樵、羅泌、元朝人馬端臨等都贊同這種說法。如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說:「厲,子爵,今蔡州褒信有厲亭,即其地也,昭四年為楚所滅。」羅泌<路史.國名紀>、馬端臨<文獻通考>中有也有同樣說法。清朝人顧棟高著<春秋大事表>,兩次提到厲國在息縣東北。其中在<楚疆域表>中說:「昭四年滅厲,今河南光州息縣東北為厲國地。」叉在<列國地形犬牙相錯>中說:「厲在息縣東北。」另外,在嘉慶年間編修的<息縣誌>中,也說「褒信在息縣東北七十里,……後廢為集。古厲國,今厲亭是」。上述主張厲國在息縣東北的人都是不同時期歷史地理學界的權威人物,言之鑿鑿,且記載聯貫,具在較大的可信性。況旦從魯昭公四年的歷史事實考察,當時的楚國軍隊一直在淮河流域活動,其滅厲是在東伐吳、取朱方、殺慶封之後、取山東之曾之前的一次行動,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象杜預所說的那樣去滅掉早已歸屬楚國並遠在楚國心腹之地的隨州之賴,而只能在回到自己邊邑地區稍作休整時滅掉息縣之厲。關於這點,從楚國滅厲後對厲國後事的處理上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如據<左傳>記載,楚滅厲後,欲遷許於此,並使斗韋龜、公子棄疾城之,而楚大夫申無宇卻說:「城竟莫校。」杜預註:「謂築城於外竟,諸侯無與爭。」楊伯駿註:「築城於邊境。」這些實際上都是在告訴我們,楚國滅厲後要築城的地方是在楚國邊境,由於這裡是厲國故地,因此厲國也只能是在淮河流域的息縣之厲,而不可能是別的地方的厲國。
4、厲在山東聊城西。主張這一說法的人,以東漢人服虔為代表。他曾著有<春秋左氏傳解>一書,提出這一觀點。後來,唐朝人裴捆為<史記.齊太公世家>「晉趙鞅伐齊,至厲而去」集解,叉引他的話說:「厲,齊邑。」此後,清朝人江永著<春秋地理考實>,也認為<左傳.哀公十年>「毀高唐之郭,侵及厲而還」中的厲「地近東昌府高唐也」。這裡所說的高唐便指今聊城西部一帶:
5、厲在山東章丘西北(或歷城東)。主張這種說法的人主要是近代的一些地理學家。他們認為,<左傳.哀公六年>所記「齊侯陽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厲」之厲所指即此,並引<後漢書.郡國志>曰:「菅縣有厲亭。」菅縣即今章丘西北一帶:
6、厲在河南商城南。主張這一說法的人,以明末清初人顧祖禹為代表。他在<讀史方輿紀要.河南汝寧府光州商城縣>注中說:「厲亭,在縣南,春秋時厲國也。昭四年,楚滅厲,楚子欲遷許於厲即此。」此後,顧棟高在<春秋大事表.存滅表>中也主此說,認為「今河南光州商城南有厲亭」。但當代研究者認為,這種說法「與較早的文獻記載不合」,是「清初<讀史方輿紀要>以來的誤記」,因而不足取信。
上述六種說法,基本上包括了古今關於厲國地望的主要觀點。其中隨州、鹿邑之厲多稱賴國,聊城、章丘之厲一般認為是邑名,商城之說形成較晚,只有息縣厲國被較多的人認為是<左傳.昭公四年>所記被楚國滅掉的厲國。也正因如此,<通志.氏族略>才說這一厲國在「昭四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成為厲姓人得姓的淵源之地。
二、厲國先祖與血統源流
關於厲國是怎樣來的一個國家,古今也同樣存在著爭論。爭論的焦點主要有以下兩點:
1、厲國是炎帝後裔所建的國家。這種說法起源較早,一般認為在魏晉時就已經出現。如在西晉人皇甫謐所撰的<帝王世紀>中,就認為湖北隨州一帶的厲(賴)國與炎帝神農氏有關,說「神農氏起於列山,謂列山氏,今隨賴鄉是也」。至唐代,李泰撰<括地誌>,也贊同這一說法,認為這一厲國以境內的賴山而得名,其山「在隨州隨縣北百里,山東有石穴。昔神農氏生於賴山,所謂列山氏也。春秋時為賴國」。此後,<太平寰宇記>、<路史.國名記>、<讀史方輿紀要>、<大清一統志>等都襲此說。另外,在宋人編撰的<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辯證>等書里,也認為厲國是「三代諸侯厲子之國」,或「周不得姓之國」,主張其血緣另有所出。清朝人顧棟高撰<春秋大事表>,更進一步指出賴國是炎帝本國,姜姓。上述這些都告訴我們,在湖北隨州一帶的賴國是一個姜姓國家,血緣先祖是炎帝。此外,當代學界也有人根據古代賴、厲、列等字相通的事實,指出炎帝及其後代最早活動在山西汾水流域,後約在商代東遷河南鹿邑的賴鄉。也就是說,在鹿邑一帶的賴國也是炎帝的後裔所建的國家,血緣出自炎帝系統;
2、厲國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第十九子叔穎的後代。大多數厲姓人和厲姓家譜主此說。如在近年台灣流行的<台灣姓氏堂號考>、<台灣姓氏源流>、<中華姓氏源流堂號考據>等書中,均以厲姓家譜為依據,認為厲國是叔穎的封國,魯昭公四年為楚所滅,其地「在褒信縣,今息縣東北」,「即秦時潁川郡,亦即今河南原許州、陳州、汝寧、汝州諸府州之地。厲氏發祥於此。」此外,<焦嶺厲氏族譜>等也說,厲國是周武王弟叔穎所建的國家。叔穎與他的父祖一樣,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代和周文王第十九子,在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一一二二年)受封於厲,為子爵,建厲子國,史稱厲子。此後累世相傳,至魯昭公四年為楚所滅,子孫為紀念故國,改姓為厲,以國為氏。
綜合上述兩點可以看出,圍繞厲國血緣先祖的爭論,主要集中在是炎帝之後還是黃帝之後等間題上。如果仔細分析一下便可明白,主張是炎帝之後的人主要指在湖北隨州和河南鹿邑的賴(厲)國,而在河南息縣的厲國顯然出處自黃帝系統。也正因如此,宋朝人羅泌在<路史.國名紀>中便指出:「厲,子爵,蔡之褒信有厲亭,楚滅之(昭四年),非炎帝後。厲,<春秋>滅厲,古本作賴。故世以為即賴,非也。」也就是說,儘管歷史上曾經有過幾個厲國或賴國,並且其血統來源不一,但後來誕育了厲姓的國家只有一個,也就是叔穎在西周初年所建、魯昭公四年為楚所滅、其地在今息縣東北包信鎮的那個厲國。
另外,需要明確的是,儘管厲姓人共尊叔穎為血緣先祖,並說他是厲國國君,然而這種說法的起源十分晚,並且也只僅僅見於厲姓家譜,在古代典籍和歷代有影響的姓氏學著作中都沒有記載。所以,時至今日,我們還無法從學術的角度解開叔穎身世之謎。

國君

姬隱(前1046-?)
(世系不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