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羅傑·澤拉茲尼著]

《不朽》[羅傑·澤拉茲尼著]

《不朽》是美國著名科幻奇幻大師羅傑·澤拉茲尼的作品,本書是作者的長篇處女作,曾獲1966年科幻最高獎“雨果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不朽不朽
核戰之後,地球文明岌岌可危,人類的後裔只能依附於織女星人生活。面對大批同胞心甘情願寄人籬下的現實,“回歸主義者”揭竿而起,希望通過暴力讓地球重回地球人的懷抱,不幸卻慘遭失敗,首領康拉德心灰意冷,從此銷聲匿跡。兩百年後,隱居地球的康拉德奉命為一位織女星顯要做嚮導,帶他參觀地球文明殘存的遺蹟,旅途中,他們先遭遇因輻射而發生變異的猛獸襲擊,後又落入食人族之手,被迫與人工誘導發生突變的怪人決鬥,數次生死懸於一線……然而最危險的卻是人心——昔日的戰友此刻竟然敵我難分。
隨著考察的深入,康拉德逐漸發現,在織女星人此次地球之旅的背後,似乎隱藏著一個關乎地球和人類命運的巨大陰謀……

小說前言

羅傑·澤拉茲尼和他的《不朽》
羅傑·澤拉茲尼1937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1962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就在這一年,他開始了自己傳奇般的創作生涯:三十多年間,六次獲得“雨果獎”,兩次獲得“星雲獎”。
在科幻與奇幻小說史上,1962年是個十分重要的年份,也正是在這一年,厄修拉·勒古恩塞繆爾·德蘭尼托馬斯·迪休等人開始了自己的創作。澤拉茲尼和他們一起,掀起了美國“新浪潮”的巨浪,並成為這一創作流派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與傳統科幻小說不同,新浪潮作家更注重人物的塑造,而非技術細節的堆砌。他們將筆觸深入人物內心,並大膽探索此前一直受到傳統科幻小說忽視的心理學、社會學領域。澤拉茲尼對這一流派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第一個將神話體系引入科幻小說之中,最好的例證就是他的名作《光明王》。
《光明王》中,澤拉茲尼引入了大量印度教、佛教的內容,其中的人物甚至直接借用印度教諸神的稱呼,如梵天、濕婆、閻摩、阿耆尼等,主角更是以佛陀為名,而且人物性格也與他們的神明稱號有許多相近之處。這樣一來,小說便獲得了更大的維度,顯得氣勢恢宏、壯麗非凡。
或許是出於對神話的喜愛,澤拉茲尼也創作了不少奇幻小說。終其一生,他堪稱科幻、奇幻雙棲作家。他的科幻作品汪洋恣肆、想像奇特,加上神話結構,從形態上看非常接近奇幻小說;而他奇幻作品的嚴謹設定,又可以明顯看出大量借鑑了科幻小說中的概念。無論科幻作品還是奇幻作品,澤拉茲尼筆下的人物都常常是近乎天神的超人,由此不僅增強了作品的傳奇性,更賦予了作家一個遠高於常人的視角,居高臨下,俯瞰人類的社會與歷史。
澤拉茲尼的語言也是極有特色的。總體上說,他的文筆雄壯瑰麗,像一首長詩,但其中又不乏變調:嘲弄、戲謔。它們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澤拉茲尼鮮明的個人風格。
美國著名奇幻作家喬治·馬丁說:他是他那個時代最優秀的科幻作家,他徹底改變了這個領域的面貌。
《不朽》原名《叫我康拉德……》,是羅傑·澤拉茲尼的長篇處女作,曾獲1966年科幻最高獎“雨果獎”,也是最能體現其風格的作品之一。
在《不朽》中,澤拉茲尼設定地球毀於“三日浩劫”——人類自己的原子大戰,地球退回到原始年代,放眼唯見蕭條貧瘠的大陸、畸形的生物和野蠻的部落。倖存者大多逃離地球,在其他星球上淪為僕役。與重返生存條件惡劣的地球相比,僕役的身份已令他們滿足,在舒適的生活中,他們逐漸消磨了重建家園的意志。偏安外星的“流亡政府”將地球上殘存的土地當作私產變賣給織女星人,成為後者的娛樂場所,織女星人成為地球的主宰。但與此同時,仍有一群執著的“回歸主義者”致力於恢復地球人的地球,並因此同織女星人刀兵相見。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因放射性輻射而發生畸變、從而永葆青春的奇人,他體格壯碩,膂力過人,意志堅定,乃是“回歸主義者”的首位領袖。然而,多年的殺戮最終歸於徒勞,鋒鏑餘生,他心灰意冷,從此銷聲匿跡。數年後,他以康拉德的身份重新出現,供職於外星地球政府設在地球上的事務所,並覓得賢妻,在科斯島上共築愛巢。就在此時,一位織女星顯要來到地球,康拉德受命擔任嚮導帶他遊歷殘存的廢墟,不料這個任務卻令康拉德身陷陰謀的鏇渦之中,而地球和人類的命運也落在了他的肩上。
在澤拉茲尼的作品中,宗教與神話是永恆的背景,《不朽》也是如此。主人公康拉德於兩百三十四年前的聖誕前夜生於希臘,具有狼人和潘神的血統;大刺客哈桑則信奉伊斯蘭教。本書又可視為劫後地球的遊記,對海地、馬達加斯加、埃及、希臘等地的歷史掌故、地理風情都有細緻的描寫;對埃及、希臘的神話傳說、基督與佛經教義、土著居民的巫毒教祭禮、野蠻部落的人祭儀式等更是信手拈來,巧妙穿插,不露斤斧,不能不讓人感嘆作者學識之廣博。本書的敘事更是一波三折,懸念迭起,文筆恣肆,充滿詩意,對白圓熟,詼諧飄逸,又令讀者不忍釋卷。
澤拉茲尼的作品中往往浸染著濃郁的英雄浪漫主義色彩。《光明王》中的薩姆誓將科技帶給世人,《安珀志》中的科溫為了安珀和族人不惜獻出生命,本書中的康拉德則要捍衛人類在地球上的主人地位。但是,這些主角並非十全十美的聖人,他們有著各式各樣的缺點,都會經歷一個心智逐漸成熟、人格漸趨完善的過程,然後,他們會憑藉良心與責任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們有著和平常人一般無二的喜怒哀樂,他們也渴望享有普通人的生活。作者通過康拉德之口對英雄做了新的詮釋:英雄主義、俠義行為不過是環境的產物,或者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在老友菲爾的葬禮上,康拉德這樣問自己:“在特洛伊城外,有人選擇了短暫而崇高的生活,其他人則選擇了長壽而平凡的一生。到底哪一種選擇更高明呢?”康拉德雖然長生不死,更兼體魄超人,但卻奇醜無比,言行鄙俗。早年的他還是一個十足的暴力分子,生性喜歡製造事端。為驅逐外星人,他熱衷於爆炸、殺戮,甚至不惜將整座城市化為灰燼。“回歸運動”的失敗令他意志消沉,“什麼是理想?和幽靈的幽靈一樣虛無縹緲,這就是理想。”他也因此一度消失於世人的視線之外。但多年以後,冷靜下來的康拉德並沒有放棄拯救地球的理想,只是選擇了更為溫和的方式。他改名換姓,到管理地球事務的民政機構謀職,並特別選擇了藝術、古蹟和檔案部,以便保護地球倖存下來的一切文化,同時等待時機。他憎惡邁斯蒂戈這位傲慢專橫的織女星貴族,但為避免挑起事端,他能克制自己,盡力保護織女星人,最終為地球贏得了重生的機會,成為拯救人類的“普羅米修斯”。
《不朽》講述的是不死者康拉德的英雄傳奇,但也為我們生動展現了先進文明與落後文明之間的衝突與對抗。康拉德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希臘故土懷有極深的感情,激進政治聯盟也以重建地球為己任,織女星人則以恩賜者的姿態統御一切。如何化解這諸多矛盾?一味敵視、針鋒相對,還是增進了解、尋求妥協?本書所作的選擇可能出乎大多數讀者的意料,而這正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編輯推薦

《不朽》設定地球毀於“三日浩劫”——人類自己的原子大戰,地球退回到原始年代,放眼唯見蕭條貧瘠的大陸、畸形的生物和野蠻的部落。倖存者大多逃離地球,在其他星球上淪為僕役。與重返生存條件惡劣的地球相比,僕役的身份已令他們滿足,在舒適的生活中,他們逐漸消磨了重建家園的意志。偏安外星的“流亡政府”將地球上殘存的土地當作私產變賣給織女星人,成為後者的娛樂場所,織女星人成為地球的主宰。但與此同時,仍有一群執著的“回歸主義者”致力於恢復地球人的地球,並因此同織女星人刀兵相見。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因放射性輻射而發生畸變、從而永葆青春的奇人,他體格壯碩,膂力過人,意志堅定,乃是“回歸主義者”的首位領袖。然而,多年的殺戮最終歸於徒勞,鋒鏑餘生,他心灰意冷,從此銷聲匿跡。數年後,他以康拉德的身份重新出現,供職於外星地球政府設在地球上的事務所,並覓得賢妻,在科斯島上共築愛巢。就在此時,一位織女星顯要來到地球,康拉德受命擔任嚮導帶他遊歷殘存的廢墟,不料這個任務卻令康拉德身陷陰謀的鏇渦之中,而地球和人類的命運也落在了他的肩上。這是作者的長篇處女作,曾獲1966年科幻最高獎“雨果獎”。

作者簡介

羅傑·澤拉茲尼(1937~1995),美國著名科幻奇幻大師,與厄修拉·勒古恩等人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起科幻改革,並率先倡導科幻小說寫作要從心理學、社會學和語言學三方面考慮,由此打破了太空冒險科幻一統天下的局面,被譽為“新浪潮”的旗手。
澤拉茲尼是極其罕見的在科幻、奇幻兩大創作領域均達到巔峰狀態的作家。在他的代表作品中,他創造性地將科幻、奇幻元素融為一體。科幻作品有奇幻的瑰麗恣肆,奇幻作品有科幻的嚴謹設定。因此,他被視為“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幻奇幻作家”,在三十幾年創作生涯中,共摘取六一次雨果獎、兩次星雲獎。

媒體評論

他是一位詩人,首先是一位詩人,他的文字堪稱天籟之音。 ——美國著名奇幻作家。《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R·R·馬丁
作為“新浪潮”運動最傑出的代表作家,羅傑·澤拉茲尼筆鋒犀利大膽。勇敢挑戰種種貌似神聖不可侵犯的舊觀念……他是最強有力的那類作家,其作品的情節和意境具有捕獲人心的力量。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提升三部曲”作者大衛·布林
《不朽》這部作品本身必將長久留傳。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賽伯朋克旗手之一保羅·迪·菲利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