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托爾斯泰小說]

《復活》[托爾斯泰小說]
《復活》[托爾斯泰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復活》是托爾斯泰世界觀轉變後創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他晚年思想與藝術探索的結晶。小說寫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誘姦了農奴少女卡秋莎•瑪絲洛娃後將她拋棄,10年後,淪為妓女的瑪絲洛娃因被誣告犯了殺人罪而投入監獄。在法庭上,作為陪審員的聶赫留朵夫發現被審判的罪犯就是瑪絲洛娃,於是良心發現,決心要贖罪,為她抗訴。抗訴失敗後,他隨瑪絲洛娃流放西伯利亞,並決定和她結婚。瑪絲洛娃拒絕了他,但內心為他的行為所感動。最後,他們的精神都走向了“復活”。托爾斯泰在這部小說中把人的精神復活看作社會根本轉變的起點,這種思想集中地通過對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復活的描寫表現出來。

基本信息

《復活》《復活》
《復活》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托爾斯泰的傑作,是世界文學的不朽名著之一。它是托爾斯泰思想探索和藝術探索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它代表了托爾斯泰創作的最高成就。這部小說通過地主家的養女卡秋莎.瑪絲洛娃的受辱、墮落以及被下獄、被流放的悲劇,表現了對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對沙皇俄國的專制國家機器、官僚制度、教會、法庭、監獄以及土地私有制等等的無情嘲諷、揭露和批判。它鮮明地體現了托爾斯泰“撕毀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現實主義”。

作者簡介

《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最偉大的代表,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1828年9月9日出生於圖拉省克拉皮文縣的亞斯那亞·波利亞納一個有名望的貴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後去世。童年和少年時代受過嚴格的貴族親職教育。托爾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親職教育,1844年曾就讀於喀山大學東方語文學系,準備當外交官。次年又轉入法律學系,受到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1847年因不滿學校教育,輟學回到家鄉雅斯納亞·波里亞納。他在自己的莊園裡試圖改善農民處境,未獲成功。1851年隨長兄赴高加索,當了一名志願兵,後又參加了克里米亞戰爭。托爾斯泰從50年代開始創作。早期作品主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851—1857)、軍事小說集《塞瓦斯托波爾故事》 1856)、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 1856),以及赴西歐旅行時寫下的小說《琉森》 又譯《琉森》)(1857)等。60年代初,他的創作進入高潮,除完成中篇小說《哥薩克》(1853—1863)等作品外,還創作了史詩性的長篇巨著《戰爭與和平》(1866—1869)。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這兩部作品使他贏得了崇高的世界聲譽。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在長期精神探索的基礎上,完成了世界觀的激變,與本階級決裂,轉向宗法農民一邊。這時他加強了對專制制度的批判,但又進行“不以暴力抗惡”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說教。80年代以後,托爾斯泰仍不斷有傑作問世。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此外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哈澤·穆拉特》(1904)、《舞會之後》(1911)、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活屍》(1911)等。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他還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晚年的托爾斯泰始終為自己的思想情緒與農民有距離而深感痛苦,為自己的家庭生活與農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1月10日離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於阿斯塔波沃車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托爾斯泰思想中充滿著矛盾,這種矛盾正是俄國社會錯綜複雜的矛盾的反映,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貴族知識分子在尋求新生活中,清醒與軟弱、奮鬥與彷徨、呼喊與苦悶的生動寫照。托爾斯泰的作品縱然其中有反動的和空想的東西,但仍不失為世界進步人類的驕傲,他已被公認是全世界的文學泰斗。列夫·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重要作品:

內容提要

《復活》托爾斯泰與妻子
聶赫留道夫公爵莫斯科地方法院的陪審員。一次他參加審理兩個旅店侍役假手一個妓女謀財害命的案件。不料,從妓女瑪絲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認出原來她是他青年時代熱戀過的卡秋莎。於是十年前的往象一幕幕展現在聶赫留道夫眼前:當時他還是一個大學生,暑期住在姑媽的莊園裡寫論文。他善良,熱情,充滿理想,熱衷於西方進步思想,並愛上了姑媽家的養女兼婢女卡秋莎。他們一起玩耍談天,感情純潔無暇。三年後,聶赫留道夫大學畢業,進了近衛軍團,路過姑媽莊園,再次見到了卡秋莎。在復活節的莊嚴氣氛中,他看著身穿雪白連衣裙的卡秋莎的苗條身材,她那泛起紅暈的臉蛋和那雙略帶斜眼的烏黑髮亮的眼睛,再次體驗了純潔的愛情之樂。但是,這以後,世俗觀念和情慾占了上風,在臨行前他占有了卡秋莎,並拋棄了她。後來聽說她墮落了,也就徹底把她忘卻。現在,他意識到自己的罪過,良心受到譴責,但又怕被瑪絲洛娃認出當場出醜,內心非常緊張,思緒紛亂。其他法官、陪審員也都心不在焉,空發議論,結果錯判瑪絲洛娃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四年。等聶赫留道夫搞清楚他們失職造成的後果,看到瑪絲洛娃被宣判後失聲痛哭、大呼冤枉的慘狀,他決心找庭長、律師設法補救。名律師告訴他應該抗訴。

聶赫留道夫懷著複雜激動的心情按約去米西(被認為是他的未婚妻)家赴宴。本來這裡的豪華氣派和高雅氛圍常常使他感到安逸舒適。但今天他仿佛看透了每個人的本質,覺得樣樣可厭:柯爾查庚將軍粗魯得意;米西急於嫁人;公爵夫人裝腔作勢。他藉故提前辭別。

回到家中他開始反省,進行“靈魂淨化”,發現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是“又可恥,又可憎”。母親生前的行為;他和貴族長妻子的暖昧關係;他反對土地私有,卻又繼承母親的田莊以供揮霍;這一切都是在對卡秋莎犯下罪行以後發生的。他決定改變全部生活,第二天就向管家宣布:收拾好東西,辭退僕役,搬出這座大房子。

聶赫留道夫到監獄探望瑪絲洛娃,向她問起他們的孩子,她開始很驚奇,但又不願觸動創傷,只簡單對答幾句,把他當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盧布菸酒錢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聶赫留道夫又去探監並表示要贖罪,甚至要和她結婚。這時卡秋莎發出了悲憤的指責:“你今世利用我作樂,來世還想利用我來拯救你自己!”後來聶赫留道夫幫助她的難友,改善她的處境,她也戒菸戒酒,努力學好。

聶赫留道夫分散土地,奔走於彼得堡上層,結果抗訴仍被駁回,他只好向皇帝請願,立即回莫斯科準備隨卡秋莎去西伯利亞。途中卡秋莎深受政治犯高尚情操的感染,原諒了聶赫留道夫,為了他的幸福,同意與尊重她體貼她的西蒙松結合。聶赫留道夫也從《聖經》中得到“人類應該相親相愛,不可仇視”的啟示。

《復活》在我國自本世紀初至今已出版六種譯本,三四十年代先後又有戲劇家田漢夏衍改編的同名劇本的發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己成為我國讀者和觀眾極為熟悉和喜愛的人物形象。

寫作背景

《復活》列夫.托爾斯泰畫像
托爾斯泰(LeoTolstoy,1828-1910)六十歲、也就是一八八零年代,思想與創作方向有了根本性的轉變,這是他第三部長篇作品《復活》的前奏。一八八一年托爾斯泰發表的《懺悔錄》中說:“在我身上發生的轉變,其實我早有準備,這轉變的素質存在於我自身。我發現我們富人和有學問的人這個階層里的生活,不僅使我厭惡,而且失去了任何意義....效力於創造生活的基層人民,才是我唯一的真正事業....我背棄了我們那個階層的生活,認識到了這不是生活....。”《戰爭與和平》中的卡普能,成為托爾斯泰的理想。

“為卡普能而寫的書”

托爾斯泰這種劇變,是因一八六一年後,農奴的壓迫除了來自地主與官吏,又多了資產階級,農民苦難倍增,托爾斯泰無法忍受。九十年代初期,托爾斯泰發表了幾篇談論饑饉的著名文章,文章中揭露一些省分中駭人聽聞的災難,指責統治階級對饑民的命運毫不關心。他自己也多次在饑荒省分辦食堂實行賑濟。

從這時候開始,托爾斯泰文風大變,所出的集子色彩強烈插圖很多,但是文字淺白故事簡單,簡直無法讓人相信這些是出自「戰爭與和平」這撼人史詩的一代文豪。原因無他,他開始寫文章給這些他關切的農民看,於是徹底放下他過去的身段。這些故事集,包括《人為何而活》、《傻子伊萬》、《伊萬‧伊利伊奇之死》等等。托爾斯泰想用這些文章,進入到沒有教育水平的一般農民心靈深處,延續其「在生活中認識上帝」的理念,跟這些農民對談。這些作品中的道德宗教色彩也越來越強烈。然後,八十年代末期,托爾斯泰開始寫《復活》這篇長篇小說了。這篇小說用了十一年才完成。

故事構想是托爾斯泰從朋友科尼那裡聽到一個真實故事後開始構思的。這真實故事如下:一名年輕人從事陪審,不小心發現一被控偷竊的妓女,竟然是自己當年青春時代誘拐的少女,她從這次誘拐事件後開始墮落,終於導向今日的結局,這青年天良發現,向監獄獄方申請跟這名女犯人結婚,女犯人卻得了斑疹傷寒死掉了。托爾斯泰對這真實故事興趣如此強烈,是因為它恰好是這段時期的托爾斯泰的道德宗教理想。他認為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與道德上的懺悔,是同世界邪惡鬥爭的唯一方法。年輕人悔恨自己的過錯,為了改正它,準備犧牲自己的社會地位。還有什麼比這更吸引托爾斯泰呢!

托爾斯泰竟然用了十一年完成這個故事,是因為他以此故事為大綱,承載了俄羅斯社會所有的問題。《復活》的視野已比原來的真實故事寬廣太多了。

思想觀點

《復活》托爾斯泰紀念館
《復活》是托爾斯泰思想探索和藝術探索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它代表了托爾斯泰創作的最高成就。這部小說通過地主家的養女卡秋莎.瑪絲洛娃的受辱、墮落以及被下獄、被流放的悲劇,表現了對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對沙皇俄國的專制國家機器、官僚制度、教會、法庭、監獄以及土地私有制等等的無情嘲諷、揭露和批判。它鮮明地體現了托爾斯泰“撕毀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由於托爾斯泰在他的一系列優秀作品中真實地生動地反映了1861年至1905年間俄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歷史特徵,廣泛地描繪了俄國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畫面,揭示了俄國社會存在的基本矛盾,並且表達了宗法制農民的願望、力量和弱點,因此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晚期代表作。這時作家世界觀已經發生激變,拋棄了上層地主貴族階層的傳統觀點,用宗法農民的眼光重新審查了各種社會現象,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一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監禁無辜百姓的牢獄;金碧輝煌的教堂和襤褸憔悴的犯人;荒芫破產的農村和豪華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亞和手銬腳鐐的政治犯。托爾斯泰以最清醒的現實主義態度對當時的全套國家機器進行了激烈的抨擊。

首先,作家以人民的名義審判了“審判者”,撕下了那些高坐在審判席上的沙皇官僚、官方教士、貴旅代表們的假面具,剖析他們的骯髒靈魂。而更為深刻的審判則在聶赫留道夫的心靈中進行。他是造成卡秋莎不幸的第一個罪人。在法庭上認出卡秋莎後,“他靈魂的深處不得不感到那一次行為的殘酷、懦怯、卑鄙,還感到他那閒散的、墮落的、殘忍的、怠惰的全部生活也是那樣。”從此開始了他的思想和生活的轉折,他努力從“動物的人”向“精神的人”轉化,竭力用受害者、普通老百姓的眼光重新審視他周圍的一切事物。他逐步成為本階級的審判者。作者通過他的主人公周鏇於統治階級最上層,發現原來掌握生殺大權、制定法律的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他醒悟到“人吃人並不是從森林裡開始的,而是從各部、各委員會、各政府衙門裡開始的”。聶赫留道夫奔走在貧苦人民最低層,看到農民掙扎在飢餓線上,他認識到“農民貧困的主要原因是和白晝一樣的明顯,也就是唯一能夠養活他們的土地,都被地主從他們手裡奪去了”。

作為貴族,托爾斯泰在資本主義勢力的衝擊下,看到的只是國家機器——暴力的加強、社會道德的淪落和農村的破產。為了和資本主義世界抗衡,他自然求助於農民。盧那察爾斯基指出,這不僅是托爾斯泰個人探索的結果,也是從赫爾岑到民粹派走過的道路,而“托爾斯泰在這方面更是特別富於典型性”,因為他客觀上反映了俄國農民資產階級革命的特性。這也決定了聶赫留道夫形象的典型意義。 小說一方面表現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題──精神覺醒和離家出走;主要方面則是借聶赫留道夫的經歷和見聞,展示從城市到農村的社會陰暗面,對政府、法庭、監獄、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過,作品的後面部分,漸漸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惡和自我修身的說教。托爾斯泰的力量和弱點,在這裡得到最集中最鮮明的表現。

人物形象

聶赫留朵夫

《復活》青年時代的托爾斯泰

小說成功地塑造了聶赫留朵夫和瑪絲洛娃的形象。聶赫留道夫是托爾斯泰式的主人公,他表達了作品的主要思想。聶赫留朵夫是一個懺悔的貴族的典型。小說通過他誘騙瑪絲洛娃、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懺悔以至追隨到流放地為瑪絲洛娃冤案奔走的過程,表現了這一形象的複雜性。作家在這個人物身上既概括了十九世紀末期俄國一些進步貴族知識分子的某些思想特徵,也體現他的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以及向宗教尋求出路的說教。然而,如果沒有卡秋莎這個形象,人民的生活就不能充分展示,《復活》也就不會有如此深沉的感人力量。他經歷了複雜的思想發展過程。起初。他單純、有理想,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當意識到土地私有制的不公和殘酷後,他把繼承來的土地送給了農民,和瑪絲洛娃真誠相愛。但後來的貴族生活使他腐化墮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者,他誘姦了瑪絲洛娃,又把她拋棄。作者說他原來是“精神上的人”占上風的,可是後來“動物的人”占了上風。由於青少年時期受到人道主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當他在法庭上再次遇到瑪絲洛娃時,他被她的不幸遭遇強烈地震動了,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罪惡,“精神上的人”又在他身上甦醒。他進而意識到沙皇制度的腐朽,深刻認識到統治階級的罪惡,最終走到否定現存制度和土地私有制的觀點上。托爾斯泰用人性論的觀點解釋聶赫留朵夫的思想變化,他的惡的一面是由於受“動物的人”支配,善的一面是由於受到“精神的人”的支配。他的道德的“復活”是“精神的人”的勝利,聶赫留朵夫的形象集中地體現了托爾斯泰主義的“不以暴力抗惡”和“道德上自我完善”的思想。

瑪絲洛娃

瑪絲洛娃是一個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形象。她美麗善良心地純潔,樂於助人,富有青春魅力,少女時代她相信善與正義的存在。被玩弄和拋棄後,她墜入青樓,生活和精神陷入空虛,麻木的狀態。和聶赫留朵夫的相遇,使她清醒地意識到富人和窮人的對立,看到宗教騙人的本質,重新回到清白生活的願望。她受到聶赫留朵夫真誠懺悔的影響,精神上逐漸復活了。和政治犯的接觸,使她的思想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她的復活是真正的完全的復活,和政治犯的結合,預示著她走向新生。

瑪絲洛娃是一個不幸的婦女,她雖為養女,但自幼處於半奴婢的地位。被聶赫留朵夫誘後,淪落到社會底層,備嘗艱辛。更為不幸的是被誣陷判刑,押赴西伯利亞苦役四年。作者通過瑪絲洛娃的遭遇,概括了俄國千千萬萬受壓迫婦女的悲慘命運。瑪絲洛娃的覺醒、精神“復活”具有它的必然性和典型意義,從中可見作家現實主義創作的深度和高度。作家寫到卡秋莎時,流露出那么真摯的同情和愛。少女時代,她身為地主家的養女兼使女,但卻沒有絲毫奴顏婢膝。她天真無邪,但幼稚無知,憑著一顆單純的心靈,構想著美麗的世界,沉浸在歡樂的生活中。被姦污後的卡秋莎還曾有過幻想,直到風雨交加的秋夜,聶赫留道夫坐在舒適明亮的頭等車廂里玩牌、談笑,而卡秋莎在火車旁奔跑、呼喊,卻得不到回音。這時,她才開始意識到他們之間隔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他們是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她真想縱身跳到車輪下,了此一生。胎兒的蠕動,激起了她母性的感情,但從此,她眼前失去了光明和希望,在黑暗中摸索、掙扎,“她不再相信上帝和善良”,認識到“所有關於上帝和關於善的那些話,全是欺人之談”。

卡秋莎·瑪絲洛娃形象豐滿、真實,在俄國文學史上的女性畫廊中獨具一格。其典型意義也是深刻的。作品正是通過卡秋莎和她的不幸遭遇,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層都在洶湧激盪的偉大的人民的海洋”(列寧語)。在形象體系中她與聶赫留道夫相輔相成,體現了作品的主題。如果說,在托爾斯泰的構思中,復活節之夜聶赫留道夫的情慾是他墮落的開端,那么,淒風苦雨的車站一幕卡秋莎對善和上帝的懷疑與否定就是她淪落的內因。他們生活的轉折都取決於對待永恆法則——上帝的真理的態度。因此,他們後來的精神復活,首先是皈依上帝,恢復對善和愛的信念。聶赫留道夫通過懺悔和贖罪,卡秋莎通過寬恕對方,恢復愛的途徑。同時,現實主義大師托爾斯泰也寫出了男女主人公關係中的社會因素、階級對立,使社會的主題與倫理道德的主題緊密結合,融為一體。

政治犯

《復活》《復活》
在監獄裡有另一群聶赫留原先非常陌生的人,就是政治犯。但是因為卡秋莎認識了他們、並發現他們其實是為了別人而入獄的,便尊敬他們、因他們而從心底對人重新產生信任。當然,卡秋莎也希望聶赫留能為他們幫忙一點在監獄外可做的事。

就這樣,聶赫留接觸到政治犯。而原本聶赫留對他們的諸如「暴力」「自命不凡」的成見就消失了。他們既不盡都是惡棍,也不盡都是英雄,他們中間有好人、有壞人、有不好不壞的人。在他們當中的第一種人,是真誠的意識到他們應該和邪惡的現實作鬥爭;第二種人與第一種人相反,是為了利己、虛榮的目的;第三種人為數最多,他們是些精力充沛的年輕人,醉心革命運動,是因為他們貪圖新奇、冒險,認為拿生命作賭注是一種享受。

托爾斯泰塑造了一女一男兩個政治犯理想典型,一個是瑪莉亞,她是將軍的女兒,為同志擔罪責不讓同志入獄,她和卡秋莎其同手足,卡秋莎淨化心靈的過程,就是不斷模仿著她;另一就是西蒙松,他愛上了不斷淨化中的卡秋莎。而卡秋莎到最後儘管信任了、原諒了、甚至可能愛上了聶赫留,卻選擇跟西蒙松結婚。卡秋莎選擇西蒙松,固然使聶赫留因“她不再需要我”而感到羞恥痛苦,但卻沒有讓痛苦束縛住他。因為他關切著因卡秋莎而震撼出來的一切問題。

托爾斯泰在最後,是讓聶赫留髮現一受苦受難的年輕人終於監獄裡死了,而思考他受苦是為什麼?活著又是為什麼?他死前想明白了嗎?就是這問題,促使聶赫留焦急的尋找答案,而徹夜讀新約聖經。最後聶赫留想通:“要克服使人飽受苦難的駭人聽聞的罪惡,唯一可靠的辦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的罪。”而生命的意義,就是在於“徹底實踐上帝的命令。”

在這裡我們看到托爾斯泰透過聶赫留不自覺的呈現出來的矛盾與困境:一個社會體制徹底腐爛的社會,最終的答案不是去改善社會體制、而是讓一個個人悔罪、並實踐道德誡命。托爾斯泰把整體性的社會問題用個人宗教道德的悔悟與實踐去解決。這正可看出,不能決斷的孤注一擲去和占據統治地位的壞制度徹底對抗的理想主義者,到最後所能走上的最高境界只剩下——反求諸己的自我修行,這是托爾斯泰最終的答案?

聶赫留是托爾斯泰的“代言人”,托爾斯泰卻安排卡秋莎選擇西蒙松拒絕聶赫留,非常明顯的把托爾斯泰的矛盾呈現出來。比之“復活”中控訴出來的土地問題、貴族階級問題、封建官僚問題、政教掛勾問題、法律和監獄問題、對待革命者問題....,結尾是何其說教又軟弱無力。因為個人的悔罪與實踐宗教精神固然重要,但社會制度的問題仍舊得格其弊端,這不是個人悔罪自我修行可以解決的。

托爾斯泰主義

《復活》托爾斯泰全家福
《復活》是托爾斯泰一生思想的總結,其中深刻而典型地表露了托爾斯泰主義的價值理念。托爾斯泰主義,簡而言之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惡,博愛。

1.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俄羅斯,其世界觀所倡導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道主義,而是基督教人道主義,神人性和上帝的內在性。在托爾斯泰主義中,表現為“道德的自我完善”。在《復活》中他寫道:“一個是精神的人,他為自己所尋求的僅僅是對別人也是幸福的那種幸福;另一個是獸性的人,他所尋求的僅僅是他自己的幸福,為此不惜犧牲世界上一切人的幸福。”在托爾斯泰看來,道德的自我完善便是拋棄利己主義,投身到利他主義中來。一個人,如果僅僅為自己而活,為了自己而不惜犧牲其它人幸福的權利,那就是一個不道德的人,還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的人,而生命的真正意義就是在於為了他人犧牲自己。如果想做一個道德完善的人,需要經受很多考驗,因為在人心中那個獸性的人會不斷站出來試圖掩蓋每個人溫良的本質,誘惑人要及時享樂。所以,當我們認識到自己內心的這種二重性,就不得不經常要進行道德的自我完善。

2.不以暴力抗惡
這裡或許可以看作利他主義的另一個表現: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看起來,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似乎比利他主義降低一個級別,其實這一點恰恰更難以達到,這不僅表明,我們不能犧牲他人的幸福,甚至還表明,我們不能以某種崇高的理由為前提,以犧牲自我為前提,以未來的天國降臨為前提而犧牲他人的幸福。從統治者角度看,運用暴力是錯誤的,托爾斯泰在他的《復活》中反覆強調:“要克服使人們飽受苦難的駭人聽聞的罪惡,唯一可靠的辦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總是有罪的,因此既不應該懲罰別人,也無法糾正別人。”“腐化墮落的人想去糾正腐化墮落的人,並想用生硬的方法達到目的,結果是缺錢而貪財的人就以這種武力懲罰人和糾正人作為職業,自己卻極度腐化墮落,同時又不斷腐蝕受盡折磨的人。”“要永遠饒恕一切人,要無數次地饒恕人,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無罪的人,可以懲罰或者糾正別人”。

3.博愛
這一點和上一點是相連的。博愛是基督教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托爾斯泰主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復活》中,“博愛”幾乎可以同“寬恕”等同,因為博愛的最大障礙就是人們不能對傷害過自己的人寬恕。一個人如果不能寬恕別人,人的內心就很容易被“恨”的感情所占據,惡是世界無法和諧、無法共生的根源,恨也一樣,而恨往往是因為人們遭受了惡的摧殘而造成的。托爾斯泰認為,既然人人心中都是有罪孽的,因此人是不能通過懲罰和報復別人來消滅惡從而尋求自己的安寧,人人都沒有這個權力。但是憤恨占據的人的內心而無法使其平靜,那么獲得安寧的另一個手段只能反其道而行,那就是“寬恕”。一旦寬恕別人,人就可以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來面對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

《復活》中的否定和批判讓我們的思維明朗,而肯定和建構是讓我們的靈魂感動。簡單的宣稱托爾斯泰主義是一種消極的說教是對作者的不恭敬,不論托爾斯泰主義是否太過理想化,畢竟那是作者一生思想的沉澱的精華。

藝術特點

1.簡潔清晰的單線索結構。
2.尖銳對比的手法。
3.細緻的心理描寫。
4.獨特的諷刺。

影像資料

《復活》《復活》電影海報
簡體中文名:復活

導演:PaoloTaviani/VittorioTaviani

主演:StefaniaRocca/TimothyPeach/MarieBäumer/CécileBois

上映年度:2001

語言:義大利語/ 俄語

製片國家/地區:義大利/ 德國/ 法國

又名:Resurrection

劇情簡介

塔維安尼兄弟根據列夫·托爾斯泰小說《復活》改編的同名電視電影。曾獲02年度莫斯科電影節金喬治獎。

AttheendoftheXIXcenturyinRussia,PrinceDimitriNecklivdoviscalledasajury-maninatrial.ThedefendantisKatiusciaMaslova,accusedofmurderingamerchantinordertorobhim.DimitrirecognizesKatiuscia:shewasthegirlheseducedmanyyearsbefore.Dimitridecidestosaveher.

相關詞條

列夫·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 批判現實主義 俄國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