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米鄉

麻米鄉

麻米鄉青藏高原被人們稱為“世界屋脊”,西藏阿里地區則以其海拔之高、氣候之惡劣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麻米鄉麻米鄉

青藏高原被人們稱為“世界屋脊”,西藏阿里地區則以其海拔之高、氣候之惡劣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

1996年夏天,畢業於湖南嶽陽師範學校的19歲藏族青年才俄,滿懷憧憬地回到故鄉阿里地區改則縣,投入了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在個這自然環境艱苦、氣候惡劣、交通和通訊尚不發達的地方,才俄一乾就是11年。他用自己的青春,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奉獻之歌”。

“不能叫孩子為上學受苦”

剛到改則縣麻米鄉國小任教時,才俄發現,學校是新建的,連他在內只有兩名教師。兩個人要教三個年級36名學生的全部課程,除了課間10分鐘,從早讀開始一直到放學,根本就沒有喘氣的時間。

教學之餘,他還要管理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照顧全部住校學生的生活,備課,批改作業……高寒缺氧,連續承受著繁重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他無怨無悔。

上世紀90年代,改則縣所有鄉國小的教學用品都需到縣教育局領取。麻米鄉國小到改則縣有90多公里,交通極為不便,公路簡易,來往車輛也少。有一次期末考試前,學校沒有白紙印試卷了,才俄到縣教育局領取了50多斤白紙,攔了一輛過往貨車坐上。距離學校還有20多公里時,車子分路走了,剩下的路段很少有車輛經過。為了不耽誤學生和教學,才俄背起50多斤的白紙,毫不猶豫地向學校走去。海拔5000多米的藏北高原上,6月強烈的陽光下,才俄一步步走著,用堅實的腳步叩擊著理想的征途……

上世紀末,對西藏農牧區國小三年級以下的學生,政府每月只給每位學生補助18元,其餘費用要由家庭和學校各承擔一部分。“不能叫孩子為上學受苦。”為籌集資金,才俄門沒少進,話沒少說,路沒少跑。靠著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在麻米鄉國小短短的5年內,他為學校籌集了20多萬元資金改善學生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

看到孩子們在校園裡幸福地生活學習,才俄覺得非常幸福。

一顆心全部撲在工作上

2000年,改則縣新建了先遣鄉國小,組織派他到這所國小任教並主持全校日常工作。對組織的安排,他二話沒說,立即走馬上任。學校新建,工作上困難重重,他積極爭取到了銀行的低息貸款,想方設法創收,兩年間竟贏利5萬多元。就是這筆錢,使得先遣鄉數十名學生幾年中不用再為學習費用而困擾。

2004年3月,組織又調他到改則縣完小任後勤主任。上任伊始,他狠抓學生行為習慣養成,要求學生每天早起出操、召開晨會,總結前一天的工作並布置當天的工作,還要求學生搞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學校變了一個樣,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才俄的不懈努力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肯定。

2007年,才俄再次被委派到麻米鄉國小任校長。此時,麻米鄉國小學生已由建校初的36名發展到210名,教師由兩名發展到13名,以前的“雙班複式教學”已經發展成為鄉級完全國小。學校規模的擴大,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為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他結合學校實際,抓制度建設,抓校風、教風、學風,抓環境建設。不到一個學期,學校就建起了廣播室、德育室、排球場和足球場,校園裡綠草茵茵,鮮花綻放,師生們的歡聲笑語裡充滿了對才俄校長的感激。

“老師就是學生的父母親”

連才俄自己也記不清楚,為陪護生病的學生,他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1998年4月的一天,學生扎西得了急性闌尾炎,以鄉上的醫療條件,無法為他進行手術,若不及時送到縣醫院,就會有生命危險。扎西的父母住在離學校很遠的牧區,交通極為不便,通知他們肯定來不及。鄉里和學校沒有現成的交通工具。“老師就是學生的父母親”,來不及過多考慮,才俄背起扎西,奔波幾個小時趕到縣醫院,並墊付了住院費,還在手術單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當得知扎西脫離了危險,他一下子癱軟在走廊里。此後7天,他不分晝夜地守護在扎西的病床前。

西藏地廣人稀,尤其是農牧區,絕大部分學生都是住校生。他疼愛這些遠離父母來求學的孩子們。對那些還不會料理自己生活的國小生,他格外照顧。11年裡,他先後把13名學生接到自己的家裡吃住,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和人間的親情。

11年來,才俄把所有的心血都凝聚在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上,為邊遠牧區的基礎教育事業無私奉獻、默默耕耘。年幼的兒女,他沒有時間與之共享天倫之樂;年邁的母親,他沒有時間伺候膝下。父親病危,在彌留之際呼喚著兒子的名字,他卻由於學校工作脫不開身,沒有能夠為父親盡孝送終……

才俄的無私奉獻得到了社會、學校、家長及學生的一致認可,受到上級和同行的一致好評。牧區孩子們稱他為“我們的好老師、好父親”,教育同行稱他為“新時期優秀青年教師的代表”。

基本簡介

阿里地區的鄉鎮

阿里地區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西部,地處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帶。東起唐古拉山脈以西的雜美山,與那曲地區相連;西及西南抵喜瑪拉雅山西段,與印度、尼泊爾及克什米爾地區毗鄰;南連岡底斯山中段,臨日喀則地區仲巴縣、薩嘎縣;北倚崑崙山脈南麓,與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全區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共轄7個縣,36個鄉(鎮),144個村(居)委會。人口僅6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

噶爾縣| 普蘭縣| 日土縣| 措勤縣| 革吉縣| 改則縣| 札達縣

昆莎鄉| 左左鄉| 門士鄉| 扎西崗鄉| 巴嘎鄉| 霍爾鄉| 熱幫鄉| 日松鄉| 東汝鄉| 薩讓鄉| 達巴鄉| 底雅鄉| 香孜鄉| 曲松鄉| 雄巴鄉| 亞熱鄉| 擦咔鄉| 先遣鄉| 麻米鄉| 洞措鄉| 古姆鄉| 察布鄉| 磁石鄉| 曲洛鄉| 江讓鄉| 達雄鄉| 文布當桑鄉| 多瑪鄉| 物瑪鄉
獅泉河鎮| 普蘭鎮| 措勤鎮| 革吉鎮| 改則鎮| 托林鎮| 日土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