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

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

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房縣、興山、巴東三縣交界處,面積70467公頃,本區地處大巴山系與武當山系之間,主峰大神農架海拔3052米,素有“華中屋脊”之稱。區內植被以亞熱帶成分為主,兼有溫帶和熱帶成分,並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

基本介紹

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湖北省巴東、興山、房縣三縣交界處,神農架林區的西南部,分別與湖北襄樊市

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

宜昌市恩施市重慶市的萬縣等地區接壤。其主峰神農頂與三峽工程大壩壩址直線距離僅一百多公里,總面積70467公頃。

保護區內包含著半箇中國的植物成分和亞熱帶暖溫帶寒溫帶三種植物垂直分布類型,保存了較為完好的原生和次生生物群落,是研究生物物種多樣性、典型性以及植被自然演替規律的理想場所。保護區始建於1982年,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加入“人與生物圈”計畫世界生物圈保護網。

景區簡介

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

神農頂景區位於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國家AAAA級景區。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在第四紀冰川時期,許多動植物幸免於難,使這裡成為幾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雙版納,東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馬拉雅山的所有動植物物種的絕世珍藏,並得到了全人類的共同關注。為了保護這片亘古延綿的土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0年將這裡納入“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計畫,國土資源部2005年將這裡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在此,您將不得不喟嘆大自然的繁衍生息孕育了太多的神奇,蘊藏了太多的神秘,演繹了太多的神韻,喧染了太多的神采,編織了太多的神話!景區壯麗的亞高山風光,奇異的野生動植物,茫茫的原始森林、動人的故事傳說等無不引人入勝,讓您流連忘返。區內現有小龍潭、金猴嶺、神農源、神農營、神農谷、金絲燕洞、瞭望塔、涼風埡、迷人埫、板壁岩、太子埡11個景點,各具特色,您可以盡享自然之美。區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是“華中第一峰”。

神農頂景區主要景點有:

1、小龍潭:科普樂園

虹橋轉翠,溪水涓流,在滿目秀色中,您可以走近野生動物救護站,向金絲猴、黑熊、獼猴紅腹錦雞等大森林裡的居民表達關愛;您也可以在實時視頻展示廳,身臨其境般地觀察遠山上嬉戲打鬧的金絲猴部落;您還可以在夏令營地、遊客服務中心享受一段充滿森林芳香的假日生活……

2、大龍潭:金絲猴部落

大龍潭是中國研究金絲猴的重要基地。漫步前行,兩側青樹翠蔓、珍禽隱現。抵達全國唯一向遊人開放的金絲猴觀察點後,您將親眼目睹金絲猴的野外生活,它們追逐嬉鬧、採食休憩、無拘無束,與遊客近距離接觸,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

3、金猴嶺:原始森林

金猴嶺平均海拔2500米,原始森林以巴山冷杉、紅樺針闊混交林為主,是金絲猴的主要棲息地和活動區。嶺上古木蔽天,瀑布飛懸,水光山色渾然一體,美不暇接。負氧離子濃度高達16萬個/cm3,是一處高品質的“森林氧吧”。

4、神農谷:奇雲疊谷

神農谷地處神農架南北氣流過往通道,氣象瞬息萬變。谷口下臨深澗,石林叢生,如柱似筍,雲霧變幻莫測,鬼斧神工,嘆為觀止。燕山運動後,隨著神農架地勢的不斷抬升,斷層的軟弱部位不斷發生深切作用,形成了深達千米的峽谷,經過千萬年的風化溶蝕,終成如今您眼中的壯美奇觀。

5、神農營:蒼原碧海

相傳神農氏採藥時在此安營而得名。草甸、杜鵑林、箭竹叢以及散落其間的第四紀冰川遺蹟——漂礫,共同組成了一幅蒼原碧海的畫卷。秋冬時節荒涼沉靜,不禁讓人懷想起神農氏搭架採藥、築木城、播五穀、與軒轅氏共同開啟華夏文明時的艱辛;春夏季節生機勃勃,仿佛在告知先祖,神州大地日新月異的今天。

6、神農源:追溪溯源

清冽的溪水穿越白樺楊樹箭竹林,婉轉曲折,觸石有聲。沿步道前行追溯溪流的源頭,或者駐足林間,感受春天的花鳥啾鳴,夏日的滿目翠綠,秋天的野果清香,冬日的飛雪冰瀑,你都會擁有一份幽韻閒情……

7、瞭望塔:遠古探秘

瞭望塔海拔2900米,視野開闊,是一覽壯麗的神農山勢的制高點。登臨塔頂,東與神農頂遙遙相望;俯瞰塔下,峽谷陡峻。遠望群山連綿,近觀花木蔥蘢。此處地質構造完整,因地殼變遷運動,岩層裸露,冰川遺蹟眾多,劍齒象、大熊貓等古生物化石遍布,堪稱一座天然的地質博物館。沿棧道前行,您還會看到疊層石、瑪瑙石、千年香柏等奇異景觀。

8、金絲燕洞:海燕山棲

因埡口石灰岩溶洞內常年棲息著成千上萬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短嘴金絲燕而得名。金絲燕原是生活在海邊的鳥類,雖然經歷了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從遼闊的海洋隆升為華中屋脊,它們仍保留著古老的生活習性棲息於此,成為地球環境變遷的活化石和見證者。

9、板壁岩:石林尋蹤

板壁岩擁有雄奇的石林景觀和秀美的亞高山自然風光,步道兩旁,竹林蒼翠,杜鵑搖紅,草甸如絨,峭似板壁的嵯峨怪石千姿百態。此處因多次發現疑似野人毛髮、蹤跡而備受關注。尋蹤石林,你能感知神農架的神奇、神秘。

10、迷人淌:峽谷攬勝

迷人淌是“華中地區切割最深”的陰峪河大峽谷的最佳觀賞點。峽谷內地勢險峻,山高谷深;兩側植被繁茂,垂直帶譜明顯。穿行於箭竹、杜鵑、冷杉、石林之間,移步易景,讓人流連忘返。

11、涼風埡:江漢之界

涼風埡內少有高山阻礙,空氣流通迅速,涼風習習,因而得名。這裡北臨漢水,南俯長江,是長江、漢水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因此被稱為江漢之界。沿棧道行進,遠眺奇山秀水、土家田園風光,近觀冰川石海、杜鵑、草甸景色,遠山近景共同構成一幅壯美畫卷。

氣候特點

屬於北亞熱帶中亞地帶的過渡區域,具氣候涼爽、濕潤多雨的特點。年均溫度為7.9℃,其極端最高溫度為36.4℃,極端最低溫度為-17.7℃。年降水量為1440毫米,雨季集中在每年7~8月,一般每年9月底到次年4月底為冰雪期。終年有冰雹。由於這裡地形複雜、雨量充沛、相對高差懸殊大等原因,小氣候特徵明顯,常有雲霧變幻的景象,給人以神秘的美感。

地質地貌

板壁岩

神農架屬秦巴山脈褶皺帶,為燕山運動所形成,其山脈由秦巴山脈東端崛起,自西南向東北延伸,保存著完好的上前寒武紀地質結構。境內山川交錯,脊嶺連綿,最高海拔3105.4米,最低海拔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有3000米以上的山峰6座。素有“華中屋脊”之稱。

植物種類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這裡保存著大量躲過第四紀冰川劫難的珍植物群落,僅蕨類和種子植物就有2062種。珙桐香果樹連香樹銀杏紅豆杉等32種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漢白楊紅坪杏、毛屬葉鼠李、文玉、長果楸等33種系神農架所特有。區內藥用植物有上千種之多,被譽為“天然藥園”,其中杜仲厚朴天麻黃蓮七葉一枝花等,均為珍貴藥材或當地特有藥材。栽培植物的野生種或近親種資源也十分豐富,僅1986~1990年就收集到農作物種質資源六類163種,如野大豆紅坪杏茅栗獼猴桃刺葡萄紫斑牡丹、湖北山楂、華中山楂、湖北海棠、野枇杷東方草莓等,對培育農作物新品種和改良現有品種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植被類型

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

神農架國家級保護區自然植被屬於中國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為常綠落葉櫟類華山松植被區的東緣部分。自然植被可劃分為6個植被型。即:針葉林、闊葉林、竹林、灌叢、草叢、沼澤。

(1)針葉林 保護區的針葉林包括暖溫性針葉林、溫性針葉林、寒溫性針葉林和針葉、落葉闊葉混交林。組成針葉林的主要喬木樹種是松屬和冷杉屬植物。海拔1300 m以下為馬尾松林和杉木林,海拔1200—1800 m主要為巴山松林,海拔1700—2400 m由華山松、巴山冷杉、紅樺、山楊、槭類植物所組成。

(2)闊葉林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是保護區地帶性植被,分布在海拔400—2400 m廣闊的範圍內,由於神農架山體結構複雜,在不同的垂直帶和不同的生態條件下,闊葉林類型多樣。分布的一般規律是隨著海拔上升,常綠闊葉林向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過渡,然後過渡到落葉闊葉林。這類植被型是保護區最複雜的植被類型,也是最主要植被類型,根據群落的區系組成、群落的外貌和結構、群落生態和地理分布等因素,保護區闊葉林可劃分為15群系。

(3)竹林—亞熱帶竹林 保護區內的植被型可分為4個群系,主要有毛金竹林、桂竹林、箭竹林、拐棍竹林。

毛金竹林:主要分布海拔在1400 m以下的低山,系人工栽培。其群落結構比較簡單,上層組成單一,下層往往由於強度撫育而幾乎消滅。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良好。

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神農架國家自然保護區

桂竹林:主要分布於海拔700—1100 m的村落旁,其群落結構與毛金竹相同。桂竹林較耐寒、耐旱、耐瘠薄土壤,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良好。

箭竹林:主要分布於大、小神農架山體海拔2500—3105 m的亞高山山地,海拔2500 m以下偶見分布,系天然林。它是植被逆向演替的產物,生長在開闊、寬大的山坡或頂部,坡度在20—30°,多見於陽坡或半陽坡。群落植株高達4.5m,鬱閉度在0.7—0.9,組成單一,箭竹占絕對優勢,為大片或塊狀成叢,形成“竹海”。在箭竹分布區內有散生單株巴山冷杉、粉紅杜鵑等喬木,在林間隙地草本植物常見的有苔草、太白韭黃花韭、多花地楊梅、紫菀以及蕨類等等。

拐棍竹林:系天然林,也是植被逆向演替的產物。本群落分布於海拔1500—2000 m的溝谷及山坡中、下部,成塊狀分布。拐棍竹林稠密、郁度,竹林下一般沒有草本層。林緣有串果藤、雞矢藤、小檗、開口箭等植物。

(4)灌叢 灌叢主要有香柏灌叢、蠟梅灌叢和馬桑灌叢。

香柏灌叢:本群落主要分布於大、小神農架及神農頂等山峰海拔2700 m以上陽坡、半陽坡上。群落外貌一片翠綠,平整密集成塊狀,結構簡單。香柏為本群落的建群種,因受高寒、多風、強烈日照的影響,香柏匍匐叢生,密集、成團狀。其伴生的樹種沒有或極少成群,常見的有粉紅杜鵑、白葉金露梅等。灌叢下的草本植物一般稀少,略占優勢的種類是印度三毛草等。

蠟梅灌叢:本群落主要分布於海拔500—800 m一帶山坡下部、溝谷中,成片生長。其伴生樹種有栓皮櫟、馬桑等。草本植物以蕨類植物為主,還有少量禾草、莎草等種類。

馬桑灌叢:本群落多分布於海拔500—1100 m處,局部分布在海拔1300 m的山坡中下部或整個短坡面。散生於群落中的喬木有馬尾松、栓皮櫟、漆樹、化香等。群落中以馬桑、毛黃櫨多見,常見有鹽膚木、胡枝子等。草本植物有蕨類、顯子草等。

(5)草叢 草叢主要有印度三毛草、紫羊茅禾草草叢。主要分布於亞高山海拔2500—3000 m山坡上部及頂部,一般在海拔2700 m以上廣泛分布。

(6)沼澤植被 主要是長葉地榆—柳蘭蔥—燈芯沼澤。本群落分布於海拔1800—2100 m的小千家坪,地勢低洼平坦,地表經常有積水,排水性差,但陽光充足。群落大致可分為二層,上層以長葉地榆和柳蘭蔥植物為主,下層常見有蔥狀燈芯草和苔草等。

動物種類

現已知保護區內有陸生脊椎動物336種,鳥類200餘種,兩棲爬行動物30餘種,昆蟲27目,約占全國昆蟲種類的81.8%。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珍稀動物有金絲猴金錢豹華南虎白鸛金雕大鯢拉步甲等40種。保護區內還多次發現白熊白麂白猴白蛇白龜白獐白貓頭鷹白蟾蜍等白化型動物,在科學研究方面有獨特價值。

野人腳印

另外神農架地區關於目擊“野人”的傳聞甚多,引起了中外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紛紛組織科學考察隊對神農架野人進行考察並已有初步成果。

中國主要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