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胸齒突蟾

刺胸齒突蟾

刺胸齒突蟾(學名:Scutiger mammatus)為鋤足蟾科齒突蟾屬的兩棲動物,俗名貝乃合(藏文譯音),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青海等地,一般生活於泉水源頭的沼澤中。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2800至42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東俄洛。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界:動物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Chordata

綱:兩棲Amphibia

目:無尾Anura

科:鋤足蟾Pelobatidae

屬:齒突蟾Scutiger

種:刺胸齒突蟾 S. mammatus

生物特徵

(圖)刺胸齒突蟾蟾蜍分類

體形肥碩,雄蟾體長61—75毫米,雌蟾57—77毫米;頭較扁平,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吻棱不顯著,頰部向外傾斜略凹陷;鼻孔位於吻眼中間,間距與上眼瞪幾等寬,瞳孔縱軒;顳褶寬厚略似耳後腺;無鼓膜;上頜膜;上頜具稀疏齒突或無齒突;無犁骨齒;舌橢賀形,後端無缺刻,咽鼓管口小。前物長經體長之半,指端略呈球狀;第一、二指等長,略短於第四指;指關節下瘤不顯二,平扁。後肢短,脛跗關節前達肩部或肩部或肩前產,雌蟾則公達肩後方;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脛長;趾端圓,趾側級膜寬,內側三趾、外側和第五趾內側為半蹼,少數者達2/3蹼,第四趾多為1/3蹼,雌蟾的蹼略遜雄蟾;內躔突扁平而,無外躔突;躔、趾下面無疣粒。背部有扁平疣粒,略呈給行排列;雄蟾頭側、下頜緣及前分散小刺疣。腹面平滑無疣,公蟾胸部有一對胸膛,其上具錐狀角質黑腺窄小,大多無刺。生活時體背呈灰橄欖或黃褐色,兩眼間有一三角逐形深色斑伸達肩部。吻棱及顳褶下方有黑褐色淺紋;背疣及其周轉多有深褐色斑點;四肢背面色較體背淺且無橫紋。咽喉部及四肢腹面常為紫灰色,腹部棕灰色,液浸標本背面灰褐色,深色斑不清晰,腹面色較淺。第二性徵:蟾前臂粗壯,內側二指上有強錐狀角質黑刺;胸腺一對,上面具稀疏的角質黑刺,趾間蹼較雌蟾發達,無聲囊和雄性線。

野外鑑別特徵:體形較大而粗壯;背面疣粒扁平,略呈縱行排列;蟾胸部有一對黑色錐狀角質刺團,腹面光滑有無疣,第一、二指上有稀疏的強錐關角質黑刺。

生物習性

刺胸齒突蟾生活于海拔2400—3900米高原山區的大、中、小型流溪或朱水溝內的石塊或朽木下。河流緩流處之大石塊下亦有之、其附近的植被多為草原,亦有灌叢草甸或森林草原,這種蟾行動遲緩,易於捕捉。白天多陷匿於石塊或朽森下晚上外出覓食,常蹲於石上或岸邊。其產卵季節為6---8月間,7月中旬至8月中旬為產卵勱期;所產的卵群呈團塊狀貼附在水中之較大石塊下面。初孵出的小蝌蚪體為灰色,腹面乳黃色;大蝌蚪體色多為橄欖棕色,多棲於流溪或河流之緩流處的亂石下。

生態分布

玉樹、囊謙和班瑪等縣有之,省外主要分布於四川西北部高原、西藏東部。

物種價值

刺胸齒突蟾主要捕食有害昆蟲及其細長蟲,有益於農、林、牧業。此外,在青海高原地區民間了將其入藥,其用途或療效與西藏齒突蟾相同。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無尾目百科(一)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