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泡飛鼠

低泡飛鼠

低泡飛鼠體型甚小的一種鼯鼠,體長123-173mm,尾長116-160mm。體背面赤褐色或灰黑色,皮翼黑褐色,邊緣白色。體側面從腋到膝部帶肉桂色。頦、喉及上臂腹面純白色。尾毛左右對分,近基部1/3處最寬,毛色較體背略深,略帶肉桂色。眼眶黑色。耳大,耳殼後側面有白斑。分布於緬甸、泰國、寮國和越南。在中國僅見於中國海南中南部山地(壩王嶺、白沙、南豐、五指山、尖峰嶺、吊羅山、黎母嶺)及福建(建陽、寧德、建甌)。生活于海拔150-3500m山地原始林和次生林中。通常利用枯木和高樹的洞隙作巢穴,離地高2-20m。夜間活動,日間藏身於洞穴中,以植物為食。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中文學名:低泡飛鼠
中文目名:齧齒目
中文科名:松鼠科

低泡飛鼠低泡飛鼠

中文屬名:黑白飛鼠
中文俗名:海南小飛鼠
拉丁文名:Hylopetes phayrei
英文名:Phayre's flying squirrel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Blyth,1859

齧齒目 RODENTIA
松鼠科 Sciuridae
瀕危等級:易危(V)

物種特徵

體型甚小的一種鼯鼠,體長123-173mm,尾長116-160mm。體背面赤褐色或灰黑色皮翼黑褐色,邊緣白色。體側面從腋到膝部帶肉桂色。頦、喉及上臂腹面純白色。尾毛左右對分,近基部1/3處最寬,毛色較體背略深,略帶肉桂色。眼眶黑色。耳大,耳殼後側面有白斑。分布於緬甸、泰國、寮國和越南。

生活習性

生境與習性 生活于海拔150-3500m山地原始林和次生林中。通常利用枯木和高樹的洞隙作巢穴,離地高2-20m。夜間活動,日間藏身於洞穴中,以植物為食。

種群現狀

保護措施 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除自然保護區外沒有其他保護措施。應列入國家或地方的保護動物名錄。並應進一步開展現狀和分布的調查,保護已知的棲息地

種群現狀:不詳,但估計數量不會多。
致危因素:主要是森林被砍伐,棲息地遭破壞。
現有保護措施: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除在自然保護區內能受保護外,基本上沒有保護。

齧齒目百科

齧齒目是哺乳綱的一目。上下頜只有1對門齒,喜齧咬較堅硬的物體;門齒僅唇面覆以光滑而堅硬的琺瑯質,磨損後始終呈銳利的鑿狀;門齒無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