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極

增長極

增長極(Growth Pole) 如果把發生支配效應的經濟空間看作力場,那么位於這個力場中推進性單元就可以描述為增長極。增長極是圍繞推進性的主導工業部門而組織的有活力的高度聯合的一組產業,它不僅能迅速增長,而且能通過乘數效應推動其他部門的增長。因此,增長並非出現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點或增長極上,這些增長點或增長極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最終影響。

概念

增長極概念最初是由法國經濟學家弗郎索瓦·佩魯提出來的,他認為,如果把發生支配效應的經濟空間看作力場,那么位於這個力場中推進性單元就可以描述為增長極。增長極是圍繞推進性的主導工業部門而組織的有活力的高度聯合的一組產業,它不僅能迅速增長,而且能通過乘數效應推動其他部門的增長。因此,增長並非出現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點或增長極上,這些增長點或增長極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最終影響。

法國的另一位經濟學家布代維爾認為,經濟空間是經濟變數在地理空間之中或之上的運用,增長極在擁有推進型產業的複合體城鎮中出現。因此,他定義:增長極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斷擴大的工業綜合體,並在影響範圍內引導經濟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布代維爾主張,通過“最有效地規劃配置增長極並通過其推進工業的機制”,來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美國經濟學家蓋爾在研究了各種增長極觀點後,指出影響發展的空間再組織過程是擴散—回流過程,如果擴散-回流過程導致的空間影響為絕對發展水平的正增長,即是擴散效應,否則是回流效應。

由此可認為,增長極理論有幾個基本點作為支撐:第一,其地理空間表現為一定規模的城市;第二,必須存在推進性的主導工業部門和不斷擴大的工業綜合體;第三,具有擴散和回流效應。

以上學者分別在不同程度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理論。佩魯的增長極理論(包括中心-外圍理論)雖然揭示了“極”的作用,表明了“極”的重要性,但並未就其生成、演化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增長極增長極

中國學者賈文毓曾對經濟“造極”的重要性作了探索,但仍未清楚回答有關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增長極的源頭、發展和更替問題。在地理學中,廖什的需求圓錐體模型對於人們理解其市場區位論起了重要作用。中國學者賈文毓在廖什需求圓錐體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廣義需求圓錐體模型,並指出技術創新推動著廣義需求圓錐體的不斷“胎生”。在現實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們在探討一個區域的增長極時不可能只談一種產業,而一些區域增長極也常常依靠兩種或兩種以上產業作為其推動產業,例如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就具有多種產業。

在打造區域增長極時,增長極的產業結構和推動型產業以及增長極的帶動能力大小等問題,都是我們必須研究的重點問題。所以,研究人類歷史上各產業的產生、發展及演替與增長極的關係就顯得頗有必要,它對當前區域增長極的規劃與布局,尤其是對區域增長極的產業結構調整及增長極之間的產業合理分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也使我們能更加清晰地認識區域增長極。人文地理學研究者張戰軍在需求圓錐體相關理論和佩魯增長極理論,以及人類歷史上各產業演替規律的基礎上,對一定地域範圍內經濟成長極的產生、發展和演變過程,以及增長極的分類、性質等問題作出進一步探索,提出與之相應的“廣義增長極”理論及其“增長圓錐體模型”,並對廣義增長極生長的特點作了相關論述。

理論內容

增長極理論從物理學的“磁極”概念引伸而來,認為受力場的經濟 空間中存在著若干箇中心或極,產生類似“磁極”作用的各種 離心力和向心力,每一個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產生相互交匯的一定範圍的“場”。這個增長極可以是部門的,也可以是區域的。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 區域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條件較好的少數地區和少數 產業帶動,應把少數區位條件好的地區和少數條件好的產業培育成 經濟成長極。

相關內容

指圍繞主導工業部門而組織的一組具有活力的高度聯合的工業。它不僅本身迅速增長,而且通過乘數效應帶動其他經濟部門增長。又稱生長極或發展極。這一概念最初是法國經濟學家F.佩魯於1955年提出,是由他的抽象經濟空間概念衍生出來的。1966年J.R.布德維爾把它轉化為地理概念,提出形成增長極的一組工業可能在地理上聚集於一個都市區域。以後,增長極的地理概念被廣泛套用於區域研究和規劃政策。

增長極增長極

增長極理論是指那些通過解釋地區的發展過程,說明在增長中的都市中心引起周圍地區經濟成長的各種假說。這此假說認為,在地理空間上經濟成長不是均勻地發生,而是以不同強度呈點狀分布,通過各種渠道影響區域經濟。把推動性工業嵌入某地區後,將形成集聚經濟,產生增長中心而推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增長。推動性工業應有以下基本特點:規模較大、增長較快、與其他工業的投入-產出聯繫廣泛而且密切、有創新的能力。

增長極概念運用到區域研究中後,出現了語義上的混亂。為此,1969年D.F.達溫特建議把地理空間中的增長極稱為增長中心。然而,由於在規劃中常常不嚴密地用增長極來概指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要準確表達它的精確含義仍是困難的。

針對過分強調工業化造成的工業畸型集中於少數都市的問題,很多國家以增長極作為工業分散化的政策手段,企圖通過建立增長極,把工業化擴散到廣大農村地區並解決不發達地區問題。一些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增長中心規劃的嘗試,增長極戰略被稱為“集中的分散化”。

在實際運用增長極時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門間或地區間增長傳遞的性質、國家提供的基礎結構與增長極成功之間的關係、增長極與現有城市分布的關係、自發的與規劃的增長極之間的區別,以及如何避免集聚不經濟等。規劃倚也有一些技術上的困難,如增長極的數量、門檻規模、內部部門結構、區位和時間的選擇等。在亞洲,增長極因吸引勞動的能力有限而受到了質疑。

增長極沒有自發的潛在動力,它可能吸引周圍地區的勞動力和資金而造成更大的地區差異。因此,增長極對周圍地區有擴散的正效應和極化的負效應。一般認為,在建立推動性工業後,以極化效應為主,由於經濟集聚,相對地壓抑了周圍地區的發展機會,極與周圍地區差異擴大,這是極化階段。當擴散效應終於克服極化效應時,增長極的利益和能力擴散到周圍地區或腹地,使地區差異減小,到達擴散階段。極化階段持續的時間可能相當長,例如15~25年。在此期間,貧困地區仍然貧困,政治不安定因素可能增加。20世紀80年代中國在區域發展規劃中運用增長極理論著重於經濟方面和發展城市中心方面。旨在改變多年來追求平衡布局所造成的人力、物資的巨大浪費的局面,發揮集聚經濟效益,推動落後地區經濟發展。

理論作用

增長極對地區經濟成長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現在:

增長極增長極

一,區位經濟。區位經濟是由於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若干企業或聯繫緊密的某幾項經濟活動集中於同一區位而產生的。例如,某一專業化生產的多個生產部門集中在某一區域,可以共同培養與利用當地熟練勞動力,加強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共同承擔新產品開發的投資,可以形成較大的原材料等外購物資的市場需求和所生產產品的市場供給,從而使經濟活動活躍,形成良性循環。區位經濟的實質是通過地理位置的靠近而獲得綜合經濟效益。

第二,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由於經濟活動範圍的增大而獲得內部的節約。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減少分攤廣告費和非生產性支出的份額,使邊際成本降低,從而獲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第三,外部經濟。外部經濟效果是增長極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結果。經濟活動在某一區域內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廠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獲得某些產品和勞務,從而獲得整體收益的增加。

必需條件

(1)在一個地區記憶體在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群體和企業家群體,這實際上是熊彼特關於創新學說的反映,即創意與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元動力而非簡單的 投資或消費拉動;

(2)必須具有 規模經濟效應。即發育成為增長級的地區需具備相當規模的 資本、 技術和 人才存量,通過不斷 投資擴大 經濟規模,提高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率,形成規模經濟;

(3)要有適宜經濟與人才創新發展的外部環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 基礎設施等“硬 環境”,還要有政府高效率運作,恰當的經濟政策、保證市場公平競爭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進與培養等“ 軟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