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謀百戰奇略》

《詢謀百戰奇略》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相傳為明代開國功臣劉基所作。此書採用了以單音詞設條立目的編纂體例,以古代兵法為立論依據、以古代戰例為論證事例,論史結合、正反對比,在我國軍事學術發展史上起著發凡啟例的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見利則動,不見利則止,慎不可輕舉也。
凡兵家之法,要在應變。
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
凡攻敵之法,從易者始。
我專為一,其卒自眾。以眾擊寡,無有不勝。
絕去其生慮,則必勝。
凡戰,所謂奇者,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
正兵者,揀士卒,利器械,明賞罰,信號令。
若為將臨陣畏怯,欲幸生必反為所殺。
所謂餌者,非謂兵者置毒於飲食,但以利誘之,皆為餌兵
我為您讀萬卷書,助您暢行萬里路。
熟讀百戰奇略,笑看商戰風雲。

內容簡介

商場如戰場。《詢謀百戰奇略》《詢謀百戰奇略》,便致力於從《百戰奇略》中學習謀略,從德才兼備、
激昂鬥志、審時度勢、運籌帷幄四個方面來闡釋,以期讀者從兵法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目錄

從經典國學中尋求智慧——代總序
德才兼備篇
凡與敵戰,士卒蹈萬死一生之地,而無梅懼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
凡與敵戰,士卒寧進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將恩惠使然也。
凡與敵戰,必須料敵,詳審而後出兵。
見利則動,不見利則止,慎不可輕舉也。
凡戰,所謂人者,推人士而破妖祥也。
若為將臨陣畏怯。欲幸生必反為所殺。
凡為將之道,要在甘苦共眾。
然兵猶火也,弗戢,將有自焚之患,黷武窮兵禍不旋踵
凡安不忘危,治不忘亂,聖人之深戒也。
將使士卒赴湯蹈火而不違者,是威嚴使然也。
激昂鬥志篇
凡欲興師,必先教戰。
若陷在危亡之地。當激勵將士決死而戰,不可懷生,則勝。
絕去其生慮,則必勝。
當圓陣外向,受敵之圍,雖有缺處,我自塞之,以堅士卒之心。
夫將之所以戰者,兵也;兵之所以戰者,氣也;氣之所以勝者,鼓也。
當急退以避之,可以全軍。
正兵者,揀士卒,利器械,明賞罰,信號令,且戰且前。則勝矣。
白刃始合,士卒爭先赴者,必誘以重賞,則敵無不克焉。
我專為一,其卒自眾。以眾擊寡,無有不勝。
凡兵散則勢弱,聚則勢強,兵家之常情也。
審時度勢篇
凡敵人強大,未能必取,須卑辭厚禮,以驕其志,候其有釁可乘,一舉可破。
所謂餌者。非謂兵者置毒於飲食,但以利誘之,皆為餌兵。
凡攻敵之法,從易者始。
若審知敵人又可勝之理,則以速進兵以搗之,無有不勝。
若我軍曾經挫衄,須審察士卒之氣,氣盛則激勵再戰,氣衰則且養銳,待其可以用而使之。
彼貪利而不知害。
若我勝彼負,不可驕惰。當日夜嚴加以待之。敵人雖來,有備無害。
若彼勝我負,未可畏怯,須思害中之利,當整勵器械,激揚士卒,候彼懈怠而擊之,則勝。
若彼以事擾我求戰,以不可動。
我據便地而待之,則無有不勝。
運籌帷幄篇
凡敵始有謀,我從而攻之。
凡兵家之法,要在應變。
凡戰,所謂攻者,知彼者也。
凡戰,所謂守者,知己者也。
凡與敵戰,若敵人初來,陣勢未定,行陣未整,先以兵急擊之,則勝。
凡戰,敵人若行陣整而且銳,未可與戰。宜堅壁待之。
凡戰,若彼為主,惟務深入。
聲東而擊西,聲彼而擊此,使敵人不知其所備。
凡戰,所謂奇者,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
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

前言

中國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很多現在看起來只有哲人才會說的話,我們的古人統統都說過,而且是用最少的文字、最精練的語句。
中國的《易經》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辯證法,它在“變”與“不變”之中講述著世界的奧秘與潛在邏輯,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在琢磨這本玄學之玄。
再如《禮記》、《大學》、《中庸》,還有《孟子》、《尚書》,再如《南華經》(《莊子》)、《淮南子》等等,等你真正讀完並理解了它們,你就會問:“我們的古人為什麼這么聰明?”
你有這一問,說明你讀懂了;伴隨著這一問,你也變得聰明起來,這就是中國古代經典文化的魅力所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這么來的。
現在的問題來了,在今天這個全速“行萬里路”的時代,“讀萬卷書”——我們有這個時間嗎?即便有時間,這樣的“古董”又是所有人都能讀懂的嗎?
不要著急,你只管“行萬里路”,萬卷書由我們來讀,我們把“古董”中最有用的智慧和最精彩的句子找出來,交給你,你用很短的時間就會掌握它們。

精彩書摘

德才兼備篇
凡與敵戰,士卒蹈萬死一生之地,而無梅懼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
【釋義】
凡是與敵軍交戰的時候,士兵們奔赴萬死一生的戰場,卻絲毫沒有畏懼後悔的心理。這都是因為平時將帥真誠守信的品格與作為感化了他們。
【出處】
凡與敵戰,士卒蹈萬死一生之地,而無悔俱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誠,則下用情而無疑,故戰無不勝。法日:信則不欺。
——百戰奇略·信戰
【解譯】
凡是與敵軍交戰的時候,士兵們奔赴萬死一生的戰場,卻絲毫沒有畏懼後悔的心理,這都是因為平時將帥真誠守信的品格與作為感化了他們。上級將帥以信義治軍,以誠待人,那么部下就會盡心盡力而不存在任何猶豫不決,所以打起仗來就無往而不勝了。就像兵法上所說的:作為一名將帥應該以信而不欺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詢謀】
在中國古代社會人際關係中,信。是維繫人與人之間關係最基本的精神紐帶,也是最高原則,它是仁、義、禮、智四德的綜合概括與展現。孔子對弟子子貢所說的一段話。充分地體現了信德的重要性:
子貢問:“怎么樣去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要使糧食充足,要使軍備充足,百姓就會相信政府了。”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要在這三項中去掉一項。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先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再迫不得已要在食與信之中去掉一項,先去掉哪一項?"孔子的回答斬釘截鐵:“去掉糧食。因為沒有糧食吃,不過是死亡,而自古以來誰都免不了死亡。如果百姓對政府不相信了,國家就無法確立了。”
三國時,魏明帝征討蜀國,派宣王司馬懿左將軍張邰直逼祁山。諸葛亮以少數兵力駐防祁山,就在蜀軍換防之時。對方司馬懿擁有的30萬大軍已經開始布陣。本來就是敵眾我寡,現在少了換防下來收拾行囊準備回家探親的士兵,留在戰場上的只有8萬兵力了,軍隊的戰鬥力更是雪上加霜,沒有足夠的兵力無法戰勝對方。因此部下紛紛建議讓換防下來準備回家的士兵暫留一月,但諸葛亮卻說:“我統軍打仗以‘信義’為本,怎能背信棄義,強留應該回家探親的士兵呢?”於是督促該返鄉探親的士兵趕緊起程,這時留下來的士兵為丞相的信義之舉所感動,軍心大振,到了交戰那天,士兵個個以一當十,蜀軍大獲全勝。

盤點生活勵志書籍(二十一)

人生需要學習,人生需要智慧,人生需要奮鬥,人生需要勵志,讀一讀生活勵志圖書,感悟人生,不斷的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識略六韜》
《上司絕不會告訴你的40大升職秘密:誰是下一個晉升者》
《泰德·希烏巴詮釋〈思考致富〉》
《李叔同〈晚晴集〉人生解讀》
《學會感思學會愛》
《這些事,30歲前一定要學會》
《一句話的力量》
《是男人就要成功》
《愛自己:愛是唯一的力量》
《品三國學說話》
《資治通鑑的智慧·續編》
《新簡訊2009》
《曾國藩點津》
《六祖點津》
《老子點津》
《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
《家藏天下:做最出色的自己》
《天才是這樣煉成的:受益一生的99個成長故事》
《職場潛伏心理學》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領導口才全書》
《塔木德智慧枕邊書》
《問策官箴》
《察道呂覽》
《愛的功課:李思坤的身心靈地圖》
《中國式成功》
《富同學窮同學》
《影響中國孩子成長的99位名人》
《今天你可以不生氣:讓你快樂每一天的心理學智慧》
《家藏天下:曾國藩的智慧》
《情商助你成功》
《孫子兵法成事之道》
《活在幸福的當下:給心靈減壓的108個智慧》
《詢謀百戰奇略》
《絕望中遇見梅爾達》
《世界500強員工玩的思維遊戲》
《高級跳》
《不做天使,做幸福女人》
《學習力超強訓練法》
《世界上最神奇24堂課》
《找回你的生命禮物》
《公司絕不會告訴你的50大秘密》
《誰都可以進外企》
《心想事成的世界》
《上班這點事第一季》
《快樂從心出發》
《小故事大道理全書》
《創業非常道》
《素書》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活在當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