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海縣

興海縣

興海縣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處“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核心區。全縣總面積1.21萬平方公里,東與貴南、同德隔黃河相望,北與共和縣接壤,西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毗鄰,南與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沁縣相連。距省會西寧248公里,距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恰卜恰103公里。地理坐標北緯34°48′-36°14′,東經99°01′-100°59′。 興海縣平均海拔3924米(縣政府所在地子科灘鎮海拔3303米)。最高點鄂拉山脈雖根爾崗海拔5305米,最低點河卡鎮吾合托黃河出境處海拔2590米。全縣轄子科灘、河卡、曲什安、唐乃亥、中鐵、龍藏、溫泉等三鎮四鄉,57個行政村5個社區。截止2012年底全縣總人口7.6萬人,居住著藏、回、蒙古、土、撒拉等多個少數民族,藏族占總人口的77.89%。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興海縣轄3個鎮、4個鄉:子科灘鎮、河卡鎮、曲什安鎮、溫泉鄉、龍藏鄉、中鐵鄉、唐乃亥鄉。境內有:賽什墉牧場。

歷史沿革

古為羌地,唐屬土蕃,明屬尕甘思宣慰司地,明末清初隸和碩特蒙古政權,清雍正後受中央王朝“欽差總理青海蒙古番地事務大臣衙門”節制,民國初改隸青海辦事長官,後改隸蒙番宣慰使和甘邊寧海鎮寧使。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後為共和縣轄地,1939年置興海設定局,治大河壩,隸青海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43年設興海縣,改隸青海省第三督察區,1947年由省直轄,1952年興海縣改為興海藏族自治區,1952年改為興海縣,隸海南藏族自治區(州),1959年由大河壩遷至子科灘
2000年,興海縣轄8鄉,縣府駐子科灘(在唐乃亥鄉境內)。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958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河卡鄉 11565 溫泉鄉 5457 唐乃亥鄉 6945 大河壩鄉 7674 曲什安鄉 5152 中鐵鄉 5285 桑當鄉 3917 龍藏鄉 4600 子科灘城關未批鎮 6431 賽什塘牧場虛擬鄉 1521 河卡種羊場虛擬鄉 1033 
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6號文批覆:撤銷大河壩鄉,設立並命名為子科灘鎮(遷至子科灘);撤銷河卡鄉,設立河卡鎮。
2001年底,興海縣轄2個鎮、6個鄉,1個居委會、61個村(牧)委會。
子科灘鎮:駐子科灘,轄1個居委會(城關)、7個牧委會(泉曲、納洞、青根河、黃清、恰當、日乾、直亥買)。
河卡鎮:駐河卡,轄10個牧委會(羊曲、克覺、三賽外、燈塔、葉龍、都台、紅旗、寧曲、吾勒赫、卻旦)。
桑當鄉:駐桑當,轄5個村委會(桑當、明星、夏塘、切卜藏、野馬台)。
唐乃亥鄉:駐中村,轄9個村委會(加吾溝、沙那、念青、龍曲、上鹿圈、下鹿圈、上村、中村、下村)。 曲什安鄉:駐東大米灘,轄5個村委會(莫多、塔洞、大米灘、團結、才乃亥)。
龍藏鄉:駐尼買,轄8個牧委會(浪琴、賽日巴、桑什斗、木果、麻日毛、日旭、秀尕納洞、尼買)。
溫泉鄉:駐南木塘,轄6個牧委會(南木塘、溫泉、長水、多巴、尕科河、蓋什乾)。
中鐵鄉:駐吉浪,轄7個村(牧)委會(吉浪、恰青、杜宗、斗後塘、龍吾隆、然莫、團結)。
賽什墉牧場:駐賽什塘,轄4個村(牧)委會(畜牧一隊、畜牧三隊、農隊、馬隊)。
2005年,興海縣轄2個鎮、6個鄉:子科灘鎮河卡鎮溫泉鄉龍藏鄉中鐵鄉曲什安鄉、唐乃亥鄉、桑當鄉。

2006年8月,經青海省政府批准,海南州將原有的40個鄉鎮調整為36個鄉鎮,其中:撤銷興海縣曲什安鄉,設立曲什安鎮,實行鎮管村體制;撤銷興海縣桑當鄉,將桑當鄉的桑當、明星、夏塘、野馬台4個村劃歸興海縣唐乃亥鄉,並將桑當鄉的切卜藏村劃歸興海縣子科灘鎮管轄。

鄉鎮簡介

興海縣興海縣
【子科灘鎮(Ziketan Zhen)】 位於縣境東部。人口1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2%,面積0.3萬平方千米。轄泉曲、納洞、青根河、黃青、日乾、恰當、直亥買7個牧委會。1953年屬夏卜區,1958年設大河壩公社,1963年改為大河壩鄉,1969年改為大河壩公社,1984年改為大河壩鄉(Da He Ba Xiang),駐地距縣府駐地17千米。2001年,改為子科灘鎮,政府駐地遷至子科灘,轄1個居委會、7個牧委會。
【河卡鎮(Heka Zhen)】 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82千米。人口1.1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2%。面積0.2萬平方千米。轄羊曲、上游、幸福、燈塔、白龍、都台、紅旗、寧曲、五一、卻什旦10個牧委會。1953年屬河曲乎區,1958年設河卡公社,1961年改為河卡區,1963年設河卡鄉,1969年改為河卡公社,1984年改為河卡鄉。2001年,改為河卡鎮。
【唐乃亥鄉(Tangnaihe Xiang)】 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18千米。人口0.8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9%,還有漢、回、土等民族。面積668平方千米。轄上村、中村、下村、上鹿圈、下鹿圈、加吾溝、沙那、念青、龍曲9個村委會。1953年建唐乃亥區,1958年改為唐乃亥鄉,後改為唐乃亥公社,1963年改為唐乃亥鄉,1969年改為唐乃亥公社,1984年改為唐乃亥鄉。
興海縣興海縣

【曲什安鄉(Qu Shi An Xiang)】 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38千米。人口0.5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63%。面積725平方千米。轄大米灘、團結、才乃亥、莫多、塔洞5個村委會。原為共和縣曲什安鄉,1958年劃歸興海縣,同年併入五龍公社,1961年分設為曲什安鄉,1969年改為曲什安公社,1984年改為曲什安鄉。
【中鐵鄉(Zhong Tie Xiang)】 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40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63%。面積903平方千米。轄杏浪、杜宗、恰青、然莫、龍吾隆、斗後塘、民族7個村(牧)委會。1956年屬隆吾龍區,1958年併入五龍公社,1961年分設中鐵公社,1963年改為中鐵鄉,1969年改為中鐵公社,1984年改為中鐵鄉。
【龍藏鄉(Long Zang Xiang)】 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34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2%。面積869平方千米。轄尼買、浪琴、賽日巴桑什斗後木果、麻日毛、日旭、納東8個牧委會。1956年屬隆吾龍區,1958年屬五龍公社,1961年設龍藏鄉,1969年改為龍藏公社,1984年改為龍藏鄉。
【溫泉鄉(Wen Quan Xiang)】 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51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5%。面積0.3萬平方千米。轄南木塘溫泉、長水、尕科合、多巴、蓋什乾6個牧委會。1958年設溫泉公社,1963年改為溫泉鄉,1969年改為溫泉公社,1984年改為溫泉鄉。
【桑當鄉(Sang Dang Xiang)】 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駐地13千米。人口0.5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65%,還有漢、回、土等民族。面積505平方千米。轄桑當、明星、夏塘、曲卜藏、野馬台5個村委會。1956年為唐乃亥區夏唐鄉,1958年併入大河壩公社,1960年析置夏唐公社,1963年又併入大河壩公社,1970年分設桑當公社,1984年改為桑當鄉。

地理

地處青南高原東北部山地、溝谷地,西南高東北低。黃河在境東流經140多千米,大河壩河曲什安河分別由西北至東南、西南向東北流入黃河。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1-5℃,年降水量在240-600毫米。

人口

全縣現有人口5.4萬餘人,居住著藏、漢、回、蒙、撒拉、東鄉、土族等民族。

資源

興海縣五彩石
全縣總面積12100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積1515、42萬畝,耕地面積73377畝,縣轄8鄉1場56個行政村。境內蘊藏著五彩石等多種礦產資源,屬全國22個重點找礦縣之一,是青海省10個重點資源開發縣之一,其中賽什塘、銅峪溝等地的銅礦蘊藏量達110萬噸,黃金約20噸,潛在價值300多億元。此外境內河流眾多,落差大,形成豐富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43萬千瓦,僅曲什安河就可建造四座梯級水電站,裝機容量可達12萬千瓦。

經濟

農業:興海縣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縣,全縣地域遼闊,牧草豐茂,發展高原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近幾年來,全縣重點發展了圍欄暖棚、定居、畜牧扶貧四大工程,強化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科技成果,狠抓畜疫防治工作,使畜牧業這一傳統產業得到全面的發展。截止2000年上半年,全縣存欄牲畜65.7萬頭(只),母畜比例54.87%,商品畜19.27萬頭(只),商品率29.33%,畜牧業產值達4260萬元,占農牧業總產值的60%。主要畜產品以藏羊毛、氂牛肉、綿羊肉最具代表性,藏羊毛以其色澤良好、彈性強在國際國內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為“西寧毛”;氂牛肉、綿羊肉產量大,品位高,肉質鮮嫩,蛋白質含量高口感好,脂肪含量達4%,彌補了一般牛肉脂肪含量不足的缺憾,屬無污染綠色食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興海縣農業區主要分布在沿黃河、曲什安河、大河壩河等光熱條件較好的河谷地區,農產品以小麥、青稞、油菜、洋芋、蠶豆為主。1999年,全縣實現農牧業產值7098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達到1484.41元。近幾年全縣不斷調整農業結構和農作物布局,圍繞科技興農工程,大力套用農業科技成果,重點推廣了小麥優良品種串換、蠶豆洋芋帶狀田、旱作農業青稞小油菜高產栽培、沃土計畫、節能溫室高產培植、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先進適用技術,建立了一批科技示範點,壓縮了質次價低的春小麥種植面積,擴大質高價優的油菜、洋芋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2000年,又試種白芍、板蘭根等中藥材,現長勢良好,有望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
工業:興海縣工業企業以礦產、水電資源開發為主,特別是立足縣域礦產資源儲量大品位高的特點,以“你發財、我發展”的工作思路,不斷吸引外來資金,走共同開發的道路,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截止2000年上半年,建成運營並已形成規模經營的有什多龍鉛鋅礦、滿丈崗金礦,效益顯著;為適應大規模開採和有效利用礦產資源的需要,全縣修建了鉛鋅選礦廠黃金選礦廠,並與外來投資者共同經營,使礦產資源可就地採挖,就地選煉,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同時投資2.4億元的賽什塘銅礦,已被列為青海省2000年十大重點工程項目之一,開採準備工作已就緒。另外,日乾山岩金礦已於2000年6月份進入邊勘邊采階段,滿丈崗金礦外圍普查工作被青海省計委列入平盤項目,溫泉索妥曲金礦地質普查工作已全面展開,這些為更好地吸引外地客商來興海投資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水電資源開發上,已建造裝機250千瓦的唐乃亥電站和裝機容量3500千瓦的曲什安電站,這為大規模開發礦產資源提供了有效的動力保障。
為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興海投資辦廠,堅實經濟發展的基礎,興海縣歷屆領導班子都十分重視基礎設施建設,近兩年來,全縣用於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逾億元,涉及道路、供排水、供電、通訊、房屋改造、街道整治、市場建設、服務設施及農牧業生產,特別加強了重點開發建設項目的基礎性工作,加大投資力度,為外來投資創造先決條件,保證了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現在的興海縣城城鎮服務功能齊全,通訊方便快捷,水電充足,市場繁榮,交通便利,街道整齊、潔淨,環境優美,成為高原城鎮建設的一個亮點。

為促進本地經濟積極健康、全面穩步地發展,改善和提高農牧民民眾的生活水平,全縣大力發展多種經濟成份,千方百計地創造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更加有利的條件和更為寬鬆的環境,在管理、審批、登記、發證、收費、信貸、土地利用、經營方式、經營範圍、用電用水以及個體經營戶子女入托、入學、戶口等一系列問題上給予優惠政策,為農村閒置勞動力、企業下崗職工經商辦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也為外來投資大開方便之門。截止目前,全縣個體經商戶從80年代的30戶發展到307戶,從業人員從72人發展到608人,註冊資金從48萬元增加到460萬元,上繳稅金從30萬元增加到245萬元,分別增長了10.2、8.4、9.59、8.17倍。為適應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大好形勢,全縣又加大小集鎮建設力度,在河卡投入資金1068.4萬元,拆除臨街舊平房154間3200平方米,新建磚混凝土結構樓房372間7440平方米,河卡集鎮的建成將為當地農牧民民眾進城經商,從事二、三產業提供了場所,牧民經商戶由原由的40戶增加到80戶,並為全縣的集鎮建設發揮了示範和輻射作用。現在的興海縣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商品流通頻繁,貿易活躍,效益顯著,已成為興海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
金融:全縣現有農行興海縣支行、建行興海縣支行、農村信用社財產保險公司人壽保險公司五家金融單位,隨著興海經濟的發展,金融部門不斷加大信貸投資力度,努力開拓新業務,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九九年全縣貸款總額達6710萬元,存款餘額6471萬元。

通訊

興海縣通訊事業發展迅速,現有程控電話交換機2台,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實占1290門,IC卡及公用電話36部,無線接入網用戶28戶,出局電纜1800對,並擔負著青海省果洛、玉樹兩州的長途傳輸維護工作。在滿足縣城居民通訊需求的基礎上,逐步向農牧區發展,分地區開設DDN業務、分組交換業務、一線通業務、163、169和上網業務,現在的興海縣通訊方便快捷,四通八達。

民族風情

興海縣興海縣
興海縣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青海省西南部,總面積1.28萬平方公里,現有人口5.4萬人,藏族占總人數的74%。
藏族自稱“博巴”,意為農業人群,是最早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的一個農業部落。兩漢時屬於西羌人的一支,7世紀贊普松贊乾布建立王朝,唐宋稱其為“吐蕃”,直到康熙年間才稱“西藏”,藏族稱謂亦由此而來。藏族有自已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康方、安多三種方言。現行藏文是7世紀初根據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10世紀到16世紀,是藏族文化興盛時期。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儀式和內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傳佛教”。藏族對活佛高僧尊為上人,藏語稱為喇嘛,故藏傳佛教又被稱為喇嘛教。藏區經濟以畜牧業和農業為主。
興海縣興海縣
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彈三下外,還要在五穀斗里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口,然後一飲而盡,主人飲完頭杯酒後,大家才能自由飲用。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吃飯時講究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要敬給最尊敬的客人。製作時還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綹白毛,表示吉祥。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它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厘米。最好的是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於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絕大部分藏族以糌粑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細粉。特別是在牧區,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糧食製品。食用糌粑時,要拌上濃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於儲藏又便於攜帶,食用時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區,隨時可見身上帶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餓了隨時皆可食用。
藏族過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為主,豬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講究新鮮,民間吃肉時不用筷子,而是將
興海縣興海縣
大塊肉盛入盤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則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腸中製成血腸。肉類的儲存多用風乾法。一般在入冬後宰殺的羊肉一時食用不了,多切成條塊,掛在通風之處,使其風乾。冬季製作風乾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凍附,能保持風乾肉的新鮮色味。最常見的是從牛、羊奶中提煉的酥油,除飯菜都用酥油外,還大量用於製作酥油茶。優酪乳乳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經常製作的奶製品,
藏族普遍喜歡飲用青稞製成的青稞酒。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尤甚。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體。在藏族地區,家家都備有酥油茶筒、奶茶壺。大部分地區的藏族都以乾牛糞為燃料,以鐵三角架為灶。雲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銅製。其他地區的藏族喜用木碗並漆上紅、黃、橙色的油漆。比較講究的還要在碗上包銀。牧區的藏族都要隨身配帶一把精製的藏刀,主要用來切割食物,還用於宰羊、剝皮、削帳房厥子等勞動,藏刀的製作歷史悠久,工藝精湛。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還有很多,例如:足瑪米飯,藏族傳統宴席食品,用足瑪、大米、酥油等煮製而成。血腸,藏族傳統菜餚,用牛(羊)血為主要原料製成。乳酪,藏族傳統菜餚,用牛、羊奶發酵後製成。

旅遊

興海縣賽宗寺
賽宗寺:藏語稱“扎嘎者宗托桑雲丹達吉林”,意為“白岩猴寨聞思功德興隆洲”。位於縣治西偏南,在今桑當鄉西18公里的賽宗山下。賽宗山位於興海縣中部,為安多藏區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勢峻美,遠遠望去,酷似一頭飲水巨象,象鼻下垂於寺前切莫溝中。山上溝壑縱橫,洞窟遍布,蒼松古柏,蔥蘢秀麗。傳說寧瑪派祖師蓮花生大師、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以及隆務寺高僧第一世夏日倉噶丹嘉措等都先後在此活動,留有遺蹟。至今有所謂“吉祥坡”、“如意奶牛蹄印”、“蓮花生大師修行洞”、“宗喀巴大師法座”、“練經洞”等充滿神秘色彩的名勝古蹟。由於賽宗山盛名遐邇,歷史上各地信徒常來此朝山。據傳,約在末,果洛納哇活佛來此,曾在賽宗山下建參康1座。本世紀二十年代,納哇去世,該參康遂成遺蹟。

1923年,同仁隆務寺的第三世阿繞倉大師洛桑隆朵丹貝堅贊(1888一1959)為實現其前世即第二世阿繞倉·洛桑隆柔嘉措

(1808一1886)的遺願,親自來賽宗山,創建賽宗寺,初建了阿繞倉昂欠和18戶僧舍。此後,在當地阿粗乎千戶香三木、百戶索洛、興海夏卜浪千戶才蓋和祁連阿力克頭人南喀才昂、剛察地區千戶華寶藏、果洛苟日頭人丹德爾等的支持下,於1927年建成小經堂和文殊殿,1951至1954年間,建成百柱大經堂、彌勒殿和護法殿,從而使賽宗寺發展成為海南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和佛教文化中心。1958年,全寺共有大小殿堂、佛塔18座,昂欠15院,僧舍150多院,總計1086間,寺僧519人,包括同仁地區的修行僧人,共619人(內有轉世活佛28人,僧官1人,經頭2人,管家8人,乾巴11人)。主體建築百柱大經堂與西藏甘丹寺大經堂媲美,內供阿繞倉大師、兜率天眾、十六尊者等巨型塑像和千佛銅像以及全套大藏經、《宗喀巴師徒全集》等許多經典,另有無數曼遮、象牙、托缽、淨水杯、銀燈、銅燈等貴重法器。該寺佛像、佛經、佛塔等極為豐富,與格魯派六大寺齊名。1958年後關閉,1962年一度開放,“文革”中再次封閉。1981年5月10日重新開放,先後重建了小經堂、彌勒殿、阿繞倉大師佛堂、菩提塔,八大靈塔和百柱大經堂,並興建了5座昂欠和200多院僧舍,現有寺僧250餘人,活佛3人,由祁加活佛洛桑圖丹尼瑪(72歲,曾任興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和直格爾活佛洛桑卻吉尼瑪(63歲,現任海南州政協常委)任寺主。活佛普什扎次正木,67歲,現任興海縣政協副主席。
興海縣賽宗寺

賽宗寺原來活佛眾多,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寺主阿繞倉是青海省著名的愛國宗教人士,曾任青海省政協副主席和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另有祁加卡加藏哇倉科乃亥加羊夏茸、祁加夏茸、拉加、加賽、普什扎次正木、直格爾、塔秀倉、德芒倉、夏布拉、查哇倉、石乃亥夏茸、薩加、多仁巴、薩什加、莊有、尕日美、毛存、桑洛等活佛。據興海縣委統戰部1956年統計資料,當時該寺共有牛2000頭,耕地210畝。此外,僧眾私有牲畜馬293匹、牛1571頭、羊5849隻、駱駝2峰、騾子6頭,各昂欠共有牲畜馬600匹、牛550頭、羊4000隻、駱駝82峰、騾24頭、水地100畝。昂欠還辦有馬場1個、牛場1個、羊場3個、駝場!個,有放牧阿卡29人。另有“塔哇”44戶160餘人。香火部落主要為阿粗乎、夏卜浪部落和今唐乃亥鄉的拉德、河卡鄉的尚吾部落等。

賽宗寺原由寺主阿柔倉總領全寺,下設大管家1人,總管寺內外事務、寺主昂欠及其親眷的有關事宜。大管家下設乾巴9人,分管寺內外有關經濟、對外交往、各種糾紛調處、人事任免等。宗教方面,大經堂內設活佛1人,名“支角乎”,活佛下設僧官1人,督促僧眾學經、執行寺規,有批准僧眾外出念經等權力,並負責辦理寺院僧人還俗和人寺手續。與僧官職務相等的有翁則2人,負責僧眾念經。僧官和翁則下面設經堂管家2人,負責經堂內點燈、添神水、供飯、供茶等;事務管家2人,負責眾財產的收支事務。除上述外,寺主的昂欠內另有一套組織機構,在大管家總領之下,還設有3名事務小管家,一名負責昂欠的家務和起居;一名負責宰殺牛羊,供應肉、食品等;另一名負責購置物品等事務。在事務小管家之下又有20餘名勤雜人員,分別乾具體事務,這些人雖為僧人,但不識經文,不參加經堂活動。另外昂欠內還有2名不是僧侶的管理負責人,一名負責經營昂欠的土地,另一名負責管理昂欠的牲畜。

該寺的主要宗教活動有四種形式,第一種是固定的念經時間,稱之為“全經堂”,一年有4次,即農曆正月初八日至二月十一日的祈願法會,四月初一日至五月初一日的學經活動,六月十五日至八月初一日的坐夏活動,十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二十三日的大法會(其間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為五供節)。另外每月初八、十、二十五日3天亦在經堂內舉行經事活動,要求寺主以下僧人都必須參加,不得隨便請假或外出。經事期間寺院周圍劃線為界,不許僧眾越界,禁止婦女人寺。第二種是觀經會,主要舉行跳欠活動,每年有2次,一次在農曆正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另一次在農曆三月初五日。第三種是辯經會,每年在農曆五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舉行。此間僧人按經文級別分層次辯論,辯論的優劣作為評定經文級別的參考依據。第四種是祭俄博,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九日至十二日舉行,除祭祀活動外,寺僧可盡情娛樂,如跳繩、打球、下棋等,並由寺院和昂欠分別供肉飯1天,類似民眾過節。

賽宗寺於1929年建立顯宗學院,內設卡多、堆仲、堆欽、洛柔、達柔、央薩爾、央貢、吾瑪、佐、都哇等16個學經班級,系統學習佛教有關因明學、般若學、中觀學、俱舍學、戒律學等顯宗知識。寺院每年還從西藏哲蚌寺、甘南拉卜楞寺及本省塔爾寺隆務寺石藏寺等請來著名學者講學,學風極盛。本寺設有“尕龍巴”學位,學僧獲得“尕龍巴”學位,可留寺任經師、管家乾巴等職,有資格外出念經或考取“格西”學位。

興海縣賽宗山

賽宗山:位於興海縣中部,是安多地區藏族民眾傳說中的三大著名風景區之一。藏語統稱為“三宗”,即普郎樣宗、安窘南宗、迪毛宗。迪毛宗就是賽宗山,意為猴子的山寨。遠遠望去,賽宗山酷似一頭飲水巨象,象鼻下垂於寺前切莫溝中,山上溝壑縱橫,洞窟遍布,蒼松古柏,蔥蘢秀麗,有許多充滿神秘色彩的地名。如“吉祥坡”、“如意奶牛蹄穎等。山下有賽宗寺,活佛阿熱倉於民國十二年創建,隸屬於隆務寺。殿堂內有釋迦、蓮花生、宗喀巴以及阿熱倉的金身塑像。藻井、牆群的繪畫既有佛經權事,又有動物山水,絢麗多采,栩栩如生。

每逢藏曆猴年,數以千計的信教民眾從各地來此朝拜、磚山,盛況空前。

興海縣積石山
積石山:阿尼瑪卿在地圖上稱為瑪卿崗日積石山,屬崑崙山系。當地藏族人民稱“神山”,主峰6282尺,東南橫長14公里,寬約4公里,終年積雪。炎夏七月晴日遠遠眺望,碧空萬里,雪峰突立,宛若水晶玉石雕塑的一般,光潔晶瑩,珠光寶氣,十分壯觀神奇。“阿尼”是安多藏語的譯音,即“先祖老翁”之意;“瑪卿”則是古代藏族部落的姓氏,包含有美好、幸福和雄偉壯觀的意思。民間傳說,阿尼瑪卿雪峰是“博卡瓦金”二十一座神山之一,亦稱“斯巴喬貝拉格”,即開天劈地九大造化神之一,排行第四,專掌“安多”地區河山滄桑之變。在一些人的想像中,阿尼瑪卿山神披銀甲持長劍,乘坐白馬,騰雲駕霧,頂天立地,雙眼噴射出流星般的閃光,威風無比,舉世無雙。他主持公道,抑強扶弱,要殺盡人間邪惡,降服世上妖魔,懲罰強橫,拯救庶民。

倒淌河: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脈清凌凌的水,靜靜地,悄悄地,溫柔地流淌著,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見滔滔,不聞嘩嘩,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這便是倒淌河,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

日月山-倒淌河:日月山,初唐時名赤嶺。位於湟源縣西南,在青海湖東南,既是湟源、共和兩縣的交界處,又是青海農區和牧區的分界線,海拔3520米,是遊人進入青藏高原的必經之地,故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

據說當年文成公主入藏途經此山,她懷揣寶鏡,登峰東望,不見長安故鄉,悲從心起,空鏡下滑墜地,一分為二,一半化為金日,一半化為銀月,日月交

興海縣日月山
相輝映,照亮著西去的征程。此地成為唐朝和吐蕃實行物資交流和兩地使者往來的中轉站。現在山隘上尚立有“日月山”三字的青石碑,山頂修有遙遙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南腳下有流向獨特的倒淌河。

倒淌河在日月山西邊腳下,一股碧流永無休止地向西而去,流入浩瀚的青海湖。天下河水往東流,偏有此河向西淌,所以人們稱此河為"倒淌河",關於倒淌河的來歷,民間有許多傳說。據地質學家考察,兩億多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高原隆起,青海湖成為完全閉塞的湖,使本來向外泄的河只好轉過方向向西流。

站在山頂,向東眺望,一派田園風情;向西看,碧波蕩漾的青海湖,海心山明麗動人,與田園秀色迥然不同。故遊人都說:“登上日月山,又是一重天”。

興海縣伏俟城
伏俟城:位於石乃海北菜濟河南的鐵卜恰。東距青海湖約15里,今屬海南州共和縣石乃亥鄉,是最有名的古城遺址之一。

從現存的城址看,呈方形,東西長220米,南北寬200米,牆基寬17米,高12米。城內還有一座小方城,可能是吐谷渾王之據所或王宮。城中中軸線兩側有建築群。城外還有郭,用礫石築城。城市的布局風格帶有漢文化的影子,又有吐谷渾人的特點。

青海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