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疣狹口蛙

多疣狹口蛙,狹口蛙屬,姬蛙科。國內分布在四川、貴州和雲南,棲息在海拔1100-2300米的山區池塘、水溝或潮濕草叢。原是昆明城郊農田、水塘和溝渠的常見蛙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基本信息

分類地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兩棲綱

目:無尾目

科:姬蛙科

屬:狹口蛙屬

種:多疣狹口哇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約42毫米,雌蛙體長49毫米左右。頭小,頭寬略大於頭長;吻短而圓;鼓膜不明顯。皮膚較粗糙,背面有許多小疣;腹面光滑。體背橄欖綠色或灰棕色,雜有黑點;腹面米黃色。雄蛙有單咽下外聲囊。繁殖期5-6月,卵單生。國內分布在四川貴州雲南,棲息在海拔1100-2300米的山區池塘、水溝或潮濕草叢。

生活習性

多疣狹口蛙每年4-5月雨季來臨時出蟄,9月中下旬即入眠,活動周期較短。主要棲息於水塘、菜地及路旁的排水溝中。屬中國西南地區特有種,昆明是多疣狹口蛙模式標本產地。多疣狹口蛙原是昆明城郊農田、水塘和溝渠的常見蛙類。

繁殖

多疣狹口蛙Kaloula verrucosa於雨季前出蟄,雨季結束後即入眠,生活習性較其他無類特殊。多疣狹口蛙繁殖時間與雨季來臨遲早、雨季持續時間及降水時間間隔等因子相關。其抱對產卵行為多發生於夜間至翌日上午。繁殖前、繁殖期和繁殖後的雌雄性比分別為1:4,1:7和3:2。繁殖期的產卵量與雌性個體體長呈極顯著關係。體長大於47mm的雌性個體每年產卵2次,而小於47mm的個體產卵1次。卵分批產出,每批約30粒左右,產卵持續時間長短受人類活動影響。繁殖過程中雌雄性比的變化與雄蛙多次進入繁殖場和入眠時間較早有關。少量多次產卵是為避免水塘乾涸造成卵與蝌蚪大批量死亡的一種適應。卵呈漂浮狀,有利於孵化和加速發育,避免臨時水塘乾涸對其種群生存的威脅。

分布信息

為姬蛙科狹口蛙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常生活於水塘、菜地排水溝、路旁水溝以及潮濕的水草間。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800至21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昆明。

主要分布省份:四川 貴州 雲南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草海 大圍山 銅壁關 

無尾目百科(一)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