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溝穴

水溝穴

水溝穴為督脈經穴,別名人中、鬼宮,為督脈與手足陽明之會,位於人中溝正中線上1/ 3與中1/3交界處。其功能醒神開竅,清熱熄風,主治昏迷、暈厥、癲狂、急慢驚風、消渴等多種疾病,為中醫搶救危重病人的急救穴之一。

水溝-理論基礎

出處

《針灸甲乙經》

人中,原為部位名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用作穴名。

穴名

【別名】人中。

人中人中

【釋名】鼻下凹陷似水溝,穴在其中,故名。水溝似人形,《釋名·釋形體》:“鼻下曰立人,取立於鼻於狹而長似人立也。”穴居其中,故又稱“人中”。又釋,人指人部,居天(上)部與地(下)部之間。鼻主天氣(呼吸),口主地氣(飲食),穴在口鼻之間的人部之中。《老子釋略》:“鼻為天門,口為地戶,天地間人中是也。”
【名解】1)水溝。水,指穴內物質為地部經水也。溝,水液的渠道也。水溝名意指督脈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溝渠下行。本穴物質為素髎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在本穴的運行為循督脈下行,本穴的微觀形態如同地部的小溝渠,故名水溝。2)人中。人,指本穴位在頭面天地人三部中的人部。中,指本穴位處在頭面前正中線。人中名意指本穴位於鼻唇溝的中部,無它意。3)鬼客廳。鬼,與天相對,指穴內物質為地部經水。客廳,接待客人的廳堂也。鬼客廳名意指穴內氣血為來自天部之氣的冷降水液。本穴位處督脈,督脈氣血以陽氣為主,地部經水稀少,而本穴氣血則為地部經水,地部經水如同督脈氣血的賓客一般,故名鬼客廳。鬼宮、鬼市、鬼排名意與鬼客廳同。4)督脈手足陽明之會。本穴的地部經水不光為督脈的陽氣冷降而成,主要的是手足陽明經的冷降水液,故為督脈手足陽明之會。

穴位

【定位】在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界處。

水溝穴水溝穴

【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口輪匝肌;穴區內有眶下神經,深層有面神經頰支和上唇動脈分布。

穴性

【穴義】督脈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溝渠下行。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根據人體所處的不同體位而分別傳於手足陽明經及督脈的兌端穴。

水溝-臨床運用

辨證

【功用】醒神開竅、清熱熄風

暈厥暈厥

【主治】頭痛,暈厥,癲狂癇,小兒驚風,口角喎斜,腰脊強痛。
【配穴舉例】配頰車治中風吐沫 (《勝玉歌》);配委中治腰脊閃痛 (《玉龍賦》);配湧泉、素髎、內關、氣海 (灸)、關元治休克;配合谷、陽陵泉治驚厥;配合谷透勞宮治癔病發作 (《針灸學》)。
配合谷、內庭、中極、氣海,有解暑清熱,醒神開竅的作用,主治中暑不醒人事。
配中沖,合谷,有醒神開竅的作用,主治中風不醒人事。
配委中,有活血祛瘀,行氣通經的作用,主治閃挫腰痛

治療

【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文獻摘要】
《甲乙經》:督脈、手、足陽明之會。
《銅人》:風水面腫,針此一穴,出水盡即頓愈。
《圖翼》:千金云:此穴為鬼市,治百邪癲狂,此當在第一次下針。凡人中惡,先掐鼻下是也。鬼擊卒死者,須即灸之

臨床案例

急性心肌梗塞昏迷

梅某,男,58歲,1996年8月16日晨4時急診。主訴:心前區壓榨樣疼痛2小時。患者來診時面色蒼白,語聲低微,大汗淋漓。病人在其家屬挽扶下進入急診室時突然意識喪 失,全身癱軟往下滑。急扶病人上診床,查:心率118次/分,律不整,心音低鈍,四肢濕冷 ,脈微欲絕,擬診為急性心肌梗塞,隨即以右手拇指甲角代針,按壓水溝穴,施以強刺激手法 ,約一分鐘後,病人“啊”的一聲,漸漸甦醒,繼以亞硝酸異戊脂霧化吸入,再以硝酸甘油 片壓碎舌下含服,給氧和接上補液後護送到住院部治療,入院10小時後,心電圖證實急性 心肌梗塞,住院4周痊癒出院。

失血性暈厥
李某,女,22歲。1996年9月在門診侯診時突然暈倒,面色蒼白,不省人事。筆者即赴現場以拇指甲角代針掐壓水溝穴,施以強刺激手法,病人約一分鐘後甦醒。患者訴說7天前曾做人流手術,仍出血,乃送婦科治療。

高熱抽搐
楊某,女,12歲,1996年6月16日急診。主訴:發熱兩天,抽搐半小時。診時病孩高熱,T39.7℃,四肢厥冷,雙手握拳抽搐,不省人事,即施手法掐壓水溝穴 ,重刺激,一分鐘後患孩甦醒,抽搐停止,再作常規治療。

急性胃腸炎失水昏迷
陳某,男,21歲,1996年10月18日急診。主訴:頻繁嘔吐伴腹痛2小時。患者於晚飯後不久即出現胃脘不適,頻繁嘔吐,開始為胃內容物,繼而嘔出綠色液體。患者來診時全身疲倦,面色蒼白。查:T36.2℃,BP60/30mmhg,肺(-),劍突下壓痛,腸鳴亢進,舌乾苔白,脈沉細。在進入注射室時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即將病者平臥於病 床上,以拇指按壓水溝穴,施以重刺激手法,約一分鐘後甦醒,然後再作常規治療。

體會
上述昏迷其臨床表現和病因 各不相同,有虛有實,有寒有熱,為何均取水溝穴而奏捷效?這是因為它們的臨床表現和病因雖不一樣,但它們都具有神志不清這一共同特點。水溝穴的功能是醒神開竅,清熱熄風。 根據中醫治療急病的特點,不論是中風、 中暑、真心痛、驚風、暈厥,一旦出現神志不清的時候,就要急則治其標,以醒神開竅、回陽救逆為主。特別是在基層醫院搶救心肌梗塞神志不清,而第一時間搶救藥物還未到位或病 人未能送入住院的情況下,套用此法,為病人住院 治療創造時機。具有搶救及時,不受條件限制和療效快捷等優點。

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急發生閉塞、血流中斷,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以致局部壞死,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冠狀動脈在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產生 持久的痙攣,使心臟供血中斷。指壓水溝穴使病人能在一分鐘左右甦醒,對於及早緩解患者冠狀動脈的持久痙攣,挽救瀕死和缺血的心肌,縮小梗塞面積和防止梗塞擴大, 渡過急性期,起了重要的作用。

水溝為督脈經穴,又為督脈與手足陽明之會,督脈為督轄諸陽之經絡而 長於陽,以拇指掐壓水溝穴,其內應齦交,齦交穴為督、任、足陽明之會,具有寧神鎮痙之功,任脈統諸陰之血。 指壓水溝穴,實際上是一指取兩穴,任督 二脈,一陰一陽,能統領人體經絡之陰陽,具有醒腦開竅、回陽救逆、斂陰固脫之功,此法 不失為搶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方法。

水溝-相關連結

人中急救

急救人中穴位於人體鼻唇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平掐或針刺人中穴,可用於救治中風、中暑、中毒、過敏以及手術麻醉過程中出現的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刺激人中穴為何有急救作用呢?

掐人中掐人中

這是因為節律性、連續弱性或強性刺激人中,能使動脈血壓升高,而在危急情況下,升高血壓可以保證機體各個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維持生命活力。刺激人中穴位,還可影響人的呼吸活動,如連續刺激人中,可以引起呼氣持續性抑制,適當地給予節律性刺激,則有利於節律性呼吸活動的運行。
然而,人中穴對呼吸的影響並非都是有利的。如連續刺激引起吸氣興奮或抑制,均可以導致呼吸活動暫停,因此,在實際套用中要注意刺激手法的套用。經研究表明,適當地節律性刺激最為合適。在實際操作中用拇指尖掐或針刺人中穴,以每分鐘撳壓或捻針20-40次,每次連續0.5-1秒為佳。

人體穴位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 | 髮際穴 | 陽白穴 | 印堂穴 | 攢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溝穴 | 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 | 後頂穴 | 風府穴 | 啞門穴 | 完骨穴 | 風池穴 | 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 | 下關穴 | 客主穴 | 耳門穴 | 聽宮穴 | 翳風穴 | 頰車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 | 膻中穴 | 鳩尾穴 | 巨闕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氣海穴 | 關元穴 | 中極穴 | 氣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門穴 | 日月穴 | 天樞穴 | 氣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陽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門穴 | 腰俞穴 | 腰陽關穴 | 上仙點穴 | 六華灸穴 | 風門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陰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腸俞穴 | 關元俞穴 | 小腸俞穴 | 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 | 外關穴 | 曲池穴 | 尺澤穴 | 治癢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陽池穴 | 神門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沖穴 | 落枕穴 | 指間穴 | 太淵穴 | 口內穴 | 胃腸穴 | 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 | 梁丘穴 | 復溜穴 | 陰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三陰交穴 | 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 | 大敦穴 | 太沖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脈穴 | 丘墟穴 | 崑崙穴 | 足臨穴 | 行間穴 | 里內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壓點穴 | 第二厲兌穴 | 第三厲兌穴 | 阿基里斯腱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