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歷史

緬甸歷史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

緬甸歷史蒲甘阿難陀寺南門
蒲甘王朝是由阿諾耶塔國王(KingAnawrahta,1044年至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諾耶塔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Alaungsithu,1111年至1167年在位)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忽必烈(KublaiKhan)率領蒙古人大肆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

年表:
849年,披因比亞建立蒲甘王國

1004年(中國北宋宋真宗景德元年),蒲甘王國遣使到中國向北宋朝貢。

1044年,阿努律陀即位為國王;當時緬甸地區列國爭霸,蒲甘王國很落後,民眾信奉大乘佛教的支派阿里(Ali)教派。阿努律陀有心拯興國家,積極向外發展。1057年阿努律陀興兵南征,攻真臘、羅斛、滅直通國。占領直通國後,阿努律陀把小乘佛教傳入蒲甘王國,並立為國教

緬甸歷史蒲甘大彬奴塔

而後,阿努律陀四處擴張:西征若開(Arakan),占領了若開的北部地區。接著,又南征白古,勢力南達德林達依地區。之後阿努律陀北侵,其軍隊越過八莫(Bhamo),直搗現在位於中國雲南的大理,之後兩國和解。阿努律陀回軍途中,順道撣邦地區,使區內各酋長向其進貢。而後阿努律陀還以物質援助錫蘭,讓其擊退南印度注輦國的侵犯。

文治方面,阿努律陀為了提倡佛教,大量建造佛塔,其中以瑞海宮佛塔最為著名。阿努律陀又參考蒙人與驃人的文字,創立了自己的文字。阿努律陀還用三年的時間,開鑿皎施運河(Kyaukse),以利灌溉。

1077年阿努律陀被野牛撞死,太子修羅繼位。修羅出兵討伐孟人耶曼乾(Yamankan),修羅在庇固地區的叛亂中被俘,蒲甘王國的大將江喜陀逃回蒲甘,後打敗耶曼乾,繼承蒲甘王位。江喜陀在位時期,28年內蒲甘王國的經濟,文化都有很大發展。江喜陀建立了很多佛寺及佛塔,其中有著明的阿難陀寺(AnandeTemple),落成時由江喜陀親自主持開光典禮,當時各地佛教徒雲集。

1106年(中國北宋宋徽宗崇寧五年),蒲甘國王江喜陀遣使到中國向北宋朝貢。自江喜陀之後的諸王,或縱情奢華宴樂,或廣建寺廟,結果勞民傷財,國勢日微。

緬甸歷史蒙鎮式建築
1254年,那羅梯訶波帝即位,暴虐無道,叛亂四起。蒲甘國北部的撣族勢力盛起,不斷南侵蒲甘國。

1271年,蒙古人忽必烈在中國北方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多次遣使到蒲甘國招降,蒲甘國王不理會。

1277年,元兵進攻八莫,因氣候炎熱退兵,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蒲甘國。

1279年,元滅中國南宋,國力大增。1287年,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蒲甘城破,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他之後的蒲甘國王都是元朝傀儡。

元朝敗蒲甘國後,其領土就開始分裂。撣族乘機發展勢力,1368年於緬甸東部阿瓦(英文:Ara)建立阿瓦王國。而蒙人也在緬甸南部發展勢力,建都於馬達班(Martaban),1369年遷都白古,建立白古王國。二王國建立後南北交戰。

東吁王朝

緬甸歷史德並水梯
1531年緬人莽應體又名德並水梯(Tabinshwehti,1531年至1550年在位)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曩又名(帕應曩)(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強大的泰族阿瑜德亞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占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笈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占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

歷史年表:
1280年,東吁城建於緬甸中部錫唐河流域。
1535年,莽瑞體開始進攻白古王朝。
1539年,東吁王朝滅白古王朝,占領伊江三角洲,征服毛淡棉一帶的孟人。
1541年,攻占對外貿易要港馬都八。
1550年,緬甸中部和南部基本統一。
1555年,占領阿瓦
1556-1559年,征服曼尼坡撣邦
1563年,遠征暹羅
1564年,白古農民起義
1567年,大饑荒。

緬甸歷史撣邦
1568年,再征暹羅。
1581年莽應龍死後,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各地封建主重新割據。
1582~1583年莽應里進犯雲南,被劉綎、鄧子龍率兵擊退,追至阿瓦。
1599年,阿拉乾王朝封建主率葡萄牙僱傭兵,聯同東吁封建主攻占並焚毀都城白古,俘獲莽應里(緬名南達勃因)押回東吁斬殺。
1600~1605年,良淵王占領以阿瓦為中心的“糧倉”地區,保住了上緬甸半壁河山,史稱“良淵時期”。
1613年,阿那華隆收復了被葡人占領的沙廉,驅逐葡萄牙侵略者出緬甸,再次統一緬甸。
1627年,荷蘭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在緬甸設分公司。
1629~1648年,他隆王擯棄了勞民傷財的對外擴張戰爭,致力恢復和發展國內經濟,分配土地給無地農民。
1635年,他隆王從白古遷都阿瓦。
1638年,他隆王他進行一次全國性普查,編制了各地戶口、耕地面積、產量和稅賦情況的調查統計,作為徵稅和徵調勞役的依據。
1659年,明朝末代皇帝永曆逃亡到緬甸。當時緬甸已無力抵禦吳三桂的進攻,只好引渡永曆以換取清軍撤兵。
1688年和1709年,法國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沙廉設分公司,控制其對外貿易,殖民勢力開始侵入緬甸。
1740年,緬甸孟族起義,又從內部動搖了東吁王朝的統治。
1752年,孟族軍隊占領首都阿瓦,將摩訶陀摩耶沙底波帝俘至白古,結束了東吁王朝的統治。

貢榜王朝

緬甸歷史貢榜王朝
1782年至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占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至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占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貢榜王朝國王
中文譯名英文譯名關係在位期間(公元)附註
雍笈牙King Alaungphaya1752-1760用七年時間統一緬甸。
Naundawgyi1760-1763
Hsinbyushin1763-1776多次侵犯雲南邊境,引發中緬戰爭
Singu Min1776-1781
Maung Maung1781
孟雲又譯波道帕耶King Bodawpaya雍笈牙四子1782-1819較注意發展國內經濟。
?1819-1837被迫與英國簽訂《揚達波條約》
(Treaty of Yandabo)。
孟坑
又譯沙亞瓦底王
King Tharyarwaddy1837-1846
Pagin Min1846-1853
敏東King Mindon1853-1879推行改革。
錫袍King Thibaw1878-1885被英軍俘虜,貢榜王朝滅亡。

殖民時期

緬甸歷史昂山將軍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國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BaMaw)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本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占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對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昂山將軍(Gen.AungSan)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軍,1942年他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的戰鬥,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1943年,巴莫與昂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政府,昂山成為國防部長。1944年,昂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在英國議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之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

獨立時期

獨立後的緬甸,由於共產黨人和其他政治派系的反抗,使得國內紛爭不斷。在1950年就發生大規模的內戰,連執政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發生分裂。1960年緬甸舉行大選,由吳努(UNu,德欽努)重新取得執政權。

軍政府時期

1962年,軍事將領奈溫將軍(GeneralNeWin)發動政變並成立以軍事統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緬甸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對於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滿,同年7月7日學生在仰光大學發起示威活動抗議軍事政權。軍隊則在奈溫將軍的間接指使下以血腥鎮壓了這個活動。

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中國入侵緬甸,支持緬甸北部的緬甸共產黨武裝,到鄧小平上台以後撤出全部在緬的中國軍隊,從此緬共武裝失勢。

緬甸歷史蘇貌將軍
緬甸國內販毒情況很嚴重,而由於政府官員的輕易受賄使得毒品問題日益嚴重,政府更是日趨腐敗。因為治理不當和腐敗導致的經濟嚴重蕭條,緬甸政府於1977年開始尋求外援。1980年代晚期緬甸已是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1989年6月18日,在蘇貌將軍(GeneralSawMaung)的掌政下,緬甸的英文官方名稱由Burma改為Myanmar。國內反政府的活動仍舊持續四起,昂山的女兒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翁山蘇姬在1988年成為緬甸邁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動力。翁山蘇姬因公然批評奈溫將軍而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雖然她曾在1995年獲得釋放,但再多次遭到軟禁直今。

1995年緬甸首都由仰光遷往內比都。

目前緬甸仍舊處於軍閥割據的混亂狀態。

相關條目

蒲甘王朝
東吁王朝
貢榜王朝
緬甸
伊洛瓦底江

各國歷史

世界歷史,包含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歷史、及史前的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