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紋岩松鼠

側紋岩松鼠

側紋岩松鼠也叫白紋岩松鼠、白喉岩松鼠、福氏岩松鼠。身體背面暗灰褐色;體側面從肩至臀部有一個狹長白紋,在白紋下方為一個黑紋;體腹面呈淡赤褐色,脅帶赤色;胸部至頦白色;尾基部毛色似體背面,尾端帶黑色;後足足底與岩松鼠不同,局部裸露,僅後部有毛;在後跟與拇趾基部之間有一個長的肉墊。通過查閱國內文獻側紋岩松鼠骨促進骨折愈後古典醫籍未見著述,結合現代醫學關於微量元素的研究對側紋岩松鼠骨促進骨折癒合進行了探討,認為側紋岩松鼠骨具有明顯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骨折癒合的良好功效劑量過大可出現口鼻乾燥、肢體不自主運動,減量後症狀消失。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側紋岩松鼠側紋岩松鼠

中 文 名:側紋岩松鼠

物種分類:獸類→齧齒目→松鼠科→岩松鼠屬

拉 丁 名:Sciurotamias forresti(Thomas)

英 文 名:Forrest’s Rock Squirrel

別 名:白喉岩松鼠、弗氏岩松鼠(《中國藥用動物志》)

屬中文名:岩松鼠屬

國內分布:分布於雲南省。

是否藥用動物:是

是否經濟動物:是

側紋岩松鼠側紋岩松鼠

經濟用途:冬毛可作飾皮。骨骼風乾後,有活血祛風之功能,具一定的藥用價值。

Iucn2000:VU A1c

Iucn2003:LC.IUCN 2003:VU A1c ver 2.3 (1994)

生 境:主要棲于山區樹林、丘陵、岩石多的地方。

體 型:體長大於200mm,體重210-350g。

食 性:以堅果及種籽為食。

習 性:白晝活動。善於攀爬樹木,行動敏捷,築巢於岩縫中。

繁 殖:每年繁殖1-2次。

側紋岩松鼠側紋岩松鼠

藥 名:側紋岩松鼠骨

來 源:為松鼠科動物側紋岩松鼠的骨。

功 效:活血化瘀、祛風除濕。

主 治:治跌打損傷、痹證。

性味歸經:辛,微溫。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一15克;或研粉入丸散。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雲南、貴州西南部和廣西西南部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全年均可捕捉,捕獲後,除去內臟,皮及肌肉,取骨骼,置通風處晾乾。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基本簡介

形態:身體大小似岩松鼠。體長195~250毫米;尾長130一180毫米,後足長47—54毫米;耳長25—27毫

側紋岩松鼠側紋岩松鼠

米。顱長53~60.2毫米;顴寬29.4~30.8毫米;乳突寬22.8—24.3毫米;上頰齒列長8.3~8.8。

形似岩松鼠。體背面暗灰褐色;體側面從肩至臀部有1狹長白紋,在白紋下方為l黑紋,體腹面呈淡赤褐色,兩脅赤色,胸部至頦白色;尾基部毛色似體背面,尾端帶黑色,後足足底與岩松鼠不同,局部裸露,僅後部有毛,在後跟與拇趾基部之間有1長的肉墊。乳頭3對,胸部l對,鼠蹊部2對。

2n=38,FN=72,18對常染色體由8對中著絲點、9對亞中著絲點和1對在短臂上帶有隨體的亞端著絲點染色體組成(王應祥等,1980)。

顱長而低平。吻較長,三角形眶後突短而結實。鼻骨後端約與前頜骨後端在同一水平線。鼻骨前端略擴大。頰齒為4/4,即上頜與下頷相同,僅有1個前臼齒,3個臼齒。

生態:主要棲于山區樹林、丘陵、岩石多的地方。白晝活動。善於攀爬樹木,行動敏捷,築巢於岩縫中。以堅果及種籽為食。每年繁殖1~2次。

分布於雲南省瀾滄江以東的滇西、滇西北,以及四川南緣,為易危種。冬毛可作飾皮。骨骼風乾後,有活血祛風之功能,具一定的藥用價值。

側紋岩松鼠棲息於多岩石山區。營地棲生活,但也善於攀爬樹木。常在晝間活動。在岩石縫隙中穴屠築巢。以堅果、種子為食,能竊食穀物等農作物,對農林有一定害處。在華北5、6月間,幼仔即能出巢獨立生活,可見母體是在3、4月間交配,4、5月間分娩的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飼養環境

側紋岩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儘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由於側紋岩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入口在高處的巢箱代替。側紋岩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側紋岩松鼠咬傷。

飼養側紋岩松鼠的房舍一般要求選擇東南方向,冬暖夏涼,又有一定光線的地方,這樣有利於動物健康。

動物的房舍、籠舍要合乎動物的生活習性。飼養側紋岩松鼠的房舍可以用鐵絲向或木板釘成,面積要適當地大一點。單籠飼養時,外面活動籠大小可以為60X25x45厘米,或是用雙層的籠,其大小為55X45X45厘米,從而作為其採食、喝水、運動和繁殖時交配的場所;外籠的四周和頂可以用鐵絲編成,網眼大小為4~3.5厘米,而籠底則可以用粗一點的鐵絲編織;兩側面和後面也可用玻璃或鐵皮代替,裝有小門,便於動物進出或清掃衛生,或投放食物和水。除了外籠以外,還要有窩箱,作其棲息、休息和產仔的場所;窩箱可以用1.5~2.O厘米厚的木板釘制而成,其長寬高為30X25X25厘米或45X35X45厘米。外籠可以同窩箱安裝在一起;也可以分別放置,讓側紋岩松鼠自由出入。

側紋岩松鼠也可以進行大規模飼養。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求有較大的寵舍,分成運動場和動物休息、睡覺的房舍兩部分。在運動場內,要栽有樹木或安置供側紋岩松鼠攀爬跳躍的棲木。雄雌性成年側紋岩松鼠在非繁殖期間要分開飼養為好。如果是留作種用的,側紋岩松鼠要給予特別的照顧,並可以分開飼養。飼養寵比其他單籠飼養個體的面積要大一些,以保證它有足夠的運動量,大小可以為90X30X45厘米,籠的底面要有承糞板,以便清潔和消毒。

每個飼養寵內要放置有食盆架和飲水盆,並且將它們固定好,以免被掀翻弄髒或弄濕其環境;食盆可以用搪瓷盆或塑膠小盆。

側紋岩松鼠雖然生活在寒溫帶針。槓闊葉林混交地帶,但是,由於其高超的築巢技術,巢內溫度比巢外要高得多,因此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為保證其安全越冬,一般要保持溫度為5~23攝氏度,不能過低,否則會影響其生育繁殖能力。

飼餵管理

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核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遊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良好的飼料和科學的管理是保證松鼠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松鼠生產能力和改進品種的條件。

飼料搭配比例應該特別注意蛋白質的含量和質量。飼餵松鼠的飼料有混合飼料、粗飼料和青綠多汁飼料。混合飼料一般由大麥、小麥、玉米、黃豆和款皮等組成,含量為25%大麥或小麥,20%玉米,15%豆餅,10%黃豆,20%鼓皮,6%魚粉,3%骨粉和1%食鹽,這種混合飼料的營養成分為:20%以上的蛋白質,6%脂肪和42%碳水化合物等。粗飼料主要有花生、向日葵和核桃等;青綠多汁飼料有白菜、胡蘿蔔、油菜、桑樹葉、冬青葉;夏秋兩季也可以飼餵一點瓜果之類的食物,如黃瓜、西紅柿和西瓜等。每天每隻松鼠的飼料投餵量大約為:混合飼料30克左右,粗飼料200~250克,和青綠多汁飼料150~200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每天投餵點固定是必要的。對於幼齡的松鼠,要適當增加飼餵的次數,以保證它隨時取食和滿足它生長發育的能量和營養需求。

在不同時期,松鼠對食物的營養需求有不同的變化。對雌性松鼠,在妊娠期、哺乳期飼料要多樣化,並儘量做到飼料新鮮,營養成分完全,以滿足胎兒或幼仔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特別要提高日糧中的蛋白質成分。對不同發育階段的幼仔,飼養時也必須注意食物營養結構的組成。

雄性松鼠在配種期、恢復期,也要加強營養,多增加魚粉、牛奶的供給量;但是要注意,如果碳水化合物的供給量超過飼餵標準時,會引起松鼠體質下降,對幼仔則表現為影響它的生長發育速度。

松鼠的飲水一定要注意清潔,夏季要經常換水,冬季則避免飲用冰凍水,從而減少動物體質不良和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繁殖管理

松鼠約於每年春季1、2月發情,發情期大約為兩個星期左右。

松鼠繁殖開始的適齡期,雌性為8~9周齡,雄鼠為9~10周齡。對松鼠來說,秋季也有一個發情期。在非繁殖季節,雌雄性成體分別占據一定的地方作為自己生活的活動範圍。在野外,雌性保護一定面積的地盤是為了保護食物,其內不允許其他同種個體進入,對雄性個體也是如此。但是在繁殖季節,則明顯地放鬆對領域範圍的保護,允許雄性個體進入。發情時,雌性個體食慾下降、活動加強,煩躁不安,呈興奮狀態;有時舔外陰部,且排尿頻繁,並發出尖尖的叫聲,允許雄性個體的靠近;此時陰門顏色變深且紅腫,有時有白色或微黃色粘液或凝乳狀的分泌物流出。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進行繁殖時,一定要挑選體格健壯,毛色光澤佳,精神狀況好,食慾旺盛的個體。對雄性個體則要求性慾旺盛配種能力強;而對雌性則要求母性強,胎產數多,泌乳量充足的個體。配種時以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交配方式,松鼠懷孕的時間大約為35~40天,4月初進入哺乳期,每年能產仔3次左右,每次能產4~6隻。只要食物充足,松鼠的雌性個體就能繁殖較多個體,有著較強的繁殖力。初出生的幼仔以母體乳汁作為全部營養需求的來源,因此,此時應該要特別注意母體的營養狀況,小松鼠剛生下時很小,看不見東西,發育很慢,生下將近30天時才睜開眼睛;至一個半月時,小松鼠才願意到室外進行活動。

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C),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

齧齒目百科

齧齒目是哺乳綱的一目。上下頜只有1對門齒,喜齧咬較堅硬的物體;門齒僅唇面覆以光滑而堅硬的琺瑯質,磨損後始終呈銳利的鑿狀;門齒無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