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姬鼠

高山姬鼠

高山姬鼠夏季的冷誘導最大代謝率為 9.58±1.97ml O2/g.h,冬季的冷誘導最大代謝率為12.35±1.09ml O2/g.h。冷誘導最大代謝率冬夏之間具有差異顯著。

基本信息

 高山姬鼠  

中文名:

高山姬鼠

學名:

Apodemus chevieri

類屬:

齧齒目(Rodentia),鼠科( Muridae) ,姬鼠屬(Apodemus)。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西藏、甘肅、湖北等省區,在貴州省主要分布在大方、黔西、威寧、赫章一帶。

形態特徵

高山姬鼠為中型農田害鼠,尾較光滑細長,但短於頭體長。據貴州省大方縣1996~1998 年採集的標本統計,高山姬鼠體重12.0~40.0g,平均為23.87±5.94(SD)g(n=481),體長70.0~120.0mm,平均為94.87±8.87mm(n=481),尾長55.0~90.0mm,平均為75. 29±4 .42mm(n=481),後足長16.0~27.0mm,平均為19.90±2.03mm(n=202),耳高12.0~18.0mm,平均為14.52±1.36mm(n=202)。各項外形測量指標,較黑線姬鼠略大,雌鼠均大於雄鼠;經t測驗,兩性之間無顯著差異。高山姬鼠全身體毛柔軟,呈青灰色,背中部毛色較深,但絕不形成黑色紋(黑線),此點可與黑線姬鼠區別,腹部毛色灰白,背腹無明顯界線。
高山姬鼠高山姬鼠

生態習性

 1.棲息場所 高山姬鼠一般分布在野外,偶入室內,冬季有向院落附近草堆、柴堆等轉移的趨勢。據大方縣1996~1998年在住宅、稻田、旱地生境類型地調查,高山姬鼠在大方縣主要分布於稻田、旱地耕作區,占總鼠數的56.75%,捕獲率為3.68%~4.52%,住宅區數量較少,僅占4. 63%。從年度變化來看,高山姬鼠在田間混合種群中所占比例3年來基本穩定,1996~1998 年分別為51.05%、48.92%、70.26%,是當地稻田、旱地耕作區害鼠優勢種。  2.食性食量 高山姬鼠為純植物食性鼠類,即使森林中的個體解剖胃溶物時,也未發現動物、昆蟲殘渣,喜吃稻穀、玉米、花生、小麥、紅苕、瓜類、草籽、樹種子等,為農業和林業主要害鼠。張甫國(1982)報導每隻高山姬鼠日取食普通玉米粉占體重的1/5~1/4,取食含水的玉米粉或新鮮紅苕達體重的1/2,個別日取食量接近體重。

產熱特徵

大絨鼠和高山姬鼠為橫斷山地區小型哺乳動物的代表。 為探討它們在該地區的生理生態適應特徵,對其體溫調節和產熱特徵進行了測定.代謝率採用封閉式流體壓力呼吸計進行測定.結果表明:大絨鼠和高山姬鼠熱中性區分別為25~32.5℃和25~30℃;平均體溫分別為35.92±0.37℃和36.01±0.83℃,前者體溫在20~27.5℃範圍內維持恆定,後者體溫在15~27.5℃範圍內維持恆定;大絨鼠和高山姬鼠基礎代謝率(BMR)分別為3.76±0.07 ml O2/g.h和4.58±0.09ml O2/g.h;大絨鼠和高山姬鼠平均最小熱傳導(Cm)分別為0.28±0.005 ml O2/g.h.℃和0.32±0.009 ml O2/g.h.℃;熱中性區內,大絨鼠和高山姬鼠的F值(RMR/Kleiber期望RMR)/(C/Bradley期望C)分別為0.88±0.05和1.10±0.05.它們的產熱特徵和體溫調節模式很可能反映了橫斷山地區小型齧齒動物的特徵,即體溫較低、維持體溫穩定的環境溫度範圍較窄、BMR水平較高、熱傳導率高.高山姬鼠的體溫、C值和BMR都比大絨鼠的高,並且高山姬鼠維持體溫穩定的環境溫度範圍比大絨鼠的寬,它們產熱特徵和體溫調節模式的這些差異與其分類地位、生活習性和棲息生境等因素密切相關

齧齒目百科

齧齒目是哺乳綱的一目。上下頜只有1對門齒,喜齧咬較堅硬的物體;門齒僅唇面覆以光滑而堅硬的琺瑯質,磨損後始終呈銳利的鑿狀;門齒無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