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什麼每天都在排練女王駕崩的後事?

去年年底,九十五歲的李登輝在家中摔倒送醫,顱內出血住進加護病房;隨後又報前美國總統老布希在九十四歲這年也與世長辭。一時間二十世紀長命政治人物的排行榜發生了短暫的小波動。

老驥伏櫪,壯士暮年,任這些人物當年如何風光,都終有謝幕下台之日。但是並不是每一位都有福氣在晚年安享清福的,比如今晚我們要聊的這一位——現任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可是連打個噴嚏的本錢都沒有。

女帝君臨

大英國協,地表最大的邦聯政治體,由五十三個主權國家組成。這五十三個國家散布在各個大洲中,聯繫他們最主要的紐帶便是一段共同歷史:曾經都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

團結在女王的左右....團結在女王的左右....

大英帝國擴展的路途上不乏痛苦與血淚、掠奪與擴張,但隨著歷史進入民族覺醒時代,去殖民統治的呼聲成為主流,大英帝國最終於1931年宣布放棄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幾個主要的英裔移民自治領。這個曾經世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也難逃衰落與瀕臨瓦解的命運。

在這時力挽狂瀾的,是帝國的“當家花旦”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伊莉莎白二世生於1926年,1953年登基稱帝,那時只有27歲,僅僅比如今的半島80後掌權時大了一歲而已。二戰剛剛結束,政治強人林立,她在老前輩們的眼中只是一個菜鳥。

伊莉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的加冕照(1953年6月)伊莉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的加冕照(1953年6月)

但是女王很好地利用了英國王室的崇高聲望和殖民時代的共同記憶,讓大英國協變得越來越穩定。從最初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寥寥數個創始國,到南非、印度、馬來西亞等國陸續加入,終於形成了今天這個龐大的邦聯政體,成員國覆蓋了約24億人口。

國王和女王的南非統戰之旅國王和女王的南非統戰之旅

2013年3月11日,大英國協成員國在倫敦簽署了闡述核心價值觀的憲章,憲章的扉頁上便是英女皇的簽名。這則象徵權利平等和更多貿易自由的憲章,對一些期待發展機遇的小國還是有吸引力的。

因此高棉、阿爾及利亞這些本與舊的英帝國沒什麼瓜葛的國家,也表達出對加入大英國協的興趣。

反對的聲音也不是沒有,各個參與國的反對派主要攻擊的便是英國初來乍到時的鋼鐵與血火,認為殖民者帶來的災禍遠大於他們帶來的進步。

歷史無法輕易洗白,面對這些質疑,伊莉莎白二世也放低身段,盛讚那些鬧分家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接著更取消“要加入國協必須承認英國皇室為元首”的制度,主動接納印度這些共和制國家加入。最後再通過不斷出訪、以及舉辦體育、文化集會等活動,增加各個成員國的凝聚力。

英國王室早就被排除出了英國政治運轉的話語體系,但女王的存在對於這個國家仍然很有價值。

不能垮的倫敦橋

而今的英國,深陷脫歐泥沼,前進的路再不容半點差遲。而肩負團結大英國協的英女王,憑著她的軟實力,成為政治天平上一個舉足輕重的砝碼。

可是,伊莉莎白二世無論如何都已是九十幾歲的耄耋之年,雖說是英國的九五至尊,但確實也無法超越人類的極限。所以,即便聽上去有點殘酷,英國已經做好周密計畫,避免事到臨頭的衝擊:未來,女王去世的那一天。

英國國王的駕崩,與別國不同,首先要定一個暗號。先代英王喬治六世,去世時的暗號就是“海德公園一角(Hyde Park Corner)”,相應的,伊莉莎白二世的暗號則是“London Bridge is down(倫敦大橋垮下來)”,這個暗號從女王登基後就已存在,正如古代帝王提前修建陵墓一般。

如果真有這么一天,英國首相會是第一個聽到“倫敦大橋垮下來”這個暗號的人。這也意味著一個名為“倫敦橋行動(Operation London Bridge)”的緊急應變措施即將開始。

緊接著收到報告的是英國外交部,他們負責向尊英女王為元首的十五個國家傳達訊息。

與王室合作的媒體也會在第一時間收到訊息,但不是通過電話或者簡訊,而是懸於演播廳上方的一盞藍燈。

這頂藍燈設計於冷戰期間,原本的目的是第一時間報導蘇聯發動核戰爭,爭分奪秒讓民眾進入避難程式。不過預料中的核戰爭終究沒有發生,這支“超緊急狀態”的藍燈就一直被擱置下來。女王駕崩一事,震撼力當然遠比不上核武器,不過小藍燈能籍此廢物利用一下,也算沒有浪費。

英國為什麼每天都在排練女王駕崩的後事?

假設有一天,藍燈突然亮起來!

不用驚慌,電視台已經準備好所需要的一切:首先是停播所有的娛樂節目,播放悲傷的歌曲,這套歌單早已安排妥當,待用時馬上就有。接著是安排主播來宣讀女王駕崩的悼詞,當然也是早就寫好了的。

也許被指定的主播沒事就會拿出來溫習幾遍,而為宣讀訃聞的準備的黑色喪服也隨時準備在辦公室。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預備悼詞中,現在還不能直呼女王的名諱,而是用“Mrs Robinson(羅賓森女士)”這個假名來代替。

考慮到現今是網際網路的時代,王室的官方網頁也會在那一天換成黑色背景,並開放公眾留言悼念。身在倫敦的民眾可能還有機會看到王室的侍從,身穿傳統孝服,遵循古法在白金漢宮的門口張貼訃聞。

“女王去世”的訊息,大概幾個小時後就會在全世界傳遍,屆時英國還會展開為期12天的哀悼期。女王的靈柩會停放在威斯敏斯特宮幾日,供民眾瞻仰告別,直到女王去世的第9天舉行葬禮。

而女王的遺體,估計會和她的父母和別的先祖(亨利八世、愛德華四世等等)一起,埋葬在聖喬治教堂。

外界對王室葬禮的流程已經了解非常詳細了,因為這件事情經常會拿出來預演。近年來隨著女王年紀增長,因病缺席國禮的次數增加,這個“駕崩演習”更是做出史無前例的大規模,一度讓民眾假以為真。

女王本人對於外人緊張她的葬禮,大約早就見怪不怪,她自己甚至會親自參與並提出意見。

但她不是看淡到完全不在乎,幾年前,愛柯基犬成痴的伊莉莎白二世宣布不再飼養任何小狗,就是不想“獨留狗兒沒有主人活著”,也向外界透露出,這位老人正在默默與自己的父母、童年、回憶和時代告別。

1933年,溫莎家族有了第一隻柯基犬1933年,溫莎家族有了第一隻柯基犬

繼承者們

女王離世後,英國王位自然是由排在繼承人順位第一名的查爾斯王儲來接任。這位剛過七十歲生日的繼承者已經等待許久,雖因之前的出軌和離婚名聲並不太好,卻因是毫無疑問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必然優先登基。

等查爾斯王儲順利安葬完母親,完成王權的交接儀式,英國政府頭痛的事情還在後面。所有冠以“女王”,以Queen和 Her Majesty 這類名義簽發的證件,都要被一一替換。這其中就牽涉到大批的政府檔案、郵票、甚至於國民的駕照和護照,牽涉事項無數。

在封面內頁印有隻以英語撰寫的文字

英國女王陛下的國務大臣以女王陛下之名

請求各國有關機關給予護照持有人允予自由通行而不受阻礙

並在必要時給予持有人援助與保護

英國為什麼每天都在排練女王駕崩的後事?

另外,大英國協在理論上是不必接受這個繼承者的,各國之間不是隸屬關係,元首要由全體成員國開會協商選出。只因成立時間有限,第一任元首喬治六世和第二任元首伊莉莎白二世剛好都是英國國王。

2018年4月19日,大英國協首腦峰會在倫敦白金漢宮舉行,蜂擁而至的各國政要、外長、外加家眷、隨護、智囊團齊聚一堂,上萬人一致通過未來由查爾斯王儲接任大英國協元首。

此時還要歸功於老女王的手腕,但是其實各成員國並不是那么服氣,有些國家僅僅是為了給女王面子才勉強接受。比如澳大利亞,近些年就不斷有改制為共和國,脫離大英國協的呼聲出現。

只因伊莉莎白二世現在還健在,畏懼她的影響,各成員國還不敢推動任何“脫英公投”。但是萬一女王離世,那時若查爾斯王儲不能服眾,“脫英潮”會否爆發也未可知。

當然,對英國皇室忠心耿耿的國家也有,比如加拿大,就是靠著“保皇”屬性硬是和美國人劃清界限。如今,每個楓葉國人,還要人均分攤兩加元的費用,以供英國王室出訪此地的開銷。不論王室選出什麼人,加拿大應該都會死忠到底。

於是死忠派的問題也來了,那就是鈔票。沒錯,不論是英鎊、加元、等等其他尊女王為元首的國家,通用的貨幣上很多都是女王頭像。托她老人家長壽的福,大家的鈔票一直都用的很穩定,可是萬一哪天女王駕崩,那些女王頭鈔票和硬幣要不要更換,都成了大問題。

雖然各國都以未雨綢繆的方式,陸續趁著貨幣改版逐漸減少女王形象的出現,可是要真決定全部換掉也是很大一筆預算。

比起別的長壽政治人物,光環褪去後還能享受平靜的晚年,伊莉莎白二世可是真的沒有這個福分,雖說她老人家住在家裡就是上班,可凡有個小病休息幾天,馬上外面流言飛語,然後就開始開始葬禮演習,也實在晦氣到家了。非逼到她本人一定要出面澄清,在民眾面前蹦躂兩下才算作罷。

而一生都在陪著女王老媽一起超長待機的王儲查爾斯,早已坐定“最老才登基”的名號,同時不斷自己刷新自己的記錄。

而他的孫子,更是不能隨便在家裡唱“倫敦大橋垮下來”的兒歌,雖然這確實是一首經典的英國兒歌。

真真是最是無情帝王家呀。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