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谷穴

陰谷穴

陰谷穴位於膕窩內側,屈膝時,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正確的中醫針灸按摩該穴位能夠治療陽痿、疝痛、月經不調、小便難、陰中痛、癲狂、膝股內側痛等疾病。

基本信息

名解

下肢內側穴點陣圖下肢內側穴點陣圖

(1)陰谷。陰,陰性水濕也。谷,肉之大會也,兩山所夾空隙也。該穴名意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匯合併形成大範圍的水濕雲氣常本穴物質為築賓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行至本穴後聚集為水濕雲氣,水濕雲氣性寒冷,故名。

(2)腎經合。合,匯合也。本穴為腎經的水濕之氣匯合之處,故為腎經合穴。

(3)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性寒冷,表現出水的潤下特徵,故其屬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高濃度冷濕水氣。

運行規律:部分冷降歸於地部,小部分吸熱後循腎經上行。

功能作用:除降濁氣。

治法:寒則點刺出或灸之或瀉之,熱則水針或補之。

位置

取該穴道時候患者應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陰谷穴位於人體的大腿內側,膝蓋關節內側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

解剖

陰谷穴陰谷穴

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間;有膝上內側動、靜脈;布有股內側皮神經。

主治疾病

此穴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為:指壓該穴,對於治療多汗症非常有效。可以利尿通膀胱,可以治療不育,男子的陽痿早泄,陰囊濕疹;女士的陰道瘙癢,指壓該穴,對於治療多汗症非常有效。

能夠治療陽痿,疝痛,月經不調,崩漏,小便難,陰腫痛,癲狂,膝股內側痛,泌尿感染,陰道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精神分裂症。

人體穴位配伍

配照海穴、中極穴治癃閉;配大赫穴、曲骨穴、命門穴治寒疝、陽痿、早泄、月經不調、崩漏。
配腎俞、關元,有補腎壯陽的作用,主治陽痿,小便難。
配曲池、血海、曲骨,有祛風除濕,理下焦的作用,主治陰痛,陰癢。

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方式

穴位功效:

陰谷穴陰谷穴
功用:益腎調經,理氣止痛。
主治病症
1.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泌尿系感染,陽痿,遺精,陰莖痛;
2.婦產科系統疾病:陰道炎,外陰炎,功能性子宮出血;
3.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腸炎;
4.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精神病;
5.其它:陰癢,膝關節炎。
穴位定位:
標準定位:在膕窩內側,屈膝時,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臘肌肌腱之間。
取法:正坐屈膝,當膕窩內側,和委中相平,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間處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腓腸肌內側頭。皮膚由股內側和股後皮神經分布。皮薄,皮下組織疏鬆。針由皮膚、皮下組織入膕筋膜的內部,在半膜肌和半腱肌的肌腱外側深進起於股骨內側髁後面的腓肌內側頭,直達骨面。半膜肌、半腱肌由坐骨神經的肌支支配;腓腸肌內側頭是組成小腿三頭肌的一部分,由脛神經的肌支支配。
特異性:五輸穴之合穴,五行屬水。

穴道指壓法治療

陰谷穴
有些人只要熱一點就流汗,沒有活動也無緣無故的出汗,這種症狀稱為“多汗症”。但是,在工作及學習時,汗流浹背實在叫人難受。另外,與人會面時,滿臉及整個身體都是汗,不僅自己覺得不舒服,也會帶給對方不好的印象。而且流汗總會有味道,難免會帶給人不清潔的感覺。自己汗流浹背,卻看到對方滴汗不流,一付涼爽的樣子,一定會很羨慕吧!
還有一種多汗症的人,白天不出汗,到了晚上卻流個不停。這是所謂的睡汗,無疑的是一種不正常的流汗。多汗症的原因有水分攝取過多,或生病所引起等等。
還有因排尿作用不正常,在尿很難排出的情況下,體內的水分只有藉助從汗腺出來的方法,而流出不必要的水分。然而,若是一般的多汗症,只要汗腺與中樞神經沒有異常,用穴道指壓法則能完全治癒。
治療出汗的穴位與指壓法
汗是由腎經與膀胱經支配。所以,稱為“陰谷”即在膝蓋關節內側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與稱為“腎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處的穴位,對治療多汗症非常有效。陰谷能夠緩和衝擊肉體性、精神性的變化,更是有助於回復的穴位,腎俞穴是對因泌尿系統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療效果的穴道。
一面緩緩吐氣,左右同時用力按壓這些穴6秒鐘,至發痛的程度為止。每天需有耐心做此穴位指壓30次。如此,多汗應可治癒。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配伍

1、配腎俞、關元,有補腎壯陽的作用,主治陽痿,小便難。
2、配曲池、血海、曲骨,有祛風除濕,理下焦的作用,主治陰痛,陰癢。

文獻摘要

1、《甲乙經》:狂癲,脊內廉痛,溺難,陰痿不用,少腹急引陰及腳內廉。
2、《大成》:主膝痛如錐,不得屈伸。
3、《循經》:陰囊濕癢,帶漏不止。

研究進展

陰谷穴陰谷穴
1、頸椎病 以雙手中指點按陰谷穴,有痠麻脹痛感後,令患者緩慢且大幅度活動頸部,關提拿病變部位,有較好療效。
2、據報導,針刺陰谷穴,可引起膀胱的收縮。另有針刺陰谷的利尿作用與照海相似,對健康人平均排尿量有所增加。
3、對腸道的作用,據報導針刺陰谷、公孫足三里,主要抑制腸液分泌。

人體穴位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 | 髮際穴 | 陽白穴 | 印堂穴 | 攢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溝穴 | 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 | 後頂穴 | 風府穴 | 啞門穴 | 完骨穴 | 風池穴 | 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 | 下關穴 | 客主穴 | 耳門穴 | 聽宮穴 | 翳風穴 | 頰車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 | 膻中穴 | 鳩尾穴 | 巨闕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氣海穴 | 關元穴 | 中極穴 | 氣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門穴 | 日月穴 | 天樞穴 | 氣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陽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門穴 | 腰俞穴 | 腰陽關穴 | 上仙點穴 | 六華灸穴 | 風門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陰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腸俞穴 | 關元俞穴 | 小腸俞穴 | 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 | 外關穴 | 曲池穴 | 尺澤穴 | 治癢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陽池穴 | 神門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沖穴 | 落枕穴 | 指間穴 | 太淵穴 | 口內穴 | 胃腸穴 | 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 | 梁丘穴 | 復溜穴 | 陰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三陰交穴 | 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 | 大敦穴 | 太沖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脈穴 | 丘墟穴 | 崑崙穴 | 足臨穴 | 行間穴 | 里內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壓點穴 | 第二厲兌穴 | 第三厲兌穴 | 阿基里斯腱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