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理論》

《政治經濟學理論》

《政治經濟學理論》(《TheoryofPoliticalEconomy》):是經濟學家所寫的不亞於理論物理學成就的唯一著作。傑文斯從一開始就是以理論經濟學的改造者和重建者的姿態登上經濟學舞台的,他對傳統學說極為不滿,他挑戰的直接對象是約翰·穆勒的經濟學說,以及穆勒所代表的李嘉圖的經濟學。他力圖革新,另闢蹊徑,經過10年醞釀,終於在19世紀70年代初發表了《政治經濟學理論》,系統發揮了他的新理論。

基本信息

書籍概述

作者: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WilliamStanleyJevons,1835--1882):邊際效用學派的創始人之一
首次出版:1871年
全書名:《政治經濟學理論》(《TheoryofPoliticalEconomy》)
被譽為:
是經濟學家所寫的不亞於理論物理學成就的唯一著作
《政治經濟學理論》首版於1871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後來四次再版。

作者簡介

《政治經濟學理論》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WilliamStanleyJevons,1835--1882):邊際效用學派的創始人之一
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WilliamStanleyJevons,1835年9月1日--1882年8月13日),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邏輯學家。邊際效用學派的創始人之一,數理經濟學派早期代表人物。

傑文斯是處理經濟理論基本數據的理論家,但是他成名於對實際經濟問題的評論。因為《黃金價格暴跌》(1863年)和《煤炭問題》(1865年)兩篇文章,他被劃到了實用經濟學和統計學領域內的作家,就算他沒有寫出《政治經濟學理論》,他也算是19世紀的最著名經濟學家之一。他的經濟學著作了足可稱道的有:1875年的《貨幣與交換機制》(MoneyandtheMechanismofExchange),此書是用通俗語言寫成,不太像理論著作,充滿了原創性和啟發性;1878年的《政治經濟學初級讀本》和1882年的《勞工問題介紹》,這兩部著作是在他逝去後出版的,也就是《社會改革方法和貨幣金融研究》,這部書包含了他生前創作的論文。此書的最後一卷是傑文斯對於太陽黑子和商業危機的關係研究。在他去世之前,傑文斯在準備一部大部頭的經濟學論文,列出了一個提綱,而且完成了其中幾章或者部分內容。這些碎片發表於1905年,起名叫《經濟學原理:社會工業結構論文殘頁及其他論文》

傑文斯在邏輯學上的成就和他在政治經濟學不相上下(panpassu)。1864年他出版了一本小書,名字是《純邏輯,或數與量之間的邏輯》,其基礎是喬治·布爾的邏輯體系,但摒除了他認為錯誤的數學外衣。隨後幾年他致力於研究邏輯機器,而英國皇家學會在1870年才開始。正是這個研究,他知道給定邏輯前提,可以用機械模擬出來。1866年他發現了偉大且普遍的推理法則,並於1869年以《同類替代》(TheSubstitutionofSimilars)為題描述了這個學說,最簡單的格式是:“同類必有同質”(Whateveristrueofathingistrueofitslike.),他還有其他的各樣表達。

內容提要

在本書中,傑文斯利用導數來表術邊際效用概念,並在此基礎上,藉助數學推理論證了兩種商品之間的交換的均

《政治經濟學理論》《政治經濟學理論》
衡價格是怎樣決定的。

傑文斯分析的出發點是效用理論,從效用理論進而發展出勞動、地租和資本等理論。他的效用理論部分地承襲了邊沁的觀點,他把經濟學看做“快樂和痛苦的微積分學”是與邊沁的方法相一致的。

在《政治經濟學理論》一書中,作者的全部理論完全以快樂和痛苦的計算為基礎,他認為經濟學的目標是以最小痛苦為代價來獲得最大限度的幸福和快樂。傑文斯所定義的苦樂,其強度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苦樂的“強度”、“歷時”、“確定性”和“遠近性”。

人的苦樂情感是一個二維變數:時間和強度。隨著時間的增加,人們對苦樂的感受強度遞減。而且人們對未來感情的預期會影響到現實的感情程度。一般來說,現在預期感情強度是未來現實感情及其相距時間的函式,隨著時間的減少,強度逐漸增強。

歷史貢獻

《政治經濟學理論》《政治經濟學理論》
傑文斯理論的出現,是對英國傳統經濟學陷入破產境地的一種反映。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經濟均衡體系其實就是把革命的創造性和古典的綜合性統一起來,是經濟學家所寫的不亞於理論物理學成就的唯一著作,書中所提供的效用理論的資料,其質量之高、範圍之廣,遠非以往許多片斷的討論材料可比擬,為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奠定了適當的基礎。

《政治經濟學理論》是第一本以完整形式提出價值的主觀評價、邊際原理和這一學科中現在常見的代數和圖示技術的論著。傑文斯認為財富、效用、價值、供給、需求、資本、勞動等經濟學概念都可以用數學來衡量。而且,只有以數學來分析,經濟學研究才算科學圓滿。他所用到的最基本的數學工具就是微積分,這使得傑文斯成為經濟學“邊際革命”和經濟學數理學派的創始人之一。除此之外,傑文斯主張用統計法和演繹法來分析經濟問題,他試圖將純經濟理論和經驗統計材料結合起來,為計量經濟學的產生開闢了道路

評價

如果說馬歇爾是使英國的經濟學由古典政治經濟學轉變為新古典經濟學的主帥的話,那么傑文斯便是這一轉變的急先鋒,為經濟學的發展開闢了新的視野。邊際革命由來已久,已跨越三個世紀,現代個體經濟學乃至總量經濟學的一個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原則就是邊際分析。第一個進行邊際分析的是威廉•斯坦利•傑文斯——一個成績斐然的經濟學家。傑文斯從一開始就是以理論經濟學的改造者和重建者的姿態登上經濟學舞台的,他對傳統學說極為不滿,他挑戰的直接對象是約翰•穆勒的經濟學說,以及穆勒所代表的李嘉圖的經濟學。他力圖革新,另闢蹊徑,經過10年醞釀,終於在19世紀70年代初發表了《政治經濟學理論》,系統發揮了他的新理論

傑文斯理論的出現,是對英國傳統經濟學陷入破產境地的一種反映。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經濟均衡體系其實就是把革命的創造性和古典的綜合性統一起來,是經濟學家所寫的不亞於理論物理學成就的唯一著作,書中所提供的效用理論的資料,其質量之高、範圍之廣,遠非以往許多片斷的討論材料可比擬,為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奠定了適當的基礎。

《政治經濟學理論》是第一本以完整形式提出價值的主觀評價、邊際原理和這一學科中現在常見的代數和圖示技術的論著。傑文斯認為財富效用價值供給需求資本勞動等經濟學概念都可以用數學來衡量。而且,只有以數學來分析,經濟學研究才算科學圓滿。他所用到的最基本的數學工具就是微積分,這使得傑文斯成為經濟學“邊際革命”和經濟學數理學派的創始人之一。除此之外,傑文斯主張用統計法和演繹法來分析經濟問題,他試圖將純經濟理論和經驗統計材料結合起來,為計量經濟學的產生開闢了道路。

傑文斯在經濟學方面的貢獻集中反映在其《政治經濟學理論》一書中。該書首版於1871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後來四次再版。傑文斯分析的出發點是效用理論,從效用理論進而發展出勞動、地租和資本等理論。他的效用理論部分地承襲了邊沁的觀點,他把經濟學看做“快樂和痛苦的微積分學”是與邊沁的方法相一致的。人的苦樂情感是一個二維變數:時間和強度。隨著時間的增加,人們對苦樂的感受強度遞減。而且人們對未來感情的預期會影響到現實的感情程度。一般來說,現在預期的感情強度是未來現實感情及其相距時間的函式,隨著時間的減少,強度逐漸增強。

經濟管理類書籍

影響巨大的經濟管理書籍,傳播經典著作。可了解經濟學所探討問題在經濟學體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之認識框架。知識龐雜,有一體系框架,則適宜以後更進一步學習。學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儘管該框架在總量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方面仍有斷層,但不失為一個好框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