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國家自然保護區

錫林郭勒國家自然保護區

錫林郭勒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總面積10786平方公里。東毗大興安嶺低山與中山,南接赤峰玄武岩高原台地。頗具草原的代表性與典型性。1985年,中國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個草地自然保護區,並成為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的成員。

基本信息

簡介

錫林郭勒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毗大興安嶺低山與中山,南接赤峰玄武岩高原台地,

錫林郭勒國家自然保護區錫林郭勒國家自然保護區

總面積10786平方公里。錫林郭勒草原的代表性與典型性,三十年代就引起了國內外草原科學家、植物科學家的極大關注。1985年,在這裡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草地自然保護區,並成為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的成員。

氣候特點

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是風大、乾旱、寒冷。結冰期長達5個月,寒冷期長達7個月,為華北最冷的地區。年平均溫度0~4℃,1月氣溫最低,平均-20℃,7月氣溫最高,平均21℃。極端最高氣溫39.9℃,極端最低氣溫-42.4℃。年日照時數為2100~3200小時,日照率64~73%,平均無霜期90~130天。年降水量在140~400毫米之間,由東南向西北遞減。降雨多集中在7、8、9三個月內。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月平均降雪總量8~15毫米。

地質地貌

高原地貌。地勢南高北低,東、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其間,為大興安嶺向西和陰山山脈向東延伸的余脈;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為高原草場。渾善達克沙地由西北向東南橫貫中部,為固定沙地。全區海拔在800~1800米之間,區內最高峰古如格蘇烏拉山峰海拔1957米。

植物種類

植被的主體類型為草原,分為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高等植物625種,分屬於74科,291屬,大部分為優良牧草。有雲杉白樺山楊林雙小紅柳為主的柳灌林。有大量藥用植物和經濟植物,如柴胡黃岑遠志等。野生花卉植物繁多,有黃色的黃花菜,白色的唐松草,紅色的山丹等,構成絢麗多彩的草原美景。

動物種類

這裡的野生動物也具有蒙古高原特色,有黃羊旱獺及各種齧齒動物,有天鵝灰鶴野鴨沙雞百靈鳥等鳥禽,還有各種昆蟲

區內有好來圖河、洽拉他河、桑根寶力格河匯合成的錫林郭勒河和許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可養殖鯽魚鯉魚和內蒙古自治區特產魚種“三道鱗”。錫林郭勒盟畜牧業非常發達,牛羊肥壯,畜種優良,是內蒙古自治區知名畜種細毛羊、草原紅牛錫林郭勒馬的主要產地。

中國主要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