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經濟開發區

睢寧經濟開發區

江蘇睢寧經濟開發區於2006年4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位於睢寧縣城西郊,西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30公里,北到隴海鐵路50公里,東至連雲港港口150公里,徐寧高速公路、104國道穿境而過。開發區總面積23.5平方公里,下轄2個社區4個行政村,總人口2萬人,地理環境優越,交通十分方便。

基本信息

園區簡介

開發區名稱:江蘇睢寧經濟開發區

地區區域:江蘇省_徐州市

睢寧經濟開發區睢寧經濟開發區
新石器時代睢寧縣已有先民在此勞作、生息、繁衍。
商、周時期,縣境北屬下邳國,南屬取慮國。
秦時,南為取慮縣,北為下邳縣,隸屬青州;
漢時建睢陵縣,與取慮縣、下邳縣並存(歷東漢、三國、晉);
南北朝時,取慮縣併入睢陵縣;
隋時,睢陵縣制撤消,縣境北入下邳,南入泗州;
金興定二年(1218年)始置睢寧 縣,屬南京路泗州。建縣距今792載,隸屬迭有變更,縣名稱未變。
元朝,縣境以睢城鎮為中心,東到沙集、凌城,南至邱集,西南到李集,西至桃園、卓海、高樓、大王廟(卓海、高樓、大王廟於1950年劃入安徽靈璧縣),北部在現黃河故道以南地區,東北至皂河(1951年劃入宿遷縣)。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邳州南部14個社劃入睢寧縣。
1949年10月後,睢寧縣屬蘇北行署淮陰專員公署管轄;
1953年5月轉歸江蘇省徐州專員公署,同年,原邳睢縣所轄雙溝、張圩、古邳、張集劃入睢寧縣。
1956年後,縣境趨於穩定。縣域東西長約75千米,南北寬約55千米,總面積1773平方千米,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睢寧縣隸屬徐州市。
江蘇睢寧經濟開發區於2006年4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位於睢寧縣城西郊,西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30公里,北到隴海鐵路50公里,東至連雲港港口150公里,徐寧高速公路、104國道穿境而過。開發區總面積23.5平方公里,下轄2個社區4個行政村,總人口2萬人,地理環境優越,交通十分方便。

睢寧縣經濟開發區位於城區西部,東起江陰路,西至白塘河,北從北環路,南到徐沙河。近期規劃開發建設6平方公里。

睢寧縣委、縣政府對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工作高度重視,於2006年7月初重新調整了開發區領導班子,縣委一名常委親自兼任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在全縣範圍內抽調精幹人員進入開發區工作,對開發區的工作職能、機構設定、人員編制予以明確,並設立了獨立的開發區行政區劃

園區規劃

睢寧經濟開發區睢寧經濟開發區
睢寧經濟開發區實行“特區模式、封閉運行、扎口收費、自主管理”的運行管理機制,對所有進區項目實行“一套班子幫辦、一卡通收費、一條龍、一套檔案監管”的“四個一”服務。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是縣委、縣政府的派出機構,進區投資項目由開發區管委會直接審批。管委會下設投資發展,從立項審批一直到營業執照的分發均由服務中心負責承辦,並為企業建設和生產提供規費減免、稅收返還等一系列的優質高效服務和優惠政策,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為睢寧對外開放的先行區、工業發展的集中區、科學發展的示範區和跨越發展的帶動區。

睢寧經濟開發區在基礎設施方面已累計投入近1.5億元。在6平方公里起步區內,立體道路框架已初步形成,供排水網路和供電線路已經鋪設,熱電廠和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之中。開發區控制性詳規和環保規劃已基本完成,區內設有輕紡服裝區、電子機械區皮革輕化區、高新技術區、食品農副產品加工區等五個專業園區,逐步實現“六通一平”,起步區可滿足150家企業投資興業需要。

開發區全部建成後可容納企業500家左右。西靠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徐州市,東臨連雲港市。境內高標準的徐寧(機場)路、104國道、省市縣一級公路縱橫交錯,徐(宿)寧高速公路橫貫東西;京滬、霍連高速公路與我縣擦肩而過。內河航道緊連京杭大運河,徐沙河、徐洪河直通洪澤湖。國家民航一級幹線機場一一徐州觀音機場座落我縣境內,架起了睢寧通往外界的空中橋樑,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交通十分便捷。

睢寧經濟開發區在基礎設施方面已累計投入近1.5億元。在6平方公里起步區內,已建成比較完善的道路、供電網路,可以為進區企業提供較為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現在正在興建一家年發電3.5億度、年供熱122吉焦的熱電廠和一家日處理6萬噸規模(一期工程日處理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將於06年年底投入運營。

開發區內現有建設預留地20000畝。自來水使用費:1.57元/噸;自備井水資源費:0.2元/噸。供電設施齊全,使用費:高峰0.937元/度;平段0.562元/度;低谷:0.247元/度。開發區擁有熟練掌握紡織、服裝、電子、機械等技術的產業工人30餘萬人,用工平均工資:700元/月。

發展前景

睢寧經濟開發區睢寧經濟開發區
2006年10月31日下午,中共徐州市委常委、睢寧縣委書記蔣國星赴經濟開發區現場辦公。蔣國星強調,要舉全縣之力加快開發區建設,攻堅克難,加快運作,形成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確保睢寧爭當江蘇“兩個率先”後起之秀目標的實現。縣領導楊亞偉賈宏芝鄭安華劉禮春、趙劍參加活動。

現場辦公期間,蔣國星實地考察了冰語啤酒安置小區、開發區道路建設及海吉亞生物製品、鴻泰塑業、祥和電器、蘇源服裝城內的昌利服裝、信聯服飾等一批在建、投產項目,詢問項目進度或生產運營情況,了解工人的收入水平,向投資者、建設者詢問建設或運營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冰語啤酒安置小區,蔣國星與小區所在地——高塘村的黨支部書記親切交談,了解小區建設進展情況,要求儘快將小區規劃展示出來,按新農村示範點標準建設安置小區。他說,目前,睢寧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贏得民眾的理解和支持很重要,村組幹部要做好民眾工作,使這個造福百姓的工程得到百姓的支持。

蔣國星在聽取經濟開發區及財政、國土、人事、供電部門關於開發區建設情況、存在問題及解決問題建議的匯報後,充分肯定了開發區建設取得的成績。他說,睢寧經濟開發區建設雖然起步較遲,但開發區工作目標明確、思路明確、重點突出;隊伍的積極性也很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並積極想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蔣國星指出,經濟開發區建設,關係到睢寧加快發展目標的實現,關係到爭當江蘇“兩個率先”後起之秀目標的實現。實現睢寧的加快發展,主要靠開發區發展;實現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也離不開開發區的貢獻。縣委、縣政府把開發區建設擺到非常重要的突出位置,長抓不懈,除分管領導經常現場辦公、協調和解決問題外,縣委、縣政府還將定期研究開發區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採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確保形成一個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

開發區要攻堅克難,破解發展難題,加快開發步伐。要舉全縣之力加快開發區建設,下最大的決心、盡最大的努力,使更多的項目在開發區安家落戶、開花結果。就開發區運作有關問題,蔣國星還提出了具體要求。

開發區的區划進行調整,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區塊的拼湊、人員的調配,而是資源的重新配置、人員的最佳化組合,也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抓工業經濟的重視,對抓經濟開發區發展的重視。對搞好開發區建設的認識,必須統一到這么三個方面:

第一,建設開發區,是後進地區實現跨越發展的一條成功經驗。這方面的例子很多,蘇州市的崑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蘇州8縣中墊底。1984年,崑山縣委、縣政府創辦了全國縣級市中第一個國家級開發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在這裡吸引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匯聚了50多億美元的到賬外資,形成了電子信息、精密機械、民生用品三大主導產業。2005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600個億,進出口總額超過260億美元,占崑山市總量的70%和79%。崑山經濟開發區已經成為崑山對外開放的視窗、經濟發展的龍頭、科技進步的先導、城市建設的亮點,崑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名列全國百強縣(市)首位。不僅是崑山,整個蘇南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大都是依靠開發區的帶動,實現了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這些地區發展的經驗表明,後進地區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發展,建設開發區是一條成功經驗。

雖然各地開發區發展歷程不盡相同,發展方式各具特色,但都有這么幾個共同點:一是開發區具有聚集生產要素、整合經濟資源、促進產業升級等多重優勢,這些都是加快發展的必要條件。二是開發區可以為工業經濟發展搭建和提供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的有效載體,有利於提高工業集聚水平,培育新的增長點,實現工業經濟規模擴張和結構最佳化。三是開發區可以通過自身經濟快速擴張,形成地方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帶動和促進地方經濟快速擴張。睢寧作為全省、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學習借鑑這些地區發展的先進經驗,搞好經濟開發區建設,對於我們實現跨越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睢寧經濟開發區開發區風景
第二,建設開發區,是實現睢寧經濟快速擴張的現實選擇。睢寧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人民民眾對發展的願望非常迫切。堅持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招商引資為第一要事、工業化為第一方略,最佳化服務為第一責任,已經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但是,工業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實力不強,對睢寧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一系列重大影響。工業發展不起來,農業產業化水平就提升不起來,第三產業也不能有大的發展。只有工業發展起來,擴大經濟總量,增加財政收入,實現社會充分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才有現實的保證。加快睢寧工業經濟發展已經成為睢寧躲不過、繞不開的重大問題。

在本縣大的投資環境、軟硬體尚存一定差距的情況下,集中精力抓好園區開發,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通過搞好經濟開發區建設,為工業提供發展的平台和載體,使工業經濟實現快速擴張、跨越發展,是睢寧發展社會經濟的潛力所在,動力所在,希望所在,也是睢寧今後一個時期必須做好的一項戰略任務。

第三,建設開發區,面臨著非常難得的歷史機遇。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出台的政策為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發達地區產業與資本的日趨強勁的梯度轉移,為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注入了投資動力。省委、省政府支持蘇北發展的戰略和東隴海產業帶的開發建設,為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帶來了新的契機。

市委、市政府在《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十項重點工作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工業園區和工業集中區的建設,要求各地2006年90%以上的新上企業和項目採集中到工業園區建設。這也是落實農民向城鎮和農村新型城區集中、鄉鎮工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濟集中“三集中”的重要內容。我縣作為省委、省政府重點扶持的縣份,從政策、資金等各方面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必須緊緊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把經濟開發區的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斷加快建設的速度和步伐。

污水慨述

睢寧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
為加強睢寧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睢寧縣招商引資承載能力,實現睢寧縣可持續發展。經過多輪的反覆協商和論證,江蘇睢寧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和藍深水務就開發區污水處理項目達成投資協定

江蘇睢寧經濟開發區為江蘇省級開發區,園區占地60多平方公里,規劃有食品、化工、紡織、印染、機械等工業園。該項目總規模為8.5萬立方米/日,一期實施2萬立方米/日,總投資近5000萬元,採用BOT的投資方式建設。由藍深水務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特許經營期27年。

藍深水務是多年從事環境諮詢、治理的高新技術企業,業務涉及市政給排水、環境污染(水、大氣、固體廢棄物)防治工程、工業及民用給排水工程總包、設備集成、產品研發、技術諮詢等眾多範疇,為環保項目提供投融資、工程諮詢、評價以及設計、施工、調試、運營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和服務。自1999年成立以來,藍深水務一直致力於國內環境保護,先後參與了如三峽工程昆明滇池治污工程等大中型項目的建設,為全國80幾個給排水項目提供技術諮詢、工程總包、設備總包等服務。2005年,藍深集團、良精集團聯合注資藍深水務,打造一個集投資、建設、運營、污染防治技術和產品的研發、諮詢為一體的新型環保投資公司。

契約的簽約儀式於2007年7月28日在南京順利舉行,參加單位有睢寧縣委、縣政府、江蘇睢寧經濟開發區以及南京市的有關領導、項目投資方、技術協作方、金融機構、投資顧問單位以及新聞媒體的代表。

園區成果

睢寧經濟開發區 徐州信聯時裝有限公司
徐州信聯時裝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資企業,座落在睢寧經濟開發區江陰南路東側,由崑山歐信針織品有限公司美國STANDARDTRADE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總投資2500萬元,占地面積29畝,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主要生產加工各類針織時裝、服裝,年產量200萬件,產品全部銷往歐美市場,年出口創匯1200萬美元,年利稅600萬元,是本縣重要的出口創匯企業之一。

徐州意奧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國、義大利奧地利三國投資商合營的中外合資企業,坐落在睢寧經濟開發區江陰南路西側8號,該企業占地25畝,建築面積8500平方米,總投資1000萬元。廠房於2007年1月底建成並投入使用,2007年3月1日開始投產,目前擁有員工650人,年產各類服裝150萬套,產值5000萬元-6000萬元,年創利稅約400-500萬元,是本縣服裝界新的龍頭企業之一。

徐州黑川針織有限公司是由申浦(上海)服飾有限公司與日本株式會社合資建設的,座落在開發區內前進路西側,企業占地28畝,總投資92萬美元,註冊資本65萬美元。經營範圍為生產、加工針織服裝,銷售自產產品。年產量約200萬件,產品70%外銷,30%內銷,年產值約300萬美元。江蘇神龍巨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簡介江蘇神龍巨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由常州投資商投資興建,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占地80畝,項目工程由南京理工大學負責設計,主要為徐州工程集團生產配套產品25T-80T起重機配件、5T-16T自行組裝隨車吊等。該項目於2006年8月份破土動工,2007年4月份開始投產運營,按設計產能全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2億元人民幣,年創稅1000萬元。

江蘇鴻科塑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特種玻璃室內空氣淨化器、模內注塑(IMD)、汽車電子系列產品及控制電腦板為主打產品的股份制民營企業。公司坐落於江蘇睢寧經濟開發區前進路南側。註冊資金1500萬元,占地面積60畝,新建各種高標準、現代化生產、辦公、生活用房20000平方米,年產各種特種玻璃50萬平方米,各種室內空氣淨化器800萬套,各種冰櫃、空調、洗衣機、模內注塑產品60萬套。公司按現代化企業管理要求設有信息中心、研發中心、綜合實驗室以及生產技術部、質量監測部、商品流通部、財務管理部、人力資源部等職能部室。

現有員工358人,其中各種專業技術人員38人,各種行銷人員35人,各種高層管理人員12人。公司主要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日本、加拿大、巴西、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合肥、青島、廣州等國家和地區。近年來,該公司先後被省、市批准為高科技技術企業、重點民營科技企業、徐州市十強民企業,同時連續多年被市、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評為納稅先進單位、三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AA級重契約守信用單位、產品質量信得過單位。公司董事長王行輝先後被國務院、省、市、評為改革功臣、創業之星、優秀民營企業家、建設徐州功臣及省、市勞動模範和優秀黨務工作者。

江蘇遠鴻食品有限公司位於睢寧經濟開發區內,占地36畝,總投資4000萬元,註冊資金500萬元。是徐州市唯一一家綜合型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主要產品品種有:遠鴻牌羊方藏魚、貢雞香腸、系列調味醬、油辣椒、草雞蛋、雞汁香菇、速凍水餃等數十個品種,包裝有各類禮品箱、大禮包,還有聚合睢寧土特產的“睢寧套餐”、遠鴻大禮箱等,包裝十分精美,是走親訪友的最佳禮品,廠價優惠供應,更適合代理、經銷、團購。其中產品“羊方藏魚”和“遠鴻貢雞”,是具有4300年悠久歷史和中華彭祖飲食文化的地方特產,擁有註冊商標“羊方藏”牌和“遠鴻”牌,為該公司獨家生產,雙雙榮獲“中華民族特色食品”稱號、“江蘇省名優”產品稱號。不遠的將來,江蘇遠鴻食品有限公司必將成為蘇北大型放心食品基地。

睢寧經濟開發區睢寧縣皮革工業公司
徐州港威皮革有限公司系中型製革企業,1996年11月由香港粵海制單有限公司與睢寧縣皮革工業公司合資興建,2001年5月18日皮革工業公司宣布破產,其資產2002年1月23日由粵海製革全權收購。該公司擁有九十年代末國際先進水平義大利產全套製革生產線,年生產能力60萬張牛皮革.年產牛皮鞋面革1200萬平方英尺,固定資產4000萬元、資產總額1.5億,在職職工300人。

該公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走出一條較為成功的"租賃、合作、獨資經營”之路,企業1996-2002年均實現年銷售收入1.3億-1.6億元,年均利稅1000多萬元。企主產品為鞋面牛皮革,於工藝先進,且採用進口原料,產品信譽好,擁有—批穩定的大用戶全國10大鞋王有八家與其建立穩定供貨關係,產銷率98%,貨款回籠率98%以上,企業借鑑國外企業管理模式,經營機制較好,勞動生產率高達40萬元/年/人。

徐州海吉亞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由香港海吉爾健康品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投資1000萬美元,其中註冊資本金500萬美元,位於睢寧經濟開發區前進路南側,占地面積約60畝,主要生產氨基葡萄糖鹽酸鹽等生物製品。目前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近日內正式開工投產。公司產品在歐美等西方國家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該項目建成後預計年銷售額1.5億元,年納稅額1000萬元,年創利潤可突破500萬元。

睢寧經濟開發區 徐州華豐紡織有限公司
徐州華豐紡織有限公司創建於2003年,位於睢寧經濟開發區八一路南側,現有紡織紗錠15000枚,可分別生產各種規格的純棉紗線、混紡紗線、純滌紗線。現有規格:8s.—60s全滌、全棉、滌棉左捻和股線。

公司現有固定資產1500萬元,占地52畝,現有職工20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38人,管理人員15人。公司管理人員精幹,技術力量雄厚,生產設備精良,擁有全套先進的檢測設備和經驗豐富的檢驗、試驗專業人員。產品質量穩定,可靠。深得廣大用戶的信賴和讚譽。企業具有年產1500噸棉紗生產能力,2006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00萬元,利稅150萬元。公司的服務宗旨是:講信譽!高質量!比價格!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

中國開發區5

開發區是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旅遊度假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