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安吉

湖州安吉

安吉縣是浙江北部一個極具發展特色的生態縣,隸屬於浙江省湖州市;位於浙江省北部,北緯30°38′,東經119°41′。安吉縣地處長三角經濟圈的幾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經濟圈重要的西北節點,屬於兩大經濟圈中的緊密型城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安吉縣建縣於公元185年,取《詩經》“安且吉兮”之意得名。 安吉縣面積1886平方公里,轄8鎮3鄉4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人口46.4萬(2016年戶籍人口)。 安吉縣境內有凱蒂貓家園、中南百草原、中國大竹海等景點;是聯合國人居獎唯一獲得縣、中國首個生態縣、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有中國第一竹鄉、中國白茶之鄉、中國椅業之鄉等美譽。 2018年6月,安吉縣入選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基本介紹

郵編:313300 代碼:330523 區號:0572

漢語讀音:ān Jí Xiàn,安吉縣位於浙江省北部,北緯30°38′,東經119°41′。總面積1886平方公里。總人口48.7萬人(2011年統計,含外來常住人口)。安吉縣轄15個鄉鎮(街道)、度假區,分別為遞鋪鎮、昌碩街道、孝豐鎮、梅溪鎮、報福鎮、杭垓鎮、天子湖鎮、章村鎮、天荒坪鎮、鄣吳鎮、溪龍鄉、皈山鄉、上墅鄉、山川鄉、靈峰度假區。縣人民政府駐遞鋪鎮靈芝西路1號。

安吉概況

安吉縣建縣於東漢中平二年,已有1800多年歷史。安吉經濟發展迅速,竹製品、轉椅、茶葉、筍製品、農用機動車、建材等產品都有上規模生產,具有輕紡、造紙機械、食品、化工、礦產資源開發等門類齊全,上規模的基礎工業,出口產品多種,湧現多種省優、部優產品、一批國優產品。

縣人民政府駐地:遞鋪鎮靈芝西路1號。身份證代碼:330523。

車牌號:浙EC、浙EF、浙EM、浙ES、浙EZ。

城市名片:

中國白茶之都 中國竹鄉 中國椅業之鄉

中國竹地板之都 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 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全國文明縣城

國家衛生縣城 國家園林縣城 省級森林城市 中國美麗鄉村國家級標準化示範縣

水電之鄉 中國人居環境獎 聯合國人居獎 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安吉縣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縣,樹林覆蓋面積達到71.11%,生態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安吉的龍王山又是太湖流域的源頭之一,雖然經過多次治理,環保狀況有明顯好轉,但毀林開礦、西苕溪流域偷排工業廢水的情況仍時有發生,環境保護力度不夠。安吉縣天子湖鎮成“浙江梔子之鄉”

歷史沿革

歷史建制

春秋時期,始築故鄣城(今址安城鎮古城村),曾一度作為越國首都,至秦代設鄣郡於此。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更設鄣郡為丹陽郡,遷治宛陵,並在鄣郡故地設故鄣縣。東漢末期,因故鄣縣轄境廣袤遼闊(大致包括今安吉縣全境、長興縣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廣德縣全境、郎溪縣一部),為強化控制,朝廷於黃巾大起義的第二年,即靈帝中平二年(185),割故鄣縣南境置安吉縣,縣治設於天目鄉(今孝豐鎮),取《詩經》:“安且吉兮”句,為安吉得名之始,故鄣、安吉兩縣均隸屬丹陽郡。安吉建縣始於此,已1800餘年。後有撤廢。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安吉屬新設的吳興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並縣,安吉縣被撤,併入綏安縣。綏安初屬宣州,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又改屬湖州。義寧二年(公元618年)復置安吉縣,屬吳興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安吉改屬桃州。武德七年,安吉縣又被撤銷,併入長城縣(今長興縣),屬湖州。唐麟德元年(664),恢復安吉縣建制,隸湖州。安吉縣經過七十多年的撤而復設,從此穩定下來.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將縣治北移安城鎮址附近。宋元兩代,南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改湖州為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安吉州為湖州路,安吉仍分屬安吉州和湖州路。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安吉屬長安州(後改為長興州)。至正二十七年,又屬湖州府。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析安吉縣分置孝豐縣。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升安吉縣為州,領孝豐縣。清高宗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安吉州復降為縣。民國初年,廢府設道,安吉、孝豐兩縣同屬錢塘道;民國 16年(公元1927年)道廢,直屬浙江省;後又相繼歸屬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六特區行政督察區、浙江省吳興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建國以後

1958年孝豐併入安吉時,仍屬嘉興專區(1970年改稱嘉興地區)。1983年7月,撤銷嘉興地區設立湖州、嘉興兩市後,安吉屬湖州市。截至2012年6月,安吉縣轄9個鎮、4個鄉:遞鋪鎮、孝豐鎮、梅溪鎮、報福鎮、杭垓鎮、天子湖鎮、章村鎮、天荒坪鎮、鄣吳鎮;溪龍鄉、皈山鄉、上墅鄉、山川鄉。

最新歷史

三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已經於2009年7月22日10時34分出現,浙江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是這次日全食全球最佳觀測點。這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日食組主席、哈佛大學博士傑·巴薩喬夫教授來安吉實地考察後正式宣布的。

自然資源

毛竹蓄積量和商品竹均名列全國第一,是著名的“中國竹鄉”。特產有白茶、冬筍乾、板栗、山核桃等。安吉又為全國聞名的“白茶之鄉”,安吉白茶在2000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茶博覽會國際名茶金獎。安吉礦產資源豐富,被譽為“金砂”的黃砂、石英石、花崗岩、膨潤土等資源儲量大,質量地好,開發前景廣闊。安吉境內群巒疊嶂,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秀竹連綿,是新崛起的生態旅遊縣。位於靈峰山麓的竹子博覽園,集旅遊、娛樂、休閒、科研為一體,占地600餘畝,各類竹種300餘種,被譽為“世界一流的竹種園”。龍王山海拔1587.4米,是黃浦江的源頭,奇峰怪石,古木異草,保存有1200畝的原始森林,為浙北第一峰,屬省級自然保護區,有許多稀有動植物,被稱為天然的物種園和基因庫。世界級特大型電力企業——華東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位於天荒坪大溪山巔,電站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規模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電站與奇峰翠竹渾然一體,煞是壯觀。附近有藏龍百瀑、九龍峽、龍慶園等景點。

大鯢養殖

安吉龍都大鯢養殖基地始建於2007年,座落在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境內,環境優美,水質清澈,基地養殖娃娃魚採用自然山泉水,品質上乘。占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建有養殖基地二個,養殖池150個,繁殖基地一個,繁殖池15個。養殖場現存有商品大鯢3000尾,基地擁有種魚200餘尾。

旅遊特色

安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是故鄣(安吉)人;一代藝術大師吳昌碩先生的故里在安吉鄣吳;著名林學家陳嶸誕生在安吉。縣內旅遊資源主要依託天荒坪風景名勝區、安吉竹鄉國家森林公園、龍王山自然保護區等。在那裡,有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她上庫海拔近千米,為世界上水頭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高山平湖,極具觀賞性。有世界上品種最全,面積最大的竹類公園——安吉竹子博覽園和展示竹之文明史的全國惟一的中國竹子博物館。有曾拍攝過《臥虎藏龍》的中國大竹海景區,藏龍百瀑景區,有千年古剎靈峰寺,有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吳昌碩先生之紀念館等等。

安吉地處浙江省西北部,鄰近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被譽為“都市後花園”。安吉山清水秀,環境優美,也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內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這裡“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間”;這裡,“修竹拂雲當戶聳,暗泉明玉繞亭飛”。安吉,建縣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取《詩經·無衣篇》“安且吉兮”之意,已有1800多年歷史,安吉山川秀美,人傑地靈,尤以“竹”而聞名天下,素有“中國竹鄉”之美譽。這裡有世界上散生、混生竹種最為齊全的安吉竹博園,有“竹類大觀園”之稱,園內的中國竹子博物館收錄了人類五、六千年的竹文化史;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雄偉壯觀;《臥虎藏龍》、《像霧像雨又像風》外景拍攝地中國大竹海;森林公園靈峰寺千年古剎鐘鼓悠揚;黃浦江源—龍王山無限風光在顛峰。此外,藏龍百瀑、大漢七十二峰、白茶谷、芙蓉谷、吳昌碩紀念館……處處皆美不勝收。近年來,安吉旅遊業發展迅猛。2002年接待遊客達206萬人次,旅遊收入十分可觀,並在創建最佳人居環境和旅遊大縣,在走生態立縣——生態經濟強縣的道路,政府對旅遊業的發展也給予了許多優惠政策、措施,並把招商引資工作列為縣委、縣府1號工程。

人文景觀獨特,古蹟較多。是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的故鄉,被譽為昌碩文化之鄉。縣內有其故居,衣冠冢和十年耕讀的“蕪園”,縣城建有吳昌碩紀念館和昌碩公園。靈峰山腳的靈峰山公園古木參天,始建於五代的靈峰寺在其景區內,是千年古剎,香火鼎盛。獨松關、靈芝塔、運鴻塔、奉憲禁碑、安城古城牆、古城遺址等古蹟均有源遠歷史。

安吉生態環境優越,旅遊資源豐富,屬最佳人居環境。中國大竹海、白茶谷、九龍峽、芙蓉谷等景點,讓遊客領略獨特的自然風光、竹海、奇峰,山林中建有多處避暑山莊和度假村。

旅遊線路

(1) 浙北大峽谷,龍王山自然保護區——黃浦江源頭——漂流,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及燦爛的歷史文化。

(2)報福鎮石馬灣飄流是境內落差最大,水流最大的漂流景點,穿梭其中,驚險緊張,樂趣無窮。

(3)中南百草原 園內林深花奇、鹿奔雁翔,八景十八園,植被覆蓋率達95%,是天然的綠色大氧吧

民俗風情

安吉濃郁的鄉土風情孕育了璀璨的民間藝術,竹鄉的民間藝術也充分展示了安吉人民智慧厚重的民風。舞蹈、舞獅、犟驢子、旱船、花燈等民間踩街活動形式多樣,廣為流傳;竹雕、竹刻、竹編等工藝技術精湛,巧奪天工;戲曲、書畫藝術流派紛呈,異彩四射。2000年,安吉榮獲了中國民間藝術(書畫)之鄉稱號。繼承吳昌碩大師遺風的民間書畫,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而生的風光攝影,以日常竹製生活工具為演奏樂器、民間藝人自編自演的打擊樂《竹樂》,都是蜚聲海內外的安吉民間藝術精粹。

安吉節慶活動

4月清明節前後 安吉白茶開採節

9-10月中國竹鄉生態旅遊節

區劃人口

區劃

安吉縣縣域面積1886平方公里,2012年5月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現轄9個鎮:遞鋪鎮、孝豐鎮、梅溪鎮、報福鎮、杭垓鎮、天子湖鎮、章村鎮、天荒坪鎮、鄣吳鎮。4個鄉:溪龍鄉、皈山鄉、上墅鄉、山川鄉。3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169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

據數據統計,全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58800戶,家庭戶人口為443261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79人。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21553人,占47.4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44999人,占52.51%。縣外流入人口為69749人,占14.95%。從鄉鎮分布來看,全縣人口最多的是遞鋪鎮204360 人,最少的山川鄉3873人。

在性別構成方面,男性人口為237940人,占50.99%;女性人口為228612人,占49.0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4.08。

在年齡構成上,0-14歲人口為57797人,占12.39%;15-59歲人口為337333人,占72.30%;60歲及以上人口為71422人,占15.3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47106人,占10.10%。

氣候特徵

安吉氣候宜人,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總特徵是: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安吉縣農業資源豐富,擁有竹筍、白茶、高山蔬菜等一大批名優、新、特、農產品,農業產業化經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安吉環境優美,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水體質量極大部分在二類水體以上。

2004年平均氣溫偏高,雨水略偏少,光照充分。特點是冬季(1-2月)雨水充沛,開春雨水偏少,梅雨正常;台訊期有多次颱風外圍影響,但利多弊少;秋旱較重,年末降大雪;冬季氣溫略偏高,有階段性寒凍;初春回溫快,但春季溫度變幅大,有春寒出現;出梅後高溫明顯;秋季低溫出現偏早。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平均高1.0℃,全年除9月、10月的平均氣溫較常年低0.1℃和0.4℃外,其餘月份均偏高。年極端最高氣溫38.7℃,出現在8月8日,極端最低氣溫-8.5℃,出現在1月25日。全年≥35℃高溫日37天。無霜日243天,較常年偏多。穩定通過10℃的回暖期在3月27日,比常年提前3天。

年降水量:1344.1mm,接近常年值1400mm,雨日140天,比常年平均偏少24天,全年出現2次暴雨,其中6月25日出現日雨量97.4mm的暴雨,是大範圍的梅汛期暴雨;7月15日出現日雨量61.4mm,是局地性的雷陣雨暴雨。7月份出現了三次大風天氣,3日受“蒲公英”颱風外圍的影響,風大雨大,12小時雨量30mm,達短時暴雨,最大風力7-8級,12日和30日的局部的強對流天氣,風力達9-10級,三次大風天氣造成一些莊稼倒伏、一些樹木、簡易廠房、車棚、廣告牌、雨篷遭風損,強對流還使不少用電設備、家用電器被雷擊損壞。秋旱較重災不重,從9月15日到11月8日,該時段雨量11.2mm,和常年量154.6mm相比,只占了7%,也是1960年來同時段最低值。

年日照時數2009小時,比常年值多160小時。

經濟概況

2011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2億元,五年翻一番,年均增長12.7%;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到29.1億元和16.7億元,總量五年超兩倍,年均增長27%以上,增幅連續四年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1.8億元,年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2.2億元,年均增幅17%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7750元和14152元,年均分別增長11.2%和12.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連續四年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5:1縮小到1.96:1,城市化率由51%提高到57%,城鄉統籌水平從全省25位上升到18位。

工業經濟擴容提質。園區面積從15平方公里增加到36平方公里,開發區綜合實力躍居全省三強,天子湖工業新城迅速崛起,臨港經濟區拉開框架,工業實現集中布局。安吉椅業列入省級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範區。五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達40%以上。全縣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從22家增加到82家,超10億元企業達到3家,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0件、省級以上名牌產品21件。實際利用外資5.3億美元,累計完成內資實收資本270億元。自營出口總額連續四年全市第一,累計達52.5億美元。接滬融杭成效明顯。科創園一期建成運營,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家、省級研發中心18家,引進各類人才1.2萬人,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現代農業強基增效。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功能區建設全省領先,農田水利、千庫保全、農民飲用水等工程紮實推進。全縣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森林食品認證數累計達328個。新增省級以上名牌農(林)產品26個,中國馳名商標6個。安吉白茶獲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率先在全國開展質量追溯體系建設,並在33個國家完成國際商標註冊,品牌價值達24億元。安吉冬筍獲得國家原產地證明商標。培育省級以上農(林)業龍頭企業23家、專業合作社12家,累計流轉土地12.1萬畝、山林46.2萬畝,成為全國林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示範縣和浙江省林改示範縣。現代服務業提速發展。休閒旅遊蓬勃興起,鄉村旅遊亮點紛呈,成為全省首批旅遊經濟強縣和旅遊綜合改革試點縣。2011年旅遊人數、旅遊收入和門票收入分別達774萬人次、51.3億元、1.39億元,五年分別增長1.1倍、3.1倍和1.8倍。商貿物流、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大力推進。國際竹藝商貿城、川達物流貨櫃碼頭投入運營。成功引進外埠銀行5家,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五年增三倍,達到497億元。

風景名勝

黃浦江源頭——龍王山

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主峰(海拔)1587.4米,這裡雲纏霧繞,連綿起伏的群山,長達二十餘里的大峽谷,雄險的山勢,幽深的原始森林,奇特的飛瀑,爛漫的杜鵑,磅礴的雲海,瑰麗的日出,“天公造化千澗匯就黃浦源頭”在海拔1350米處,有自然歷史遺產千畝高山沼澤地,是地質學上的奇觀,也是亞熱帶罕見的自然景觀一絕。

龍王山上,山勢險要,形成奇峰異石和懸崖陡碧,有多處優美的天然風景點。如仙人洞、龍頭瀑布、雲龍飛瀑、水滴石穿、仙人鋸板、水車岩等十餘處,並有著古老而有趣的不少民間傳說。這裡的植被豐富,生態平衡,行跡所至,雲錦杜鵑滿山開放,密林之中流鶯婉轉動聽。這裡動植物資源豐富多彩,經考察鑑定有138科、406屬、668種,其中屬國家二、三類保護的稀有珍貴樹種不下幾十種,“四不像”、“梅花鹿”、“娃娃魚”等稀有動物也間有出沒。游者登攀而上,自有超凡脫俗、飄渺迷幻之感。山上氣候變化萬千,宛如五彩繽紛的萬花筒。時而雲蒸霧起,如天女散花,布滿僧深溝巨壑,朦朦朧朧,一片如煙如紗;轉眼間又雲散霧消,群峰疊翠,水木清華。可以體會到郭熙所說的“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因山高下”的美學情趣。

進龍門,探源頭,住山莊,觀美景,可春賞杜鵑,夏觀雲海,秋覽秀色,冬看雪景。探源、探險、峽谷幽深,潭水碧綠,山腰石縫噴涌的清泉,拍岸擊石,似悅耳的樂聲,冰川遺址,古木異草,山形奇特,從不同角度觀賞山景,似龍、似門、似虎、似龜、似神。群峰突兀,有一峰垂直裂開,人稱仙人鋸板,真是一彎一景,美不勝收,使人心曠神怡。登龍王山頂峰,站在巔處好似“山如絕頂我如峰”,你將會產生“上觀碧落星辰遠,下審紅塵世界遙”的超然於世,羽化成仙的境界。

大竹海

安吉竹林面積98萬畝,毛竹蓄積量居全國之冠;有十分豐富的地下礦產資源,現已查明金屬與非金屬礦藏42種,其中膨潤土、石灰石、花崗岩、石英砂、黃砂等貯量大、質量 好、品質高,安吉黃砂被譽為“金砂”,“安吉紅”花崗岩在華東地區首屆花崗岩博覽會上得分第一。膨潤土儲藏量在1000萬噸以上,已成為亞洲和國內最大的生產加工基地。安吉還有豐富的土特產,如筍乾、板栗、山核桃、白茶、白果、竹葉黃酮。中國大竹海地處安吉南大門港口,是該縣距省會杭州最近的一個旅遊景區。清代王顯承的《竹枝詞》寫道:“遙憐十景試春遊,東嶺迢迢一徑幽。記得碧門村口去,籃輿輕度到杭州。”《孝豐縣誌》記載:港口境內與餘杭交界的幽嶺,“其嶺峻絕,修竹蒼翠,拂人衣裙”,峰巒綿延起伏,坡陡峻峭,峽谷深邃,故得名“幽嶺”。自南宋後與獨松、百丈並列為“天目斗關”,形勢險要,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近年來,隨著國內生態旅遊的興起,竹鄉安吉,這塊美麗的淨土,正日益成為都市遊人嚮往的綠色之地。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竹鄉的吃、住、行、游、購、娛等設施日益完善。便捷的高等級公路,把安吉與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緊密相連。距杭州58公里,離湖州55公里,至上海215公里,於南京235公里……這裡的竹,依山傍水竹連竹,山連山,滿目蒼翠。風吹竹涌,風止竹靜。進入竹海,遊人恍若置身於綠色夢幻之境。萬頃竹波,竹聲濤濤。這裡是奧斯卡獲獎電影《臥虎藏龍》林間戲的拍攝地。

吳昌碩故居

吳昌碩(1844--1927),名俊、俊卿,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大聾,浙江省安吉縣人。吳昌碩誕生在苦難深重的舊中國,青少年時期即逢戰亂,輾轉逃亡,歷盡艱險。中年時期過著“飢看天”的窘迫生活,一生飽經風霜,而這正是其藝術得以深廣博大的生活基礎,時代造就了這位巨人,豎起了中國美術史上的一座豐碑,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家鄉人民為紀念這位傑出的藝術家,於1986年建成了吳昌碩紀念館,1998年吳昌碩紀念館新館交付使用,新館坐落在昌碩公園內,館舍與環境融為一體。紀念館共有展廳面積500平方米,二樓設有《吳昌碩生平圖片展》及《吳昌碩作品展》,一樓為臨時展廳,可供舉辦各類展覽,館內藏有吳昌碩的書畫印章、詩文信札、生前用物,其後人、弟子以及當代知名書畫家的作品。紀念館編輯出版了《館藏吳昌碩作品集》、《吳昌碩》等。吳昌碩紀念館已成為安吉縣對外交流的視窗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竹海荷花山

荷花山景區位於安吉黃金旅遊線,全國生態示範村安吉天荒坪余村。這是一個非常自然而神奇的全新景區,一山擁九峰,北高南低,山體橢圓似花瓣,狀似一朵盛開的蓮花,山上竹海茫茫,綠色滔滔;山中泉水淙淙,碧河盈盈;林中小路曲回盤繞,鳥鳴幽幽。後梁時代的吳越王錢鏐也正是看中了這塊靈山秀水,在此親手操辦建成華東地區最大的尼姑庵—隆慶庵.此庵深藏在竹海蓮峰下。因庵擇靈地,有求必應,因此香火極盛。景區以四古為特色,有千古不衰的生物物種—百歲娃娃魚;有千年古樹之王——銀杏;古村、古樹、古庵、古生物融為一體,如同一道古畫。在這裡您可以領略佛門淨地幽雅深厚的佛教文化氣息,悽美動人的傳奇故事,感受竹鄉風情,山野妙趣。相信美不勝收的荷花山會使您心情神貽,留戀往返。這裡是一片未曾污染的純淨之土、這裡是一處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這裡有歷史久遠的福壽文化、這裡有千古不衰的生物物種、這裡更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

黃浦江源第一漂

黃浦江源第一漂景點,位於中國竹鄉——浙江安吉縣遞鋪鎮鶴鹿溪村境內。漂流全程長達4.5公里,60分鐘遊程。途中起伏落差適宜,時而水流平緩,時而急流險灘,她以“生態參與性旅遊”為核心理念,是觀光和娛樂完善的融合。一路行程,兩岸風光旖旎、水面野鴨伏鶩、水底魚蝦助興,水草伴隨著竹筏搖曳。可謂一路行程一路景,田園風光橫趣生。景區不遠處“鱷魚山”巍然聳立,胡宗南、諸樂三等名人軼事給當地留下了不少美妙的傳說。覽遍天下清麗地,黃浦江源第一漂。游黃浦江源第一漂流景點,需要你有勇有謀、有膽有識。參與漂流必須勇闖五關。第一關:蜻蜓點水;第二關:乘風破浪;第三關:急流勇進;第四關:飛流直下;第五關:二龍戲筏,同舟共濟。時下,正是旅遊旺季。看慣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梳理一下自己的心境,來黃浦江源第一漂,領略大自然山水相融、人世間和衷共濟的激情人生吧!一定不虛此行。

靈峰勝境

靈峰山森林公園地處天荒坪風景名勝區,距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13公里,距杭州市70公里,距上海236公里。靈峰山森林公園山清水秀,岩奇峰異,林茂竹密,寺古境幽。靈峰山以其獨有的靈峰、靈岩、靈池、靈泉、靈寺享譽天下,可謂靈氣滿山,是開展觀光遊覽、休閒度假、尋奇探靈、求知索慧的理想場所,遊客可盡情觀光、文娛、學習、健身、享受回歸大自然的窮樂趣。靈峰山森林公園又是著名佛教勝地,千年古剎靈峰寺位於景區中,與安吉天荒坪、安吉竹種園、黃浦江源龍王山景區連成一線,是浙、滬、蘇及周邊旅遊者最理想的旅遊線路之一。

大漢七十二峰

大漢七十二峰位於著名的中國竹鄉——浙江安吉縣南部,景區總面積38平方公里,由石嶺風景區、董嶺風景區、大漢嶺風景區組成,是一個以自然和文化為主題的風景區。該區景致天然秀麗,又有佛儒文化的歷史底蘊——禪中的靜、清、寧與儒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交融於此間山水之中,自然與人文和諧一體,是靜思、默修、清心之地。游於此間,自然能至“閒看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心境。

大漢七十二峰由該公司總共投資7600萬元進行開發建設。開發秉承“自然雌美·野趣”的原則進行,極大地保護並發掘了原有的自然風光,同時突出了歷史文化遺蹟的魅力,非常符合現代人崇尚自然的心態。

現在,大漢七十二峰首期工程石嶺風景區己開發完工,並於4月中旬對外營業。該風景區以峰石造型獨特、飛瀑氣勢磅礴、歷史文化悠遠為特徵。其間,碧空悠悠、白雲散散、青山吐翠、花草相羞、峰奇巒秀、剛柔並濟,形成了大漢七

十二峰特有的生態山水美景,內有天然大佛、如來峰、原始森林、一線潭、石嶺湖等景致。而且,該景區的設施齊全,提供多個檔次的高質量服務,能更好地適應不同來客的需求。

該景區位於華東地區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距安吉縣城20公里,上海、南京220公里,蘇州、錫、常州180公里,杭州、湖州70公里。大漢七十二峰是休閒、度假、觀光、探險旅遊,以及學生夏令營的上佳去處。那淳樸的風土人情,秀麗的山水風光,必能使你親身體驗到“誰道常家風景好,移天縮地在君懷”的感覺。

藏龍百瀑

藏龍百瀑景區位於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距縣城25公里、杭州68公里、湖州62公里、上海230公里,離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僅一公里,是新近開發的原始生態景區,坐落在密林險崖、群瀑之中,是由眾多瀑布蜿蜒而下所組成,故名“百瀑”。瀑布落差最高達60米,為浙江省罕見的瀑布群。俗話說深山藏寶,景區內有多種野生動物和珍貴的中藥材,近百種國家保護樹種。兩岸千米高山對峙,奇石碧潭,古樹參天,空氣清新。瀑潭澗溪,龍吟傳聲,原始古樸。景區夏天氣溫涼爽,寧靜幽雅。冬天百瀑冰凌,天造奇觀,雪景迷人,堪稱“江南一絕”,景物令人回味,木橋、棧道、茅廊、索橋,更為您的遊興添上幾分喜悅。同時景區內還有一段太平天國“小梁山”的歷史故事,以及後人所保留的遺蹟,呈現給您的又是一番動人的歷史場景。“藏龍百瀑”沉睡千萬年,龍年醒來,橫空出世,撩開神秘面紗。一個集奇、特、驚、秀、幽於一體的原始景區等待著您的光臨。

天荒坪電站

世界級特大型電力企業——華東天荒坪電站以其獨特的山區地貌,優越的地理位置、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會效益,而聞名於國內外。電站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6台30萬千瓦立軸可逆式抽水發電機組。是中國現在已建和在建的同類電站中單個廠房裝機容量最大、水頭最高的一座,也是亞洲一期最大,名列世界前茅的抽水蓄能電站。電站雄偉壯觀,堪稱世紀之作,是“九五”期間中國重點建設項目,全部設備從國外引進,工程總投資73.77億元(人民幣),經過八年奮戰終於建成投產。電站凝結著工程建設者的智慧、力量和生命,充分證明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建設自己的世界一流電站。它象一顆閃爍的明珠鑲嵌在萬頃竹海、巍巍峻岭之中。它不但占有工業旅遊、科普教育的優勢,同時還具有生態旅遊的特點,是不可多得的海拔千米以上的旅遊勝地。

中南百草園

中南百草園是長三角地區最大的新型旅遊休閒觀光園之一,距縣城3.7公里,占地3500餘畝,已投資1.5億元。園內林深花奇、鹿奔雁翔,有八景十八園,景色極其秀美,植被覆蓋率達95%,是天然的綠色大氧吧,是安吉生態的縮影,是國內外名人頻繁來訪的知名景點。園內有全球僅存的大片原始淡竹林群落,有千年朱家古井。是省野生動物馴養基地;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清華大學、復旦大學EMBA總裁班培訓基地;上海市和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的生態環境教育實踐基地;現為聯合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提供活動空間;是東吳名將朱治、朱然的故里;已承辦國際旅遊小姐冠軍總決賽、國際山地極限運動等多項高檔賽事;是旅遊觀光、團體拓展運動、休閒度假和國際會務的好去處。已通過ISO9001和ISO14001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現在正在申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南百草園是一個奇特的全新景點,她可以和其它任何景點組合最佳旅遊線路,越來越被旅遊界所推崇。

竹博園

安吉竹博園位於中國著名的竹鄉——浙江省安吉縣境內。距杭州65公里,湖州64公里,上海226公里,南京23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安吉竹博園是國“AAAA”級旅遊景區,是竹鄉旅遊的經典之作,王牌景點。到竹博園遊覽,可以一覽世界各國的奇篁異筠,洞悉千載的竹子加工利用史。清風搖曳,竹影婆娑,占1200畝的園內,遍植各類竹子400餘種。置身其間,仿佛走進竹的海洋,它們有的偉岸凌空,有的低矮匍匐;或細如棒針,有的葉大如帛;有的色彩斑斕,有的古怪扭曲。

秋冬觀竹,可觀竹的形態,觀竹稈的顏色和形狀,觀竹葉形,而春夏之際,觀看竹筍,則更是興趣盎然。且不說筍殼呈黑綠色的烏芽筍,紫紅色的金竹、青色的四季竹,花的角竹,也不說形如纓花槍的槍刀竹,甜的甜筍,苦的苦竹,單說那哺雞竹和黃甜竹,就讓人瞧上半天了。

在翠竹從中,運用獨具匠心的造景藝術,述說源遠流長的竹子傳說和典故。泥牆壘築的茅草房,栩栩如生地訴說著孟宗哭竹的故事;特異造型的竹廬,活靈活現地再現斑竹傳說;“墨竹院”,翰墨飄香;“竹峰棧道”,更著實體驗了一番《臥虎藏龍》中竹林騰飛的意境。

中國竹子博物館是6000年竹文化的濃縮,是中國一流、世界領先的竹子專業博物館。全館占地12000平方米,分歷史廳、資源栽培廳、文學藝術廳、工藝集萃廳、國際陳列廳等八個展廳。竹編《清明上河圖》,《蘭亭序》,世界最粗最大的巨龍竹,實心的古里竹等。以豐富的展品,詳實的史料,了解中國豐富的竹資源、悠久的竹歷史和光輝燦爛的竹文化。

竹博園內還備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和節目。如鳥藝表演、跑馬、賽車、野營、燒烤、垂釣、穿竹迷宮、破梅花八卦陣、聽竹音樂、賞竹舞、或是湖上蕩舟、或是林中品茶……韻致窮!

九龍峽

九龍峽景區位於浙江省安吉縣境內,以擁有世上獨一二的千年白茶而得名,距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僅2公里。距縣城27公里、杭州70公里、上海240公里、湖州64公里。當您步入九龍峽時,一軸濃墨重彩的山水畫便展現在您的面前,蒼山碧樹、陡壁懸崖、花藤翠竹、秀水逶迤、峰迴路轉、目不暇接、萬古的馨靜,曠世的幽謐,恍若進入仙境。在這裡,九條大瀑布恣意奔瀉,相傳是龍的九子在此遊戲玩耍。登上古道、棧道、木橋,它們有的象嫻靜的少女,斯斯文文流積成藍瑩瑩的深潭;有的翻江倒海、奔騰不羈呼嘯而下;有的似天上銀河、白練倒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有的仿佛從天際騰空而泄、不可一世,惹得一峽秀水百瀑千姿、盡顯風流。蔥鬱茂盛的原始林,險崖突兀、虬樹偃側、靈木仙草、世塵不染、原汁原味的生態風貌,令人心肺頓洗、寵辱皆忘。歡迎您來這裡盡情領略這寧靜、純真和大自然富有生機的恩賜。

大石浪風景區

深溪大石浪地處浙北地區,中國竹鄉安吉縣報福鎮深溪河畔,這裡是黃浦江的發源地,是古原生態的博物館。大石浪處於海拔300米至1200米之間,高差800餘米,垂直高度260米,有100層樓高,是亞洲第一大石浪,現稱“東亞大石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地質之父李四光考察此地,推斷此系第四紀冰川遺蹟。也有科普學家推論大石浪的地殼變動,亞歐大陸板塊擠壓造成山崩地裂所致。

天下銀坑

“天下銀坑”景區以中國竹鄉萬頃竹海為背景,以亘古奇石為點綴,有山的雄偉,有水的靈秀,更有千古流芳的歷史傳說。身臨其境,您會由衷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曾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獎的美籍華人譚盾游畢感言:“銀坑美景天下秀”。

景區區位優勢獨特。它坐落在安吉天荒坪核心旅遊區內,距“竹博園”、“天荒坪電站”、“藏龍百瀑”、“黃浦江源第一漂”等著名景點車程均在15分鐘以內。它是“中國毛竹產業化示範基地”,“毛竹科技現代園區”,更是中國獨一無二的“生態影視基地”。景區分:竹海俯瞰區、奇竹觀賞區、峽谷戀石區、生態影視區、仙子賜茶區。

景區內山路蜿蜒,有緩有急,起伏不斷;一路上聽得流水聲聲,有若瀑布轟鳴,有若小橋流水,各不相同;置身於竹的海洋中,滿目蒼翠,涼風習習,讓人盡消胸中濁氣;景區面積廣闊,湖泊溫柔,峽谷崢嶸,是舉行各種戶外體育、健身項目的理想之所。

馮小剛執導的《夜宴》已在此“開席”,譚盾、葉錦天、袁和平、章子怡、葛優、吳彥祖、周迅等多位國際級主創、主演都如約“赴宴”,黃健中執導的由著名演員陳寶國、尤勇等加盟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越王勾踐》在此關機。

華誼兄弟又一部巨作《心中有鬼》紛至沓來,范冰冰、劉若英、黎明將齊聚“天下銀坑”。

在《夜宴》的媒體見面會上,馮小剛導演深情地說:“安吉“天下銀坑”景區不僅是旅遊者的天堂,更是電影人的福地!”並欣然題字:“銀坑竹海甲天下”。

芙蓉谷

芙蓉谷景區位於中國竹鄉——安吉的山川鄉長境內,緊鄰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中國大竹海,雙溪漂流等風景區,距縣城19公里,是新近開發的一處集佛教文化,澗,瀑,岩,植被,野生動物等自然生態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芙蓉谷又名茅塢塘,坐落在群山疊嶂的峽谷中,主峰落伽山海拔1169.6米,景區內飛瀑翠雨,潭水碧綠,竹林茂盛,世塵不染,猶如仙境。游芙蓉谷,解千年氣象奇觀。景區內始建於唐代的石佛寺據今已有1100多年,且長年香火不斷。每年農曆六月十九觀音菩薩生日,這天不管是久旱雨或晴空萬里,中午時分,芙蓉谷里定會下起毛毛細雨,這是菩薩顯靈?氣象奇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佑渡鬼城

佑渡鬼城處於海拔近千米的安吉風景旅遊勝地天荒坪大溪山,與“藏龍百瀑”景區相鄰,它以原有的古老民居建築出現在叢林之中,將中國鬼文化的奇異和深奧充分展示在世人面前。鬼城將民間“鬼故事”的傳說清晰體現,裡面的場景融入了很多高科技的技術,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鬼城中並不是血腥殘暴的級別,主要是通過音響,燈光等形式的渲染造成遊客心理上的驚嚇,因此是屬於比較健康的一種休閒遊戲,對於喜愛挑戰刺激的遊客是理想的景點。

姚家大院

姚家大院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姚姓徽商姚斯侯(1788-1865)從安徽桐城南姚莊安吉天荒坪鎮發現有一座老宅是風水寶地,於是姚斯侯便買下老宅。經過幾代的發展,姚氏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大戶。遊客們除了遊覽明清時期的私家園林建築外,還可參觀白鷺園、安吉民俗風情園、方竹園,新四軍紀念館、粟裕紀念館、姚氏家族史館、胡宗南生平館、小姐樓生活館、安吉歷史館、中外錢幣史館等三園七館。

姚家大院作為湖州書畫院的創作基地和學生的德育教育基地,成為安吉歷史人文旅遊和綠色風光與“紅色旅遊”相結合的一個高品位景區。

旅遊時間

安吉氣候溫和濕潤,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在15℃-17℃之間,降水以春雨、梅雨、颱風雨為主,七、八月間有伏旱。

旺季:

安吉旅遊以春、夏兩季最佳。從三月開始,冰雪過後,春暖花開,春季去安吉竹博園欣賞茂林修竹;盛夏之時,“藏龍臥虎”的中國大竹海和藏龍百瀑成為遊客的消夏避暑佳處。

安吉走的是生態游、休閒遊路線,受到遊客的追捧。寒暑假以及節日期間是安吉旅遊最火的時候,經常出現“井噴”現象。

淡季:

通常來說,十一黃金周過後的一段時間以及冬季尤其是初冬是安吉的旅遊淡季。

冬季,安吉縣天荒坪景區江南天池的滑雪場是安吉冬季休閒遊的一大亮點。江南天池滑雪場以山巒翠竹和天池為背景,壯美的天池與秀麗的自然風光渾然一體,散發著雪潔冰清、銀裝素裹的魅力。

地方特產

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優良生態環境條件下形成的變異茶樹,屬綠茶類。1998年被認定為浙江省珍稀茶樹良種,2001年2月,獲得茶葉類全國第一個原產地保護證明商標。安吉白茶特色明顯,具有觀賞、營養、經濟三大價值。其春芽幼嫩,芽葉呈白色,以一芽二葉開展時為最白,夏秋茶葉呈綠色。安吉白茶外形細秀,形如鳳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潤;泡製後,內質香氣鮮爽馥郁;滋味鮮爽甘醇;湯色鵝黃,清澈明亮;葉張玉白,莖脈翠綠。經生化測定,安吉白茶含人體所需的13種胺基酸,富含硒,且胺基酸含量高於普通綠茶一倍。中國著名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高度評價安吉白茶,稱其“具有觀賞、營養、經濟三大價值,綠茶不能與之相比”。

安吉白茶98年中國國際茶文化博覽會獲得推薦產品,獲99“中國茶博會名牌產品”,獲99國際茶博會金獎,2000年又獲國際名茶金獎等等。2010年,安吉縣、福鼎市共同申報的“白茶製作技藝(安吉白茶製作技藝、福鼎白茶製作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項目類別,序號16。

大溪山核桃

產地天荒坪鎮大溪村,是該縣南部中山地區一種木本植物種子。樹為高大喬木,樹皮光滑發白,種子外被有圓六角形青黃色果皮。

每年白露前後成熟,採摘後經數道工序加工,製成脆香的佳果。大溪山核桃是安吉縣傳統名特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油脂、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具有強筋壯腰、健脾補腎之功效。並以其亮薄、味香、鬆脆、鮮美著稱,譽享滬、寧、杭各地。

安吉冬筍

美味可口,不僅含有人體所需的糖類、蛋白質、脂肪和纖維素,而且還含有九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各種維生素和磷、鐵、鈣、鎂等元素。

歷代美食家都把竹筍列為“素食第一品”。安吉冬筍個體豐滿、色澤黃亮、殼薄、肉色白、肉質嫩、味鮮。可切塊、拉絲、削片,製作多種美味佳肴,是安吉“進筍宴”中之珍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暢銷國內外市場。

安吉板栗

栽培歷史悠久,據志載,早在明代就充作貢品,成化年間年貢100餘石,近年引進良種嫁接,品種更新,產量呈幾何級遞增,年市場銷量在200萬斤以上。

栗實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澱粉62%-70.0%,糖分7%-23%,蛋白質5.7%-10.75%,脂肪2.0%-7.4%,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類,香糯可口,甜度適中,切絲不斷,可作菜餚,易炒烹,特別適合老年朋友食用。其他還有魁栗、毛板紅等優良品種。

安吉野茶

安吉山清水秀,林茂竹密,生態環境極佳。這裡出產的野生茶,生長在平均海拔1000米的群山中,由於四季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是不可多得的茶中珍品。

安吉境內多山,平均海拔400餘米,森林覆蓋率79.9%,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常年雲霧繚繞,水質一直保持國家一類標準,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獨厚的竹蓀繁植優勢。

安吉竹蓀

竹蓀是一種集食用、醫用、保健於一體的食用菌,享有“菌中珍品”、“素菜之王”的美稱。竹蓀中含有24種營養成份,谷氨酸含量高達2.3%,具有滋補肝臟、防止高膽固醇、防高血壓、防癌等特效。

石竹筍乾

天目山北麓海拔500—1500公尺高度,有一條蜿蜒向上100里長的天然石竹林岙,東西橫向覆蓋著天目山背脊。這一帶深山岙、坑中的山農自古世代採制石竹筍乾,自名“天目筍乾”。

天目筍乾製作工藝講究,須經削、剝、煮、配料、烘、湯、分級等工序後成型。天目筍乾型級有白蒲頭、筍尖、肥挺、盤筍等,其包裝別具一格,是食用和饋贈貴賓的佳品。正宗天目筍乾歷來銷往滬杭、港澳、南洋等地,因其風味獨特,鮮嫩無雙,任何食品不可媲美,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地方名人

陳嶸

(1888—1971),原名正嶸,字宗一。安吉曉墅鎮三社(今石龍)村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留學日本,入東京弘文書院大學預科。宣統元年(1909),考入北海帝國大學森林科。其間,參加中國同盟會。武昌起義前,曾受同盟會派遣,與黃炎培等5人潛入天津,從事革命活動。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復返帝大攻讀。

民國2年(1913)畢業回國,任浙江省立甲種農業學校(今浙江農業大學前身)校長。4年,轉任江蘇省第一農業學校(今南京農學院、林學院前身)林科主任。5年,參加創辦江蘇省教育團公有林(今老山林場),兼任技務主任。接著,又興辦界於安吉、長興兩縣的雲野公司(今龍山林場),以及安吉三社林場、安徽建平林社、南京九華山林場、青龍山林場和江蘇句容下蜀林場。其間,聯繫全國農林學界,發起組織中華農學會,並當選為首任會長。11年,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樹木學,獲碩士學位。13年,轉往德國薩抗日戰爭期間,不避艱險,留守金陵大學,並利用校園,收容難民數萬人,免遭日軍大屠殺。

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時,任南京林學院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不久調往北京,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一級研究員,並當選為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和代理事長。1957年,出訪蘇聯、民主德國,並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他還是九三學社科技文教委員會委員。在林彪、“四人幫”橫行期間,遭受迫害。1971年1月10日,病逝北京。其骨灰,一半置於家鄉墓中,一半置於北京八寶山公墓。

陳嶸能通日、英、德、法、俄、拉丁等文字,畢生致力於林業教學與科研,為國家培養大批科技人才,其中不少成為著名的林學家、教育家。著作甚豐,主要有《中國樹木志略》、《中國樹木分類學》、《造林學概要》、《造林學各論》、《造林學特論》、《中國森林史料》、《中國森林植物地理學》和《竹的種類和栽培利用》。其中《中國樹木分類學》被國外譽為亞洲名著之一。

陳嶸為人謙虛謹慎,艱苦樸素,助人為樂,常資助經濟困難的鄉友和學生。不僅關心家鄉的林業建設,還關心家鄉的教育事業,早在民間4年,就在家鄉積極籌辦國小。病危時,仍不忘國家林業事業,囑其子將兩萬多卷藏書獻給林科院圖書館,將7.8萬元稿費和利息交給林業部作造林和科研經費(後作中國林學會陳嶸獎基金),還囑贈600元作綠化三社國小與建設三社林場之用。

吳均

(469_520),南朝梁文學家。字叔庠,故鄣(安吉)縣人。他出生在貧寒家庭,性格耿直,仕途上很不得意。他勤奮好學,很有才藝。梁武帝天監初,柳惲任吳興郡太守時,召他為郡方簿,主管文書簿籍,常一起賦詩、酬唱。蕭偉為建安郡王駐揚州(今南京)時,任命吳均為王府記室,負責文翰書札。蕭偉遷督江州後,吳均被任命為國侍郎、兼府城局。不久,升任朝奉請。

吳均想撰寫齊史,向梁武帝求借齊帝的<起居注>及群臣行狀。武帝說:“齊民故事,布在流俗,聞見既多,可自搜訪。”吳均就開始撰寫<齊春秋>,他不顧忌諱,記載齊、梁間歷史,成稿30卷。武帝以“其書不實”為由,派人責問,下令焚毀,並免去吳均的官職。不久,武帝又召見吳均,命他撰寫上起三皇,下迄南朝齊代這一 段《通史》。吳均撰成其中“本紀”、“世家”,還剩“列傳”未寫,因病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逝世。

吳均善吟,有詩名,詩文有清拔之氣。當時著名文史學家沈約,讀了他的作品,十分讚賞。

吳昌碩

(1844——1927),名俊、俊卿,初字香補,中年更字昌碩、倉石,1919年起以字行,別號缶廬、苦鐵等,敬慕者以“缶翁”稱之。他成功最早的是篆刻,雄渾蒼老,創為一派;功力最深的是書法,尤擅長石鼓文;影響最大的是國畫,以篆書、狂草入畫,喜作大寫意花卉。他的藝術達到熔詩、書、畫、印“四絕”於一爐,為近代書畫藝術大師。

清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初一(公元1844年9月12日),出生於孝豐縣(今安吉縣)鄣吳村。6歲就跟著父親念書,14歲學習刻印,沒有石章,就用磚刻印,反覆不已。他父親見他那么喜歡刻印,便加以引導,從此“與印不一日離”。鹹豐年(1860),為避兵災,先後兩次遠走他鄉,歷盡艱辛。同治三年(1864)返回鄣吳村,與父親相依為命。第二年,隨父親遷移至安吉城(今安城鎮址),買地建宅,宅名“蕪園”。這一年,昌碩考中秀才,並跟同里施浴升學詩,兼學各家書法、篆刻。吳昌碩在鄣吳村和蕪園生活期間,曾參與農業生產,為日後作畫積累了素材。

吳昌碩在他父親逝世的第二年,開始四出遊學,尋訪師友,刻苦學藝。在杭州,跟經學大師俞曲學文辭章。在嘉興結識畫家蒲作英,切磋畫藝,得益良多。在湖州,跟“潛園六才子”之一的施補華學詩詞。在蘇州,有機會盡覽文物收藏家吳平齋所藏書畫篆刻彝器,藝術視野大開;與畫家任伯年結交,請教畫藝;又得潘瘦弟所贈石鼓精本,從此對石鼓文的研習無一日中斷。在上海,識金石學家吳大徵,於金石學頗有進益。這些經歷,為他後來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吳大徵師北上,他參與戎幕隨行。當得悉北洋艦隊傾覆,悲憤填膺,賦詩痛悼陣亡將士。光緒二十四年,回到鄣吳村重修《吳氏宗譜》10卷。第二年,出任安東(今江蘇省漣水)縣令,因不善官場逢迎,只一月即掛冠南歸。宣統元年(1909),與蒲作英等發起創設上海書畫同善會,規定入會者合作之書畫作品須陳列會中待沽,所售金額之一半用作慈善賑災事宜。

1913年重陽節,許多著名篆刻家聚會杭州,創立“西泠印社”,公推吳昌碩為社長。印社成立後,每當春秋佳日,舉行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活動,吳昌碩必往參與,並先後作《西泠社圖》、《西泠印社記》、《隱間樓記》等。印社所藏珍貴文物之一《漢三老諱字忌日碑》,為浙江省現存的兩種漢代以前石刻之一,被譽為“浙東第一石”。20世紀初,此碑曾被輾轉盜賣,1921年運到上海,一個旅滬日僑準備以重價購買此碑,以運往日本。旅滬浙人聞知此事,就與吳昌碩商議,吳昌碩毅然以搶救這一珍貴文物為已以任,邀集同志,撰發文啟,奔走呼籲,不辭勞。經努力終於募集8000元巨款,將這塊碑贖回,由西泠印社建造石室永久保存。

1916年,吳昌碩校刊由諸宗元所贈《元蓋副草》孤本20卷,使明代後期詩人吳稼澄(吳維岳之子、鄣吳村人)的詩集得以傳世,自己則以書畫義賣賑災。

吳昌碩不僅學而不厭,且也誨人不倦,先後投其門下執弟子禮的有:諸聞韻、諸樂三、劉玉庵、王一亭、

楊植之、荀慧生、沙孟海、潘天壽等,後來大多成為書畫界名家。

吳昌碩聲譽不名滿神州,而且譽揚海外,在日本尤為隆高。日本漢學家中與他交誼最厚的是日下部鳴鶴與長尾雨山。鳴鶴逝世 ,他親書篆文墓碑,屹立在鳴鶴故土,與鳴鶴於杭州紫雲洞名刻石隔海遙望。來華執弟子禮求教的以河井仙郎和水野疏梅最著名,後來均為日本書畫篆刻名家。他的成就隨日本友人和弟子的推崇,在日本的聲譽日隆,而其作品大量遠播日本,雖渠道不一,然與“六三園”尤為有關。“六三園”是日本人白石六三郎在滬經營的日本式餐館,日本人常聚飲於此。園主愛重吳昌碩的藝術,不僅數數請他宴飲,且盛張其作品於席間,還在園內專為他舉辦個人書畫篆刻展覽。由於“六三園”的媒介,其作品遂大量流向日本。日本人臨仿習研者日多,刊專輯、辦展覽、制銅像,珍惜愛重,儼如國寶。

吳昌碩成名後,生活上仍然保持艱苦樸素的習慣,反對奢靡 ,衣、食、住名方面都十分簡單。然而,他待人卻一點也不吝嗇,樂於助人。如遇親友有病,他就出錢幫助醫療;對身後蕭條的,他毅然以料理喪葬和撫育遺孤為已任。

吳昌碩於1927年11月29日因病在上海寓所逝世,享年84歲。其傳世著作有<缶廬集>、<缶廬印存>等多種。

按吳昌碩生前遺願,其墓建在餘杭超山。鄣吳村有他的衣冠冢。西泠印社辟有吳昌碩紀念室。1984年,在遞鋪鎮建吳昌碩紀念館;1987年,修復其在鄣吳村的故居;縣裡成立了“吳昌碩書畫會”和“昌碩印社”。

胡宗南

1896.5.16~1962.2.14國民黨軍高級將領。字壽山。浙江孝豐鶴落(鹿)溪(今屬安吉縣)人。1924年11月於黃埔軍校畢業後,歷任軍校教導團排長、副連長、營長等職,曾參加兩次東征陳炯明及平定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叛亂的作戰。1926年7月任國民革命軍第1師第2團團長,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5月任第1師副師長兼第2團團長,11月任第22師師長。1928年4月參加第二期北伐。8月第22師縮編為第1師第2旅,任旅長,11月所部在蔣介石校閱中因訓練成績突出,被評為“模範旅”。1929年隨蔣參加蔣桂戰爭。次年率部參加蔣馮閻戰爭,戰後任第1師師長。1932年指揮所部參加“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1935年2月派兵到四川松潘一帶阻截北上的工農紅軍。1936年4月任第1軍軍長。抗日戰爭期間,先後任第17軍團軍團長、第34集團軍總司令、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第一戰區代司令長官等職,先後率部參加淞滬會戰、武漢保衛戰等。其間,曾派重兵包圍封鎖陝甘寧邊區,多次向八路軍挑釁,製造摩擦。1945~1948年,先後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西安綏靖公署主任等職,極力推行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內戰政策,指揮所部進犯陝甘寧邊區,一度進占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所在地延安。1949年5~7月,所部在人民解放軍發動的陝中、扶郿戰役中遭受沉重打擊後,陸續撤至秦嶺、巴山地區。9月兼任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主任。12月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參謀長。在人民解放軍發動的成都戰役中,所部大部起義或被殲,餘部逃往西昌。1950年3月由西昌逃往台灣後,任江浙“反共救國軍”總指揮、澎湖防守司令官等職。病故後被追晉為陸軍一級上將。

諸樂三

(1902-1984),原名文萱,字樂三,號希齋。男,漢族,浙江安吉人(同胡宗南同鄉同村)。少時酷愛金石書畫,十九歲時師從吳昌碩為入弟子。1923年始先後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上海昌明藝術專科學校及上海中華藝術大學任教授。期間,曾與其仲兄諸聞韻及姜丹書、潘天壽、朱屺瞻、張書旗、吳弗之等人組織“白社畫會”,共磋藝事。1946年秋執教於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浙江美術學院前身)。擅寫意花鳥,兼工山水,所作得“吳派”藝術之神韻,並融入新意,筆墨遒勁灑脫,意趣清新秀逸,融詩、書、畫、印於一體,高雅雋永,耐人尋味。1934年作品入選在德國柏林舉辦的“現代名人畫展”,1949年後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及在報刊上發表,或被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工書法,精篆刻,善詩文。1936年出版《希齋印存》,1947年出版《諸樂三先生畫集》, 後出版《諸樂三書畫篆刻集》、《諸樂三畫輯》、《希齋印集》等。著有《希齋詩抄》、《希齋題畫詩選》等。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長,西泠印社副社長,西泠書畫院副院長,浙江美術學院教授。

世博之旅

2010年6月18日,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世博旅遊論壇(浙江)暨浙江十大世博旅遊名城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舉行。論壇上,浙江“世博之旅”三大榜單相繼亮相公布。本次的三大榜單是世博旅遊論壇(浙江)組委會通過260萬讀者和網民的投票推薦,經由候選公示、讀者推薦、專家審核、活動組委會綜合評定等步驟產生的。安吉成為全省唯一榮膺三大獎項的縣,其中安吉入選“浙江十大世博旅遊名城”,安吉白茶入選“世博之旅浙江十大旅遊名茶”,談竹莊竹纖維繫列產品入選“浙江首選旅遊特產”。本次論壇還正式發布了由滬浙兩地旅行社聯合推廣的“浙江世博旅遊名城”旅遊專線,安吉的美麗鄉村竹海之旅位列其中。

城市事件

義大利那不勒斯舉行的第六屆世界城市論壇上,聯合國人居署授予安吉縣聯合國人居獎,安吉縣委書記單錦炎從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華安·克洛斯和義大利外交部副部長斯達芬尼·迪·米蘇拉手中接過了獎牌。

安吉是中國自1990年參與聯合國人居獎評選以來,唯一獲此殊榮的縣。該獎是聯合國人居署於1989年創立的全球人居領域最高獎項,主要表彰為人類居住條件改善作出傑出貢獻的政府、組織、個人和項目等,每年評選一次。

森林覆蓋率超過70%的安吉縣,近年來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圍繞“打造中國最佳人居”的目標,通過完善城市發展規劃,嚴格保護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積極倡導低碳生活,引導全民參與建設“綠色生態城市”。聯合國人居署官員和專家表示,安吉的經驗,為許多開發中國家提供了值得借鑑的經驗。

2016年9月,安吉開通郵政國內首條無人機郵路,9月19日上午10時30分,一架裝載著十幾份報紙和一個郵政包裹的無人機“捷雁”從安吉縣杭垓鎮政府大院緩緩起飛。很快,這些物品就能送到該鎮七管村村民手中。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市場部負責人楊東輝說,這是中國郵政在國內開通的首條無人機郵路。

安吉網路

簡介:

安吉論壇是安吉人氣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論壇。安吉論壇立足安吉本地,服務安吉人民。致力提供有關安吉生活信息、安吉交易、美食、購物、婚嫁、親子、旅遊、房產、家居、汽車等資訊。安吉論壇重視用戶體驗,論壇從創辦以來,堅持原創發帖,不求信息量最大,但力求每條信息都是最獨特、最客觀、最真實!為安吉帶來有價值的內容是安吉論壇創辦的初衷和未來發展堅持的原則。目標:把安吉論壇創辦為安吉網上的第一生活家園!

版塊分類:

焦點關注——獨家爆料、活動聚會

都市生活——本地雜談、旅遊戶外、安吉新貌、攝影愛好、美食探店、交友徵婚、時尚男女、互幫互助

人生大事——談婚論嫁、有車一族、健康親子、教育培訓、房產樓市、家居裝修

分類信息——商家信息、求職招聘、二手交易、租房售房

興趣愛好——灌水樂園、遊戲人生、DV一族、敏感話題

版務管理——新手簽到、商業合作、版主交流、論壇管理

城市排名

2016年5月25日,第三屆中國縣域電子商務峰會在山東壽光舉行,阿里研究院發布《2015年中國縣域電子商務報告》和“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百佳縣”榜單,安吉位列2015年中國電商百佳縣第15位,2015年中國大眾電商創業最活躍的50個縣第41位,2015年中國大眾網購消費最活躍的50個縣第44位。

榮譽記錄

2018年5月,入圍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18年6月,授予安吉縣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縣(市、區)“大禹鼎”。

2018年6月,安吉縣入選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