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地處臨滄地區西南部。跨東經98°48′~99°54′,北緯23°20′~24°02′之間。東與臨滄、雙江兩縣接壤,南與滄源縣毗鄰,北與鎮康、永德縣隔南汀河相望,西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47.35公里。縣城耿馬鎮居縣境中部,東北距雲南省會昆明最大橫距11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76公里,總面積3720.33平方公里。山地面積約占92.4%,壩區約占7.6%。特產:“景戈塔”牌白砂糖、“回味牌”高級蒸酶茶。知名企業:雲南耿馬蒸酶茶(集團)有限公司、耿馬糖業有限責任公司。著名景點:耿馬總佛寺、勐相耿坎、孟定壩。

基本信息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地處臨滄地區西南部。跨東經98°48′~99°54′,北緯23°20′~24°02′之間。東與臨滄雙江兩縣接壤,南與滄源縣毗鄰,北與鎮康、永德縣隔南汀河相望,西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47.35公里。縣城耿馬鎮居縣境中部,東北距雲南省昆明最大橫距11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76公里,總面積3720.33平方公里。山地面積約占92.4%,壩區約占7.6%。

基本概況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縣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全境自東北向西南漸呈梯級遞降。東北山峰高聳陡峭,中部寬闊起伏,西部略顯狹

窄,壩子多為丘陵壩。最高點位於東部與雙江縣交界的大雪山,海拔3323米;最低處是南汀河與清水河匯合地,海拔450米。縣城海拔1125米。
境內山峰較多,參差巔連,粉筆組成大雪山大青山,均為怒山支脈老別山系的余脈。因東北高西南低的特殊地勢,山水多呈東北至西南走向。
縣內有大小河流57條,分屬怒江水系和瀾滄江水系。
縣內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耿馬縣城年平均氣溫為18.8℃;最冷月平均氣溫11.6℃;最熱月平均氣溫23.3℃。  
縣內有金、、鐵等礦藏資源,縣內有動物60多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孟加拉虎金錢豹、懶猴、獼猴等,鳥類有340多種。

行政區劃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轄4個鎮、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耿馬鎮勐永鎮勐撒鎮孟定鎮大興鄉芒洪拉祜族布朗族鄉四排山鄉賀派鄉勐簡鄉勐撒農場、孟定農場。

歷史沿革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耿馬”的“耿”系傣語,意為“地方”、“地域”。“馬”為漢語。即“有馬的地方”或“跟著馬找到的地方”。明設耿馬安撫司,1952年設耿馬縣。1985年改為自治縣。
2000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轄4個鎮、7個鄉:耿馬鎮、孟定鎮、勐永鎮、勐撒鎮、河外鄉、大興鄉、芒洪拉祜族布朗族鄉、四排山鄉、福榮拉祜族傈僳族鄉、勐簡鄉、賀派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1322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耿馬鎮54976勐永鎮28556勐撒鎮34646孟定鎮99413大興鄉10745芒洪鄉8367四排山鄉13877賀派鄉16278勐簡鄉13179福榮鄉13344河外鄉19839。2001年,全縣轄4個鎮、5個鄉、2個民族鄉:耿馬鎮、孟定鎮、勐永鎮、勐撒鎮、河外鄉、大興鄉、賀派鄉、四排山鄉、勐簡鄉、芒洪拉祜族布朗族鄉、福榮拉祜族傈僳族鄉。2005年,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撤銷福榮拉祜族傈僳族鄉和河外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孟定鎮,孟定鎮政府駐地不變。

發展歷史

耿馬於1950年11月22日解放,是繼周邊地區臨滄雙江滄源鎮康等解放後在滇西南地區乃之全省最後解放的一塊版土。1955年10月15日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成立。建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耿馬各族幹部民眾經過55年艱苦而又卓越的歷程,取得了經濟持續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邊防鞏固的良好局面,並在各項事業建設中創造了輝煌的成就。

“耿馬”傣語直譯為“勐相耿坎”,意為跟隨白馬尋覓到的黃金寶石之地。位於祖國西南邊陲,北回歸線穿越縣境,與緬甸山水相連,總面積3837平方公里,國境線長47、35公里,是雲南通往緬甸的重要門戶和陸上捷徑,國家糧食和蔗糖基地,雲南民營橡膠生產區,蒸酶茶之鄉,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富集之地。全縣轄11個鄉(鎮)、1個華僑農場孟定勐撒兩個國營農場。全縣總人口25.28萬人,有漢、傣、佤、拉祜彝族布朗景頗、傈僳、德昂、回、白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1%。
55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地委、行署和上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歷屆黨委、政府和全縣各族人民勵精圖治,艱苦奮鬥,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創造了輝煌業績。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自治縣黨委、政府和全縣廣大幹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團結拼搏,艱苦奮鬥,致力於邊疆民族經濟發展,戰勝了前進道路中的各種自然災害和困難,全縣國民經濟的整體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團結穩定、加快發展、全面推進的新階段。到2003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08953萬元,是1980 年4058萬元的26、85 倍,其中,第一產業完成47895萬元;第二產業完成28385萬元;第三產業完成32672萬元。財政收入達 9042萬元 ,是19 80 年365萬元的24、78 倍,糧食總產量達82459噸,是19 80 年65621噸的 1、26 倍,農民人均總收入達 1122 元,是1980 年80元的14 倍。
經過55年的努力,全縣已形成以糧、糖、膠、茶、畜、邊貿為優勢產業,工農商技貿同時發展的產業格局。在糧食產量穩中有增、自足有餘的前提下,以耿馬糖業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的一批企業不斷壯大,耿馬糖業有限責任公司 已躍入中國製糖業十強,西南最大的製糖企業,其主產品“景戈塔”牌白砂糖被中國社會調查評價中心認定為“中國公認名牌產品”;由雲南耿馬蒸酶茶(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回味牌”高級蒸酶茶馳名中外;孟定生產的優質橡膠成為了免檢產品。以羊耿二級油路線開通為典型的一批水利、交通城鎮、通訊等重點工程不斷取得新突破,水利化程度有較大提高,交通“瓶頸”的制約得到緩解,通訊建設迅猛發展,縣城的市鎮建設通過地震重建和近幾年的努力,已成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初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小城鎮。全省唯一的副縣級鎮、省級口岸——孟定鎮,經過多年的努力,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已成為雲南省集商貿、旅遊、文化於一身的邊陲重鎮,被譽為滇西南的“現代絲綢之路”和“黃金口岸”。鄉鎮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生態建設環境保護不斷取得新進展,全縣社會經濟已逐步駛入快車道,並呈現出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防鞏固,人民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

輝煌成就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55年的輝煌成就,是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結果;是黨中央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歷屆縣委、縣政府結合耿馬實際,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結果;是我縣各級各部門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和馬克思主義民眾觀的結果;是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和民眾艱苦奮鬥、埋頭苦幹的結果。在慶祝建國55周年的喜慶日子裡,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為解放耿馬,為維護各族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衛邊疆社會主義建設而英勇奮鬥、流血犧牲的革命先烈,永遠不會忘記為耿馬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歷屆各級領導幹部,永遠不會忘記為發展耿馬、支邊耿馬、振興耿馬捨生忘死、做出卓越貢獻的勞動模範、英雄人物,永遠不會忘記熱愛家鄉、建設家鄉而始終默默無聞、吃苦耐勞的千千萬萬個普通勞動者。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為加快邊疆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耿馬縣委、政府和全縣各族人民有信心和決心,圍繞富民興縣這一主題,緊緊抓住本世紀頭20年的戰略機遇,千方百計創新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方法,只爭朝夕,加快發展,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小康。到2005年,圓滿完成“十五”計畫,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3、33億元,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2、68番,達到55、2億元,年均增長10%,全縣各族人民基本步入小康,把耿馬建成綠色經濟強縣,成為經濟社會、人口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區域,輻射東南亞的對外視窗和大通道,經濟較發達、生態環境好、生活舒適、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小康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圍繞上述奮鬥目標,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央一號檔案省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把握全局、協調發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在工作中突出抓好八項工作。即:用創新性思維,著力解決發展理念問題;用基礎性思維抓農業,著力解決“三農”問題;用重點論思維抓工業,著力解決縣域經濟發展後勁問題;用社會化思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縣域經濟發展“瓶頸”問題;用全民化思維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著力解決縣域經濟的活力問題;用開發促發展的思維抓招商引資,著力解決縣域經濟軟環境問題;用系統論思維抓社會各項事業,著力解決縣域經濟持續發展問題;用經常化思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著力解決“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問題。
回顧過去,我們滿懷豪情。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 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團結拼搏、求真務實、銳意進取,以臨滄撤地設市為新的起點,全面加速耿馬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為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耿馬而奮鬥。
耿馬,這匹騰飛的駿馬必將帶我們駛向新世紀的輝煌!

雲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述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12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79個縣、29個自治縣。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昆明市盤龍區 | 五華區 | 官渡區 | 西山區 | 東川區 | 安寧市 | 呈貢縣 | 晉寧縣 | 富民縣 | 宜良縣 | 嵩明縣 | 石林彝族自治縣 |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曲靖市麒麟區 | 宣威市 | 馬龍縣 | 霑益縣 | 富源縣 | 羅平縣 | 師宗縣 | 陸良縣 | 會澤縣
玉溪市紅塔區 | 江川縣 | 澂江縣 | 通海縣 | 華寧縣 | 易門縣 | 峨山彝族自治縣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保山市隆陽區 | 施甸縣 | 騰衝縣 | 龍陵縣 | 昌寧縣
昭通市昭陽區 | 魯甸縣 | 巧家縣 | 鹽津縣 | 大關縣 | 永善縣 | 綏江縣 | 鎮雄縣 |彝良縣 | 威信縣 | 水富縣
麗江市古城區 | 永勝縣 | 華坪縣 |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 寧蒗彝族自治縣
普洱市思茅區 |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 景東彝族自治縣 |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 西盟佤族自治縣
臨滄市臨翔區 | 鳳慶縣 | 雲縣 | 永德縣 | 鎮康縣 |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滄源佤族自治縣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 | 瑞麗市 | 梁河縣 | 盈江縣 | 隴川縣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 | 福貢縣 |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 | 德欽縣 |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 祥雲縣 | 賓川縣 | 彌渡縣 | 永平縣 | 雲龍縣 | 洱源縣 | 劍川縣 | 鶴慶縣 | 漾濞彝族自治縣 | 南澗彝族自治縣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 雙柏縣 | 牟定縣 | 南華縣 | 姚安縣 | 大姚縣 | 永仁縣 | 元謀縣 | 武定縣 | 祿豐縣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縣 | 箇舊市 | 開遠市 | 綠春縣 | 建水縣 | 石屏縣 | 彌勒縣 | 瀘西縣 | 元陽縣 | 紅河縣 |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 河口瑤族自治縣 | 屏邊苗族自治縣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縣 | 硯山縣 | 西疇縣 | 麻栗坡縣 | 馬關縣 | 丘北縣 | 廣南縣 | 富寧縣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 勐海縣 | 勐臘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