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體溫

基礎體溫

人民衛生出版社的《生理學》中這樣描述基礎體溫:人體處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靜,不受肌肉活動、精神緊張、食物及環境溫度等因素影響時的狀態叫做“基礎狀態”,基礎狀態下的體溫,就叫做“基礎體溫”,通常在早晨起床前測定。女性的基礎體溫隨月經周期而變動,在卵泡期內體溫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後升高0.3~0.6℃。 2012年WHO關於安全期避孕法的手冊中提到:基礎體溫——育齡期女性休息時的體溫,在排卵之後會輕微上升;直到下一次月經來潮,體溫都會處在較高的狀態。具體方法:每天睡醒後的同一時間(在起床和吃任何東西之前)測量體溫並記錄在特殊的表格中;在排卵後通常升高0.2~0.5℃(一般發生在月經的中期)。 傳統晨起後測量的方式有一些硬傷是無法克服的,限制了這項歷史悠久的臨床發現的套用範圍,比如無法保證每天睡醒時都是同一時間、同一狀態,用傳統方式測量到的體溫升高通常滯後於排卵(在排卵後若干天體溫才升高),一些女性記錄的基礎體溫表對於醫生而言判斷哪一天排卵是很困難的,多名醫生判斷會有多種結論。 與這個結論相類似的,英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CE)綜合評價了當前的科研文獻後,認為“任何基於基礎體溫測量的產品不能可靠預測排卵,不推薦使用來確認排卵日。” 目前已經有產品在用整晚測量體溫的方式來預測排卵日,從已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可以看到:對於有規律月經周期的不孕症女性,與B超檢測卵泡大小對比,(連續的整晚測量體溫)能夠精確預測排卵日和排卵周期。

基本信息

測量設備

由於基礎體溫的變化規律一般體現在小數點後一位的體溫值上,所以建議選用精度至少為±0.1℃的體溫計來測量,對比精度和安全性都不高的水銀體溫計而言,電子體溫計會更準確。另有一些專門為測量基礎體溫設計的“基礎體溫計”,有數據存儲和繪製表格的功能,相對普通電子體溫計價格較高。

隨著可穿戴設備的興起,市場上也出現了主打女性備孕的智慧型體溫計(如:孕律),以小巧的形態、能夠連線手機等智慧型終端、自動採集並繪製基礎體溫圖,並提供推薦建議為主要功能特點。

測量及記錄方法

(以國內某著名醫院提供的傳統晨起後舌下測量方法為例)

預先將基礎體溫計或者智慧型體溫計準備好,置床頭或枕邊隨手可取到之處,智慧型體溫計可以在每晚睡覺前佩戴。

睡眠6小時以上,醒後即把體溫計含入口中(請將探頭置於舌下內側根部,緊閉嘴巴,以確保測出正確的體溫。)至少3分鐘(通常與清晨5~7點進行),取出體溫計觀察溫度,並在表格內相應位置劃圓點“●”標記,將各小圓點用線段連線起來,即成為基礎體溫曲線。

通常於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測量記錄體溫,而在行經期間,注意觀察記錄月經量;經量適中正常時,用1個叉號“×”標記;經量較多時,記“××”;經量特別少時,用頓號“、”標記。

行房時,在體溫圓點外加一圓圈,標記為“⊙”,性感(興奮、高潮)情況,若能達到性高潮,在⊙上方加上“↑”;有性興奮期但達不到高潮者,在⊙上加“—”標記;若性感冷淡,則在⊙下方加“↓”標記。

在接近排卵時,要特別留意陰道分泌物情況,量多如流清涕、透明拉絲長(>8cm)者,用3個加號“+++”在“備註”欄內相應的位置做標記;拉絲長5~8cm者,標記“++”;量不多且渾濁拉絲<5cm者,用“+”標記。

或有失眠、感冒、腹痛、陰道出血等特殊情況時,在“備註”欄內相應位置處加以說明。

接受檢查、治療或服藥時,在“備註”欄內相應位置處做記錄,在小方格下加“↑”表示開始,加“↓”表示結束時間。

基礎體溫基礎體溫

基本簡介

基礎體溫(Basal Body Temperature, BBT)又稱靜息體溫,是指人經過6—8小時的睡眠以後,比如在早晨從熟睡中醒來,體溫尚未受到運動飲食或情緒變化影響時所測出的體溫。基礎體溫通常是人體一晝夜中的最低體溫。

​測定方法

基礎體溫基礎體溫

1.置備一支體溫表,掌握讀表方法,務求精確。建議使用專門的基礎體溫計,基礎體溫計與一般體溫計不同,它的精度比較高。目前常用的女性基礎體溫計一般不使用含水銀的體溫計,大多數採用更安全的電子體溫計,使用測量精度為±0.05℃,解析度為0.01的電子體溫計,準確的電子體溫計由液晶屏直接顯示測量結果,一目了然數字式反映所測溫度,更加靈敏而清晰,無需費力觀察水銀體溫計上細微的刻度,也保障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2.每晚臨睡前將體溫表水銀柱甩至35度以下,如果是電子體溫計則變成初始值,放在醒來後伸手可及的地方。

3.每天清晨醒後,立即將體溫表放在舌下空囊內5分鐘後拿出來讀數,並記錄在特製的表格上。也可以在腋下測量,但一般腋下溫度不如口腔溫度更貼近人體內的溫度也不夠穩定。

4.測量體溫前嚴禁起床,大小便、進食、說話等。(起夜是可以的)

5.應記錄有無影響基礎體溫的諸多因素,如:感冒、失眠、飲酒、服藥、情緒等。遇有感冒、發熱、腹瀉、失眠、飲酒、使用電熱毯、飲酒過度、晚睡晚起等情況,往往容易影響基礎體溫的準確度,在測量後需同時注意要特別標記說明。

6 .月經來潮和同房日須附加記號標示。

7.把測量結果記錄在基礎體溫表上,除了記錄在紙上,最好記錄在專門的基礎體溫管理工具,能更方便、直觀的查看基礎體溫曲線,一目了然的看出低溫期和高溫期。

基礎體溫的原理

正常育齡婦女的基礎體溫與月經周期一樣,呈周期性變化,這種體溫變化與排卵有關。

女性月經周期以月經見紅第一天為周期的開始,周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約為21-35天不等,平均約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為分隔,分為排卵前的卵泡期,與排卵後的黃體期。卵泡期長短不一定,但黃體期固定約為14天上下兩天。排卵後次日,因卵巢形成黃體,分泌孕激素會使體溫上升攝氏0.6度左右,而使體溫呈現高低兩相變化。高溫期約持續12-16天(平均14天)。

1、若無懷孕,黃體萎縮停止分泌孕激素,體溫下降,回到基本線,月經來潮。

2、若是已經懷孕,因黃體受到胚胎分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支持,轉變為妊娠黃體,繼續分泌孕激素,體溫持續高溫。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沒有排卵也沒有黃體形成,體溫將持續低溫。

通過基礎體溫確定懷孕

基礎體溫通常會隨著排卵而升高,月經周期的前半期,體溫波動在36.6度以下,排卵後轉入月經周期的後半期,體溫較前半期升高,波動在36.6度至37度之間,體溫上升表示已排卵,約持續兩個禮拜的高溫期後,體溫再度降低,然後又輪到每月一次的經期。如果懷孕了,基礎體溫就不會下降,而持續在高溫狀態,體溫持續高溫是因為懷孕後卵巢分泌的荷爾蒙量增加之故。但本身卵巢功能不良的婦女或感冒引起發燒則會影響基礎體溫曲線,所以準確度並非百分之百。

基礎體溫的作用

1 判斷是否排卵指導避孕

一般卵泡期基礎體溫為36.5℃,黃體期上升0.5℃以上,因而出現雙相表現,表示有排卵,若單相型無後期升高的體溫曲線,提示無排卵,其準確率為70%~80%。

如果在24小時之內,體溫增高了0.3~0.6℃,甚至更高,那么則表示處於排卵的狀態。

另外,基礎體溫也大略可以看出排出卵子的質量優劣程度。如果基礎體溫高溫期較長,可以持續13~14天,那么就表示卵子的質量不錯。

2 診斷早孕和判斷孕早期安危

如果持續兩周以上較高的基礎體溫,就要考慮去醫院檢查一下,因為你有可能是懷孕了。若≥20日可確定為早孕。在孕早期BBT曲線漸漸下降,表示黃體功能不足或胎盤功能不良,有流產傾向。

3 觀察黃體功能

排卵後BBT應立即上升,且持續在高水平≥11日。若BBT呈階梯形上升,曲線需3日後才達高水平或BBT穩定上升<11日,可診斷為黃體功能不足(1uteal phase defeot,LPD)。

4 提示其他病變

經期BBT不降低,可能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早期亞臨床流產,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灶出血後會產生吸收熱。原發閉經患者BBT呈雙相型時,應考慮子宮性閉經,如先天性無子宮或生殖道結核使子宮內膜破壞等。

5 推算適宜的內膜活檢時間

周期不規則的患者,要了解子宮內膜有無分泌反應和黃體的功能,應在BBT上升後估計下次月經來潮前2~3日作內膜活檢。

記錄基礎體溫的方法

將測量到的基礎體溫正確地記錄在體溫記錄單上,能反映出卵巢的功能情況。如記錄不正確,就失去其意義。下面是正常育齡婦女在一個月經周期中的一張基礎體溫曲線圖。由圖所見,前半部分體溫較低,後半部分體溫升高,呈典型的雙相型體溫曲線。這種體溫曲線表示卵巢有排卵功能,高、低體溫曲線交界處為卵巢的排卵日期。圖中的縱軸坐標表示體溫的度數,每一小格為0.1℃。

橫軸坐標表示日期和月經周期日,每一小格為1天。從月經來潮的第1天開始,將每天所測量到的體溫度數用小點畫在相應的體溫記錄單的格子中,一直到下次月經來潮的前1天為止,最後將各個小點用直線按順序連線起來,就成為1個月經周期的基礎體溫曲線。 圖中塗紅部分表示月經期,如遇有感冒、發熱、腹瀉、失眠、飲酒、使用電熱毯等情況,往往容易影響基礎體溫,應在表格的下面加以說明。

基礎體溫測量

月經周期規律,每周期為28--30天,排卵一般在下次月經前的14天左右,在排卵前5天和排卵後4天之間的10天內為排卵期,也是易孕期。

月經周期中,排卵以前的基礎體溫常較低,正常每日清晨起床前的體溫(即基礎體溫)在37度以下,約在36.4--36.6度左右。排卵時體溫稍下降,排卵後體溫平均上升0.5度左右,一直維持到月經來潮前才開始下降。

基礎體溫測量的方法是:

在每天早晨醒後,不起床,最好在同一時間段,用口表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在排卵以前體溫總是在36.5左右。排卵時體溫稍下降。排卵後就上升到37度左右,平均上升0.5度左右,一直持續到下次月經來潮,再恢復到原來的體溫水平。

如果連續測量三個月經周期的基礎體溫,就能夠推測出較準確的排卵日期。

另外,每天測量的體溫,記錄在表格上,隨時觀察體溫的變化情況。

正常時,宮頸粘液的分泌只接受卵巢激素周期性的影響,月經期過後,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最低,此時宮頸粘液少而粘稠,所含的營養物質也少,並有大量白細胞。在排卵期前期,機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宮頸粘液變得很稀薄,清澈透明如蛋清樣,量也增多,其中含有營養物質如糖、維生素和鹽類。它能供給精子所需的能量,維持精子的活動,有利於精子繼續前進上行。

到了排卵後期,宮頸粘液受孕激素的影響又變的粘稠,營養物質減少,又不易使精子通過。所以排卵時,精子最容易通過子宮頸,其他時間精子穿過較難。

體溫曲線

有正常排卵的曲線圖

基礎體溫基礎體溫

上圖表示正常月經周期28天,基礎體溫曲線呈現標準的高低溫兩相變化,即雙相型體溫。從月經開始-排卵日,低溫期14天;排卵後持續高溫14天,其中第14天為排卵日。

準備懷孕的未準媽媽們,在第14天的排卵日同房是比較好的受孕時機。

每個未準媽媽的月經周期不一定是28天,所以觀察到的基礎體溫曲線圖和圖示會有差異,關鍵是在清楚自己的低溫期、高溫期,找準排卵日,合理安排自己的同房日期,成功懷孕!

已經懷孕的基礎體溫曲線圖

基礎體溫基礎體溫

上圖示為已經懷孕的基礎體溫曲線圖,高溫從第15天持續到第34天,已經持續20天。一般來說高溫持續超過16天就是懷孕的徵兆。

疑似早期流產的基礎體溫曲線圖

基礎體溫基礎體溫

上圖示為疑似早期流產的基礎體溫曲線圖,高溫從15號到24號持續了20天之後降溫。一般是早期流產的徵兆,女性如發現有這樣的基礎體溫,應及早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

沒有排卵的基礎體溫曲線圖

基礎體溫基礎體溫

上圖示為沒有排卵的基礎體溫曲線圖,持續低溫,沒有高溫期,沒有形成高低溫雙相變化,如果是測量發現有如圖示的姐妹需要到醫院就診,檢查是什麼原因造成沒有排卵,以便對症下藥,及早治癒!

黃體功能不良體溫下降的基礎體溫曲線圖

基礎體溫基礎體溫

上圖示為黃體功能不良導致體溫緩慢下降的基礎體溫曲線圖,一般而言,當沒有受孕的狀態下,黃體素的濃度會因子宮內膜即將脫落而急速下降。如果體溫下降速度緩慢,表示說黃體功能不良,也不利於懷孕。

黃體素濃度不夠導致排卵期體溫上升緩慢

基礎體溫基礎體溫

上圖示為黃體素濃度不夠導致排卵期體溫上升緩慢的基礎體溫曲線圖,可以觀察到在14號排卵之後,15號開始體溫緩慢上升。這種情形代表著體內分泌的黃體素濃度不夠快,因而導致體溫上升緩慢。通常也代表著排卵狀況不良,受孕機率下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