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貢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高黎貢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高黎貢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保山市、騰衝縣、瀘水縣交界處。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自然使高黎貢山保護區成了野生動物薈萃之地。北南延伸的橫斷山脈,被動物學家們稱為“南北動物區的走廊”、“哺乳動物祖先分化的發源地”。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高黎貢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高黎貢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高黎貢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保山市、騰衝縣、瀘水縣交界處,怒江的西岸,西北部與緬甸接壤,北緯24°56′~26°09′、東經98°34′~98°50′之間。自南向北,縱貫橫斷山南部,東西寬約9公里,南北長約135公里,總面積1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5%。有極典型的高山峽谷自然地理垂直帶景觀和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1992年被WWF(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列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A級保護區,2000年末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

氣候特點

屬中亞熱帶氣候。由於地處印度洋西南季風區,全年盛行偏西風,降水量較大,乾濕季明顯。高黎貢山的高大山體擋住了西北寒流和印度洋暖流的侵襲,致使東西坡向以及同一坡向的不同海拔高度的氣候都有著明顯的差異:同一海拔高度上,西坡降水較東坡多,氣溫則較東坡低。

隨著山體海拔高度的升高,溫度增加,氣溫降低,由山麓到山頂形成了六個不同的熱量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降水量從山腳東坡崗黨(海拔755米)的736.7毫米、西坡人紅(海拔1440米)的1763毫米,到山頂的齋公房(海拔3210米)增加到3904.4毫米,形成獨特的立體氣候和完整的亞熱帶生態系統及壯麗的自然植被垂分布景觀。給人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感。

地質地貌

高黎貢山屬於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山體狹長,山勢雄偉,地形切割劇烈,由南北縱向的嶺谷相間排列而成,相對高差達2826.7米,最高峰握那山海拔3916米,其東側是世界第二大峽谷——怒江大峽谷。山勢陡峻,江河奔騰,氣勢雄偉。

高黎貢山周圍有幾十座火山,地熱資源十分豐富,僅含硫磺的溫泉、汽泉就有七、八十處,對治療皮膚病、風濕病有顯著療效。區內溪流瀑布到處可見,山巔的“聽命湖”是幾百年前火山爆發形成的火山口湖泊,湖水清澈明亮。

植物種類

植被垂直帶分布明顯,有乾熱河谷稀樹灌叢、季風常綠闊葉林、暖性針葉林、中山濕性常綠闊時林、山地苔蘚矮林、溫涼性針葉林、寒溫性草甸、流石灘稀疏植被9個區別十分明顯的山地植被垂直系列。

據初步調查,這裡有高等植物1000多種。東西坡的山地常綠闊葉林,是全省保存最完整的地域之一,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植物是構成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聞名於世的“大樹杜鵑王”,樹齡500餘年,樹高25米;主要產於中國的禿杉,樹幹高大挺拔,最大的樹齡已有1000多年;其它珍貴樹種有楠木滇楸、山龍眼、雲南鐵杉等20多種;藥用、油料、纖維植物種類繁多,保存了中國和世界稀有的藥用植物。

動物種類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自然使高黎貢山保護區成了野生動物薈萃之地。北南延伸的橫斷山脈,被動物學家們稱為“南北動物區的走廊”、“哺乳動物祖先分化的發源地”。保護區內生活著各種野生動物,屬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就有30種。與大熊貓和滇金絲猴享有同樣聲譽的羚羊,是高黎貢山的古原生動物。還有長臂猿、懶猴、黑葉猴灰葉猴熊猴、紅面猴、黑麝、雲豹、金貓靈貓等。鳥類有300多種,包括白尾梢紅雉、紅腹角雉、白鷳金雞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綠孔雀、太陽鳥和種類繁多的畫眉等。

中國主要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