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英文譯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是作者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原著為捷克語,其漢語譯本原為《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後經上海譯文出版社再版後更名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米蘭・昆德拉
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他善於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鬆,實質沉重;表面隨意,實質精緻;表面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米蘭・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捷克小說家,生於捷克布爾諾市。父親為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於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為身處小國,“要么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么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

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薰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並從事過電影教學。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曾在藝術領域裡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馨。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昆德拉善於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鬆,實質沉重;表面隨意,實質精緻;表面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緩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使讀者堅信人類一定會生存下去,世界一定會生存下去。人們全心全意在這個世界上所信仰、尋求和熱望的一切都將恢復其人性的面貌。他因其對小說藝術的卓越貢獻被授予2007年度捷克國家文學獎

作品列表

小說:

《玩笑》

《好笑的愛》

《生活在別處》

《告別圓舞曲》

《笑忘錄》

《不能承受生命之輕》

《不朽》

《慢》

《身份》

《無知》

《為了告別的聚會》

劇本:

《雅克和他的主人》

文論:

《小說的藝術》

《被背叛的遺囑》

《帷幕》

《埃施的可能性》

《超越於因果關係之上》

《多元歷史主義》

圖書簡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LEINSOUTENABLELEGERETEDELETRE,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紐約時報》曾評論該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之作。本意: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如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

米蘭·昆德拉是一位偉大的小說家。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開始,他那如同音樂奏章般的斷章法、通俗的笑劇模式、對集權社會(甚至包括集權家庭)的犀利觀察與剖析、浩浩蕩蕩的哲學思辯,令讀者瞠目結舌,流連忘返。

版本介紹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各版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各版本
米蘭•昆德拉於中國,是個並不陌生的陌生人:《笑忘錄》《為了告別的聚會》這些讓多數國內讀者如雷貫耳、又有一些似懂非懂的語言就出自於這位捷克著名作家之筆。但是,直至上海譯文出版社獲得昆德拉13部作品的獨家授權前,米蘭•昆德拉的作品都是經刪改或譯自英譯本的“非法出版物”,讀者始終難以一窺米蘭•昆德拉的真貌。米蘭•昆德拉對作品的翻譯一向慎重,他嚴格要求翻譯其作品的人要以他直接撰寫的或親手校訂的法文本為準。這位由旅居而定居而入籍法國的捷克作家早已經視法語為他的第二母語。上海譯文版的“昆德拉”全部從法文重新翻譯,都源自法國著名的伽里瑪出版社

米蘭·昆德拉20多年來都在用法語出版他的作品,而且還將自己早期的《玩笑》等捷克文作品親自翻譯成了法文,並標註:“經作者修正,法文本與原文具有同等的真實性。”翻譯家,南京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博導許鈞翻譯了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原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至此,法語無疑已經成了昆德拉的常用語言,他在對其它語種的譯本做評論時指出,根據法文本翻譯才是最好的,英譯本沒有經過作者參與,所以並不可取。在中國,昆德拉的作品魅力傾倒了無數讀者,但他仍然有遺憾,希望有譯者能夠將他的法文本直接翻譯到中文,最大限度地展現原著的靈魂。為了完成昆德拉的夙願,上海譯文出版社趙武平先生特地前去巴黎拜見昆德拉,同他商談翻譯著作權。昆德拉非常高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並表示如果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遇到什麼障礙,可以直接與他聯繫,他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忠實原著”。

新舊版本的比較

本書自作家韓少功1985年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為名譯成中文後,在我國影響巨大,書名成為經常被套用的流行詞組。不過,這次重譯,書名被改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為中國讀者所熟知,這次許院長應上海譯文之邀重新翻譯這本書,在他的筆下,不僅內容換了一種風格,書名也變了樣,改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已經約定俗成,讀者對新書名會不會產生一種距離感?

許鈞比較了一下兩人的譯本,“韓少功是從英文轉譯到中文上來的,因此我的翻譯應該比他更接近原著;另外,韓少功的譯著是十幾年前時代的產物,當時受到了種種意識形態的影響,有些片段他沒有譯出來,而現在中國讀者的判斷能力大大增強,對昆德拉的觀點都能有自己的思考,所以我在翻譯的過程當中沒有任何迴避,全文展現了出來。”

許鈞對記者稱,任何東西都不是一次完成的,翻譯是一種文化積累和拓展,“兩個書名看起來差不多,其實傳遞的意思不太一樣,原書名‘生命中’的範圍太廣,是一個總的概念,包括了死亡在內的一切東西,這么龐雜的內容很難在一本書中談清楚;新書名中的‘生命’二字單指生命本身,多出了許多的哲學意味。”

翻譯時經常“不能承受”

昆德拉的敘事方式表面輕鬆,內在深沉,作品中的苦難和冷漠讓讀者“不能承受”。翻譯昆德拉的作品,同樣經歷過一場“不能承受”,許鈞說道:“《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闡述了對生命和死亡的思考,翻譯時,我經常會想到短暫與永恆、輕與重、嚴肅與不嚴肅等等的主題,沉重得幾乎‘不能承受’。”翻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在技法上倒是沒有牽絆,“我看過這本書的英文、法文、中文本,還有許多相關評論,所以這次重譯時我的理解力和把握力都可以勝任這項工作,過程很流暢。雖然我的中文本在昆德拉的法文本之後,但藝術風格不一定在他之下。”

這個版本的譯者許鈞,筆名文沛,1954年9月27日生於浙江省龍游縣,1975年畢業於南京外國語學院,1976年-1978年留學於法國勃列塔尼大學,1985年入南京大學外文系,1988年獲碩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西方語言文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等。曾多次出國訪問講學,已發表法國語言文學與翻譯研究論文150餘篇,著作6部,包括《杜拉斯文集》《追憶似水年華》等,1999年獲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金質教育勳章”。

小說梗概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_《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全世界公認最受歡迎的暢銷書,昆德拉最受歡迎並獲得好評最多的作品,也是昆德拉的才華得到集中體現的一部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描述了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成專橫壓榨之風潮,普通知識分子命運多舛的複雜故事。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絕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我們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比如,靈與肉,它帶領著我們思考——什麼才是人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意蘊深遠,讀它,你能領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絕不枯燥。

這是一部哲學小說,共有八章:第一章《輕與重》;第二章《靈與肉》;第三章《誤解的詞》;第四章《靈與肉》;第五章《輕與重》;第六章《偉大的進軍》;第七章《卡列寧的微笑》。

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位外科醫生托馬斯是個固執地拒絕“媚俗”的人,他背叛父母的意願離了婚,有著眾多的情人,其中最為親密的情人是畫家薩賓娜。有一次他到郊外的一個小鎮上出診,認識了那裡的女招待特麗莎。樸素而美麗的特麗莎讓托馬斯一見鍾情,而特麗莎對風度翩翩的托馬斯也頗有好感。

不久特麗莎到城裡找托馬斯,他們同居在一起。在薩賓娜的幫助下,愛好攝影的特麗莎在某雜誌社謀到一份工作。托馬斯雖然愛特麗莎,但是卻不願做家庭責任的附庸,更不願像別人那樣甘於平淡地生活,仍然與別的女人胡混。特麗莎雖然出身下層,但她內心渴望高尚的精神生活。特麗莎深愛著托馬斯卻不能接受他這種生活方式,然而又不能左右他,只有痛苦地與他維護著一個家庭的外殼。

1968年8月,前蘇聯領導人所指揮的坦克,在“主權有限論”等等旗號下,以突然襲擊的方式,一夜之間攻占了布拉格,扣押了捷克黨政領導人。“布拉格之春”強烈地震動了這個家庭,特麗莎立刻找到了自己的意義,她熱心地充當著一個愛國記者的角色,拍下了大量蘇軍入侵的照片。與特麗莎不同,不願媚俗的托馬斯雖然憎恨入侵者,同情反抗者,卻不願用行動支持他們,不願為他們簽名,也不願簽名幫助政府,托馬斯認為,為誰簽名都是一種媚俗行為,他不願替別人充當製造聲勢的工具。

後來,托馬斯和特麗莎為了逃避當局的迫害去了中立國瑞士。令特麗莎沒有想到的是薩賓娜也流亡到此,且與托馬斯重修舊好。特麗莎無法繼續忍受下去,憤然返回了布拉格。在離開特麗莎最初的幾天,托馬斯確實感到了自由,但很快這種輕飄飄的失落感又讓他難以忍受,於是他也重回布拉格尋找特麗莎。在布拉格,托馬斯因一篇文章得罪有關當局,並拒絕在收回自己文章的聲明上籤字而受到迫害。最後托馬斯與特麗莎二人移居鄉下,不幸在一次車禍中雙雙意外身亡。

和托馬斯一樣,薩賓娜也是一個堅決的反“媚俗”者,不過她卻從人們的“媚俗”中得到了好處。在瑞士,人們由於同情她的祖國而願意掏錢買她的畫,這讓她發了一大筆財。在一次宴會上,薩賓娜和瑞士的一名大學教師弗蘭茨相戀。弗蘭茨是一個相貌英俊的男士,事業有成,所有這些成功以後的感覺讓他覺得“輕”。他渴望反抗,渴望激情,於是他加入了聲援捷克人民的遊行示威大軍。後來在越南入侵高棉期間加入赴柬醫療隊,但他這種堂吉訶德式的行動並沒有產生任何實際成果,後來受到歹徒的襲擊而喪生。

作品剖示隱密的無情,探討愛的真諦,涵蓋了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祖國之愛。在任何欲望之下,每個人對於各類型的愛皆有自由抉擇的權利,自應負起誠懇執著的義務。人生責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卻也是最真切實在的,解脫了負擔,人變得比大地還年輕,以真而非,一切將變得毫無意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複的書,其中裝載了多種涵義:被政治化了的社會內涵的揭示、人性考察、個人命運在特定歷史與政治語境下的呈現,以及對兩性關係本質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極其聰明地將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寫成一部非同凡響的小說——其中既有隱喻式的哲學思考,也有人的悲歡離合的生命歷程的展現。

題解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米蘭·昆德拉是一位喜歡借小說闡釋哲理的作家。在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關於“輕與重”,關於“靈與肉”,關於生命中的“偶然與必然”,實在是塵世中讓人頗感迷惑的命題,雖然人們早已習慣了對它們給予漠視。書中昆德拉用他哲人的深邃,小說家的細膩,把這些人生的堅果一個個敲開了讓人看見。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倒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那么,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

在這個簡單的愛情故事裡,托馬斯、薩賓娜、特麗莎、弗蘭茨相遇在捷克那個被命名為“布拉格之春”的歷史時段。他們的命運因而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一個剪影,托馬斯和特麗莎的生活被捷克歷史上的這一段撕裂了,當他們最後在一個小農莊找到避難之所時,托馬斯是一個卡車司機,特麗莎放牧農莊的奶牛,生活和布拉格已有了完全的不同。薩賓娜則背井離鄉,永遠地離開了故土,弗蘭茨這個日內瓦大學的教授以他的方式愛著薩賓娜。薩賓娜祖國的悲劇增加了他的愛情美感,最後他追逐著這種美感,在一個遠離歐洲的地方,借著一場突然的死亡得以解脫。這些小人物就這樣一個個地被那個時代的洪流淹沒了,似乎不餘一絲痕跡。

但他們留下來的又並非全是虛無,雖然昆德拉以一種虛無主義的感慨,引用那句德國諺語:只存在一次的事就象壓根未存在過。在書中昆德拉反覆強調說,生活是一張永遠無法完成的草圖,是一次永遠無法正式上演的彩排,人們在面對抉擇時完全沒有判斷的依據。我們既不能把它們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相比較,也無法使其完美之後再來度過。那么面對生活,我們注定要陷入一種茫然嗎?書中的人物是根據“美的法則編織生活“的。托馬斯無疑是受到沉重感的誘惑,為他的選擇一再付出代價,最後這個布拉格的知名外科醫生,不得不在一個偏遠的小鎮落腳。薩賓娜一再地逃避媚俗的世態,為的只是那份“輕盈”,可這樣一種“輕”注定是一生的漂泊不定,這無非是另一種痛苦。正如昆德拉說的是一種不能承受之輕。昆德拉提到史達林之子雅可夫的死時,評論說是一種真正形而上的死,無論是托馬斯的沉重,還是薩賓娜的輕盈都可以說是基於某種形而上價值觀的選擇。當人們回首往事,重新回味人生十字路口的一次次選擇,你曾經做出的決定是茫然隨意的嗎?那中間是不是也有一咱形而上的東西被你堅持著,難道這些說不清的執著,便是我們今天種種痛苦的根源嗎?

薩賓娜選擇了一種輕盈,使自己飛升到一了一個高得不能再高的地方,然而高處不勝寒,遠離故國,孑然一身,她接近了自己的理想地,但你能說那是一種幸福嗎?而托馬斯的人生軌跡則是一個向下的過程,為著對特麗莎的一份莫明的愛,當被特麗莎侵略性的軟弱誘惑著。象一個被山林女妖誘入沼澤的村民,漸漸沉沒。最後當他在一場似真似幻的夢境中,徹底放棄了自己追逐性愛的癖好,拋棄了所謂他的愛情的必然的女子,決定追隨特麗莎這個他自認為是只是出於偶然的愛人的時候,他終於能夠全心全意地和特麗莎相愛了。就這樣在那個遠離布拉格的小農莊,一個卡車司機和珍上放牧的女子之間,有了一段幸福的愛情。這時托馬斯的地位,已經“低得不能再低”。

看得出來,昆德拉從一兩個關鍵字,如“輕與重”、“靈與肉”等,以及基本情境出發構成了小說的人物與情節。當然,人物不過是哲學中的代碼,情節也不過是哲學中的情境。小說的主要人物有四個:托馬斯、特麗莎、薩賓娜、弗蘭茨。昆德拉在書中提出輕、重、靈、肉、記憶、虛弱、眩暈、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碼,並與人物一一對應,支撐起各自的生存狀態,展現了心靈與肉體的兩重性。而每個關鍵字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側面。可能性是與一次性相抗爭的最積極的方式,因而此書可視為對自以為是的“絕對”的瓦解。而生命由於缺乏絕對的意義,變得沒有依憑與支撐,甚至不如隨風飛舞的羽毛那樣有確定的方向。

他以一個哲人的睿智將人類的生存情景加以考慮、審查和描述;有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與性愛兩個敏感領域,並出步形成了“幽默”與“復調”的小說風格。

思想內蘊

米蘭·昆德拉說過,生長於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為身處小國,要么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么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昆德拉就是一個世界性的人,他說:“如果一個作家寫的東西只能令本國的人了解,則他不但對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更對不起他的同胞,因為他的同胞讀了他的作品,只能變得目光短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醫生托馬斯、攝影愛好者特麗莎、畫家薩賓娜、大學教師弗蘭茨等人的生活為線索,通過他們之間的感情糾葛,散文化地展現了蘇軍入侵後,捷克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和情緒,富於哲理地探討了人類天性中的“媚俗”本質,從而具備了從一個民族走向全人類的深廣內涵。

米蘭·昆德拉在這部小說中,圍繞幾個人物的不同經歷,經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將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對諸如回歸、媚俗、遺忘、時間偶然性與必然性等多個範疇進行了思考。這是一部哲理小說,與傳統的小說不同,它不再通過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讀者,而是用將讀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過生活中具體的事件引起讀者形而上的深層思考。米蘭·昆德拉正是由於能夠將小說藝術與現代西方哲學結合起來,故而成為當今世界文壇上最為引人注目的作家。

米蘭·昆德拉的思想帶有強烈的存在主義的傾向,因此,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作者對人生的命運與價值的關注是該書主題。生命的存在與價值的問題是任何一個人也無法逃避的問題,生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在米蘭·昆德拉看來,人生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來自於我們對生活目標的錯誤選擇,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世人都在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標本身就是一種空虛。生命因“追求”而變得庸俗,人類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在“追求”的名義下,我們不論是放浪形骸,還是循規蹈矩,最終只是無休止地重複前人。因此,人類的歷史最終將只剩下兩個字———“媚俗”。

媚俗一詞源於德語的Kitsch,被米蘭·昆德拉在多次演講中引用。昆德拉認為,媚俗是以做作的態度取悅大眾的行為,這種行為侵蝕人類最初美好的心靈,是一種文明病。他甚至指出藝術中的現代主義在眼下幾乎也變成了一種新的時髦,新的Kitsch,失掉了最開始那種解放個性的初衷。媚俗不僅是我們的敵人也是我們自己。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昆德拉借薩賓娜的思索表達了他的看法,只要有公眾存在,只要留心公眾存在,而不是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就免不了媚俗。不管我們承認與否,媚俗是人類境況的一個組成部分,很少有人能脫俗。媚俗不僅僅是某些人或某些國家的問題,而是整個人類的問題。由於媚俗,人們往往會用意志代替個人追求,由於媚俗,人們往往會扭曲自我的價值判斷以迎合整體的價值取向。當整個價值判斷體系完全失重,美與醜、善與惡、好與壞無從判別,甚至形成一體時,生命在外界和內心的沉重抗擊之下也就變得無所適從,變成了不能承受之輕。

人類自產生以來,就面對著兩個宇宙:無比遼遠的外宇宙和無比深邃的內宇宙。對兩個宇宙的探索幾乎是同時開始的。但在不同時期,這兩類探索在人類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迥異,人們因此也就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作品形式來表現這種理性的探求。

在英雄的史詩時代,人們開拓空間、征服自然,顯示出任何其他動物難以企及的巨大力量。這種一往無前的精神狀態最適合用交響樂式的作品來表達。而一旦對外界的探索和征服達到一定程度,人類的眼光開始投向生命的本質意義和人性的自身批判時,規模宏大的交響樂就未免顯得有些大而無當,再難與這個時代的節拍相契合了。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出不了荷馬巴爾扎克托爾斯泰

代替交響樂應該是精巧典雅的室內樂,而室內樂中最奇妙、最完美的形式,莫過於四重奏。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就足以傳達這個時代的任何聲音。當過爵士樂手的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正是當今無數精深的四重奏作品中的妙品。還沒有哪個現代作家像昆德拉那樣,穿透變幻莫測的政治雲障,直刺人類深層本質的劣根性。在從共時性的闡述過渡到歷時性的詮釋中,昆德拉對生命本質進行形而上的批判,從而接觸到人類內宇宙的最核心部分,完成他對內宇宙的理性探求歷程。

昆德拉揭示了人類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但他和我們一樣,無力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永劫回歸'是不可能的。民族歷史、個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沒有初排,沒有草稿,選擇也就變得毫無意義。我們不選擇媚俗,又能選擇什麼呢?安知抗擊媚俗的決心和勇氣不是另一種更大的媚俗?一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么可能避免媚俗呢?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而艱難的決心'不都是輕若鴻毛嗎?這又是一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昆德拉由此對生命的終極意義表示了懷疑,而那是我們的前人認為理所當然而又堅信不疑的。我們無可選擇又必須選擇,我們反對媚俗又時時刻刻都在媚俗。

藝術貢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布拉格街景
米蘭·昆德拉是一位偉大的小說家。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開始,他那如同音樂奏章般的斷章法、通俗的笑劇模式、對集權社會(甚至包括集權家庭)的犀利觀察與剖析、浩浩蕩蕩的哲學思辯,令讀者瞠目結舌,流連忘返。最神奇的是他在小說章節的鋪排上,看來完全不相干的兩條故事軸線,最後卻在某一點發生了奇異而完美的匯流,讀者一下子被帶到了更高的位置,得以窺見小說家完美的布局,如同聆聽一首完美的交響樂章,令人不禁拍案叫絕。然而,昆德拉的小說並不好讀。也許對多數的讀者來說,我們只能捕捉到他完整拼圖裡的某一塊或某個脈絡,作為閱讀的線索。而今,一個小說家說“小說”的集子再次出版了,這本昆德拉言之為一個實踐者反思的《小說的藝術》,值得喜愛閱讀小說、甚至創作小說的人一讀。

昆德拉的小說可以畫出清楚的以“七”為基礎的建築結構技術圖,巧妙地運用復調結構,配合內在樂曲的速度,以黑色幽默書寫著人間的愛與性,歷史與政治,存在與衝突。昆德拉堅稱,小說家不是歷史學者,也不是先知,而是“存在的探索者”。小說立於遊戲與假設的領土上,在這裡,肯定式的哲學沉思語言並不適用,一切都是質問、假設的。昆德拉的小說中出現了許多令人驚訝的完美結構,然而這個結果卻往往在創作完畢時才被印證,因此他說,這是純屬形式上的必然性,而無須刻意安排、加以計算。

略過昆德拉小說形式上的探討,直入其本質,這是小說最撼動人心、千古不移的所在。他舉出了揚·斯卡瑟的詩句“詩人並不發明詩,詩在那後面的某個地方”,小說亦然。他以卡夫卡為師,卡夫卡的小說在真正的集權社會尚未成形時,就預先揭示了它的面貌。這不是基於他通靈的神秘預言,而是卡夫卡藉由觀察自己私密事物與微觀當時的社會,打破隔板,從而看見了“在那後面的東西”,正是這真理的揭露,打破時空阻絕的美感使得讀者流連忘返、目眩神迷。昆德拉自稱要傳承卡夫卡的傳統,為真理而服務,也因之,他的小說具有了徹底的自主性,閃耀著耀眼的光輝,而小說家,只是作為一名發現者。昆德拉一方面強調對傳統的重新讀解,一方面強調創新(“要重複,就必須沒有廉恥,沒有智慧,沒有品位”)。他重新對小說和講故事做出了區分。在昆德拉的論述中,是菲爾丁的創新使小說誕生的。然後在塞萬提斯、拉伯雷和斯特恩的筆下,小說才得到了準確的定位。當然,每個作家都會將傳統進行一次重新書寫,這一點正如艾略特所說:“兒子生下了父親”。昆德拉的特別之處似乎是在反情節與反說教這兩點上摧毀“故事”的絕對權威,並從這個角度重新闡釋作家的作品及其意義。

要真正了解一個作家的價值,就必須把他放在他應有的位置上。這個位置包括時間和空間兩方面。而文學史首先是個時間的概念,昆德拉在此強調了空間概念。在他看來,文學空間在以往的文學閱讀和寫作中被扭曲了。比如說,昆德拉自己就被評論家當做斯拉夫作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曼傑斯塔姆放在一起討論。而昆德拉極為反感(當然並不是對俄國大師不滿),原因在於把他和這些作家放在一起,他的面貌(他的努力、他的美學特徵)根本無法看清楚。針對文學史中這個有害的概念“斯拉夫文學”,昆德拉指出:儘管存在“斯拉夫民族的語言統一性,但並不存在任何斯拉夫文化,任何斯拉夫世界。”昆德拉在哪裡?從前面的兩本書中我們知道了,就是要到布洛赫、穆齊爾、貢布羅維奇等人組成的名單中去找他。

昆德拉以冰島文學(《薩迦》)舉例說明小民族文學的命運:“歐洲散文中最早的偉大文學珍品是在它最小的一個國家內創造出來的,這個國家,即便在今天,還總共不到三十萬人口。”昆德拉極善於對不被人注意的文學史訊息進行分析,從而得出與常見看法截然不同的文學史悖論。他提醒我們警惕今天的文化全球化,也必須警惕“地方主義”。因為“地方主義”總是慣於打著民族的旗號去戕害本民族的文學。“如何來定義地方主義?就是無法做到(或者拒絕)將它的文化放在大環境下來看。”“地方主義”分兩種版本:小民族的地方主義和大民族的地方主義。對小民族來說,文學“不是純粹的文學史的事情”,而是“人民的事情”。無論是什麼樣的大師,他們總要“縫織出一面民族大旗,在他們的作品之上揮舞。”而大民族的地方主義則有兩種罪孽,不僅把本國的世界級作家和本國“名人”相提並論,還全盤接受了那些小民族對自己的大師的狹隘看法。

昆德拉所要求的閱讀,就是撕裂預先闡釋的帷幕去發現作品的審美價值。這些預先闡釋無論包含怎樣的正義和美學的內容,只要一個人在讀一本書之前就開始闡釋,他就是在對藝術作品犯罪。

影視資料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電影片段《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電影片段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布拉格之戀

英文名稱: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

更多中文片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沉重浮生、布拉格之

美國奧里馬影片公司

影片類

愛情/劇情

片長

171分鐘

國家/地區

美國

演職員表

導演

菲利普·考夫曼PhilipKaufman

編劇

米蘭·昆德拉MilanKundera.....(novel)
讓-克勞德·卡瑞爾Jean-ClaudeCarrière.....(screenplay)&
菲利普·考夫曼PhilipKaufman.....(screenplay)

演員

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DayLewis.....Tomas
朱麗葉·比諾什JulietteBinoche.....Tereza
莉娜·奧琳LenaOlin.....Sabina
德雷克·德·林特DerekdeLint.....Franz
厄蘭·約瑟夫森ErlandJosephson.....Ambassador
達尼爾·奧勒布里斯基DanielOlbrychski.....InteriorMinistryOfficial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StellanSkarsgård.....TheEngineer
科洛維斯·科爾尼拉ClovisCornillac.....BoyinBar

影片介紹

在表現“性”的題材方面,歐洲影片往往比好萊塢更少約束。從歐洲的藝術片中,觀眾既能在精神上受到啟迪,又能得到感官刺激,本片即是這樣一部模仿歐洲電影風格的作品。在這部影片中,性場面的表現潑辣大膽,一反美國電影隱晦含蓄的手法。為了使3位主角在展現自己的肉體時沒有負擔,導演特意起用了沒有好萊塢明星背景的歐洲演員。由於影片風格酷似歐洲的藝術電影,以至於很多人誤認為菲力普·考夫曼是一位歐洲導演。本片被評為1988年美國十佳影片之一,獲坎城電影獎

本片的導演菲利普考夫曼很擅長從小說中提煉出最有價值的電影主題出來,在他以前的作品《情迷六月花》里展現出的是愛與欲, 《鵝毛筆》則是靈與肉,都是原著小說中的最為重要的核心。而考夫曼的這部《布拉格之戀》最主要青表達的是生命中的輕與重,與小說中深厚與凝重的闡述方式不同,考夫曼簡單到單純地用托馬斯與特蕾莎之間長久而如戰爭的愛情,告訴我們這個哲學問題的答案。

整個故事發生在三個環境下:布拉格、日內瓦和一個寧靜的村莊。三個環境的三種色調營造了三種不同的氣氛,布拉格陰暗緊張加上時常壓抑的氣氛,給托馬斯和特麗莎的愛情帶來了一些慌張感。在蘇軍入侵布拉格之後的一段描寫反抗人民的片段中,托馬斯和特麗莎奔走在慌亂人群中間,讓觀眾感覺到另一種抑鬱。在布拉格,一切都很壓抑,而陽光燦爛的日內瓦又是另外一個世界,在這裡,托馬斯逃離了祖國找到了自由,然而失落感又重新回到了特麗莎的身上,在這裡她更加迷失自物,她寧願回到壓抑的布拉格,回歸自己熟悉的生活。最終他們去到一個寧靜的村莊,並在此找到了和諧愛情。改編自名著的電影一向處境艱難,有了原著的珠玉在前,人們的要求就很苛刻,而且文字和影像究竟有很大的差別,擺脫原著來單獨地看待影片或許才比較公平。所以如果不去聯想昆德拉所謂的“生命之輕”,撇開小說中的哲學探討,用輕鬆的態度去看《布拉格之戀》,這的確是一部相當優秀的影片。

演員

瑞典演員莉娜·奧林曾參加過伯格曼的影片《排練之後》的演出,在本片中,莉娜·奧林飾演拚命追求獨立性的薩比娜,她的表演頗富戲劇性。當年23歲的法國著名女星朱麗葉·比諾什飾演片中特麗莎,她是考夫曼從上百位候選者中挑選出來的。對於丹尼爾·劉易斯來說,本片是他表演生涯中值得紀念的一部,雖然當時他已因出演《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和《美麗洗衣店》等英國電影而在影壇嶄露頭角,本片使他打入了好萊塢,從而拓寬了他演藝事業的空間。

精彩花絮

薩賓娜在她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住在美國的一所大房子,實際上這個房子的真正主人是影片剪輯師沃爾特·馬秋。

1989年這部電影在俄羅斯首映,螢幕有嚴格限制,只能在午夜放映。儘管如此,每場還是有超過三千人前來觀看,還有上千人只能站在門旁的過道上觀望。很多人在此之前看到的電影都是反映捷克入侵,正是由於蘇聯政府把蘇聯入侵捷克這段史實修改成了自己是英雄,而捷克是叛亂者。對於大多數俄羅斯人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換一種立場來看待這段歷史。

影片使用了捷克導演詹·尼梅克的資料鏡頭,就是蘇軍坦克(1968年8月20日和21日)入城那段著名的“布拉格之春”。當時尼梅克正與約瑟夫·斯克沃萊吉拍攝的一部關於布拉格的紀錄片,名為《布拉格清唱劇》(1968年)。影片還使用了曼·雷和比爾·布蘭蒂的攝影素材。

本片成本為1700萬美元,原計畫在南斯拉夫拍外景,但是,由於“軍方不願意在南斯拉夫拍攝坦克入侵的鏡頭,因為他們不願意得罪俄國人”,因此,許多外景後來只好在法國里昂日內瓦等城市拍攝。

影響評價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昆德拉的才華得到集中體現的一部作品。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米蘭·昆德拉把哲理小說提升到了夢態抒情和感情濃烈的一個新水平。啞默中含有嚴酷的真理,雄辯中伏有美麗的謊言,困惑的目光觸及到一個個辯證的難題,兩疑的悖論,關於記憶和忘卻,關於媚俗和抗俗,關於自由和責任……它被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20世紀80年代世界十大傑出的文學作品之一。

在本書中以其獨特的生命視角、冷俊且蘊涵某種智慧的思慮,審視了人類靈魂的空虛與充盈、靈肉與輕重,詮釋了生命之中某種不曾泯滅的真理。在米蘭·昆德拉看來,人生是痛苦的,這種痛苦源於我們對生活目的的錯誤把握。雖然世界上有許多人,每個人都在按著各自的生活目標而努力,但每個目的卻都有著其本身的空虛,求名者無非鏡花水月,求財者無非身外之物。雖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是以其深刻而著稱於世的,但他的筆墨功夫、敘事風度也卓爾不群,堪稱文本方面少有的巨匠。在充滿著哲人的深刻之外,米蘭?昆德拉顯然還具備詩人的激情以及散文家的敏銳,而其中任何一種特質都足以令其傲立當世。總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20世紀難得一見的巨著,對於熱愛小說的讀者而言,不讀它將是一個永遠的遺憾。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昆德拉藉此堅定地奠定了他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紐約時報》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昆德拉把哲理小說提高到了夢幻抒情和感情濃烈的一個新水平。”

――美國《新聞周刊》 

“米蘭·昆德拉本著一個作家的道德與良知,代替歷史學家見證一個黑色的時代,揭露極權主義者妄圖製造無人見證的歷史的險惡用心。昆德拉認定:自己的故鄉是文化意義上的家園,而不是某一個狹義的地理區域。他在法國像一粒塵埃一樣飄來飄去,享受著生命甜美的輕盈,感受到比在破碎的故鄉還要自在許多。昆德拉不愧是一位大徹大悟的智者。” ――著名學者 岳西


走進西方文藝

西方文藝在世界文藝中占據著重要而且顯著的地位,可以說,是西方文藝塑造了當今世界文藝的主流。西方文藝中的瑰寶璨若星漢,有著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詩等塑造了西方人性格的煌煌著作,也有新電影、立體主義繪畫等震撼了人們傳統藝術觀的作品。了解西方文藝,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西方

米蘭·昆德拉作品集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捷克小說家,生於捷克布爾諾市。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於1975年移居法國,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代表作品有《笑忘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