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雞

董雞

董雞(學名:Gallicrex cinerea)為秧雞科董雞屬的鳥類。中型涉禽。雄鳥頭頂有像雞冠樣的紅色額甲,其後端突起游離呈尖形,全體灰黑色,下體較淺。雌鳥體較小,額甲不突起,上體灰褐色。非繁殖期雄鳥的羽色與雌鳥相同。棲息於蘆葦沼澤,灌水的稻田或甘蔗田,湖邊草叢和多水草的溝渠。多在晨昏活動,陰天時可整天活動。站立姿勢挺拔;飛行時頸部伸直,平時很少起飛,善於涉水行走和游泳,雄鳥行走時尾翹起,頭前後點動。分布於印度次大陸、亞洲、中國大陸及台灣;越冬於日本、馬來半島、婆羅洲、爪哇、蘇拉威西及小巽他群島。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圖)董雞董雞

董雞雄鳥頭頂、頭側、枕、頸灰黑色;背和兩肩石板灰色,微沾有褐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具暗棕色羽緣;兩翅覆羽和內側飛羽黑褐色,具棕色和棕白色羽緣;初級飛羽黑褐色,翼緣和第一枚初級飛羽外側白色。下體灰黑色,羽端白色,形成橫斑狀。腹部中央色較淺淡,尾下覆羽淡皮黃色,具褐色波狀橫斑。額部有血紅色肉質額甲,前自嘴基鼻孔後緣,愈往後愈變狹,一直延伸至頭頂,並突出於頭上。雄鳥冬羽似雌鳥。額甲也不上突於頭上,顏色也不為紅色而為黃褐色。

雌鳥上體黑褐色,具寬闊的掛皮黃色羽緣;翅黃褐色,翅緣和第一枚初級飛羽外側稍綴白色。頦、喉灰白色,其餘下體土黃色。胸及體側具黑色波狀紋。額甲不顯著,也不上突,顏色為黃褐色。

虹膜紅色(雄性)或淡褐色(雌性);嘴黃綠色,額甲紅色(雄性)或黃褐色(雌性),腳和趾黃綠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300—550克,雌性210一395克;體長雄性340—523毫米,雌性315—363毫米;嘴峰雄性33—39毫米;雌性32—38毫米;翅雄性194—225毫米,雌性167—220毫米;尾雄性78—87毫米,雌性65—78毫米;跗跖68—78毫米,雌性60一72毫米。

分布範圍

(圖)董雞董雞

國內分布與白胸苦惡鳥相似,為夏候鳥,見於天津、河北、山西(代縣、朔縣、沁縣、運城、太原)、遼寧(本溪、丹東、董雞東溝、大連、金縣、大窪、雙台子河口)、吉林(長白山、東豐縣)、江蘇(南京、揚州、鹽城、徐州、連雲港)、浙江(杭州、定海、寧波、溫州、永嘉、樂清、黃岩、永康)、安徽(合肥、滁州、祁門)、福建(福州、閩侯、永泰、長樂)、江西(靖安、銅鼓、進賢、分宜、南豐、南昌、永修)、山東(青島、南四湖)、河南(桐柏山、大別山、衛輝市龐寨)、湖北(武漢)、湖南(東安)、廣西(橫縣西津水庫、北部灣北部沿海)、海南(海口)、重慶、四川(成都、北碚、合川、南充、萬源、城口、雅安、簡陽、秀山、彭縣)、貴州(威寧、平塘、榕江)、雲南(昆明、永善、新平、元江、耿馬、勐臘、盈江)、陝西(安康)、台灣(宜蘭、台北、台中、高雄、屏東)、香港。

國外分布大致與白胸苦惡鳥相仿,但更向北延伸到東北亞,也分布到朝鮮,其越冬區則更偏南,在日本,朝鮮,韓國,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為夏候鳥,在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高棉,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為留鳥,近來每年也在日本南部越冬。

生活習性

(圖)董雞董雞

棲息於蘆董雞葦沼澤,灌水的稻田或甘蔗田,湖邊草叢和多水草的溝渠。在安徽和江蘇,董雞初遷來時棲息在水草叢中或水邊農田中,當早稻秧苗長高以後,就遷到秧田中。多在晨昏活動,陰天時可整天活動。站立姿勢挺拔;飛行時頸部伸直,平時很少起飛,善於涉水行走和游泳,雄鳥行走時尾翹起,頭前後點動。發情期鳴聲很像擊鼓,清脆嘹亮,單調低沉,略似“咯—咚”,“咯”音長,“咚”音短,有時數聲連鳴,多在清晨和黃昏時鳴叫。雜食性,主要吃種子和綠色植物的嫩枝、水稻,也吃蠕蟲和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以及蚱蜢等。在蘇北於6—7月剖驗11個雄性董雞的胃,其中植物性食物有眼子菜葉、莎草種子、麥粒、稻穀、荸薺種子及稗粒,動物性食物有鞘翅目的夜行蟲、象鼻蟲、龍虱幼蟲、步行蟲,鱗翅目螟蛾及螟蛾蛹,直翅目的稻蝗、螻蛄,纓尾目的稻薊馬,半翅目的稻椿象,膜翅目的黃蜂,雙翅目的蠅類以及蜘蛛、水螺和砂礫,特別愛吃龍虱幼蟲,曾在1隻雄鳥胃中取出8條較大的龍虱幼蟲,因此董雞對農業有益。

生長繁殖

(圖)董雞董雞

繁殖期5—9月,因緯度及氣候不同,有地區差異。單配製,繁殖期有領域性,雄鳥善斗,董雞發情期和競爭對手激烈撕打。通常在5月底至6月初於蘆葦叢、水草叢或稻田中用蘆葦、雜草或稻葉築巢。巢呈碗形,在早稻田中的巢,常就地把稻株和稻葉纏繞形成,巢略高出水面,雛鳥為早成鳥,絨羽黑色,由雌鳥帶領涉水、游泳和覓食,育雛期20天左右,一般每年繁殖1次,在分布區南部每年可繁殖2次。成年鳥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換羽,此時在草叢中隱蔽,雄鳥冬羽與雌鳥相似。

物種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鶴形目百科

鶴形目(Gruiformes)鳥類體型大小差別很大,有最大型的飛禽,也有很小型的種類。鶴形目有12科,其中有些科分布非常廣泛,多數科則局限於狹小的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