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巴林右旗境內,地理座標為東經118°18′--118°55′,北緯43°59′--44°27′,總面積100400公頃。保護區於1997年經巴林右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8年晉升為自治區級,是一個以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稀動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地處中國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是草原向森林、東亞闊葉林向大興安嶺寒溫帶針葉林雙重交匯的過渡地帶。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地生物多樣性的典型地段,也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景觀的縮影。
科學考察證實,這裡有6個植被型,36個群系.有野生高等真菌52種,地衣62種,苔鮮植物176種,其中10種為珍稀瀕危種,

野生維管束植物700種,其中具有國家級保護價值的植物9種;有鳥類151種,其中國
家級重點保護類29種,世界受脅鳥3種.野生哺乳動物37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哺乳動物3種,有4種哺乳動物和25種鳥類被列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此外還有大量的兩棲類、爬行類、藻類等野生動植物資源。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造就了賽罕烏拉複雜的植物區系,成為連線各大植物區的紐帶和橋樑。保存了我國最大的野生斑羚種群。
保護區內涵養水源植物豐富,涓涓細流匯成了烏蘭壩河海青河灰通河等十條河流,年徑流量近億立方米,是西遼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古老的賽罕烏拉是契丹的故土和發祥地,保護區境內至今尚留有遼慶州白塔、遼慶陵金代邊堡等文化古蹟。是人們了解遼代歷史的實物資源。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賽罕烏拉是旅遊的勝地,這裡春有山花、夏有鳥鳴、秋有紅葉、冬有雪景,文人墨客曾留下:“飲盡罕山泉,游遍蝴蝶溪”和“林密鳥語糜鹿鳴,山高水長聽琴音”的美妙詩句。來到這裡,大自然所賜予的美麗的風光、晴朗的天空、新鮮的空氣會使您尋找到一種心靈深處的愉悅與寧靜。
為了加強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和管理,保護區境內設立了正溝、慶雲山和烏蘭壩等三個核心區,總面積達16340.3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16.27%。另外,為了保護賽罕烏拉原有的自然狀態,保護生物多樣性資源,同時,又能使更多的人認識、了解並充分感受這裡美麗的自然風光,保護區內設立了三個生態旅遊區,建立了容納1萬餘號標本的賽罕烏拉自然博物館
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這顆璀璨明珠,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隨著保護區建設步代的加快。這時必將成為一個融自然保護、科學研究、生態旅遊、持續利用於一體的多功能、多學科、綜合性的自然保護區。

詳細介紹

保護區於2000年4月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10.04公頃。賽罕烏拉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和水源涵養林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離赤峰市300公里,距北京約600公里,最大興安嶺南部山地的曲型地段。

自然環境

保護區山巒起伏、怪石林立,大小溝壑長年流水不斷,跳躍的山溪水流時而平緩,時而湍急,時而形成區流直下的瀑布,景色壯觀。區內集森林、草原草甸、河谷濕地、沙地等多種自然景觀於一體,

植物資源

走進賽罕烏拉,最令人賞心悅目的是茫茫的林海和廣袤的草原。山楊林白樺林蒙古櫟林色木槭林粉枝柳林山丁子林廣泛分布於山麓、溝谷和河漫灘。雲杉、落葉松等原始針葉林植被更顯奪目。林帶以下大針茅等各類草原植被廣闊無垠,令人心曠神怡。保護區處在東亞闊葉林向嶺北針葉林、森林向草原雙重交匯的過渡地域。為廣闊無垠的賽罕烏拉草原。

動物資源
賽罕烏拉是一個野生動物的樂園、青羊野兔、狍、鼠類野豬艾虎馬鹿的足跡和糞便隨處可見。

(一)青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青羊別名斑羚,哺乳綱、偶蹄目牛科動物。體形似山羊,但下頦無須,體長100-120cm,體重30-48公斤。雌雄羊均有角,長16-21cm。吻和鼻端裸露,冬毛粗硬形直,呈青灰褐色,額、頜、喉部為褐棕色,下喉有一白色斑塊,背中線有一黑色縱紋。

青羊一般2-4隻一群,傍晚和清晨活動,白天隱蔽休息。青羊善於攀岩,警戒性極強,即便在吃草時也毫不鬆懈,耳朵能不停地擺動,收聽聲音。以禾草、蒿類、樹枝葉等為食,也啃食岩石上的苔蘚、地衣等。

青羊攀岩

青羊每年十月發情,第二年春天4-5月間產羔,一般每胎一羔,幼羔出生2-3天便可隨母羊活動。

青羊的乳、肉可食,鮮美無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青羊皮可製革,角可用於製作手工藝品;血可入藥,有活血、散瘀、通絡、解毒等作用。羊角可入藥,有鎮靜、退熱、明目、止血等功效。

賽罕烏拉僅正溝核心區有青羊分布,數量達140多隻,且種群較穩定。當地牧民視青羊為“神畜”,十分愛護,從不獵捕。

(二)狍子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賽罕烏拉保護區,狍子分布範圍很廣,數量很多。狍子又名東北狍。浦乳綱、鹿科動物。體長大小似梅花鹿,長約1米,肩高不足一米。雄狍具短角,額較高。鼻端裸出,耳短寬圓直立。尾短,隱於皮毛中。皮毛粗糙,冬毛灰棕色,夏毛棕紅色,臀斑白色。狍一年四季都叫,嗅覺、視覺、聽覺都十分錄敏,只要接近到400米,它便收到信息,這時雄狍發出“嗷、嗷”的信號。好像警告同伴“快跑、快跑”。它們的奔跑速度飛快,當地人稱它是“草上飛”。

狍的警惕性是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在賽罕烏拉,狍的天敵有狼、猞猁。小狍子的天敵還有鷹等猛禽。

植被概況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賽罕烏拉有陡峭的亞高山、平緩的中低山、寬闊的山谷河漫灘,位居嶺北針葉林區、科爾沁沙地草原、燕北和嶺東的東亞闊葉林區以及嶺西的森林草原地帶諸多植被生態區的中間過渡位置,因此植被類型十分複雜,可以說是大興安嶺南段植被空間生態結構的縮影。

賽罕烏拉屬大興安嶺南部山地的典型地段,距大興安嶺最高峰黃崗梁不遠。北高南低逐漸向丘陵和平原過渡。由森林、灌叢過渡到草原和草甸植被。山地溝谷河流不斷,兩岸有發達的柳灌叢柳林草甸,目前大面積開墾為農田和人工林。排水良好的階地發育著貝加爾針茅和線葉菊草原及林緣草甸。陰坡有大面積虎榛子灌叢,向上逐漸過渡到森林植被,虎榛子灌叢和森林的中間有時發育成興安杜鵑灌叢。陰坡面積最大的森林為白樺林,其次是山楊林和 黑樺林,歷史上可能有過較大面積針葉林,目前僅有小面積的白木千雲杉林和華北落葉松林,位於白樺林之上,直達賽罕烏拉山頂,也沿山溝向下分布。賽罕烏拉山頂為亞高山草甸植被。陽坡最發達的植被為蒙古櫟林和山杏灌叢。山坡下緣人為破壞嚴重的地段,出現白鐵桿蒿半灌木叢,其上山石裸露的陽坡有岩蒿半灌木叢,陡峭的陽坡常有大果榆疏林,它們此時占據了山杏灌叢的位置。照山白杜鵑灌叢常沿陽坡和半陽坡的山脊分布。高大的青楊林、裂葉榆林、混交林和雜木灌叢常分布於山地溝谷。較暖的崗根一帶東亞闊葉林的性質更濃,陰坡及溝谷色木槭林比較發達,林下的穿龍薯蕷、野古草、大油芒常占一定比例。王墳溝和其它沙地上,榆樹疏林、山里紅、山丁子林形成莊園式疏林景觀。在賽罕烏拉主峰,由於山體海拔較高,出現明顯的植物垂直帶譜。
森林為賽罕烏拉最主要的植被類型,包括了大部分生物類群,具有巨大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賽罕烏拉森林是受嶺北針葉林和草原影響的東亞闊葉林。
灌叢和森林一樣,在水土保持中起重要作用。山杏、照山白杜鵑虎榛子,連同色木槭,共同構成了賽罕烏拉紅葉,很有觀賞價值。以廣域溫帶種組成的草甸和以達烏里—蒙古種等組成的草原植被,雖為人類的主要活動場所。但賽罕烏拉仍有大面積保留。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賽罕烏拉植被的基礎。

植被類型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對本區各主要調查點的所有調查樣方進行統計合併後,採用植物群落分類方法對群落進行研究,共得到5個植被型組,即針葉林、闊葉林、灌叢草原、草甸;6個植被型,即寒溫性針葉林、落葉闊葉林、落葉闊葉灌叢、常綠闊葉灌叢、草原、草甸;10個植被亞型,如寒溫性落葉針葉林、寒溫性常綠針葉林、典型落葉闊葉林、山地楊樺林、溫性落味闊葉灌叢、山地常綠闊葉灌叢、草甸草原、典型草原、雜類草草甸、苔草草甸等;39群系,如華北落葉松林、白桿林、蒙古櫟林、白樺林、虎榛子灌叢、照山白杜鵑灌叢、貝加爾針茅草原、地榆、裂葉蒿為主的雜類草草甸等。

哺乳動物

種屬組成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複雜多樣,山高林密,土壤肥沃,植物豐富,水資源充沛,適宜於哺乳動物棲息與繁衍。
區系成份分析 保護區已查明的37種哺乳動物,按世界動物地理區系類型劃分為古北界種、東洋界種、廣布種3個類型。其中古北界種有22種,占自然保護區哺乳動物總數的59.5%;東洋界種有5種,占自然保護區哺乳動物總數的13.5%;廣布種有10種,占自然保護區哺乳動物總數的27%。保護區哺乳動物的優勢種類是古北界種。

一、食蟲目 INSECTIVORA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1、蝟科 Erinaceidae
(1) 普通刺蝟 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
分布於保護區山地、草原及林緣灌叢地帶。
(2) 麝鼴 Scaptochirus moschatus
分布於保護區山地、草原及林緣灌叢地帶。
二、翼手目 CHIROPTERA
2、蝙蝠科 Vespertilionidae
(3) 大鼠耳幅 Myotis myotis Borkhausen 分布於保護區各地。

(4) 普通蝙蝠 Vespertilio murinus Linnaeus分布於保護區各地。
三、兔形目 LAGOMORPHA
3、科 Leporidae
(5) 蒙古兔 Lepus capensis Linnaeus分布於保護區草原及林緣灌叢。
4、鼠兔科 Ochotonidae
(6) 草原鼠兔 Ochotona daurica Pallas分布於保護區海日其格、瓦仁輝特烏拉王墳溝等草原地帶。
四、齧齒目 RODENTIA
5、松鼠科 Sciuridae
(7) 花鼠 Eutamias sibiricus Laxmann分布於保護區各森林地區和村屯附近。
(8) 灰鼠 Sciurus vulgaris Linnaeus分布於保護區各林區。
(9) 草原黃鼠 Citellus dauricus Brandt分布於保護區草原及河漫灘地帶。
6、跳鼠科 Dipodidae
(10) 五趾跳鼠 Allactaga sibirica Forster分布於保護區瓦仁輝特烏拉王墳溝、索博日嘎琥碩芒哈等沙區。
7、倉鼠科 Cricetidae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
(11)大倉鼠CricetulustritondeWinton分布於保護區農田、荒地、山坡、河谷及灌叢等地。

(12)黑線倉鼠CricetulusbarabensisPallas分布於保護區草原、農田及林緣等地帶。

(13)小毛足鼠PhodopusroborovskiiSatunin分布於保護區瓦仁輝特烏拉王墳溝、海日其格等地。

(14) 東北鼢鼠 Myospalax psilurus Milne-Edwards分布於保護區山地、丘陵、草原等地帶。

(15)草原鼢鼠 Myospalax aspalax Pallas分布於保護區境內的各丘陵山地、草原等地。
(16) 麝鼠 Ondatra zibethica Linnaeus分布於保護區阿日山水庫、紅衛水庫、沙艾水庫等水域。

(17)棕背鼠平 Clethrionomys rufocanus Sundevall分布於保護區各林區的闊葉疏林、楊樺林內。
(18) 北方田鼠 Microtus mandarinus Milne-Edwards 分布於保護區賽罕烏拉林場苗圃地及渠旁。
(19)莫氏田鼠 Microtus maximowiczii Schrenk 分布於保護區河漫灘草甸。
8、鼠科 Muridae
(20) 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 分布於保護區農田村屯等地。
(21) 小家鼠(鼷鼠) Mus musculus Linnaeus 分布於保護區各村屯。
(22) 黑線姬鼠 Apodemus agrarius Pallas分布於保護區各林區。
(23) 大林姬鼠 Apodemus speciosus Temminck 分布於保護區各林區。
五、食肉目 CARNIVORA
9、犬科 Canidae

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自然保護
(24)狼CanislupusLinnaeus分布於保護區各地。

(25)赤狐VulpesvulpesLinnaeus分布於保護區各地。

(26) 沙狐 Vulpes corsac Linnaeus 分布於保護區各地。
(27) 貉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Gray分布於保護區各地。
10、鼬科 Mustelidae
(28) 黃鼬 Mustela sibirica davidiana Milne-Edwards 分布於保護區各地。
(29) 艾鼬 Mustela eversmanni Lesson分布於保護區各林區。
(30) 豬獾 Arctonyx collaris F.Cuvier分布於保護區各地。
(31) 狗獾 eles meles Linnaeus 布於保護區各地。
11、貓科 Felidae
(32) 猞猁 Felis lynx Linnaeus分布於保護區賽罕烏拉正溝、瓦仁輝特烏拉王墳溝等核心區,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3) 豹貓 Felis bengalensis euptilura Elliot 分布於保護區賽罕烏拉正溝核心區等地。
六、偶蹄目 ARTIODACTYLA
12、豬科 Suidae
(34) 野豬 Sus scrofa Linnaeus分布於保護區內各林區。
13、鹿科 Cervidae
(35)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分布於保護區賽罕烏拉正溝、大東 溝、瓦仁輝特烏拉王墳溝、烏蘭壩林區等地,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6) Capreolus capreolus Linnaeus 分布於保護區各林區。
14、牛科 Bovidae
(37) 斑羚 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分布於保護區賽罕烏拉正溝核心區、緩衝區,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