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科學時報社是中國科學院直屬正局級事業單位,是我國重要的科學傳播機構。為回響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對科學傳播研究工作的要求,落實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對科學傳播人才培養及研究工作的部署,經中國科學院黨組同意,科學時報社於2007年7月成立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作為中國科學院惟一專業從事科學傳播研究的機構,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力爭3-5年內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機構,成為中國科技政策與科學傳播方面的主要政府智囊之一。

簡介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科學時報社成立於1959年1月,是中國科學院所屬唯一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的新聞出版單位,具有主編報紙和社科類期刊的特許權、所主辦報刊的出著作權、記者和記者站的管理權、所主辦報刊的廣告經營權和發行權及新聞類網站的主辦權等。50年來,科學時報社秉承“科學眼光看世界,世界眼光看科學”的辦報宗旨,恪守“求真、求實、求精、求是”的辦報原則,堅持“科學性、權威性、思想性”的辦報特色,在中國科技界和教育界享有較高的聲譽。
《科學時報》前身是創辦於1959年1月的《科學報》,1989年更名為《中國科學報》,1999年起更名為《科學時報》,是中國最早的專業報紙之一。《科學時報》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出版周期為周6刊,每日8版,彩色印刷,是全國發行的主流科技媒體。

特色

近年來,科學時報社全面推進報社的改革和發展,向著“打造中國第一科學傳媒”的目標奮勇前進,形成了以“一報”(《科學時報》)、“兩刊”(《科學新聞》、《科學新生活》)、“兩網”(主辦科學網,同時承擔中國科學院網站的編採工作)等媒體產品和承擔報社科研工作的“一所”(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為主體的格局,實現了報社各項工作的穩步發展。
科學時報社對外交流合作始終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在國際上除與《科學》、《自然》等雜誌保持長期合作外,還與國際著名出版商愛思唯爾集團建立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密切了與英國大使館湯姆森路透集團等國際機構的合作,近年來報社還不斷支持員工出國進修培訓,積極探索新的國際合作新模式。

歷史沿革

1959~1966年

1959年1月1日,《科學報》創刊(對開周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題寫“科學報”報名。
1959年初,《科學報》創刊後不久,即召開了首次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報通訊員大會。中國科學院秘書長杜潤生代表院黨組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
《科學報》創刊後的幾年內曾反覆停刊復刊。到1962年11月12日第二次復刊後去掉了“內部資料”的字樣。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不久,作為中國科學院喉舌的《科學報》也和全國許多報紙一樣停辦。1966年8月13日,編輯部在當日出版的《科學報》上發表《告讀者》:本報自即日起,暫時停止出版。
1979~1988年
全國科學大會迎來了科學的春天,被迫停刊了12年之久的《科學報》於1979年11月2日復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昌代表中科院黨組,以《春風吹又生》為題撰寫了《科學報》復刊詞。
1979年12月,《科學報》首次採取院內公開招聘,從應聘的30多人中經考試調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專職編採人員組成的基本隊伍。
1981年1月,《科學報》在北京第一次召開記者會議。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鬍克實代表院黨組到會講話,特別贊賞報社設兼職記者的做法。
1982年8月,《科學報》在國內首家刊發本報記者高景泰和宋世綿獨家采寫的有關中年知識分子蔣築英事跡的長篇通訊《獻身祖國光學事業的忠誠戰士》,在國內引起震動。此後引發各新聞媒體連續報導,引起中央領導關注並批示,蔣築英成為新時期中年知識分子的一代楷模。
1984年1月,《科學報》由復刊後的4開8版小報改回對開大報,每周一期。
1984年5月,《科學報》在國內公開發行的前夕,編輯部在徵得有關中科院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決定在華東、中南、西北、東北地區設記者站。
《科學報》1985年開始在國內公開發行,由北京郵局承擔國內發行業務,當年征訂份數近5萬份。
1986年4月,《科學報》圍繞長江三峽工程開展討論,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為推進我國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的進程,調動和發揮科學家在國家建設中的諮詢、參謀作用產生了積極效果。
1986年5月7日,中國科學院下達[科學報字0447號]檔案,要求未建記者站的分院“應積極籌備,儘早建立記者站”。截至1987年底,《科學報》已在中科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屬研究所建立起記者站18個,擁有記者站專職記者23名、兼職記者40名、特約記者28名、通訊員近500名,形成了一支規模較大、有較好素質的通聯隊伍。
1987年1月,《科學報》由周一刊改為周二刊。由主要在國內發行擴展為向國外發行(國外刊號為D995)。
《科學報》緊緊依靠中國最大的科學群體——中國科學院這個強大後盾辦報,特彆強調科技報導的準確性、科學性和權威性。1987年,新華社記者李希光在北京對出席第三世界科學院大會的科學家的調查表明,80%的中國科學家認為在中國各家新聞媒介中,《科學報》的科技新聞報導最可信。
1988年,科學報社創辦國內首家科技新聞業務雜誌《科技新聞通訊》,在長春編輯、出版、發行。1989年改由中國科學報社與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合辦。1990年移回北京編輯發行,更名《科技新聞與寫作》。
1989~1998年
1989年1月,經新聞出版署批准,《科學報》更名為《中國科學報》。
1989年11月23日,報社雷射照排籌備工作完成。
1990年,《中國科學報》率先開展了科技體制改革探討的專題討論,在科技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引起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重視,並作了重要批示。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新華社都作了報導。
經經貿部批准,1991年12月12日,中國科學報社在廈門舉辦海峽兩岸科技合作項目洽談會,國內各部委600餘項科技合作項目參加洽談,引資2200萬美元。
經新聞出版署批准,《中國科學報》從1993年1月起由周二刊改為周三刊。
1993年初,《中國科學報》揭露李富斌剽竊論文事件引發的科界打假報導引起強烈反響。這一報導與隨之開展的科學道德專題討論被兩院院士評為1993年十大科技新聞之一。
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中國科學報·海外版》於1993年7月1開始正式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海外版漢字印刷,每月一期對開8版,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對外宣傳領導小組主辦。其主要讀者對象為中國在國外的留學人員、訪問學者、華裔科學家及華裔企業家,發行範圍涵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在美國就有700多家大學圖書館有該報供讀者閱覽。
1993年下半年,《中國科學報》率先開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員上山下海”的討論。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多次報導這一討論的進展情況,並選播討論文章。
如何看待成果鑑定,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評價體系,科學界對此看法不一致。從1993年11月12日起,《中國科學報》在一版開闢專欄開展關於“成果評審和鑑定”的討論,首先發表了學部委員何祚庥的文章,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均予播發,新華社也發了通稿。
1994年9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委、國家教委、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發文,向全國推薦訂閱《中國科學報》。該文說“《中國科學報》是一份在我國科技界頗有影響的國內外公開發行報紙。它在宣傳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報導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動態、弘揚老科學家治學經驗和奉獻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廣大科技和教育界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1994年,《中國科學報》開闢了《維護科學尊嚴》專欄,先後對邱氏鼠藥、水變油、偽氣功等進行揭露,起到了較好的導向作用。這年9月,《中國科學報》登報徵詢讀者意見,95%的回信讀者對本報的科學性表示滿意;82%的讀者對本報的導向性表示滿意;79%的讀者對本報的權威性表示滿意。
1994年10月開始,為慶祝《中國科學報》創刊35周年,有近百名我國科技部門領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學校長和有關新聞單位的領導題詞祝賀和鼓勵。
1995年6月23日,本報評論員文章《義不容辭地維護科學尊嚴》(黃安文撰稿,李士修改)榮獲1994年度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1995年10月,《中國科學報》以《我國為何與諾貝爾獎無緣?》為題展開討論,一些專家學者就此問題發表了十幾篇文章,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1996年5月,《中國科學報》與美國《科學》雜誌建立合作關係,在《中國科學報》開闢的《科學快訊》專欄中將這一世界著名科學雜誌上的重要內容及時介紹給中國讀者,受到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歡迎。
1996年6月~9月,錢偉長等60餘位大學校長向全國聯名推薦《中國科學報》。推薦信說:“在我國科技界,有一份在國內頗具影響但尚未被高校師生普遍認識的代表我國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報——《中國科學報》,她是我們擔任校長工作的同志們最喜愛閱讀的報紙之一。”
1996年秋,美國《科學》雜誌專門撰文介紹《中國科學報》反對偽科學的情況,高度評價《中國科學報》在維護科學尊嚴、反對偽科學和封建迷信的鬥爭中所起到的作用。
1997年12月22日,中國科學院批准對《中國科學報海外版》的屬關係進行調整,由中科集團代管調整為隸屬中國科學報社。《中國科學報海外版電子版》改為《中國科學報電子版》。
1998年1月,《中國科學報》改版,由周三刊變為周四刊(後為周五刊),由原來每周12塊版發展為每周28塊版。
1998年初,《中國科學報》與英國《自然》雜誌建立合作關係。
1998年4月,面向北京市民讀者、引導市民科學生活的《科技新聞·生活周刊》推出,迅速成為北京報刊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刊物之一。
1998年6月29日,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中國科學報》從1999年1月1日起更名為《科學時報》(日報,對開8~16版)。《科學時報》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共辦。
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創辦《網路報》,由中國科學報社和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聯合主辦。《網路報》首刊暨中國信息化建設論壇1998年7月6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1998年8月13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科壇文明天地》變更為《科學新聞》雜誌,由雙月刊變更為周刊(8開64版)。《科學新聞》雜誌由中國科學報社和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主辦。
1998年10月,第一屆中共中國科學報社黨委和紀委成立。
1998年10月29日,中國科學院批准中國科學報社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新聞傳播中心。更名後的中國科學院新聞傳播中心仍是中科院的事業單位,歸口管理中科院新聞媒體。

1999~2008年
1999年1月1日,《中國科學報》更名為《科學時報》首刊發行。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以《發揮科學思想庫的作用》為題,為《科學時報》首刊致詞。
1999年1月10日,《科學時報·今日生活》創刊。該周刊在北京報刊零售市場曾經發行達27萬份。
中國最大的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書系》啟動。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學部和科學時報社共同策劃、組織兩院院士撰寫,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跨世紀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書系》新聞發布會,1999年2月10日在京召開。
1999年5月6日,《科學時報》1~3版以3個整版的篇幅刊登中顧委原常委、國務委員,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兼副院長張勁夫的文章:《請歷史記住他們——關於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的回憶》,將密封表30餘年的記憶鄭重地公之於世。該文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的重視,新華社向全國發通稿,在科技界引起很大反響。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表彰頒獎大會,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並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科學時報社於1999年6月17日遷入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一條乙3號。
1999年8月31日。江澤民同志為由科學時報社編寫的《請歷史記住他們》一書題寫書名。《請歷史記住他們》(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榮獲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第七屆全國優秀青年讀物一等獎。
1999年9月13日,《科學時報·讀書周刊》創刊,對開4版,每周一期。
1999年9月16日,《科學時報·成才導刊》創刊,對開4版,每周一期。2000年9月17日,《成才導刊》改為《大學周刊》。
2000年1月1日,《科學時報》經批准明確由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工程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辦。
2000年1月2日,《科學時報》與美國《僑報》合作,在美創辦《中國科學周報》,並正式在紐約出版發行。
由科學時報社提出創意並發起組織的一項跨世紀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書系》首批出版,2000年6月4日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首發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院士科普書系》撰寫了題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的序言。
2000年6月16日,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報社正式更名為科學時報社。
2000年8月22日,科學時報社舉行第一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工會委員會。
2000年11月6日至9日,由科學時報社發起並承辦,由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2000中國國際科普論壇,在北京科技會堂舉行。周光召、路甬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Leonlederman等一批國內外著名科學家在會上作報告。11月6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部分與會代表。
2001年2月16日,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出版要情》2001年第4期載文《在美國發行受好評》。該文說:由科學時報社與美國僑報社共同創辦的《中國科學周報》於1999年12月19日試刊,2000年1月2日正式出版,在美國發行。一年多來,該報在報導方式上堅持“好看、實用”的原則,將我國改革開放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成就宣傳融于海外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中,受到海外讀者歡迎。
2001年3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科學時報社下屬《科技新聞》雜誌更名為《科學新生活》,刊號為CN11—4682/Z。該刊系以科學指導生活為主要內容的工具類、服務類雜誌,發行穩定在8萬份,是首都報刊市場上一份有影響的刊物。
由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北京市分會和科學時報社承辦的科學家新世紀論壇,2001年5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數位中外著名科學家路甬祥、ArryKroto(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波諾學家、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白春禮、李國傑、李三立、匡廷雲、朱作言、徐曉白,分別就21世紀科技發展趨勢、信息科學技術、生物科學技術、新材料和環境保護等專題作精彩演講。
2001年6月14日,召開了共青團科學時報社委員會成立大會,大會選舉產生了共青團科學時報社委員會。
科學時報社2001年第一屆大學工作站會議於9月25日、26日在北京中科院外國專家公寓召開。中科院副院長陳宜瑜、中國工程院副秘書長白玉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王傑分別代表《科學時報》的主辦和共辦單位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
2002年1月23日,由科學時報社和中國科學院學部聯合辦公室、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部組織,566名兩院院士投票評出“愛立信杯2001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新聞發布會。這是國際知名企業首次參與評選活動。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對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精彩點評,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徐匡迪院士宣讀評選結果。
2002年5月12~14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藥學會、長春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科學時報社、長春生物製品所、長春醫藥生物技術中心承辦的首屆中國藥學及醫藥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院士出席開幕式並發表演講。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侯雲德等9位兩院院士和來自全國的200多家醫藥研發與生產單位的代表500餘人參加了論壇。
2003年1月1日,《科學時報》首次彩色印刷出版,並由日報改為周五刊,周一至周五對開8版,4個版主報,4個版周刊。周一至周五的周刊分別是《創業周刊》、《大學周刊》、《中關村周刊》、《讀書周刊》、《科學周末》。《科學新聞》雜誌也由周刊改為半月刊。
科學時報社參與承辦的中國科學院網站,名列政府上網工程網站建設示範單位前10名。2003年2月28日,在由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和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主辦、政府上網工程服務中心承辦的優秀政府上網工程網站建設示範單位調查結果發布大會上,中國科學院網站獲得了獎牌和證書。
2003年3月6日,《科學時報》推出《兩院院士評選200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部分成果展示特刊》,並向全國人大、政協兩會贈送報紙。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對這期特刊作了批示,給予充分肯定。
從2003年4月21日起,《科學時報》每天的頭版頭條都是有關非典的報導,並推出了《講科學戰非典》等大型專題欄目,集中報導來自各領域專家的觀點,鍾南山、侯雲德、趙銷、洪濤、陳可冀等一大批活躍在抗擊非典科研攻關一線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都有精彩觀點通過本報記者的採訪傳達給公眾,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對正確輿論導向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2003年8月6日開始,《科學時報》開闢《院士治學格言》專欄,每天刊登4~6位院士親筆題寫的治學格言手跡,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並受到讀者的普遍歡迎。
2004年1月1日,《科學時報》由周五刊改為周六刊。
由科學時報社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部聯合發起並組織的兩院院士評選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活動連續進行了10年。2004年1月12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舉行振邦杯兩院院士評選2003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發布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在會上分別對世界和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項目進行精彩點評。
2004年3月,由科學時報社徵集、整理、編輯的《中國院士治學格言手跡》在京出版。
2005年,科學時報社根據“科學時報的調整年、內部管理的深化年、廣告經營的試點年、時報周刊的過渡年”的整體工作思路,全面推進報社的改革與發展,提出了“打造中國第一科學傳媒”的奮鬥目標。
2005年,科學時報社主辦了第十二屆兩院院士評選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的活動並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中科院副院長白春禮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在新聞發布會上,分別對2005年度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進行了精彩點評。
2005年,為提高辦報水平,體現《科學時報》的特色,報社集中有限的資源和優勢力量,推出了“拳頭工程”和“頭條工程”,成為改版後的《科學時報》的新亮點。
中科院的創新研究單位進入“創新跨越、持續發展”試點第三階段。自2005年6月9日開始,科學時報社策劃組織了“創新的腳步”大型系列報導,對7年來中國科學院的各方面成就展開了全景式報導。
2006年,科學時報社充分利用“兩院一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優勢資源,發揮兩院專家的思想優勢,加強選題的策劃和實施。如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行、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等重大會議的報導工作中及時反映專家的思想和聲音,為我國社會和科技的管理者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並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
由科學時報社策劃並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共同組織實施的《院士科普書系》榮獲200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開科普著作獲得國家科技獎之先河。
科學時報社主辦了第十三屆兩院院士評選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的活動並召開新聞發布會,分別對2005年度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進行了精彩點評,幾十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報導,進一步提升了該項評選活動的品牌效應。
2006年2月起,《科學時報》開《科學基金》專版,每周出版,持續關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基金資助項目動態,報導基金項目成果,宣傳傑出人才的成功經驗,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2006年2月,科學時報社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簽訂“報系合作”協定,雙方將在科技傳播人才培養、傳播理論與新聞實踐相結合等方面加強合作。
2006年11月,科學時報社與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第五屆亞太地區媒體與科技和社會發展研討會,進一步增強了報社在科技傳播領域的影響力。
2007年1月18日,科學網正式上線,並迅速躋身我國科技類網站前10名之列。
2007年8月3日,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正式成立運行,並迅速在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領域,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交叉領域形成特色鮮明的競爭力,所申請課題“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研究”中標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
科學時報社主辦了第十四屆兩院院士評選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活動,分別對2006年度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進行了精彩點評,幾十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報導,進一步提升了該項評選活動的品牌效應。
2007年6月,科學時報社與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12家國家一級學會、協會共同主辦了首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有效鍛鍊了報社的經營隊伍。
2007年11月,科學時報社與愛思唯爾和英國大使館建立了廣泛的聯繫,並在科學網合作開辦了論文頻道。
2007年11月,采編系統平台正式上線運行,經多輪調試,證明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規範化程度,對報社采編業務的規範化有顯著的意義。
2008年1月,在南方冰雪災害發生後,《科學時報》開設了《雨雪無情科學有愛》欄目,連續十餘期就冰雪災害進行了報導,獲得了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2008年3月,推出紀念“科學的春天”30年系列報導。
2008年,在“5·12”汶川地震發生當天,《科學時報》第一時間安排記者赴中國地震局採訪,在第二天刊發了頭條文章《震級高有感範圍大傳言不屬實》,並配發言論《鎮定信心勇氣》,被央視等多家媒體廣泛轉載。在隨後的近一個月時間裡,刊發近25個整版的地震報導,並派出記者赴震區一線採訪,報導工作受到中科院的表彰。
2008年7月和8月,策劃2008年北京奧運會報導,從科學家參與運動及奧運科技等角度,對北京奧運會進行了報導。9月,重點進行了中科院實施科技奧運項目報導,對中科院為北京奧運會所作出的科技貢獻進行了全方位的報導。
2008年9月底,“神七”發射,派出記者赴酒泉發射現場和北京飛控中心進行了全程現場報導,共推出4個整版。
2008年12月,推出“紀念改革開放30年”系列報導共12篇。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雜誌社
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青島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廬山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