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經濟開發區

安吉經濟開發區

安吉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1994年8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在安吉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歷經多次體制、區域調整,安吉經濟開發區迅速發展壯大,當之無愧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主戰場,並於2008年成功沖入全省省級開發區十強。

簡介

2009年2月,安吉經濟開發區經歷了建區歷史上最為重大的一次體制改革,安吉縣委、縣政府為整合提升、做大做強開發區,將縣城遞鋪鎮併入開發區,實行了全省首創的“區鎮合一”新體制。整合後的開發區(遞鋪鎮)區位優勢明顯。位於安吉縣中部,東臨德清縣,西鄰孝豐鎮,南依天目山,北接溪龍、高禹,距上海220公里、杭州65公里、湖州63公里。管理面積375平方公里,轄42個行政村(社區),1個居民社區,766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9.5萬,是安吉縣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域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整合後的開發區(遞鋪鎮)交通極為便利。杭長高速穿區而過,國家一級公路04、11省道一縱一橫貫穿全境,西苕溪、滸溪、龍王溪、西溪四河交匯,年吞吐量20萬標準箱的川達物流碼頭直通上海滬漕港,是安吉縣交通樞紐的核心。整合後的開發區(遞鋪鎮)資源十分豐富。竹子博覽園、靈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南百草原等一批精品旅遊勝地獨具魅力,千年古剎靈峰寺、安樂新石器時代遺址、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安城明清古城牆以及靈芝塔、獨松關等一批歷史古蹟以及郵驛文化、孝子文化均有深厚歷史底蘊,是安吉縣建設“中國美麗鄉村”的精品區。整合後的開發區(遞鋪鎮)經濟實力雄厚。擁有規模以上企業235家,其中超億元企業25家,財政收入占全縣總量一半,是安吉縣工業“金三角”的龍頭。整合後的開發區(遞鋪鎮)平台規模壯觀。擁有全縣七大主要工業平台和一個休閒旅遊平台,並將其整合規劃為城北、城西北兩大工業新城和環靈峰山休閒度假區的“兩城一區”發展格局,是安吉縣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2009年以來,安吉經濟開發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膽實踐“區鎮合一”新體制,銳意改革創新新機制,堅定“拼三年,翻一番”目標,拼字當頭、積極奮戰,實現了資源的高效整合,突破了發展的瓶頸制約,發揮了新體制的較大優勢,推進了全區(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以實踐證明了“1+1>2”。2009年完成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122億元,同比增長13.3%,新增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8家。完成契約外資1.82億美元、實到外資8560萬美元、實到註冊內資4.67億元人民幣。完成財政總收入8.68億元,同比增長23.5%。農民人均收入突破13000元。重點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招大引強抓招商。進一步把招商引資工作提到新的高度,舉全區之力抓招商氛圍濃厚;大力開展引進大好高項目專項行動,十條措施保障力度前所未有;全程提供“保姆式”代理,用心服務好每一個項目。全年契約外資、實到外資、實到註冊內資分別完成全年計畫的101.1%、104.4%和137.3%,提前一個月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外資份額占全縣近80%。成功引進上市公司直投項目1個、5億元以上項目3個、高新技術項目5個、1000萬美元或1億元人民幣以上項目20個。成功引進總投資5.8億元的電力及鐵路型材項目、總投資5.2億元人民幣的汽車萬向節項目。特別是,引進總投資10.5億元的上市公司亞太集團直投項目,開創全縣工業項目投資額度歷史新高。

基本概況

浙江省安吉經濟開發區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腹地,“全國首個生態縣”、“中國第一竹鄉”、“中國美麗鄉村”安吉縣境內,是中國十大最佳投資環境開發區之一。

1 、發展歷程。 安吉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1994年8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在安吉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歷經多次體制、區域調整,安吉經濟開發區不斷發展壯大,自2008年起連續四年名列全省省級開發區十強。2009年2月,安吉經濟開發區經歷了建區歷史上最為重大的一次體制改革,安吉縣委、縣政府為整合提升、做大做強開發區,將縣城遞鋪鎮併入開發區管理,率先實踐了全省首創的“區鎮合一”新體制,並於2010年成功沖入全省省級開發區三甲。

2 、發展環境。 安吉經濟開發區管理面積375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社區),725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9.5萬。區域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北望太湖,南靠天目山,杭長高速、申蘇浙皖高速和規劃中的申嘉湖安高速穿區而過,實現與滬寧杭甬1-3小時交通圈,國家一級公路04省道、11省道一縱一橫貫穿全境,西苕溪、滸溪、龍王溪、西溪四河交匯,年吞吐量20萬標準箱的川達物流碼頭直通上海滬漕港。自然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區內植被覆蓋率75%,森林覆蓋率 71%,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水體質量標準達到Ⅰ、Ⅱ類,青山環抱,綠水環繞,生態宜人。國家4A級旅遊區竹子博覽園、靈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南百草原等一批精品旅遊勝地獨具魅力,千年古剎靈峰寺、安樂新石器時代遺址、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安城明清古城牆、靈芝塔、獨松關等一批歷史古蹟以及郵驛文化均有深厚歷史底蘊。

3 、發展基礎。 安吉經濟開發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9家,其中超億元企業45家。重點發展竹製品、轉椅家具兩大傳統產業和生物醫藥、特色機電、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四大新興產業。目前,開發區工業平台主要由城北、城西北兩大板塊組成,是安吉縣工業平台“金三角”的龍頭。城北工業新城:規劃總面積17.9平方公里,以引進轉椅家具、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商貿、物流產業為主。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5億元,落戶企業115家,其中有恆林、利豪等傳統轉椅產業龍頭型企業,又有世界500強印度塔塔茶業以及華大制茶、養生堂、綠世界、東方基因等一大批引進的新興產業領軍型企業,還有琥珀熱電、潔美電子、元龍電子等一批大好高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尤其是2012年底成功引進江西宜工集團投資35億元的大型裝備製造項目入駐。城西北工業新城:規劃面積 27.5平方公里。以引進轉椅家具、竹製品等傳統提升產業和綠色食品、特色機電、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為主。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0億元,落戶企業156 家,其中有日本百年上市公司藤倉橡膠、上市公司亞太機電以及麥吉士、紅劍聚合物、中力機械等一批大企業,又有奮進齒輪、正強萬向節、柏騰等10餘個大項目正在建設。

主要職能

(一) 負責招商引資、外商諮詢、手續服務、項目審批等。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能自行平衡資金、原材料並具備其它生產政策,能自行平衡資金、原材料並具備其它生產條件,產品出口不涉及許可證及配額,總投資在3000萬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資生產性項目建議書、可行性報告、契約章程依法進行審批;對符合縣城區域詳規的各類內資項目依法進行審批。

(二) 負責區內基礎設施及一、二、三產業的建設、管理。設在開發區內國土管理、規劃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分支機構,代表其職能部門負責國有土地徵用、出租、轉讓、劃撥、抵押登記等手續,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並依法簽訂區內土地使用的出讓契約;依據區域詳規,審批區內各類建設項目的規劃定點,頒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等證書,並報有關部門備案;按管理許可權審批進區企業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及登記表,辦理項目環保設施竣工驗收手續,並抄有關環保部門備案。各分支機構受開發區管委會和各自職能部門的雙重領導。

(三)負責區內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制訂及實施。

(四)負責區內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優惠政策的制訂、實施。

(五)負責區內財政收支、稅收、企業財務監管工作。

(六)負責為區內企業提供正常經營所需的各項管理和服務,包括項目合作、行業規劃、擴大經濟總量和提高質量等。

(七)負責區內黨務、政務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建設、發展和管理,維護社會治安和秩序,最佳化投資環境等。

(八)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中國開發區5

開發區是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旅遊度假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