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論》

《經濟論》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作者是古希臘的色諾芬,是研究奴隸主家庭經濟問題 的著作。全書共分為兩大部分。

基本信息

書本簡介

《經濟論》《經濟論》

《經濟論》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全書共分為兩大部分。在第1部分中,色諾芬借蘇格拉底之口闡述了農業對國家經濟的重要性,認為農業是國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希臘自由民的最重要的職業;然後又討論了人們應當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好自己的家產。在第二部分中,色諾芬提出:主持家務是婦女的天職,家政訓練應該成為女子教育中的特別項目。總的看來,色諾芬擁護自然經濟,反對雅典所採取的發展商業貨幣經濟的方針。他根據奴隸制自然經濟的要求,確定了奴隸主的經濟任務,主張把奴隸主的家庭經濟管理闢為一門專門學問。

《經濟論》作者:[古希臘]色諾芬 Xenephon(約公元前430—前355或354)

內容介紹

《經濟論》是用記錄蘇格拉底和別人對話的體裁寫出的,有人據此把它 算作《蘇格拉底言行錄》一書的續篇。色諾芬是最早使用“經濟”一詞的人, 他所謂的經濟是指家庭經濟而言。《經濟論》就是研究奴隸主家庭經濟問題 的著作。色諾薦在結束從軍生活以後,便在自己的領地上經營奴隸占有制的 田莊。管理田莊的經驗,加上他從蘇格拉底那裡聽到的一些經濟思想,便是 他編寫這部書的基礎。

色諾芬在《經濟論》中力圖證明人的幸福僅僅依賴於農業,農業是最愉快和最有益健康的經濟部門;認為自由民不應該從事其他“粗俗的技藝”。 這種看法在當時是很普通的,馬克思說過,“古代人一致認為農業是適合於 自由民的唯一的事業,是訓練士兵的學校,”所以“農業享有極大的榮譽”。

①《經濟論》中有一大段文字描述了農業的各種好處,色諾芬還由此作出結論說,“農業是其他技藝的母親和保姆,因為農業繁榮的時候,其他一切技藝 也都興旺;但是在土地不得不荒廢下來的時候,無論是從事水上工作或非水 上工作的人的其他技藝也都將處於垂危的境地了。”法國重農學派的主要代 表魁奈非常重視色諾芬關於農業的觀點,曾引用上面這段話作為他的主要著 作《經濟表》的題詞。

色諾芬維護自然經濟,他把農業看得高於其他經濟部門,目的即在於反對雅典民主政治所採取的發展商業和扶植貨幣經濟的方針。色諾芬關於商品 經濟的觀點往往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貶低商品經濟的意義,另一方面又 承認商業和商人存在的必要性。這種矛盾思想反映了在當時的奴隸占有制 下,商品生產和交換已經濟得初步發展,反映了奴隸主的田莊同市場不能不 發生一定的聯繫。

作者簡介

色諾芬色諾芬

古希臘著名的史學家、思想家。生於雅典的一個豪富之家,是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曾做為將領率希臘僱傭軍遠征中亞。

作為歷史學家,他知識淵博,曾著有《希臘史》、《遠征記》、《居魯士的教育》、《斯巴達政體論》、《回憶蘇格拉底》等書。在這些歷史著作中,最出色的是那部描述他和一萬名希臘僱傭軍,到亞洲去幫助小居魯士爭奪王位而最後被迫撤退這一事跡的《遠征記》。 

色諾芬也是最早使用“經濟”的人,他寫過許多經濟學著作,如《經濟論》、《雅典的收入》、《論稅收》等。他重視農業而輕視手工業,稱“農業是其他技藝的母親和保姆”。他認為,奴隸主的任務在於管好自己的莊園、財產,使財富不斷增加。他發現財物有兩種用途,一是使用,二是交換。他還看到了商品供求關係發生變化時,價格會上下波動。此外,他還論述了勞動分工的必要性,一個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藝,而且專門從事一種技藝會造得更多更好。這也是他的一大貢獻。他對貨幣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白銀可隨時購買商品,因此人們不會嫌多,如果有人覺得太多,可以把它貯藏起來。這為以後的學者研究貨幣提供了一個好的思路,但其學說畢竟有很大的局限性。 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有兩本堪稱開山之作的經濟學著作:《經濟論》和《雅典的收入》(中文本把這兩本書合為一冊出版)。但人們經常提到的是《經濟論》,因為色諾芬在這本書中最早提出了“經濟”這個詞。在英文中,“經濟”(economy)這個詞源於希臘文(Oikonomia)。這個希臘文名詞最早就出現在《經濟論》中。

50部經濟學經典著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