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縮寫為SIBS)成立於1999年7月,是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重要的綜合性國立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簡稱上海生科院)成立於1999年7月3日,是由中國科學院原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腦研究所、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昆蟲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等8個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經過結構調整、體制創新而組建成的。上海生科院的使命是在滿足國家人口與健康、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等領域戰略需求的過程中,為國家、為人民作出不可替代的創新貢獻。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簡稱上海生科院)成立於1999年7月3日,是由中國科學院原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腦研究所、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昆蟲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等8個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經過結構調整、體制創新而組建成的。現有8個研究所和3個支撐單元,分別是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藥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健康科學研究所、營養科學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中科院-馬普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以及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上海中科伍佰豪生物工程研究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實驗動物中心
上海生科院的重點研究領域主要有:功能基因組、蛋白質組和生物信息學,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相互作用及功能,細胞活動的分子網路調控,腦發育與腦功能的分子與細胞機制研究,防治重要疾病的新藥研究開發、中藥現代化研究以及藥物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植物分子生理和植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生物技術的創新和套用,生物醫學轉化型研究,現代營養科學研究,病毒學與免疫學研究,計算生物學研究,以及生命科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

上海生科院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圍繞建設以人口健康與醫藥為主線的生命科學創新基地的戰略目標,將科技創新活動聚焦於生命現象本質的前沿探索和基礎研究,人口健康重大問題的轉化型研究,生物資源、農業和環境的關鍵問題等三大方向,努力在蛋白質科學和表觀遺傳調控研究、信號轉導和細胞活動分子網路研究、腦與認知、神經系統疾病、創新藥物、幹細胞、腫瘤、糖尿病機理、營養與代謝、傳染性疾病、生物質能源、轉基因作物等研究中作出重大原始創新的工作。上海生科院是在建的蛋白質科學研究南方設施項目法人單位。蛋白質科學研究南方設施的建立將提升中國生物技術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我國打造出一個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國家級綜合性生命科學研究中心,使蛋白質科學成為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標誌;並帶動生命科學的整體發展和醫藥、農業、工業、環境等方面的生物技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院徽圖案說明

由簡潔、流暢的兩個對稱圖形構成對立統一的和諧整體,配之以藍色和綠色,
象徵宇宙和生命。這個圖形同時也是DNA雙螺鏇結構的一種抽象形式。
兩對稱圖形之間的白色區域形似英文字母“S”,代表Shanghai”和“Science”。

歷史沿革

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腦研究所、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昆蟲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等8個生物學研究機構是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一支重要研究力量,有較雄厚的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基礎。40多年間,這些研究機構在胰島素和核酸的人工全合成、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細胞和胚胎的分化發育、神經科學、新藥研製以及水稻基因組等方面取得了不少令國際科技界矚目的重大成就和進展。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國內率先開展以基因工程為核心的現代生物技術研究,取得了基因工程B肝疫苗、青黴素醯化酶、γ-干擾素、人生長激素等重大成果,為我國生物技術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1999年,為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發揮綜合優勢,加強上海各生物學研究單位的合作、聯合和整合,突出學科發展重點,促進生命科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形成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基礎研究與套用開發的綜合優勢;同時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科研管理機制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集中原各單位的行政和後勤管理職能,精幹管理隊伍,提高科學服務和管理水平,形成知識和技術創新的體系。中國科學院決定以在滬8個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所(中心)為基礎,組建上海生科院,並成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的重點工作之一。

承擔國家任務

上海生科院的使命是在滿足國家人口與健康、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等領域戰略需求的過程中,為國家、為人民作出不可替代的創新貢獻。因此,開展科學研究,貢獻創新成果是研究院的立院之本,是緊抓不放的根本所在。

上海生科院積極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務,共爭取到國家與地方各類科研項目(不含藥物所,以下同)989項。至2008年,共新增主持973項目7項、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11項、國家重大專項6項;新增主持863課題111項;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4項、重大研究計畫23項、傑出青年基金項目29項,創新群體7項;新增中科院創新重大項目2項,重要方向性項目87項;新增上海市各類項目284項。

重要成果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在以下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神經科學領域:在腦發育研究中發現了一系列調控神經生長錐轉向生長和神經細胞定向遷移的機制;在學習與記憶研究中發現果蠅跨模態學習的相互協同作用,以及果蠅蘑菇體和多巴胺系統共同掌控基於價值的抉擇;發現表達NG2膠質細胞的突觸可塑性;在神經系統疾病機理研究中發現β2-腎上腺素受體激活與老年痴呆症的相關性,發現調控阿片受體分布及鎮痛功能的機理;等。相關成果發表於《Science》、《Nature》、《Cell》等雜誌。

細胞信號傳導領域:在GPCR信號通路、Wnt信號通路、NF-κB信號通路、ERK信號通路的分子調控等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發現E2F6在紫外誘導的細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相關機制;發現新的ERK信號通路調控蛋白RKTG;發現β-arrestin調控Toll樣受體-白介素1體的信號轉導;發現β-arrestin1調節組蛋白乙醯化及基因轉錄的核內功能;等。相關成果發表於《Nature》系列、《Cell》及其系列等雜誌。

表觀遺傳學領域:在這個新興的前沿研究領域取得了快速並重要的進展。發現染色質組蛋白H3K79甲基化的調控機制和在白血病發生中的作用;發現WOR1的雙穩態表達主控白念珠菌的白-灰形態轉換;發現YL1蛋白N-端dsRBD結構域對miRNA前體加工;發現新表觀遺傳控制基因;等。相關成果發表於《Cell》及其系列、《PNAS》等雜誌。

植物分子遺傳學領域:在水稻基因組和植物功能基因組、植物的重要生理過程研究包括生殖發育、植物激素作用、代謝調控等分子機理方面以及在植物表觀遺傳學、信號傳導以及昆蟲功能基因組學、昆蟲與植物的互作等前沿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Nature》系列、《PlantCell》、《PNAS》等雜誌。

腫瘤相關機理領域:在對部分腫瘤的發病機理、治療機理以及新靶點發現等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發現一種新的白血病腫瘤抑制基因失活的分子遺傳學機制;發現新喜樹鹼衍生物NSC606985通過依賴PKC-δ的機制在納摩爾濃度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發現磷脂醯融合酶在白血病細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等。相關成果發表於《Nature》系列、《Blood》等雜誌。

免疫學研究領域:在解決免疫學基礎科學問題、改善臨床診斷治療技術和技術轉化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在國際同行中產生了重要影響。發現生物體內調節CD4+T細胞存活和自身免疫的新機制;發現生物體內調節NK細胞殺傷活性和病毒免疫的新機制;發現生物體內調節炎症反應的新機制;等。相關成果發表於《Nature》系列、《Blood》、《PNAS》等雜誌。

幹細胞研究領域:在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的分子研究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建立了人的胚胎幹細胞系並實現無滋養層培養,實現人胚胎幹細胞向神經細胞的定向誘導分化;發現對胚胎幹細胞重要轉錄因子Oct4蛋白質的新的修飾方式;發現胚胎髮育早期神經幹細胞維持新機制;等。相關成果發表於《Cell》系列等雜誌。

代謝疾病領域:在導致我國肥胖、代謝綜合症、2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遺傳、環境因素及其調控機理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發現Ufd1參與膽固醇合成調控的新機制;發現SIRT1調控胰島素敏感性;發現與糖尿病相關的葡萄糖激酶構象變化機理;等。相關成果發表於《Cell》系列、《PNAS》等雜誌。

科技獎勵

至2008年,上海生科院獲國家科技獎勵10項、地方科技獎勵53項、軍隊科技獎2項。

2001年,生化與細胞所王恩多、王應睞、李勇、李彤、黃意巍等人完成的“氨基醯-tRNA合成酶及其與相關tRNA的相互作用”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2年,生化與細胞所甘人寶、李載平、黃培勇、張倩、錢悅等人完成的“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研製及臨床套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5年,生化與細胞所劉望夷、張勁松、劉仁水、何文君、凌俊等人完成的“核糖體失活蛋白與核糖體RNA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7年,生化與細胞所裴鋼、高華、程智潔、荊清等人完成的“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與其它細胞信號通路間的對話機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7年,植生生態所韓斌、馮旗、張玉軍等人完成的“水稻第四號染色體測序及功能分析”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8年,生化與細胞所張永蓮、陳小章、劉強、胡遠新、李鵬等人完成的“精子在附睪中成熟的分子基礎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智慧財產權與成果轉讓

至2008年,上海生科院共申請發明專利539項,其中國際和外國專利申請57項;授權發明專利197項,其中外國專利7項;獲新藥證書7項,國家新藥臨床批件5項(生物製品第一類)。

一批專利技術向國內外公司轉讓,包括基因工程酶法合成D-對羥基苯甘氨酸鄧鉀鹽技術及2項有關專利、高丁醇比例的微生物發酵法生產丁醇丙酮專利技術、“T細胞疫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疾病”相關技術、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共同發明的抗愛滋病候選藥物分子(“尼非韋羅”)、人胚胎幹細胞系和小鼠胚胎幹細胞系技術、治療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的兩個化合物等。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緊密結合科技發展戰略,整體規劃人才隊伍結構和人才計畫,推進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在構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設高水平創新隊伍方面取得新進展。

人才隊伍

現有職工(不含藥物所,以下同)1528人,科技人員1135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員196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等167人;國家“973”計畫首席科學家6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6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3人;中科院、國家外專局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畫2支;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99人,其中引進國外傑出人才95人,項目“百人計畫”4人。已有30餘位全職外籍專家,人才隊伍國際化程度有較大提高。

研究生教育

上海生科院注重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的培養,探索、建立和拓展了碩博連讀、實驗室輪轉、師生雙向選擇、開設精品課程和第一作者講壇等新型教育方法和模式,提高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創新實踐的能力。

2008年,在學研究生總數達1467人,其中碩士生494人、博士生973人,另有在站博士後102人,呈現出規模發展、水平提高的良好態勢。

國際合作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在國際合作領域努力追求創新跨越,持續發展,在科研、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平台建設等領域積極深化國際合作,有效促進了我院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聘請國際知名專家擔任評估顧問進行國際化評估;聘請知名專家擔任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所所長、研究組長等;與國際科研機構開展密切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進行人員互訪;與國際大公司合作,建立國際標準的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開展成果轉化、契約研究;幫助第三世界國家培養研究生,招聘外籍博士後和留學生等,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上海生科院與國外科學家共同申請了包括歐盟項目在內的數十項國際合作項目。UliSchwardz教授獲得2003年度國家外專局頒發的友誼獎。他和蒲慕明,PeterGruss,分別獲得1996年度、2005年度和2007年度的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獎。

上海生科院與國際科研機構共建14個合作機構,其中包括與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共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與德國馬普學會共建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與美國加州大學共建分子生命科學研究中心,與亞太分子生物學網路機構共建聯合實驗室等。

院地合作

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是提升創新水平的重要動力。上海生科院根據學科綜合優勢,結合前沿領域布局,積極開展院地合作,合作領域、規模、方式都有新拓展。

積極參與中科院上海浦東科技園、上海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工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等的建設,與上海市共建上海辰山植物園,與浙江省湖州市共建上海生科院湖州工業生物技術中心,與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上海隆平農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上海市徐匯區共建上海聚科生物園區,等等。

園區建設

上海生科院擁有包括岳陽路、楓林路、重慶路、漕寶路、九亭、浦東張江等在內的六大園區,總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堅持基本建設為科研服務,提高基本建設項目對科研工藝的回響度,近四年來完成基本建設項目17項,建設規模14萬平方米,總投資4.6億元,其中新建項目4項,新建面積7.3萬平方米,完成投資3.6億元。上述項目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為研究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學研究

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神經科學研究所
藥物研究所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健康科學研究所
營養科學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
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
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
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分子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幹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系統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分子病毒與免疫重點實驗室

成果轉化

上海生科院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先後轉讓、許可了“重組人腫瘤壞死因子”、“沙爾威辛”、“希普林”、“硫酸舒心啶”、“尼非韋羅”等一類新藥和“神經節苷脂”、“RNA干擾技術提高植物抗蟲性”、“高丁醇比例的微生物發酵法生產丙酮丁醇”、“酶法生產D-對羥基苯甘氨酸”、“T細胞疫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疾病”、“人胚胎幹細胞系和小鼠胚胎幹細胞系技術”等許多專利與技術成果。

發展紀實

1998年6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試點,率先啟動知識創新工程。為充分發揮上海生命科學研究的綜合優勢和整體實力,聚焦研究方向,提升創新能力,中國科學院黨組決定在滬區原有8個生物學研究機構的基礎上組建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簡稱“上海生科院”),作為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之一。
1999年7月3日,上海生科院正式成立,開始了先試先行、大膽探索、奮勇前行之路。

明確定位,聚焦需求,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價值鏈
上海生科院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生命科學前沿,以建設我國人口健康與生物醫藥的自主創新核心為目標導向,淡化行政因素、打破學科界限、推進綜合集成,在鞏固提升原有優勢領域的基礎上前瞻部署,積極向轉化套用、國際化和共建合作等方向拓展,科技布局得到不斷最佳化,基礎研究水平大幅提升,人口健康特色更加鮮明:
原生物化學研究所、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整合為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為兩個優勢領域的融合創造積極條件,而這種融合正是國際上相關學科領域發展的趨勢;
原植物生理研究所、昆蟲研究所整合為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圍繞國家對農業、資源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密切植物、微生物、昆蟲三大領域的學科交叉;
在腦研究所等基礎上新組建神經科學研究所,聘請國際一流神經科學家、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生物學部主任蒲慕明教授擔任所長;
上海藥物研究所搬遷到張江藥谷,在為我國新藥創製產業鏈提供“源頭活水”的同時,也為醫藥產業與生命科學研究之間架起溝通橋樑;
與上海交大醫學院合作,建立國內首個科研機構與大學共建的研究所——健康科學研究所,開展將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與醫學臨床相結合的生物醫學轉化型研究;
根據國家對營養與健康、食品安全與健康的重大需求,新建營養科學研究所;
與法國巴斯德所、德國馬普學會等國際一流科研機構合作,先後成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科院-馬普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前者瞄準重大傳染病和新生及突發性傳染病,後者開展與實驗科學緊密結合的計算和理論生物學前沿研究;
根據國際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趨勢,建設中國最早的規模化蛋白質組中心和生物信息中心,結合基因組、代謝組學平台等的建設提升系統生物學研究能力;積極參與上海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建設,參建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生物晶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模式動物中心等一系列“組學”中心,構建從基因組到藥物創新的研發鏈;
在中科院與上海市院市合作框架下,積極參與浦東科技園建設,共建上海工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開展能源植物、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學品等的研發;與上海張江集團公司等共建上海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開展醫療器械與裝置、生物材料等的研發;參與上海辰山植物園建設,共建高水平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與浙江湖州共建工業生物技術中心、營養與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和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創新中心。
與此同時,中科院所屬的國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實驗動物中心、上海文獻情報中心等也先後整建制併入,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則整體轉制為生物技術企業。
經過努力,上海生科院構建起從高水平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到醫學臨床的創新價值鏈,使科技創新活動進一步聚焦於生命現象本質的前沿探索和基礎研究,人口健康重大問題的轉化型研究,生物資源、農業和環境的關鍵問題研究等主要方向,發展成為以人口健康與創新藥物為主線、綜合實力較強的我國最大的生命科學研究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培養基地,在腦與認知、幹細胞、功能基因組學、遺傳學、免疫學、營養與健康、腫瘤、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新生傳染性疾病、創新藥物、生物質能源、轉基因作物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十年來,上海生科院承擔國家與地方重大科研任務超過1000項,取得了喜人的創新成績,2000—2008年:發表第一作者單位署名SCI論文3336篇,居全國生物學科研機構首位,其中,在《Science》、《Nature》及其系列、《Cell》及其系列等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91篇;特別是2005年,我國在《Cell》上共發表論文6篇,上海生科院就占了4篇;獲國家科技獎勵13項;申請專利1040項,獲授權專利302項,其中發明專利294項(含22項國際專利);獲國家新藥證書44項,其中一類新藥證書5項、二類新藥證書18項;獲國家新藥臨床批件55項,其中一類新藥12項、二類新藥11項;一批專利與技術成果實現轉移轉化。
在及時回響國家重大需求方面,上海生科院的交叉集成與綜合優勢也得到磨練和檢驗:2003年,SARS肆虐,上海生科院立即調集全院近三分之一力量投入科研攻關,組織了16個攻關項目,短短兩個多月,在SCI收錄的雜誌上發表了10多篇研究論文,申請了20項專利;2004年1月,《Science》刊登中國科學家解析SARS冠狀病毒分子進化規律的最新成果,其中就有上海生科院數個研究單位的參與。2009年,“甲型H1N1流感”來襲,上海生科院及相關研究所及時啟動抗擊“甲流”,上海巴斯德所立刻投入研製疫苗、快速診斷試劑;上海藥物所大規模篩選藥物即時展開,在研發新藥的同時加緊抗病毒藥物新劑型研發;生命科學信息中心建立起專用網站,提供權威、全面的“甲流”相關科研信息。
創新機制,最佳化環境,建設高水平科研隊伍
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上海生科院堅持把人才作為事業發展之根基,出台一系列有利於凝聚優秀人才的政策措施,引進和培養並重,系統推進科技創新隊伍建設:
以事業舞台聚集人才。面向全球選帥才,積極探索聘請外籍優秀科學家擔任研究所所長的模式,給予與其他所長一樣管理研究所的高度自主權,對研究所學科方向、人才引進、資源配置、經費使用等自主決策,為所長帶領研究所集中精力抓科技創新、凝聚人才提供良好條件。推行人才、項目、基地三位一體建設,推出首席科學家項目計畫,聘請12位中外教授分別任首席科學家,與院內研究組長形成團隊,強強聯合,培養領軍人才。給予研究組長科研選題、經費使用、人員選聘、研究生培養等自主權,充分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動性。
以科學制度評價人才。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著力完善與國際學術界規則接軌、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評價機制,營造良好學術制度環境。採用專家評估制度選拔人才,專家組全面負責對申請研究組長崗位的人選進行評估;不斷完善與國際化學術評價制度,適當延長評估周期,加大高水平工作權重,注重科研工作的社會貢獻,在競爭壓力與學術自由的寬鬆之間把握必要平衡,促進出成果、出人才。
以一流服務關愛人才。為優秀人才創造及早開展工作的條件,在他們正式到位前就提前裝修實驗用房、訂購和安裝實驗設備、撥付科研啟動經費、落實研究生招生指標,使他們一到上海就順利開展科研工作;充分運用國家、上海市優惠政策,及時提供辦理戶籍或居住證、安家落戶等優質服務,解決後顧之憂;鼓勵支持科學家聯誼會等定期組織開展溝通交流活動,促進學術思想碰撞和交叉合作。
深入開展研究生培養精品工程。創新觀念,以人為本,著重加強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建立和拓展了碩博連讀、實驗室輪轉、師生雙向選擇等培養方式;開設“Bio2000——《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精品課程,聘請活躍在國內外科研前沿的優秀科學家授課,把世界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帶入中國;招收研發研究生,培養研發與技術支撐骨幹;設立第一作者講壇,由做出高水平工作的研究生講述科研歷程;設立求索講壇,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豐富的文體活動,提高人文素養和身心健康水平。2000-2008年,18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占全國生物學領域入選論文總數的40%。
積極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出台面向35歲以下青年科技人員的領域前沿項目計畫,設立博士後研究項目計畫和博士後“探索論壇”,提高支持強度,加大培養力度,為實現人才隊伍建設從引進為主向培養為主轉變打好基礎。
目前,上海生科院基本完成了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代際轉移,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層次的科技創新隊伍。一大批優秀中青年人才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以中青年優秀人才為主體、老中青三結合的科研隊伍更趨合理。全院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研究員276人,研究組長中45歲以下的占65%;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9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8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3人;中科院、國家外專局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畫4個;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138人。2008年,上海生科院入選首批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以我為主,開放合作,著力提升國際化程度
上海生科院堅持按照以我為主、互利互惠的原則,積極開展多方位、高水平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推進國際化進程,提升國際化程度:
率先全面推行國際化學術評估。堅持以國際一流標準衡量學術水平的高低,由以國際一流專家為主組成的評估組,定期對上海生科院、研究所、研究組進行評估,注重評價研究工作的創新性、未來發展前景以及對科學發展的貢獻和意義,為院所重點研究方向、整體競爭力到人才隊伍、科研結構,以及研究組工作的進展、系統性、潛力等進行嚴格考量、分析把脈,提出相關重要建議。
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共建。著力加強與國際一流研究機構、高校和跨國企業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除上海巴斯德所和計算生物學所兩個實體型研究所以外,還先後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瑞士聯邦理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國際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共建合作機構16個,與輝瑞、諾華、葛蘭素史克、塞諾菲安萬特、飛利浦、道達爾等企業簽署了一批實質性合作協定。
加大引進國外人才和智力。先後有10位外籍科學家受聘擔任神經所、健康所、營養所、上海巴斯德所、計算生物學所等研究所的所長;設定專門崗位,採取特殊政策招聘國際科技人才,每年支持10~20位優秀外國科學家來院從事科研工作;鼓勵外籍科技人才承擔科技項目,全院現已有30餘位全職外籍專家,上海巴斯德所、計算生物學所的一半以上研究員來自世界各國。
著力推進國際合作項目的申請和實施。發揮研究所的主渠道和科學家的主體作用,已有上百個國際合作項目從國外機構、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上海市等獲得資助,項目涉及禽流感、腦炎、出血熱、糖尿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關係國計民生和人民健康的重大課題。此外,國際著名科學家和機構代表團來訪頻繁,還舉辦了第二屆亞太地區男科學論壇、2007上海國際幹細胞研討會等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等80餘次。
經過十年發展,上海生科院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在全國生命科學研究單位中首屈一指,極大提升了院所的國際眼光和戰略視野,拓展了更為廣闊的國際空間,增強了在國際學科領域的影響和作用。
同時,上海生科院在重點實驗室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與國內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智慧財產權與轉移轉化、園區建設,以及黨建和創新文化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展。
十年探索創新,十年建設發展。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在2008年視察上海生科院時指出的,“上海生科院是中科院和我國生命科學的重要研究基地,也是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實施以來,改革力度較大、整合規模較大、取得成效較顯著的一個單位。”
創新無止境,未來路正長。最近,上海生科院在加強戰略研究的基礎上,正進一步加強綜合集成,抓緊蛋白質科學研究、幹細胞研究、發育生物學研究、腦發育與認知研究、代謝科學研究、RNA研究、免疫科學研究、腫瘤研究等面向人口健康的重大部署,將以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等重大平台、重大項目為紐帶,抓學科交叉,促原始創新,開始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努力建設成為體制新、活力強、水平高的國際知名的大型生命科學研究機構和健康科學研究基地。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雜誌社
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青島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廬山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