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

《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

《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行為科學的創始人梅奧的代表作。在霍桑實驗的基礎上,梅奧於1933年出版了《工業文明的人類問題》一書,正式創立了人際關係學說,第一次涉及到了影響員工生產積極性的社會與心理方面的因素,探討了人際關係因素在生產與管理中的作用。1945年,梅奧又出版了《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一書,進一步闡述了他的觀點。

基本信息

書籍概述

作者:喬治·埃爾頓·梅奧(George Elton Mayo):行為科學的奠基人
首次出版:1945年
全書名:《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

歷史背景

20世紀20年代左右,隨著工人的日益覺醒、工會組織的日益發展,工人有組織地與僱主進行鬥爭,經濟發展與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加劇以及科學技術的套用,使得單純套用古典管理理論和方法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來達到提高生產率和增加利潤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學者開始從生理學心理學等角度進行提高生產率的研究,其中管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最成功的研究實驗就是“霍桑實驗”。1927年,美國管理學家埃爾頓·梅奧應邀參與霍桑實驗和對實驗結果的研究,進行了歷時9年之久的兩階段實驗研究。在霍桑實驗的基礎上,梅奧於1933年出版了《工業文明的人類問題》一書,正式創立了人際關係學說,第一次涉及到了影響員工生產積極性的社會與心理方面的因素,探討了人際關係因素生產管理中的作用。1945年,梅奧又出版了《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一書,進一步闡述了他的觀點。

作者簡介

喬治·埃爾頓·梅奧(1880—1949),美國管理學家,原籍澳大利亞,早期的行為科學——人際關係學說的創始

《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行為科學的奠基人:喬治·埃爾頓·梅奧
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他出生在澳大利亞的阿得雷德,20歲時在澳大利亞阿福雷德大學取得邏輯學和哲學碩士學位,應聘至昆士蘭大學講授邏輯學、倫理學和哲學。後赴蘇格蘭愛丁堡研究精神病理學,對精神上的不正常現象進行分析,從而成為澳大利亞心理療法的創始人。

1922年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下,埃爾頓·梅奧移居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管理學院任教。其間,埃爾頓·梅奧曾從心理學角度解釋產業工人的行為,認為影響因素是多重的,沒有一個單獨的要素能夠起決定性作用,這成為他後來將組織歸納為社會系統的理論基礎。1923年,埃爾頓·梅奧費城附近一家紡織廠就車間工作條件對工人的流動率、生產率的影響進行實驗研究。1926年,他進入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專事工業研究,以後一直在哈佛大學工作直到退休。

儘管埃爾頓·梅奧從事過不同的職業,但使他聞名於世的還是他對霍桑實驗所做的貢獻。1927年冬,梅奧應邀參加了開始於1924年但中途遇到困難的霍桑實驗,從1927年至1936年斷斷續續進行了為時9年的兩階段實驗研究。在霍桑實驗的基礎上,埃爾頓·梅奧分別於1933年和1945年出版了《工業文明的人類問題》和《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兩部名著。霍桑實驗揭示出工業生產中的個體具有社會屬性,生產率不僅同物質實體條件有關,而且同工人的心理、態度、動機,同群體中的人際關係以及領導者與被領導集體的關係密切相關。霍桑實驗以及埃爾頓·梅奧對霍桑實驗結果的分析對西方管理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久遠的影響,使西方管理思想在經歷過早期管理理論和古典管理理論(包括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和韋伯的官僚組織理論)階段之後進入到行為科學管理理論階段。

書目結構

《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是工業的飛速發展導致產生了社會的反常狀態
《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一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科學與社會”,屬於對支配管理觀念的元理論探討,第二部分是“臨床式調研方法”,屬於對霍桑實驗以及其他類似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論證。

梅奧元理論的主題,是人類社會的協調與平衡。在他的《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一書中,開宗明義就強調,工業社會的根本問題,是工業的飛速發展導致產生了社會的反常狀態。他強調,工業革命以後,社會在物質方面和技術方面的進步和成就是十分巨大的。但正是這種進步和成就,使社會失去了原有的協調與平衡。“已近兩個世紀的現代文明在人們合作能力上沒有擴大和發展,而在發展物質的科學的神聖的名義下不知不覺地做了許多事情損害著團體協作和處理人事能力的提高。”他還引用一位澳大利亞醫生寫給他信中的言論說道:“科學的發展能夠使我們認識一切,惟一的例外是,人類迄今仍不知道如何和諧地共處。”近代國家都很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卻忽視了更為本質的社會和人類問題。從維多利亞時代開始,人們就對社會進步充滿信心,眼前似乎一片光明。

觀點與思想

對於梅奧的觀點,主要有以下6點主張:

《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以人為本是梅奧人際關係理論的核心思想
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梅奧人際關係理論的核心思想。從梅奧開始,管理注重人的因素超越了設備的因素。

人存在於組織環境中,而不是社會中
梅奧深刻的認識到人與組織的密切關係,強調人存在於組織環境中,而不是社會中。管理者需要在組織中理解人而非在社會中理解人。

人際關係中的關鍵活動是激勵人
梅奧通過霍桑實驗發現人際關係中的關鍵活動是激勵人

激勵是以團隊精神為導向的
激勵要以團隊精神為導向是梅奧的又一個主張

透過集體既能滿足個人需求,又能實現組織目標
透過集體既能滿足個人需求,又能實現組織目標。霍桑實驗表明,個人需求和組織目標實現是可以相互融合的,通過對於個人需求的關注和滿足,可以提升組織目標的實現。

個人與組織都想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
趨利避害不僅是人的天性也是組織的天性,無論對於組織還是個人來說,他們都會衡量自己的投入產出,所以梅奧認為:個人與組織都想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在這個方面理性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在管理中之所以常常出現核心人才流失的現象,一方面是因為人才本身的選擇,另外一個方面是管理者沒有理 解到個人在投入產出方面所做出的衡量。絕大部分的管理者會關注組織的投入產出,但是往往會忽略個人的投入產出,還有管理者堅持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為組織作貢獻,之後再看得到什麼。表面上看這個要求並不過分,但是如果從梅奧的觀點來看卻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忽略了人們對於他自己投入產出的評估,而這個評估決定 他們的行為選擇。

影響與意義

《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一書中總結出的人際關係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影響也逐步擴大,一些大學開始設立相應的課程,人際關係學說及其觀點也逐步進入了企業實踐領域。儘管時代已步入21世紀,但人際關係學說仍然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在管理的發展史上,沒有人能夠忘記霍桑實驗,也沒有人能夠忘記梅奧這個名字,當我們今天本著“以人為本”的視角看待管理問題的時候,重溫梅奧的《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仍能給我們以新的啟示。

經濟管理類書籍

影響巨大的經濟管理書籍,傳播經典著作。可了解經濟學所探討問題在經濟學體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之認識框架。知識龐雜,有一體系框架,則適宜以後更進一步學習。學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儘管該框架在總量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方面仍有斷層,但不失為一個好框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