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原名為武漢市黃陂灄口經濟發展區,成立於1992年12月(武政[1992]70號),2003年5月,經市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同意(武開發區辦[2003]5號),更名為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履行職能不變。2005年,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重新審核批准為省級開發區,核定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開發區文化底蘊深厚,區位優勢獨特。開發區地處黃陂最南端,市區之北最近郊,隔府河與漢口相望,在武漢外環線和中環線之間,為陽邏深水港、漢口火車站、天河機場之間的一個“金三角”,是武漢市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帶。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規劃圖
原轄區為灄口鎮,國土範圍157.5平方公里,1993年,黃陂縣成立灄口經濟發展區管理委員會,屬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2000年4月,黃陂縣改區後,劃出42平方公里(含劉店、下集、葉店、許廟、劉古塘五個村)交發展區管委會封閉託管。2000年9月,區人民政府將岱黃高速公路以西另外7個村(後湖、劉集、丁店、三店、豐山、龍王廟、黃花澇)劃入開發區託管,區域行政區劃範圍為88平方公里,12村共有140個自然灣,188個村民小組,10493戶、33299人。

開發區境內的商代古城遺址盤龍城,被譽為中華瑰寶,距今有3500多年,已出土一批珍貴文物,1988年被國務院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被追溯為“華夏文明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漢之根”。盤龍城遺址絕對保護區1.1平方公里,相對保護區4平方公里。盤龍城遺址現由市文化局直接管理,在此專設了武漢市盤龍城遺址博物館籌建處。市人民政府對保護、開發、利用盤龍城高度重視,被列為市“十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擬在遺址附近修建“武漢盤龍文物博覽園”、殷商文化一條街、遺址復原區等,並已開始引資對其進行旅遊開發。

開發區區位優勢獨特,交通便捷。開發區境內楚天大道東接岱黃一級公路,西連天河機場和外環線,南通過盤龍大橋與市區直接相連,北接川龍大道直達黃陂城區。開發區地處黃陂最南端,市區之北最近郊,隔府河與漢口相望,在武漢外環線和中環線之間,為陽邏深水港、漢口火車站、天河機場之間的一個“金三角”,是武漢市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帶。

基於開發區具備建設國內一流開發區的基礎條件,從而確立了如下加快發展的總體思路:堅持走誠信立區、環境興區、開放強區、招商富區的發展路子,依託武漢、輻射中國、放眼世界,努力把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建成武漢現代製造業的密集區、高新科技的產業區、環境優美的生態區、中外聞名的旅遊區、臨空港產業區;建設類似上海浦東的武漢新城。

投資優勢

文化底蘊深厚

開發區境內的商代古城遺址盤龍城,被譽為中華瑰寶,距今3500多年,已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1988年被國務院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被追溯為“華夏文明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漢之根”。遺址保護開發已列入市“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出土文物

交通條件便捷

2006年建成的盤龍城大橋直接與市區相連,後湖大橋建成後,從市中心沿兩橋將直抵黃陂腹地。2007年,機場高速收費站、岱黃高速收費站“兩站”的北移,武漢中環線與盤龍大道的貫通以及解放大道延長線與巨龍大道開發區段的連線,使之前困撓開發區的交通“瓶頸”全面瓦解。陽邏深水港、漢口火車站、天河國際機場近在咫尺,加之2006年落戶的亞洲最大的鐵路貨運編組站及高速客運站,基本構成了開發區“水、陸、鐵、空”的立體交通網路。

山水資源豐美

區內的豐荷山、甲寶山、露甲山、橫山、銅管山與盤龍湖、盤龍城湖、湯仁海、新教湖、馬家湖等眾多湖泊相依相映,構成了漢口北面水山相連、水碧山翠的天然畫卷,其生態之美、生態之特為武漢近郊少有。

軟硬環境完備

開發區累計投資10億多元,新建城市基礎設施,包括供水、排水、排污、供電、路燈、供氣、道路、通訊、廣電、綠化等。設立了財政、公、工商、稅務、銀行、保險、土地、城管、學校、醫院等各類服務性單位16家,為廣大客戶提供各類服務。

產業定位明確在已初步形成了光學電子、醫藥化工、冶金建材、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和汽車貿易等6大支柱產業的基礎上,按照省政府關於開發區應具備鮮明產業特色和較強的配套能力,並致力發展成為現化製造業的集聚區的要求,開發區將以光電機械、化工醫藥、紡織服裝及與天河機場配套的航空物流港等作為今後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黨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羅向陽

科技創新凸現

2006年6月27日,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與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在第六屆“華創會”上籤訂了合作建設國家級創業中心協定書。借勢、借智、借腦、借力,充分借用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經驗,共同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盤龍城創業中心打造成國家級創業中心。

引進成果豐碩截止2006年底,開發區累計引進項目202個,協定投資額為320億元。其中,引進工業項目122個,投資規模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94家,預計全部項目建成後,年可實現稅收7.78億元。目前,重點在岱黃路與機場路2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著力打造“兩大特色版塊”以卓爾第一企業社區為依託的盤龍國際企業社區和以縱橫F天下為代表的國際居住社區;啟動盤龍國際輕紡工業城道路、水、電配套等基礎建設,在該項目上做足招商引資、開發建設、宣傳拉動的文章。

發展定位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空間廣闊、文化厚重、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有山有水,具備了建設國內一流開發區的基礎條件。開發區將堅持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原則,結合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進行重點突破,努力建設成為武漢現代製造區,環境優美的生態居住區和中外聞名的盤龍旅遊區,打造中國第一龍城,類似上海浦東的武漢新城,其具體定位是:

科教產業區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為新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物理空間和基礎設施,同時也提供一系列的服務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器,以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引進現代科技前沿的技術,形成名牌科技產業園、新建大學城,引進省內乃至全國的名牌大學進入大學城,並配套建設高檔次的中、國小教育設施,在開發區內形成科教產業園。

生態居住區

當前,都市居民的居家理念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即居住的黃金地段不一定是市中心的鬧市區,而是離開嘈雜的城市中心,到清新的郊外去享受輕鬆的生活才是積極、自然、健康、環保、舒心的新都市生活。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將大力組織縱橫、寶安、名流、武漢地產等多家全國著名房地產開發企業,以新穎的理念、完善的規劃、優美的環境、上乘的質量、精緻的造型、齊全的功能、秀麗的色彩,高標準建設高檔景觀住宅小區,以地氣帶人氣,以人氣聚財氣,在設計上充分體現“綠色生態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的意境,通過樓盤通透性的布局,為附近住宅留出後湖景觀線的視覺走廊,引導武漢市民在更高的層次上提升人們的生活情趣和生活質量,在更新的角度把握更碧綠、更幽靜、更潔淨、更從容、更優美的都市生活。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現代製造區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因勢利導,一是積極扶持生物醫藥業,逐步形成中藥為龍頭,生物製藥與製劑共同發展的格局;同時,乘勢而上積極發展勁寶食品、天冰冷飲等食品加工業。三是不斷擴大引進發展汽車工業及建工機械。有湖北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金龍工業園及康順盤龍汽車城等先後入駐開發區。四是借勢發展建築建材業,如遠方實業、盤龍實業及山東泰和等企業。五是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將加快精細化工和電子產品的發展,以武漢開關總廠、銀冠化工等企業為龍頭髮展電子元配件及配套生產。

盤龍旅遊區

有3500年歷史的盤龍古城,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財富。他所體現的“華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漢之根”是中國城市史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在研究、保護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盤龍城遺址周圍的“三山兩湖”的自然美景,合理開發其旅遊價值,使豐富的人文景觀與有力的自然風光和諧統一起來,以此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此,將在盤龍城附近建森林廣場和世界一流的、具有龍文化主題的多功能標誌雕塑,形成“武漢水族公園——盤龍城風景旅遊區——盤龍湖(後湖)水上樂園”風景旅遊區,進一步帶動旅遊相關產業的發展。

園區風采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管委會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模型效果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四通八達的交通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別墅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風景如畫的環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