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堂碑

武侯祠堂碑

武侯祠堂碑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上的武侯祠內部,它是武侯祠內最為知名的遺存,以文、書、刻號稱“三絕”。

武侯祠

武侯祠成都武侯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

它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以文、書、刻號稱“三絕”的《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最為知名。

成都武侯祠現分文物區、園林區和錦里三部分。整個武侯祠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大門,二門,漢昭烈廟,過廳,武侯祠五重建築,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以劉備殿最高,建築最為雄偉壯麗。武侯祠後還有三義廟、結義樓等建築。

文物區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三部分組成,祠廟現存主體建築(除惠陵)均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門、二門、漢昭烈廟、過廳、武侯祠以及遷建的三義廟和新建的結義樓,共七重。祠內供奉劉備、諸葛亮等蜀漢英雄塑像50餘尊,唐及後代碑刻50餘通,匾額、楹聯70多塊,尤以唐“三絕碑”、清“攻心”聯最為著名。

2003年12月,原成都市南郊公園合併為武侯祠園林區。南郊公園原系民國時期四川省主席、抗戰時期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劉湘墓園。始建於1938年至1942年,400米的中軸線縱貫南北,石牌坊大門、三洞門、四方亭、薦馨堂、墓室等,布局嚴謹、雄渾莊重,是西南地區惟一一座北方陵園建築群。在武侯祠的發展規劃中,西區將打造成三國文化的傳播體驗中心。

現緊鄰武侯祠的“錦里”古街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斥資復建,為“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錦里作為武侯祠博物館(三國歷史遺蹟區、錦里民俗區、西區)的一部分,占地3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餘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建築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風格為基礎,內容以三國文化和四川傳統民俗文化為內涵。錦里於2004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其延伸段於2009年1月開肆,錦里延伸段大膽將活水引入循環,形成“水岸錦里”的新景觀。“拜武侯,泡錦里”已成為成都旅遊最具號召力的響亮口號之一。

武侯祠堂碑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內。即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碑高3.67米、寬0.95米、厚0.25米。碑文楷書,豎行,24行,全文1094字。碑是唐代憲宗元和四年(809)建立的。由唐代中期著名宰相裴度撰文,著名書法家柳公綽(柳公權之兄)手書,名匠魯建刻字,因文章、書法、鐫刻都極精湛,世稱三絕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