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心理學》是發展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基礎分支,也是高等院校中給學生開心理學課中一門主要的課。兒童發展心理學既是一門理論性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具有實踐性的套用學科,強調它的綜合性特色。也就是說,教育心理學既要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的基本規律、概括理論、原理為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要關注教育教學情境中的具體問題,並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具體的原則、操作的模式、策略和方法。既要重視教育的基礎理論研究,也要重視套用開發的研究。

兒童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心理學是發展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基礎分支,也是高等院校中給學生開心理學課中一門主要的課。兒童發展心理學既是一門理論性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具有實踐性的套用學科,強調它的綜合性特色。也就是說,教育心理學既要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的基本規律、概括理論、原理為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要關注教育教學情境中的具體問題,並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具體的原則、操作的模式、策略和方法。既要重視教育的基礎理論研究,也要重視套用開發的研究。

研究內容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1、國小兒童教育心理學概述,主要涉及國小兒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原則和方法等。

2、國小兒童的身心發展,主要國小兒童身體發展的一般特點,國小兒童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特彆強調國小兒童的個體差異如認知差異、人格差異和性別差異等。

3、學習心理,主要涉及學習的涵義,在此基礎上了解國小生學習的特點和類型。進一步介紹主要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觀點等。

4、知識的獲得與套用,主要涉及知識概述、知識的獲得、知識的遷移與套用等。

5、問題解決與創造,主要涉及問題解決的基本涵義、過程以及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等。

6、技能的形成,主要涉及技能概述、動作技能的形成、智力技能的形成等。

7、品德的形成和培養,主要涉及品德及其心理結構、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

8、學習策略,主要涉及學習策略概述、常用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的掌握等。

9、學習的動力機制,主要涉及學習動機概述、情緒與學習等。

10、教學設計的心理學問題,主要涉及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類型、課堂教學評價等。

11、課堂學習管理,主要涉及課堂學習管理概述、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維持課堂學習紀律等。

12、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主要涉及課堂學習管理的涵義、目標,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的基本原則以及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等。

研究原則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1、客觀性原則是指研究者的態度應是實事求是的,在教育領域的研究中,要按照心理現象的本來面貌加以揭示,不能憑主觀臆想作結論,這樣才能揭示心理現象的事實、本質、規律和機制。

2、系統性原則是指用系統的觀點來考察心理現象。人的心理規律是一個整體的系統,是動態的、開放的系統。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研究心理現象時要考慮的是整體性,注重各種心理現象之間的關係。

3、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在教育心理研究的過程中,從選題到具體的研究過程,要以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為指導,這樣可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水平。在重視理論指導的同時,要重視對於教育實踐的考察和研究,從教育實際需要出發,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聯繫起來,這樣才會有所發現,有所進步,也才可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成果。

4、定量與定性研究結合的原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現象是十分複雜的,因此,在研究中既要重視定量的研究也要重視定性的研究。定量研究是對研究對象的特點進行量的分析,平均數、中數、眾數、標準差等,定性分析就是對學生在不同教學方式下動機行為的具體特徵、注意力集中的表現、參與教學的狀況、興趣性表現、師生互動的情況、課堂氣氛以及學生的主觀報告的內容進行分析。

研究方法

觀察法又叫自然觀察法,它是在自然條件下,對心理現象和行為 進行有目的、有計畫地考察、記錄和分析的一種方法。 調查法是通過間接地收集資料,以了解和分析現象的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實驗法是一種控制影響實驗結果的無關因素,系統的探討某些實驗條件、觀測與實驗條件相關現象的變化,從而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因果關係的一種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教育改革的小範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在於系統地、科學地解決實際問題。個案法是對某個人或某個學生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某種行為和心理現象的原因。 父母與兒童之間應該有一定的親近行為:如撫摩、親吻、摟抱等。這樣的行為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內,對兒童的性心理向健康方面發展是有益的,過少與過分的親近都會有損於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比如吸吮口欲或皮膚愛撫的要求未能得到滿足,可以引起嬰兒情緒方面的障礙,表現為經常哭鬧、睡眠減少、不願與人接觸等。而這些情緒方面的障礙常常伴隨有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的變化,如呼吸、心律的改變、胃腸道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變化。如果上述情況反覆出現,則可形成條件反射而鞏固下來,在以後的生活變化中或其他的心理刺激的激發下,很容易產生過度的反應,導致疾病的形成或惡化,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哮喘、甲亢和消化道潰瘍等。再如過分的親近使得兒童長大以後,一旦缺少一點愛,就會表現出膽小怕事、焦慮、感到失去安全感,並試圖以孩子氣式的方式緩解這種恐懼。兒童期擺脫不了對父母的性吸引,成長以後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弗洛伊德認為成年期的神經症往往是由於兒童期與父母關係不正常形成的癥結而引起的。因此,父母應正確引導孩子並使其擺正這種關係。

身心發展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國小兒童身體發展有哪些方面的特點和表現?兒童在經過了嬰兒期的第一個生長高峰以後,逐漸進入一個平穩發展的時期,大多數的6—10歲兒童身體發展便出現了相對平緩的狀態,所以國小5、6年級之前兒童身體一般是穩步向上發展的國小兒童身體發展的主要表現在:

1、身高和體重。身高和體重同時標誌著兒童內部器官,如呼吸、消化、排泄系統以及骨骼、肌肉的發育情況。近年來,我國國小生的身高和體重發育情況較以前明顯提高。

2、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展。腦和神經系統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基礎。腦和神經系統發展的主要體現在腦重量的增加、腦皮層結構的複雜化和腦電波的改變上。從大腦皮層的發展情況來看,在國小階段,大腦皮層逐漸趨於成熟。大腦皮層的成熟奠定了記憶、思維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這為他們順利完成學習和生活任務提供了基本保證。

組織發展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國小階段兒童的骨骼系統發展迅速,隨著骨骼的增殖,國小生的肌肉大小和力量都逐漸增加,要注意的是,國小生的骨骼肌肉系統還未達到成人的水平,特別是韌帶薄而鬆弛,肌肉力量也還較小,因此運動量不能過大,而且在活動中成人要注意保護,防止骨折、脫臼等意外事故發生。伴隨著整個身體的增長發育,國小兒童心、肺的重量和容量也繼續增大。但是,國小生的身體還相對比較脆弱,過於激烈的運動會導致其心、肺負擔過重,成人要注意保護。

進國小兒童身體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響兒童身體發展的因素包括先天素質和後天環境。先天素質是由遺傳基因和胎兒發育過程的環境因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決定的,後天環境主要包括兒童生長過程中的營養、睡眠和運動。國小兒童的身體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機體的新陳代謝旺盛,而且兒童的活動量又大,所以能量消耗比成人大得多。為保證身體發育,他們需要攝入更多的食物,以補充能量消耗。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食物營養的三種基本成分。

睡眠是促進兒童身體發育、保證體力和精力恢復的重要條件。國小生的睡眠時間不宜少於10小時。為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國小生的晚自習和家庭作業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國小階段正處在身體的生長發育期,這時期身體的可塑性最大,因而運動對身體發展的作用最大。研究表明適宜的體育運動能夠促進兒童身體機能的發展,其中包括人體新陳代謝機能的發展,肌肉和骨骼的增長,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組織和機能的生長發育,視覺、聽覺等感官以及大腦和整個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

發展特點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認知就是指人的認識活動,其中包括我們通常所講的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和想像過程。在國小階段,重點分析國小生的注意、記憶、思維的發展。

1、注意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預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無意注意是指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國小低年級兒童由於其高級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備,其有意注意的選擇性和穩定性都較差,他們還不太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穎、奇特、突發的無關刺激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所以新生入學之初,首要的一個教學任務就是注意力的培養,促進兒童有意注意的發展。對國小低年級兒童來講,一堂課45分鐘都要求他們保持高度的集中,這是不科學的,特別是當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單調乏味的時候。教師在教學中不可以強制國小生集中注意力,而應當通過新穎、生動、活勃的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將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規律巧妙地結合,延長學生的注意保持時間,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

到國小高年級,由於兒童高級神經系統的發展和成熟,也由於經常性的學習行為習慣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自控能力,使有意注意的穩定性不斷增強。同時注意分配和注意轉移能力也有很大發展。

2、記憶是人們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貯和提取的過程。它包括三個環節:識記、保持和再現三個基本環節。根據記憶活動有無目的性,可以將記憶劃分成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能夠明確目的和意圖的記憶活動稱作有意記憶,沒有目的和意圖的記憶就是無意記憶。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隨著年齡的發展,兒童的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都在發展,但一般來說,幼兒階段無意記憶占優勢,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國小一到三年級,在幼兒和國小低年級兒童中存在明顯的記憶偶發現象,這種現象是指當要求兒童記住某樣東西時,他往往會同時記住和這樣東西一道出現的其他東西。到了國小高年級(4—6年級)兒童有意記憶的發展逐步趕上了無意識記的發展,4年級學生的有意識記的成績開始超過無意識記的成績,記憶中的偶發現象也開始減少。

形象記憶和抽象記憶是按照信息在頭腦中記載和表示的方式劃分出的記憶類型。形象記憶中保存或再現的是事物的具體形象,它具有直觀、鮮明的特徵。抽象記憶又稱為語詞邏輯記憶,它是以語詞的形式對思想、觀念的記憶,它具有概括性和邏輯性。形象記憶和抽象記憶都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發展,只是在不同年齡階段上,二者占優勢的情況不同。在國小低年級兒童的形象記憶占優勢,他們對具體形象材料的記憶效果優於對言語材料的記憶效果,國小高年級兒童對抽象言語材料記憶的增長率逐漸超過了對具體形象材料的記憶增長率,但他們對抽象言語材料的記憶仍然以具體事物為基礎。

社會發展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社會性是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與社會存在相適應的一切特徵和典型的行為方式的總和。國小兒童社會性的發展集中表現在:

1、國小兒童的社會認知發展:社會認知是指個體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思想、動機的認知,對社會關係和對集體組織間關係的認知,它與個體一般認知能力發展相適應。一是國小兒童的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自我體驗);二是國小兒童對社會關係的認識(對他人的認識、對權威關係的認識、對友誼的認識,如賽爾曼的兒童友誼發展的五階段:未形成友誼階段、單向幫助階段、雙向幫助階段、親密的共享階段、友誼發展的最高階段。)

2、國小兒童的社會性交往。

A.親子交往。兒童入學以後,與父母的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表現為兒童與父母的交往時間、交往內容和交往方式都有所改變。在交往時間上,與學前期相比國小兒童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相對減少,父母關注兒童的時間也相對減少,兒童對父母的依戀和依賴程度減弱。在交往內容上,國小兒童的父母更多關注孩子學業和品德。如輔導學習、檢查作業,與孩子討論學校里發生的事情,討論日常行為舉止的適當性等。在交往方式上,父母的控制性在國小階段開始減弱,研究表明,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兒童越來越多地自己做決定,6歲以前兒童的大部分事情是由父母決定的。

B.同伴交往與同伴團體的形成。同伴交往是兒童形成和發展個性特點,形成社會行為、價值觀和態度的一個獨特的社會化方式。同伴交往的特點主要表現為:與同伴交往的時間更多,交往的形式更為複雜;在同伴交往中傳遞信息的技能增強,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動機和目的,能更好地對他人進行反饋。其同伴間的交流更加有效;他們更善於利用各種信息來決定自己對他人採取的行動;更善於協調與他其他兒童的交往活動;開始形成同伴團體。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國小時期是開始形成同伴團體的時期,因而又被稱為“幫團時期”。國小時期的同伴團體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在一定規則基礎上進行相互交往;限制其成員的歸屬感;具有或明或暗的行為標準;在共同目標下形成了一定的組織。這種組織的結構可能是鬆散的,也可能是嚴謹的。同伴團體對兒童的影響。表現為:為兒童提供了學習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在團體活動中,兒童學習處理各種關係中的社會問題,學會按照同伴團體的標準建立合適的反應模式來組織自己的行為,社會交往技能進一步擴展和提高;同伴團體還可以為兒童提供形成和評價自我概念的機會,同伴的拒絕與接受反應使兒童對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C.師生交往。師生關係是國小兒童面對的又一種重要社會關係。國小兒童特有的社會認知特點決定了他們與教師的交往方式。剛剛跨入學校大門的兒童總是對教師充滿了崇拜和敬畏。教師是他們心目中的權威。隨著年級的增長,兒童的獨立性和評價能力隨之增長。而國小生對教師的評價也影響著他們對教師的反應。

學習心理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什麼是學習

學習是個體獲得知識和經驗的過程,是個體適應環境的手段,通過學習個體行為或能力發生相對持久的變化。從這一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學習有以下含義:

1、學習是個體獲得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學習是一種活動過程,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行為、能力發生著變化,這就是學習。學習是個體後天獲得行為的過程,它與天生具有的本能行為是不一樣的。

2、學習是個體適應環境的手段:學習是一種適應性活動,個體要生存,為了生存必須適應環境的變化。人類要應付十分複雜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個體天生所具有的本能如吮吸、防禦等無法保證個體的生存。為了保證個體與環境的動態平衡,個體必須通過學習獲得、積累各種知識和技能才能生存。

3、學習使個體行為或能力發生相對持久的變化:學習是通過個體相應的行為變化而體現的。也就是說,學習必須使學習者在行為、知識、技能或能力等方面發生某種變化。而且發生的這種變化不是暫時的,是相對持久保持的。在人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因素也會引起個體行為發生變化,如疲勞、飲酒、外傷、藥物等都會引起個體行為變化。這些變化不是學習獲得的,是生理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暫時的,睡醒了、傷愈了、酒力或藥力消退了,這種變化也就消失了,因此不能稱為學習。另外,學習引起的變化有時並不立即見諸於外顯的行為,而是一種內部的心理結構的變化,這就是行為潛能的變化。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人類學習有何特點

學習是人類和動物共有的現象,但是人類學習和動物學習有本質上的區別。

1、人類學習是積極、主動的:人類和動物雖然都有學習,動物學習主要是適應自然環境,學習活動主要是滿足個體的生理需要,消極地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而人類學習不僅能積極地適應自然環境,而且主動地適應社會環境並且自覺地、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這是人類學習的主要動力,它是具有社會意義的。同時,這種主動性還體現在學習者在學習中會制定一定的目標,積極探索有效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

2、人類學習的方式有直接的和間接的:人和動物一樣有先天遺傳的種族經驗,也有後天以直接經驗的方式獲得的個體經驗。人類個體不僅可以通過直接的方式獲得直接經驗,還可以通過與其他社會成員的交往獲得社會歷史經驗。這些以間接方式進行的學習無論在形式上、內容上都是相當豐富的,是動物的學習所無法比擬的。

3、人類的學習是以語言為中介的:人類的學習主要是以語言為中介的,語言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這使個體不僅能掌握具體的經驗,而且可以掌握抽象、概括的經驗。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國小生學習的有何特點

學生的學習除與人類學習有共同之處,同時,還有其特殊性,這是必須充分注意的,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學生學習的特點:

1、學生的學習主要掌握間接經驗;

2、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

3、學生的學習是為未來的生活作準備。

國小生學習具有學生學習的基本特點外,還表現出其年齡階段特有的特點:

1、國小生的學習動機從直接向長遠發展:國小生的學習動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主要表現為從比較短近的、狹隘的逐漸向比較自覺的、遠大的學習動機發展;從具體的向比較抽象的學習動機發展;從不穩定的向比較穩定的學習動機發展。

2、國小生形成初步的學習態度:國小時期是學習態度初步形成的時期,主要表現在對教師、班集體、作業的態度上。

3、學習的思維活動水平從直觀向抽象發展:國小生剛入學時,思維活動的水平基本上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因此,國小生是通過對實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語的直接感知、對學習材料的直接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這時學生的模仿性強,有些知識是他們通過對教師和同伴的學習活動的模仿來獲取的。到中年級,學生言語能力有了較大的發展,特別是書面語言能力有所提高,能把自己的思維用日記和作文的形式記錄下來,對數學概念可以進行簡單的歸納、對比等。到高年級,學生對抽象內容的興趣有所提高,閱讀、寫作能力有很大的改善,數學的抽象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等都有較大的提高。

《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

國小生學習的類型有哪些

根據國小生學習的內容,把國小生的學習類型劃分為:

1、知識的學習。知識的學習是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心智活動接受和獲得的基本知識,並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認知結構。這一認知結構逐步由簡單到複雜,並形成一定的體系。

2、技能的學習。技能學習包括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學習。

3、行為規範的學習。行為規範的學習主要指道德行為技能和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也就是把對主體的外在行為要求,轉化為主體內在行為需要的內化過程,是一個品德形成的過程。這類學習是比知識、技能更為複雜的學習。

內容提要

本書是作者二十幾年從事兒童心理學教學工作的結晶,參考了大量國內外心理學者的研究成果。全書共十六章,按認知、情緒、意志、個性、社會性、道德六個方面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兒童心理的發展,同是,對兒童心理發展理論、兒童心理研究方法、兒童心理的影響因素既作了專章的概括性敘述,又在心理發展各章有具體敘述。本書主要是作教材所用,可以豐富兒童心理學的教材。 1.本書的體例按兒童心理發展中各種心理現象的縱向發展編寫。其理由是:第一,在教學中橫向和縱向兩種排列方式我都進行過嘗試,我體會到兩種安排各有其利弊。橫向安排的利是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點,而且能更好地理解同一年齡段里各種心理活動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影響;弊是學生難以把握兒童心理發展的過程,尤其是每一種心理現象的發生髮展過程。教師在講授時也容易因保持年齡段心理內容的完整性和前後內容的聯繫而使內容時常有重複現象。縱向安排有利於學生掌握兒童心理中每一種心理現象發展的基本脈絡和變化過程的基本特點(包括發展水平、發展速度、發展關鍵點等),也能防止按年齡階段安排時容易出現的兩種傾向,要么為了各年齡階段內容的全面性而出現內容重複現象,要么為了避免內容重複而遺漏某些內容。但是縱向安排難以突出兒童心理發展中各年齡段兒童心理發展的特殊性。在教學中無論用哪一種編排,都要注意彌補其不足。先讓學生對兒童各種心理發展的全過程有深入了解之後,再為學生概括每一年齡段的心理特徵,學生對兒童心理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的掌握相對更容易,理解也更好。第二,在長期的教學中我注意到,除了少量的教材按縱向編排以外,其他大部分都是按年齡特徵橫向編排的,所以此教材可以豐富兒童心理學的教材。 2.本書試圖體現內容既全又新的特點。全書共十六章,按認知、情緒、意志、個性、社會性、道德六個方面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兒童心理的發展,同時,對兒童心理發展理論、兒童心理研究方法、兒童心理的影響因素既作了專章的概括性敘述,又在心理發展各章有具體敘述。對以前不被重視的兒童注意、兒童意志兩項內容也作了專章介紹。全書各章的內容是在收集了國內外兒童心理研究新成果的基礎上寫成的。 3.本書還特別注意了兒童心理學在教育上的套用。無論是對親職教育還是對學校教育,本書各章在敘述兒童心理發展的同時,凡是涉及兒童心理發展的關鍵點,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時,都注意到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議和對策。

目錄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學科界定

第二節 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發展歷史

第三節 我國兒童發展心理研究

第二章 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原則

第二節 研究類型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新生命及心理產生

第一節 遺傳基因與新生命

第二節 胎兒的成長

第三節 新生兒及條件反射的建立

第四章 兒童的感知覺

第一節 兒童的感覺

第二節 兒童的知覺

第三節 兒童的觀察

第五章 兒童的注意

第一節 學齡前兒童的注意

第二節 學齡兒童的注意

第六章 兒童的記憶

第一節 早期兒童記憶

第二節 幼兒記憶

第三節 學齡兒童記憶

第七章 兒童的想像

第一節 兒童表象及早期想像

第二節 幼兒想像

第三節 兒童遊戲

第四節 學齡兒童想像

第八章 兒童的思維

第一節 人類早期的思維

第二節 幼兒的思維

第三節 學齡兒童的思維

第九章 兒童的語言

第一節 語言學習

第二節 語言理解

第三節 言語交流

第四節 內部言語

第五節 語言攻得理論

第十章 兒童的情緒

第一節 兒童最初的情緒

第二節 兒童情緒的發展

第三節 兒童的重要情緒

第十一章 兒童的意志

第十二章 兒童的自我意識

第十三章 兒童的氣質、性格各能力

第十四章 兒童的社會性行為

第十五章 兒童的品德發展

參考文獻

圖書2

作者:劉梅主編,國雲玲,趙楠等副主編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1-1

版次:1

頁數:344

字數:538000

印刷時間:2010-11-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 S B N:9787302239598

包裝:平裝

目錄3

第一章 認識我們自己的科學——兒童發展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 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對象、任務及研究方法

一、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對象

二、兒童發展心理學的任務

三、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

第二節 兒童發展心理學發展簡史

一、近代兒童發展心理學產生的準備階段

二、近代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產生階段

三、近代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分化與發展階段

四、近代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演變與增新階段

第三節 中國兒童發展心理學發展概況

一、中國古代的兒童發展心理學思想

二、中國近代兒童心理學

三、中國兒童心理學體系的形成

本章小結

兒童發展心理學有關的職業

1.學前、幼稚園教師 2.中國小教師 3.特教教師,他們以教育殘障兒童即心智遲滯者、身體殘障者、學習失能者、行為異常者,以及天才兒童為工作對象。上述兩者通常均要求有四年本科學歷,主修教育專業尤其是那些與兒童早期教育有關的課程,通常要求獲得州/省一級的執教資格證書對特教教師要求至少經過四年的本科教育,主修教育領域尤其是特殊教育方面的課程。有的州/省要求修業時間更長,或要求獲碩士學位,或通過標準考試具有從事特殊教育的資格證書 4.日托(託兒)所督導,對日托所的學前教育計畫進行指導,並對計畫在日托所內的運行負責。 5.早期教育工作者,他們通常在社區學院從事教學。對早期教育工作者一般要求有碩士學位,或至少有2年的研究生學習經歷,主修早期教育領域的課程,並在日托所或早期教育中心接受過有督導的實習訓練。 6.兒童福利工作者,他們受各州/省兒童保護服務機構所聘用,主要是為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做好有關的服務工作,尤為關注那些被處置不當的和受虐待的兒童個案。 7.輔導諮詢師,他們的主要工作對象是中學生,對中學生在教育和生活方面的計畫給予幫助。對輔導諮詢師要求至少經過四年本科教育,許多州/省還要求有2年的研究生課程的學習經歷或碩士學位。對輔導諮詢師要求至少經過四年本科教育,許多州/省還要求有2年的研究生課程的學習經歷或碩士學位,他們主修教育方面的和學校教育諮詢方面的課程,並進行過諮詢訓練和實踐 9.兒科護士,他們在各種醫療單位中工作,工作目的是促進嬰幼兒和兒童的健康。 10.精神科護士,有些精神科護士擅長於幫助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並緊密配合兒科精神醫生的工作來改善這些兒童的調適狀況。 11.兒童生活專家。他們受醫院的聘請,工作對象是那些被允許住院之前的和被允許離院之後的兒童及其家長。 12.兒科醫生科護士一般要求學習2-5年,在護理學院主修生物科學、護理學、兒科學方面的課程,有的要求在醫療機構接受過有督導的臨床經歷,並且已成為註冊護士他們的工作是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 13.兒童臨床心理學家/諮詢心理學家他們的工作是對兒童的各種問題和異常作出判斷和心理治療。要求在大學學習5-年,或獲博士學位,並在精神病醫院或心理衛生機構有過一年的實習醫生職務的經歷。 14.兒童精神科醫生,其作用與兒童臨床心理學家相似。但是,精神科醫生能從事生物醫學方面的治療。 15.兒童發展、教育、家庭發展、護理、社會工作方面的高校教授要求他們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有5-6年的研究生學歷,主修相關領域的研究生課程。對這些高校教授要求他們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有5-6年的研究生學歷,主修相關領域的研究生課程,學會並能獨立從事特定領域的研究工作,具有為出席專業會議撰寫報告和論文、並與學術界同行進行交流的能力。

兒童心理

健康的軀體和發育正常的大腦是心理健康的前提。父母雙方的遺傳因子,如肌體的構造、形態、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大腦等的特徵都可以傳給後代。還有許多遺傳性疾病會伴有智力低下、精神異常或身體畸形等症狀而影響心理的健全發展。另外每個孩子生下來即表現有不同的氣質特點(氣質的生理基礎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這是遺傳的。如細心觀察的產房護士或父母會發現一些新生兒屬於容易型:他們比較溫順,睡和醒、飢和飽、大小便都很有規律。而另一些孩子屬於困難型:他們特別好動,不停哭鬧,難以哄住,也缺乏生活規律性,屬於難以照管的孩子。還有一些孩子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其他孩子則介於他們之間,這種與生俱來的氣質雖然是遺傳的,但可因環境和教育訓練而發生一定改變。

在正常的遺傳條件下,周圍環境和教育對兒童精神心理發育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使氣質中的優點得到發揚,弱點得到克服,出生後的環境影響來自家庭、托幼機構、學校和社會的影響。家庭是兒童從出生到青少年階段接觸最密切的環境,對兒童心理發育的影響最大。和諧的家庭關係、父母良好的道德品德,充滿著愛的安定環境和豐富充實的生活使兒童獲得健康的心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模仿的榜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對兒童早期情緒和性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影響。溺愛和照顧過多會使孩子養成幼稚、膽怯、任性、粗暴、無責任心、社會適應性差、依賴性強的性格。如對孩子採取冷漠忽視或粗暴壓制的態度,則會使孩子的性格傾向於對人冷漠、孤僻、不合群,有時則有反抗、暴躁、執拗的表現。如父母對子女態度親切、講理、民主,則兒童大多情緒穩定、性格開朗、積極向上。父母對人處事的行為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兒童最早進入的集體是託兒所、幼稚園和國小,在集體機構中可培養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對兒童心理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結合兒童發展的特點,有規律地進行正面教育。教師的言行對兒童的深刻影響常可延及一生。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人們問他:“你是如何獲得許多優秀品質,諸如毅力、堅持不懈、不怕困難、敢於探索等等的?”他回答說:“都是在幼稚園里培養的。應該感謝幼稚園老師。”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接觸社會逐步增多,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都會影響兒童的心理發育。父母和教師必須重視兒童的心理衛生,主動為他們選擇圖書、電視、錄像,指導他們正確地交友。

《兒童發展心理學》心得體會

在暑期就讀了由桑標主編的《兒童發展心理學》一書,感觸頗深。它以兒童的發展為主要線索,對發展期中幼兒每一階段的心理特點進行描述,解釋,有助於讀者從總體上把握兒童心理發展的全過程。作者在全書的結構體系上自成一格,他把全書分為三篇:上篇總論包括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對象、意義、基本規律以及各主要學派的兒童心理發展關;中篇為兒童心理發展的各年齡階段特徵包含幼兒的生理、活動、言語、認識、情感等,展示了孩子身心發展的橫斷圖景;下篇為兒童原理的運用。全書在基本理論上結合了許多當代科學發展的新觀念及其它學派的兒童心理發展觀,這在更大程度地提高了讀者的理論思維高度和思維空間。

因為平時接觸的幼兒比較多,自己又愛好心理這一學科,在全書中嬰幼兒期及學童期兒童心理的發展部分更加吸引了我,尤其對於該期幼兒的言語的發展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常常有同事、朋友對我說:“你的兒子怎么這么會說?”“你兒子象個小八哥,能把自己的意識表達得很清楚。”也有朋友問我:“你是怎么讓你兒子學得這么會說的?”其實一直以來我也不太明白兒子為什麼這么會說,有時甚至很煩有這么一個會說的兒子,但看過這本書後,結合平時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行為我明白了其實要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常言說的會說話)並不難。

在兒童言語獲得的方面一直以來都是許多人討論的熱點,有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的“模仿說”,巴普洛夫、斯金納的“條件反射說(強化說)”,喬姆斯基的“轉化生成說”還有皮亞傑的“認知學說 ”在一定程度上均符合了幼兒心理、生理髮展的特點,但我覺得還需結合不同孩子的不同家庭生活環境合理安排或者說有意識地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給孩子一個好的準備期

嬰兒早期是言語的準備期,視覺聽覺的感應期,在這個階段我是有意識地常常在兒子耳邊說話什麼都說,讓他對聲音敏感,但要注意,說話的頻率不能太快,也不可以太高,因為輕柔、緩慢的聲音是嬰兒最喜歡的。同時在對孩子說話時,加上豐富的表情,不同的語調,讓孩子覺得說話是這么有趣,讓他在意識發展中對說話產生興趣,喜歡說話。

到了嬰兒晚期是“兒童最初掌握語言時期”,這時孩子能簡單地說一些重複的字,比如“媽媽”、“飯飯”等,而在這個階段許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說話好玩而不斷的學孩子說重複的字,用重複的字和孩子進行交談。而我在與兒子交談時喜歡在重複的字加上一、兩個意思簡單的字形成一個詞,並配合肢體語言讓兒子明白這個詞的意思,比如我在說“媽媽抱”時張開雙手,兒子就會向我跑來,我會抱住他,再說一遍“媽媽抱”,說“吃飯飯”時用碗筷來表示吃飯的樣子等,這樣兒子在反覆聽的同時又看到動作,他能很好的明白媽媽說話的意思,下次會嘗試著學說媽媽說過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在這個時期,我也教兒子讀唐詩,學兒歌,常有朋友說我:“兒子才會走,你讓他跑了。”我笑笑,並不要他學會,只是讓他感受詩的韻律。兒歌的語調,唐詩的五言律的最後一個字都是壓韻的,而且它的語法很優美,兒歌也是,讀起來朗朗上口,讓兒子感受一下語言的美就是我的目的。

給孩子一個好的交談期

3歲前的兒童的言語大多是對話式的,只有在他和人交往中才能進行,其對話語言往往只限於向成人打招呼、請求或簡單地回答他人的問題。而在這個時期,許多家長特別是老年家長會警告孩子不要過多的與陌生人交談或者把孩子保護的太好,不讓他與別人過多的交往。可兒子在3歲前幾乎是見人就叫,有時看到揀垃圾的也上前叫一聲,媽媽也擔心過說:“寶寶的嘴太甜了。”我對媽媽說:“不要緊,看好他,只要別人不討厭,讓寶寶按自己的想法做。”其實嘴甜的孩子討人喜,大家也願意和他交談,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孩子一個很好的鍛鍊期,也是一個很好的語言發展期。

在家與兒子交談時我喜歡提問,特別是兒子問我問題時,我總喜歡反問他,一方面促進了他的思維,另一方面讓兒子用他知道的話來回答後,我再給他一個不同話的答案,讓他在對比中學到新的語言,明白意思。比如:兒子指著一幅畫問:“媽媽,羊羊,羊羊?”我一看,畫上一隻羊在吃草,反問:“寶寶,羊羊在吃什麼?”兒子看了半天,說:“花。”“羊羊吃花,寶寶真聰明,羊羊也吃草。”說到“草”字,加重語調,同時用手指著畫中的草說。這時,兒子會跟著說“草”。然後,我重複說:“羊羊吃草。”兒子也會跟著重複說。不知不覺中他學會了一句話。第二天,兒子看到同一幅畫,說:“媽媽,羊羊吃草。”

給孩子一個好的認知期

遊戲是讓孩子發展語言最好的老師之一。3——4歲的孩子在遊戲中常會自言自語,這就是“遊戲語言”。遊戲語言的特點是較完整、詳細、,有豐富的情感和表現力。這時如果家長能及時加入,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一個較大的促進。兒子在這個期間,我是鼓勵他編故事,特別是在看圖畫書時,我不讀給他聽,讓他自己看圖編,開始先教他編,如,畫上一隻貓在看著一隻鳥。我問:“寶寶,小貓在幹嗎?”“看鳥。”“看鳥幹嗎?”“想吃。”“喔。一隻小貓看到一隻鳥,小貓想吃小鳥了。”然後,兒子會跟著我說,接著兒子會根據我的提示自己說。這時,我會把一本書從頭到尾說一邊,下次兒子自己會把他編的故事和我說的故事結合起來一邊看一邊說,說出一個同樣的故事不同的語言的故事,以後他就自己在遊戲中編故事了,語言也豐富了,故事也編得有血有肉了,雖然沒條理沒情節那又有什麼關係?他會說了,會表達了,也認識一些字了。

給孩子一個自我探索期

5歲後,孩子語進入“問題言語期”,這是他的語言特點表現為:簡短、零碎,常常在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出現,表示困惑、懷疑、驚奇等。然這時所提的問題並不要求別人回答。當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時,還會用這種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和採取的辦法。如:兒子發現自家汽車的雨刷器在下雨時會把汽車玻璃上的雨刷掉,他很好奇,每次乘車時都觀察雨刷器,終於有一天,他用自己的小手同時一左一右的揮動說:“雨刷器就是這樣一動一動把雨刷了,雨大時開,雨小時不用開。”很完整的說完一句話。尊重孩子的發展特點,尊重孩子發展心理,合理引導孩子發展,這就是我的感受。

心理學學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