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秋沙鴨

白秋沙鴨

白秋沙鴨Mergellus albellus,俗名花頭鋸嘴鴨、魚鴨、狗頭鑽、小秋沙鴨、斑頭秋沙鴨,或簡稱白秋沙,又名斑頭秋沙鴨,是一種細小的鴨,介乎秋沙鴨屬及鵲鴨屬之間,它們會與鵲鴨混種。是《非洲-歐亞大陸遷徙水鳥保護協定》的其中一個物種。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動物名稱:白秋沙鴨 BAI QIU SHA YA

綱:鳥綱

科:鴨科

白秋沙鴨白秋沙鴨

拉丁名:Mergus albellus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 鴨科 Anatidae

屬: 白秋沙鴨屬 MergellusSelby, 1840

種: 白秋沙鴨 M. albellus

二名法: Mergellus albellus (Linnaeus, 1758)

異名: Mergus albellus

俗名: 花頭鋸嘴鴨、魚鴨、狗頭鑽、小秋沙鴨

命名人: Linnaeus,1758

生境與生態習性: 湖泊、河流、池塘、濕地

簡介

(圖)白秋沙鴨白秋沙鴨

白秋沙鴨 ,候鳥冬季在南方越冬。由於雄性白秋沙鴨的雪白外表,飛行時黑白分明,故易於辨別。雌性及雛鴨胸部、前額及頂冠則呈灰色,很易與棕硬尾鴨混淆。白秋沙鴨的翼上有白圓點。鳥呈鉤狀及有鋸齒,可以幫助捕捉魚類。

體長大約在40-46cm左右,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內蒙古(夏候鳥);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山東、河南(旅鳥);安徽、四川(旅鳥,冬候鳥);陝西、青海、新疆等地。

白秋沙鴨多生活在海上、水邊。常見於湖泊河流池塘,僻靜水池,潮濕地帶。通常是5—7隻小群活動,到了冬天集成大群,善於游泳,一般在水面上活動,覓取甲殼類、水生半翅目、鞘翅目昆蟲,小魚,等食物。警惕性很高,受到驚嚇時立即起飛。

白秋沙鴨在亞洲及歐洲北部的針葉林繁殖。它們會生活在魚量豐富的湖泊及河流。在冬季會離開繁殖地,併到達波羅的海、黑海、德國北部及低地國家,小數會到達英國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外形特徵

(圖)白秋沙鴨白秋沙鴨

體型小(40厘米)而優雅的黑白色鴨。繁殖期雄鳥體白,但眼罩、枕紋、上背、初級飛羽及胸側的狹窄條紋為黑色。體側具灰色蠕蟲狀細紋。雌鳥及非繁殖期雄鳥上體灰色,具兩道白色翼斑,下體白,周近黑,、頂及枕部栗色。與普通秋沙鴨的區別在於喉白色。虹膜-褐色;-近黑;腳-灰色。

叫聲:通常無聲。雄鳥發情時發出呱呱低聲及嘯音。雌鳥發出低沉的哮聲。

生活習性

它們較為害羞,當受干擾後很易會發紅。棲於小池塘及河流,在樹洞中繁殖。通常是5—7隻小群活動,到了冬天集成大群,秋季與紅頭潛鴨混群。善於游泳,一般在水面上活動,覓取甲殼類、水生半翅目、鞘翅目昆蟲,小魚,食物

分布範圍

(圖)白秋沙鴨白秋沙鴨

國外:古北界北部,北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東北部,向東經過蘇聯的俄羅斯北部和西伯利亞,南至伏爾加河下游,哈薩克和中蘇分界的黑龍江,歐洲(南部)。

白秋沙鴨分布圖白秋沙鴨分布圖

國內:黑龍江(呼倫貝爾盟)、新疆(西部喀什以東)、東北中部以南。

範圍:北歐及北亞,越冬於印度北部、中國及日本

狀況: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的沼澤地區,冬季南遷時經過中國大部分地區。分布廣泛但通常並不常見。

生長繁殖

白秋沙鴨於每年5月繁殖,每次會產下6-9個奶油色的蛋。它們會在樹孔上築巢。在繁殖期里把巢穴建造在崖壁、岩棚、河邊喬木洞內,巢穴內鋪有苔蘚、絨羽。每窩產卵6—9枚,多的可達到14枚;卵呈白或淡黃色。28天左右可孵出幼雛。

發現

2008年1月,惠東蓮花山白盆珠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技術人員在監測鳥類時,

白秋沙鴨白秋沙鴨

發現中華秋沙鴨種群數量多達28隻,是2007年廣東省鳥類監測中所發現的最大種群。

《特區晚報》報導,近年來,由於中華秋沙鴨對所生活水域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且自身繁殖能力又弱,導致現存數量變得極為稀少,且目前該遷徒性水禽種群仍處於不斷衰減中。相關科學界的統計表明,目前已成為全球性易危鳥類的中華秋沙鴨,全球現存數量已不足1000隻,絕大多數遷徒地也是行蹤難覓。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

雁形目百科

雁形目(Anseriformes)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本目的鳥在中文種通常被稱為“鴨”或“雁”,包括了人們通常所說的鴨、潛鴨、天鵝、各種雁類等鴨雁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