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心理學

群體心理學

研究結成群體的人們的心理現象、心理活動的社會心理學分支。人不能離群獨居。

介紹

群體心理學心理學錯覺圖
社會心理學研究群體問題已有很長的歷史。早期社會心理學偏重於研究民族、民眾這樣一些大型群體問題。M.拉察魯斯和H.斯坦塔爾是民族心理學的直接創建者。1859年,他們創辦了《民族心理學和語言學》雜誌,發表了他們的文章“民族心理學序言”,認為社會心理學的任務是從心理方面認識民族精神的本質,揭示民族精神活動的規律。W.馮特發展了民族心理學思想,提出民族心理學應當採用不同於作為實驗科學的生理心理學的方法,即通過分析文化產品──語言、神話、風俗習慣、藝術等來研究民族心理問題,並於1900年出版了10卷集的《民族心理學》。關於民眾心理學,G.塔爾德於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認為只有藉助於模仿的思想,才能解釋人的社會行為。1891年,S.西格爾出版了《犯罪的民眾》。1895年,G.勒邦發表了《民眾心理學》。他認為,民眾是衝動的,無理性的,缺乏責任感的、愚蠢的,個體一旦參加到民眾之中,由於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就會喪失理性和責任感,表現出衝動的、兇殘的反社會行為。1908年,W.麥獨孤發表《社會心理學導論》,提出社會行為本能理論,以人天生有結群本能來解釋人們的結成群體問題。這些早期學者提出的有些思想,如模仿、個性消失、民眾極端化等觀點,直到現在,還在社會心理學中具有一定影響。

研究對象

群體心理學心理學錯覺圖
小型群體問題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實驗方法進入社會心理學,致使社會心理學中的群體研究轉而側重於小型群體問題,群體心理學幾乎成了小群體心理學。圍繞小群體問題的研究大致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群體凝聚力及其測量、群體領導問題;群體思維群體決策、群體極端化等。

有關小群體問題的研究,大都遵循3個方向進行:

1、社會測量學派。社會測量學是由J.L.莫雷諾所倡導的,著重測量群體成員之間在情感方面的人際關係,以及個人對群體其他成員的肯定評價或否定評價水平。

2、小群體研究中的社會學派。代表人是E.梅奧。他在霍桑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人際相互關係理論。這一研究方向主要是分析小群體中的兩類群體結構──正式結構和非正式結構,揭示這兩類群體結構在群體管理中的相互關係的意義。

3、群體動力學派。代表人是K.勒溫。他把場論套用於小群體研究,認為群體所具有的某些特徵並不是它的各個部分之和。群體不是人們的簡單集合,而是一個動力整體,是一個系統,其中某一部分的變化也會導致其他部分的狀態發生變化。因此,不能藉助於分析群體中的個體情況來達到對整個群體的分析。此外,也還有些小群體研究是在精神分析相互作用論的觀點指導下進行的。

蘇聯群體心理學研究:自60年代初以來,蘇聯社會心理學迅速發展。蘇聯社會心理學比較重視群體心理學研究。

群體心理學心理學錯覺圖
這是由於,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比較強調群體生活,注重團隊精神精神。從而,群體問題就成了社會主義國家社會心理學中一個具有獨特性的問題。蘇聯社會心理學強調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為指導,把這一總的要求具體化於群體心理學研究中,就表現為這樣一些觀點:

1、應當研究實際生活中的現實的群體,而不是去研究人為的、冒充的實驗室群體。

2、應當在現實社會關係的背景上去分析群體問題,而不能孤立進行研究。

3、要從活動原則出發分析群體問題,如群體從事共同活動,它是共同活動的主體,民眾中的心理、關係依從於群體共同活動的進展情況。

4、要從發展的角度分析群體,把它劃分為不同的發展水平:鬆散群體,聯合或合作群體,集體,反社會的團伙等。以A.B.彼得羅夫斯基為代表的人際關係活動中介理論是有代表性的蘇聯群體心理學理論。這一理論的基本出發點是:群體共同活動的目的、價值、內容是群體內部的過程、相互作用、人際關係的基礎,後者以前者為中介。正是通過共同活動,群體才得以形成、發展、並產生大量的人際關係現象。彼得羅夫斯基從這種理論觀點出發,來說明有關群體的各種問題,如群體的類型、集體、團結性(凝聚力)等。

群體結構

群體心理學心理學錯覺圖
群體是相對於個體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幾個人就能構成群體。群體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以一定的方式聯繫在一起進行活動的人群。可見群體有其自身的特點:成員有共同的目標;成員對群體有認同感和歸屬感;群體內有結構,有共同的價值觀等。群體具有生產性功能和維持性功能。群體的價值和力量在於其成員思想和行為上的一致性,而這種一致性取決於群體規範的特殊性和標準化的程度。群體規範具有維持群體、評價和導向成員思想和行為以及限制成員思想行為的功能。在群體中,與正式規範同時存在的還有非正式規範。當非正式規範與正式規範一一致時,人們往往按照非正式規範行為。群體規範對個體行為的制約表現為服從和從眾。群體規範通過內化-外化的機制影響個體思想和行為的變化,是管理上通過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群體規範培養師生好思想、好品德的心理依據。

群體通常可分為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正式群體是指由組織結構確定的、職務分配很明確的群體。常見的正式群體有命令型群體和任務型群體兩種:

1、命令型群體。由組織結構決定的,它由直接向某個主管人員報告工作的下屬組成;

2、任務型群體。也是由組織結構決定,它是指為完成一項工作任務而在一起工作的人。但任務型群體的界限並不僅僅局限於直接的上下級關係,還可能跨越直接的層級關係。

在任何正式群體中都存在非正式群體。非正式群體是指成員為了滿足個體需要,以感情為基礎自然結合形成的多樣的、不定型的群體。非正式群體是既沒有正式結構,也不是由組織確定的聯盟,它們是個體為了滿足社會交往的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環境中自然形成的。常見的非正式群體也有兩種:

1、利益型群體。為了某個共同關心的特定目標而形成的群體;

2、友誼型群體。是指基於成員共同特點而形成的群體。

群體心理學心理學圖
工作群體中的非正式群體可能有積極作用,也可能有消極作用。管理者應善於利用和引導,使其對正式群體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群體中的個體與他人發生相互作用,這本身就構成了一種刺激。個體對這個刺激必然要做出反應,於是表現出與個人獨處時不同的行為方式。群體情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社會助長作用和社會阻抑作用、責任分散、去個性化決策極端化等方面,管理者應善於建設性地利用這些規律,發揮群體心理的優勢而克服群體情境可能帶來的局限性,從而提高管理效能。

建立有效的工作群體是管理者的共同追求,成員認同群體目標、有較強的工作動機、良好的精神狀態;群體中有良好的意見溝通、有適當的授權和較高的生產性是有效工作群體的特徵。領導者的影響力和工作效率、群體目標完成的情況、群體在組織中的地位、良好的行為規範和健康的輿論是影響工作群體有效性的因素。群體凝聚力和士氣是影響群體工作效率的因素,但它們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基本特徵

群體心理學心理學圖
主要有:

1、有聯繫的紐帶。這是指社會群體賴以維繫的社會關係。

2、有共同的目標和活動。群體成員之所以結合在一起,是為了開展既滿足個人需要又有益於社會的共同活動。如學校群體,通過教學活動,一方面滿足個人的需要,諸如學生的學習知識的願望,教師的傳授知識的要求等;另一方面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各種人才。

3、有群體規範。規範是群體成員互動和開展活動所遵循的準則。它除了包括社會所通行的一般準則之外,還有僅為本群體所特有的某種特殊的要求。

4、有群體意識。這是指群體成員在長期的共同活動和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種關心群體存在和發展,與群體榮辱與共的思想感情。這種群體意識對於群體的鞏固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群體思維

群體心理學心理學圖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詹尼斯對大量錯誤的群體決定進行分析後得出一個結論:一個群體的內聚力越強,就越容易導致群體思維的錯誤。因為在群體決定時,本來有不同意見者也礙於群體的壓力而不再堅持己見,也會覺得集體的決策似乎是聖的。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聽從大家的意見。同時群體中的成員認為決定是大家作出的,責任由大家分擔,個體較少負有直接責任,所以就很容易產生從眾心理。

怎樣防止群體思維帶來的不良影響呢?詹尼斯認為,首先,群體領導人應該努力做到公正,並培養一種公開諮詢和講座的氣氛,使大家能夠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其次,群體成員應該像支持群體計畫一樣,鼓勵人們提出問題或批語意見,尤其對不同意見要以足夠的關注,把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估計到;第三,應請局外的專家們對群體成員提出挑戰,對最後的決定方案進行評價或提出看法,以期給群體帶來新的思路;最後,在達到一個共識的意見之後,群體領導人應該安排一個第二次機會的會議,使得群體成員能夠將縈繞在心頭的困惑和保留意見表達出來。只有經過廣泛徵求意見,經過多次反覆討論,最後形成的方案才是真正的集體決策。

群體決策

群體心理學心理學圖
群體決策與個人決策 群體決策與個人決策相比較,在幾方面表現出差異:

1、決策的正確性和速度:群體決策有許多成員參加,知識面較廣,能夠產生較多的可供選擇的方案,又具有校正錯誤的機制,因而群體決策比較正確。但由於群體決策的過程是群體成員一起對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和爭議,並達成一致意見,因此,比個人決策花費時間多。當決策的正確性比決策速度重要時,群體決策較為優越。

2、決策的創造性:個人決策通常比群體決策具有較大的創造性,個人能產生較多較好的主意,而群體決策由於受到相互不同意見和論點的約束,以及害怕被人認為愚蠢等心理制約,不容易使決策具有較大的創造性。個人決策適於工作結構不明確,需要創新的工作,而群體決策過程適合於任務結構明確,有一定執行程式的工作。

3、決策的風險性:許多企業管理人員認為,群體決策可以抑制冒進的行為,在選擇較多或較少風險性的兩種行動時,將趨向於保守。然而,許多組織行為學家的研究卻提出了相反的結論,認為群體決策具有更大的風險性。因為個人在群體中容易隱蔽自己的意見而附和眾議,而且,群體決策由群體承擔責任,其成員容易產生不負責任的傾向。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在群體決策過程中會發生保守或冒險兩個極端的傾向,即群體決策的極化現象。這主要取決於占優勢的群體氣氛。如果群體成員大多數都比較保守,群體決策也將比個人決策更保守。如果群體成員大多數都冒險,則群體會作出更有風險的決策。

運用積極的群體決策可以提高工作效益。群體決策能夠使群體成員充分參與群體活動,對共同的計畫和目標形成較高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群體決策可以增強積極的價值觀念,提高成員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認知方面,群體成員參與決策,加強了各種信息的縱向和橫向交流。在工作動機方面,群體決策增加了成員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更願意承擔所決定的任務和所需要的變革。

社會群體

群體心理學心理學錯覺圖
泛指通過一定的社會關係結合起來進行共同活動的集體。例如,以血緣關係結合起來的集體是氏族家庭一類群體;以地緣關係結合起來的集體是鄰里一類群體;以業緣關係結合起來的則是各種職業群體。關於社會群體的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社會群體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家庭、鄉村、城市、政黨、國家乃至人類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結合。南斯拉夫社會學界有類似的看法。他們把社會群體區分為局部性社會群體和整體性社會群體,後者所指的就是屬於廣義的社會群體,如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部落以及民族和人類。

關於社會群體廣義的觀點可以追溯到德國早期社會學家F.滕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區和社會》(又譯《公社和社會》)一書中,依照群體形成的基礎將社會群體分作兩種類型,一種類型叫公社,一種類型叫社會。前者是指在情投意合、彼此戀念基礎上人們自發形成的社會群體,如氏族公社、家庭、宗教團體等;後者是指在理性考慮、業務聯繫基礎上人們自覺建立的社會群體,如各種社會集團直至國家。滕尼斯所稱的“社會”一詞是一種廣義的社會群體。

群體極端化

群體心理學心理學圖
所謂群體極化,是指群體成員中原已存在的傾向性得到加強,使一種觀點或態度從原來的群體平均水平,加強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現象。

群體極化假設指出,群體的討論可以使群體中多數人同意的意見得到加強,使原來同意這一意見的人更相信意見的正確性。這樣,原先群體支持的意見,討論後會變得更為支持;而原先群體反對的意見,討論後反對的程度也更強,最終使群體的意見出現極端化傾向。而個人在參與群體討論時,由於受群體氣氛的影響,也會出現支持極端化決策的心理傾向。這種群體決策極端化的傾向可以區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叫冒險偏移,另一種叫謹慎偏移。

群體極化具有雙重的意義。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它能促進群體意見一致,增強群體內聚力和群體行為。從消極的一面看,它能使錯誤的判斷和決定更趨極端,群體極化似乎很容易在一個具有強烈群體意識的群體內產生,也許是在這樣的群體中,其成員對群體意見常做出比實際情況更一致和極端的錯誤決定。

心理學學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