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淵穴

太淵穴

太淵穴,手太陰肺經腧穴。肺朝百脈,脈會太淵;肺主氣、司呼吸,氣為血帥,本穴開於寅,得氣最先,故在人體穴位中占有重要地位。位於腕前區,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拇長展肌腱尺側凹陷中,橈側腕區肌腱的外側,拇長展肌腱內側;有橈動、靜脈;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主治咳嗽、氣喘等肺系疾患,無脈症,腕臂痛。操作方法為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研究表明,太淵穴對肺功能有明顯調整作用,改善肺通氣量,使肺呼吸機能加強。

基本信息

腧穴釋義

太淵:太,指大的意思;淵,指深的意思。此穴為肺經原,八會穴之脈會,脈氣大會於此,博大而深,故名。

腧穴定位

簡便定位

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或仰掌,當掌後第一橫紋上,用手摸有脈搏跳動處的橈側凹陷者中即是。

解剖定位

當橈側腕屈肌腱的外側,拇長展肌腱內側;有橈動、靜脈;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

臨床治療

太淵穴太淵穴
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經分布,故不宜自行針灸。呼吸系統疾病:扁桃體炎,肺炎;
循環系統疾病:心動過速,無脈症,脈管炎;
其它:肋間神經痛,橈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膈肌痙攣

配穴舉例

配神門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配經渠治臂內廉痛(《千金要方》);配列缺治咳嗽風痰(《玉龍賦》);配魚際治咽乾(《針灸大成》);配神門、行間、太沖、魚際治嘔血(《針灸資生經》)。
配列缺、孔最,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氣喘,胸背痛。
配內關、沖陽、三陰交,有益心通陽,祛瘀通脈的作用,主治無脈症。

功能作用

補肺益氣,止咳化痰,通經復脈此穴為肺經之輸穴,五行屬性屬土,土能生金,故是手太陰肺經的母穴,“虛則補其母”,加上又是肺經之原穴,為肺經之原氣流注之處,故此穴擅長補肺虛,即可補肺氣之虧損,又可滋肺陰之虧耗,可治療久病體弱,肺虛諸證。肺主氣,以助心脈行營血,因此穴居寸口,肺朝百脈,此穴又是八會穴之脈會,是臟腑脈氣會聚之處,有調氣血,通血脈,助心脈搏動之功,故可用於心脈瘀阻的心痛心悸、無脈症。因此穴位於腕部,可舒筋利節、通經活絡,故可治療手腕疼痛無力。

主治病證

咳嗽氣喘、痰多氣短,咯血胸痛、咽乾咽痛;心痛心悸、無脈症;手腕疼痛無力。

配伍套用

咳血:太淵、尺澤、魚際、肺俞、膈俞、三陰交(《針灸醫案集要》)。
嘔血:太淵、神門、太沖、行間、魚際(《針灸資生經》)。
臂內廉痛:太淵、經渠(《備急千金要方》)。
頓咳:太淵、四縫、合谷、少商(《針灸治驗錄》)。
吼喘氣滿,肺脹不得臥:太淵、俞府、風門、膻中、中府、三里(《針灸大全》)。
掌中熱:太淵、列缺、經渠(《神應經》)。
煩怨不臥:太淵、公孫、隱白、肺俞、陰陵泉、三陰交(《神應經》)。
牙齒疼痛:太淵、列缺、人中、頰車、呂細、合谷(《針灸大成》)。
嘔吐:太淵、大陵、乳根、中脘、氣海、足三里、內庭(《針灸逢源》)。

保健養生

經常用拇指及甲尖掐按太淵,每次1~3分鐘,可以補肺氣、利心臟,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保健心腦血管,預防心肺疾患。

腧穴操作

針刺
直刺0.2~0.3寸,局部麻脹;針刺時避開橈動脈。
艾灸
艾炷灸1~3壯,艾條灸5~10分鐘,因靠近橈動脈,不宜瘢痕灸。
按摩
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法、拇指彈撥法等。

現代研究

實驗研究表明,太淵穴對肺功能有明顯調整作用,用肺功能測定儀,測定針刺太淵對肺通氣功能障礙者的肺功能,對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者的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占用肺活量的比值,最大用力呼氣中段流量針刺療數值升高,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說明太淵有改善肺通氣量的作用,使肺呼吸機能加強。
太淵為八會穴之一的脈會,對血液運行失常及出血等疾患有較好的療效。臨床觀察表明,針刺太淵穴對咯血及腦出血,均有顯著效應。對於血壓的調整也有較好作用,臨床觀察表明,針刺太淵穴對Ⅲ期高血壓有降壓作用。

古文摘錄

定位記載

《靈樞·本輸》:魚後一寸陷者中。
《針灸甲乙經》:在掌後陷者中。
《難經集注》虞庶註:在手魚際間,應手動脈。
《針灸大成》:後內側橫紋頭,動脈中。

主治記載

針灸甲乙經》:咳逆煩悶不得臥,胸中滿,喘不得息,背痛;痹逆氣,厥急,煩心,善唾噦噫,胸滿嗷呼,胃氣上逆,胸痛;病溫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刺太淵留針一時取之。若未滿五日,禁不可刺也。
《席弘賦》:氣刺兩乳求太淵。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腹脹;眼疾。
《類經圖翼》:噫氣、咳血;煩躁狂言,不得臥,目痛,生翳赤筋;背痛引臂髀;溺色變,遺矢無度。
《醫宗金鑒》:手腕無力疼痛,及咳嗽風痰,偏正頭疼等證。
《循經號穴編》引別錄云:頭目面腫痛,牙疼。

理論基礎

出處

太淵穴太淵穴
靈樞·本輸》
輸(土)穴;原穴;《難經》列作“脈會”。

《靈樞•衛氣》:“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馬蒔註:“即太淵穴”。

穴名

【釋名】太,盛大;淵,水深處。意指穴當寸口動脈,血氣旺盛。

【別名】太泉,鬼心。

【穴義】肺經經水在此散而化為涼性水濕。
【名解】

1)太。太,大也,極也。淵,深澗也,言穴之形態也。太淵之名乃從類象的角度描述穴位微觀下的形態特徵,指肺經水液在此散化為涼性水濕。因本穴位處手內橫紋凹陷處,經水的流行是從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經水從山之頂部流入淵之底部,故名太淵。

2)太泉。太,大也。泉,水流、源泉也。本穴位處手內橫紋凹陷處,經水的流行是從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且如瀑布飛落而下,為山上落下之大泉,故名太泉。

3)鬼心。鬼,與神相對,神處為天,鬼處為地,鬼在此代表地部。心,內部也,中心也。鬼心之名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流向地之地部。

4)肺經俞穴。俞,輸也。指本穴為肺經經脈涼性氣態物的主要輸送穴位。本穴的氣血為地部的經水,流行方式是從高位流向低位,如瀑布飛落而下,經水落下之時向空中散發大量涼性水濕之氣,為肺經涼性氣態物的主要輸送之處,故為俞穴。

5)肺經原穴

6)源也。本穴為肺經涼性氣態物的輸送之源。

7)故為經原穴。

6)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土者,生金之物,因本穴為肺經天部之氣的主要輸供之處,表現出土的生金之性,故其屬土。

7)本穴為脈會。脈,脈搏也,氣血運行的通道也。本穴形如深淵,上接天部,下通地部,天、人、地三部之氣皆會於此,故為脈會。

穴位

【定位】在腕掌側橫紋橈側端,橈動脈搏動處。

【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橈側腕屈肌腱和拇長展肌腱。穴區內有前臂外側皮神經,深層有橈動脈和橈靜脈本乾通過,並有正中神經肌支和骨間後神經(橈神經分支)分布。

穴性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涼性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本穴氣血的運行是由地之天部流落地之地部,在由高位流向低位時,經水大部分化為水濕氣態物逸散於天部層次。
【功能作用】散化肺經地部水濕,向天部輸送肺氣。
【治法】寒則灸補,熱則瀉針出氣。

病例分析

太淵穴太淵穴
無脈症是指患者多處動脈搏動觸摸不到的病證。臨床以人迎脈、寸口脈、氣沖脈、趺陽脈觸及不到為常見,多發於上肢。與《內經》中的“臂厥”、w厥”相類似,罹患肢體每多兼厥冷、乏力或微痛。青年女性發病率較高。
【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生,無外虛實兩端。正氣不足,邪氣內侵是釀成本病的主要原因。經脈失暢,營衛不通為主要病理機制
1。外邪侵襲,風寒濕邪侵襲經脈,營衛失和,氣血不暢,阻滯脈道而成無脈。
2。髒氣不足,心氣虛則不能主血,肺氣虛則難以朝百脈,肝氣虛則失於疏泄,脾氣虛則化源不足。正氣不足,邪氣內侵,阻遏脈道,釀成此證。
【辯證治療】
1。臂厥
症狀和體徵:寸口脈及神門脈均微弱或消失,多見於單側,亦有見於雙側者,上肢厥冷乏力,不任握物,舌淡,苔薄白。
證候分析:寸口脈為手太陰肺經所過,神門脈為手少陰心經所過。肺主氣朝百脈,心主血脈。氣為血帥,血為氣母,心肺氣虛,則氣血匱乏、脈道失營而滯,故脈微弱或消失。氣主煦之,血主儒之,氣血運行不暢,故肢冷乏力。舌淡、苔白,為氣血不足之象。
治法:養心益肺,通脈活絡。以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陰心經穴為主。
處方:尺澤,太淵,內關,極泉,神門,人迎。
隨證配穴:氣短喘咳者,加天突。眩暈者,加百會、風池。
刺灸方法:針用平補平瀉法,可加艾條灸或溫針。
方義:尺澤、太淵疏調肺經之氣而補肺氣。內關、極泉、神門流調心經和心包經之氣而補心氣。人迎屬足陽明胃經,該經多氣多血,刺之可補氣養血,通調經脈。
2(骨幹)厥
症狀和體徵:氣沖脈及趺陽脈微弱或消失,雙下肢厥冷痿(辟足),不任步履,舌淡,苔白。
證候分析:足陽明之脈不通,故氣沖脈及趺陽脈微弱或消失。下肢失於溫煦濡養,故下肢厥冷、不任步履,。舌淡、苔白,為氣血不足之象。
治法:補氣養血,通脈活絡。以任脈、足陽明胃經穴為主。
處方:氣海關元,氣沖,足三里,陰陵泉。
隨證配穴:眩暈者,加太沖。
刺灸方法:針用平補平瀉法,亦可加艾條灸或溫針。
方義:氣海、關元針灸可補元氣而促氣血運行。氣沖、足三里陰陵泉調補陽明經之氣血。

人體穴位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 | 髮際穴 | 陽白穴 | 印堂穴 | 攢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溝穴 | 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 | 後頂穴 | 風府穴 | 啞門穴 | 完骨穴 | 風池穴 | 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 | 下關穴 | 客主穴 | 耳門穴 | 聽宮穴 | 翳風穴 | 頰車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 | 膻中穴 | 鳩尾穴 | 巨闕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氣海穴 | 關元穴 | 中極穴 | 氣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門穴 | 日月穴 | 天樞穴 | 氣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陽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門穴 | 腰俞穴 | 腰陽關穴 | 上仙點穴 | 六華灸穴 | 風門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陰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腸俞穴 | 關元俞穴 | 小腸俞穴 | 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 | 外關穴 | 曲池穴 | 尺澤穴 | 治癢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陽池穴 | 神門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沖穴 | 落枕穴 | 指間穴 | 太淵穴 | 口內穴 | 胃腸穴 | 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 | 梁丘穴 | 復溜穴 | 陰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三陰交穴 | 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 | 大敦穴 | 太沖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脈穴 | 丘墟穴 | 崑崙穴 | 足臨穴 | 行間穴 | 里內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壓點穴 | 第二厲兌穴 | 第三厲兌穴 | 阿基里斯腱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