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鸕鶿

海鸕鶿

海鸕鶿屬鳥綱、鵜形目、鸕鶿科。拉丁學名為Phalacrocorax Pelagicus。在中國繁殖於東部的山東沿海島嶼,冬季遷飛至東南部的福建省、台灣省沿海一帶越冬。海鸕鶿是中國沿海的常見鳥類,主要棲息于海岸、河口地帶。主要以魚、蝦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帶、海紫菜等。每年6月進入繁殖期,每窩產卵3~6枚,孵化期約28天左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海鸕鶿海鸕鶿
中文正名:海鸕鶿

拉丁學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
命名:Pallas,1811
英 文 名:Sea Cormorant
中文俗名:烏鵜
生態環境:海鳥,活動於隱蔽的沿岸的海水海灣及河口,亦在寬闊的大海中,營巢於海邊峭壁或岩穴間

分類

地位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鳥綱 Aves → 今鳥亞綱 Neornithes → 突胸總目 Carinatae →鵜形目 Pelecaniformes → 鸕鶿科 Phalacrocoracidae → 海鸕鶿 Phalacrocorax pelagicus 

瀕危情況

CITES瀕危等級: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
IUCN瀕危等級: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瀕危等級: 生效年代: 2003年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地理分布

海鸕鶿海鸕鶿
海鸕鶿分布於北太平洋沿岸和鄰近島嶼,最北從俄羅斯東西伯利亞海沿岸的符蘭格爾島和楚科奇海沿岸的楚科奇半島經白令海峽到薩哈林島、千島群島日本和中國的遼東半島一帶,以及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到下加利福尼亞。全世界共分化為2個亞種,中國僅有指名亞種,繁殖於遼東半島及其鄰近島嶼,越冬和遷徙期間見於東北、華北、東南和華南沿海一帶。

國內分布:見於黑龍江(綏河, 興凱湖), 遼寧(大連, 旅順), 河北(北戴河)為旅鳥, 冬時南遷沿海一帶至福建及廣東

國外分布:太平洋北部及西伯利亞東部沿海一帶,包括勘察加半島。
主要分布省份:河北、遼寧、黑龍江、福建、山東、台灣。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內伶仃島--福田、興凱湖、蛇島--老鐵山、黃河三角洲 。

形態特徵

海鸕鶿海鸕鶿
海鸕鶿是大型水鳥,體長為70一77厘米,體重1180-2200克。全身羽毛呈黑色,頭、頸部具有紫色光輝,其它部分有綠色光輝。在繁殖期間,頭頂和枕部各有一束銅綠色的冠羽,而且額部被有羽毛,肩羽和覆羽為銅綠色,另外兩脅各具一個大的白斑,喉部和眼周的裸露皮膚呈暗紅色。虹膜為綠色。嘴較為細長而稍微側扁,嘴槽的兩邊如同鑲嵌著兩把利刃,鋒利無比,呈黑褐色,腳短而粗,為黑色。黑色的尾羽共有12枚,呈圓形。冬季的羽色和夏羽基本相似,但頭上沒有羽冠,頸部也沒有白色的細羽,嘴基和眼周裸露皮膚的紅色較為暗淡而不明顯。

海鸕鶿體長約73厘米。全身羽毛呈黑色,頭、頸部具有紫色光輝,其它部分有綠色光輝。繁殖期內頭頂和頭後部各具羽冠。嘴基內側和眼周為紅褐色。下體體側具有較大的白色斑塊。眼部為綠色,嘴為黑色。面部和喉部的裸皮呈褐色,並具有橙色小突起,腳為黑色。

海鸕鶿具有一定的飛翔能力,但在地面上行走時則顯得比較笨拙,休息的時候還要用堅硬的尾羽幫助支撐。但它們的潛水、捕魚能力卻非常強,在水中活動十分靈活。對它們來說,潛入水下1~3米(最深可達10米),追蹤魚群30~45秒鐘(最長達70秒)根本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海鸕鶿是一種非常善於合作的水鳥,常常集大群圍捕湖中的魚類,上下協作得非常好。據說當遇到大魚,一隻鸕鶿無力制伏時,它會一邊搏鬥,一邊呼喚同伴前來相幫。附近鸕鶿聽到求救聲後便會立刻趕來,一起向大魚發動攻擊。在水中覓食時,鸕鶿也表現得非常善於合作:據說有時它會與鵜鶘一起合作捕獵,在水面上排成半個圓圈,由鵜鶘在水面上用雙翅拍擊,驅趕魚群,海鸕鶿則潛入水中打圍,彼此都能捕獲到充足的食物。休息的時候,如果受到干擾,海鸕鶿也會急促飛起,並將胃內沒有消化的魚骨魚鱗等食物用一個黏液囊反吐出來,留給成群的海鷗食用,對於自己則減輕了體重,加快了飛行速度,利於迅速逃避敵害。

生活習性

海鸕鶿海鸕鶿
海鸕鶿是中國沿海的常見鳥類,主要棲息于海岸、河口地帶。主要以魚、蝦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帶、海紫菜等。每年6月進入繁殖期,每窩產卵3~6枚,孵化期約28天左右。海鸕鶿主要棲息於溫帶海洋中的近陸島嶼和沿海地帶,也見於河口和海灣。常成群停息在露出海面的岩礁上和海岸懸崖中的突出部位,以及岩頂和峭壁間,有時多達數十隻密集地站在一個小塊的岩礁上。活動時多沿海面低空飛行,或在海島附近海面游泳,並且頻頻地潛入水中覓食。有時也能見到少數個體在海岸附近的沼澤地帶和水泡中活動。

主要以各種魚類為食,也吃蝦和其他甲殼類海洋動物覓食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潛水,在水下追捕獵物。有時也常站在岩石上等候食餌的到來。休息的時候,如果受到干擾,就會急促飛起,並將胃內沒有消化的魚骨、魚鱗等食物用一個黏液囊反吐出來,用來減輕體重,加快飛行,以便迅速逃避敵害。這時就會有成群的海鷗緊隨而來,將這些食物殘渣一一取食,進行“廢物利用”。海鸕鶿營巢于海島和海岸的懸崖岩石上和斷壁,常成群在一起營巢,群的大小有幾對、數十對、甚至成百上千對的,有時也有零星的單對,較為分散,有時和其他鳥類混合在一起營巢繁殖。繁殖期為4一7月份,靠近北方的地區繁殖開始較晚。在遼東半島,6月初已經能看見雛鳥孵化出來,而在此時堪察加半島上的種群才剛剛開始產卵。

它的巢由枯乾的水生植物和海草構成,形狀呈皿形,每窩通常產卵3一4枚,偶爾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57×36毫米。卵的形狀為卵圓形,顏色為白色和藍色,由雄鳥雌鳥輪流孵化,孵化期為26天。雛鳥由親鳥餵養,每當親鳥覓食歸來,便張開大口,讓雛鳥將嘴伸進去,從親鳥特別伸長的食道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幼鳥大在6月末至7月初就可以離巢出飛,但在北方也有遲至8月末至9月初的。海鸕鶿大多數為留鳥,終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動,也有少數在北方繁殖的種群需要飛往南部溫暖的海域越冬。遷徙的時間常隨氣溫的變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剛剛開始融化後不久即到達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結冰之後才往南遷徙

種群現狀

海鸕鶿海鸕鶿
海鸕鶿在中國沿海地區和附近島嶼曾經較為普遍和常見,但由於人類的干擾、環境條件的惡化,種群數量已經大大減少。根據1992年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在中國境內僅見到246隻。 分布北太平洋沿岸,中國見於東北、福建、廣東、台灣。分2個亞種,中國僅指名亞種,較少見。

在距離美國南波士頓180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叫鱈魚岬的小漁村,這裡的人世世代代都以出海捕魚為為生,過著與世無爭的愜意生活。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加上交通閉塞,鱈魚岬一直不為外人所了解。

海鸕鶿是大型水鳥,體長約70厘米。它們早已習慣了這裡漁民的生活方式,每天黃昏,成群結隊的海鸕鶿便盤踞在漁船附近的船上,等待著享用漁民們拋擲的雜魚。漁民對這些貪婪的海鳥並不反感,反而覺得它們是鱈魚岬的清潔工,將沒用的雜魚清理掉,淨化了鱈魚岬的環境。

飼養管理

海鸕鶿海鸕鶿
選種要求身體健壯,生長3年以上。在立春立夏期間,讓海鸕鶿成對生活在一起,不讓其下水活動、海鸕鶿飼養期間,每天餵一次新鮮魚如沒有魚,就用新鮮的半瘦半肥的豬肉代替,並讓其一次吃飽。如發現海鸕鶿生的蛋蛋殼發軟,要增加飼餵量。海鸕鶿由於進食多,又不捕魚,往往會因身體肥伴而厭食。對厭食的種鶿可適當進行填飼,強迫吃飽。

孵化海鸕鶿蛋一般讓母雞代孵。孵化用的蛋要選擇產後3~5天內的新鮮蛋,如果種鶿蛋少,可採用逐個添孵的方法孵化。即當生有幾個蛋時就讓母雞代孵,以後生一個添一個,一般每隻母雞可孵10個鸕鶿蛋。孵化期間要讓母雞吃高能量飼料,以保證雞體產生足夠的體溫。正常情況下,經過28天孵化,幼鶿就可出殼了。

幼鶿的培育主要抓保溫和餵料兩個環節。剛出殼的幼鶿身上無毛,防寒能力極差,因此,要及時取出用火烘或蒸汽保溫。方法是用一隻小籃子,在籃子的底層墊棉花,上層用稻草鋪好,四圍和蓋子用棉花包好,蓋上留一通氣孔,並插上一支溫度計,再準備一隻火爐和木架。若是用蒸汽保溫,應準備一隻陶瓷缸或金屬容器,裡面裝入開水,缸底燒火保溫。然後把裝有幼鶿的籃子放在木架上用火烘,或者放在容器上用蒸汽蒸。溫度應控制在38~38.5℃,並日夜看守。幼鶿7日齡時開始長出絨毛,這時可以逐漸降低溫度。

幼鶿選料很講究,開頭幾天只能吃細小的泥鰍(去掉刺骨)剁碎,每天餵3~5次,每次餵一條小泥鰍,人工填食,將嘴掰開,用一削成楔形的竹管挑食填到口腔里。隨著時間的推移,餵量逐漸增加,次數適當減少。一個月後,幼鶿就可吃小魚了,有時魚緊缺時,也可用豆腐豬肉等代替,但取代的時間不宜過長,只能短時間填補。在一般的飼養條件下,雌鶿60日齡左右,雄鶿80齡左右粗毛長齊。逐步放入河中讓其自由戲水。100日齡後逐漸在老鶿的帶領下進行捕魚調教。150日齡後就可逐漸進行正常捕魚。

海鸕鶿無論是幼雛還是成年,均採用人工填喂,飲水也是如此,下河捕魚時,只要每天晚上填補一次就可以了,白天不要喂,這樣可促使其多捕魚。飼料主要以魚為主,蝦和肉以及礦物質維生素飼料為輔,通常每天餵一次,一次需300~500克。

特有鳥種

海鸕鶿海鸕鶿
千餘只海鸕鶿出現在廟島海域礁石上。由於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境內的海域魚蝦貝藻等餌料越來越豐富,原來境內海域的特有鳥種海鸕鶿 ,如今又“攜妻帶子”飛回來了。全島32個島嶼海鸕鶿已經達到1000餘只,比以前增加了10倍,成了海島一道自然和諧的美麗風景,吸引了不少天南地北的遊客

海鸕鶿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大型水鳥,體長為70-77厘米,體重1180-2200克。身體的羽毛為黑色,頸部綴有白色的細羽,並且閃爍著紫色的光澤,身體的其餘部分則具有綠色的光澤。海鸕鶿分布於北太平洋沿岸和鄰近島嶼,主要棲息溫帶海洋中的近陸島嶼和沿海地帶,也見於河口和海灣,大多數為留鳥,終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動,也有少數在北方繁殖的種群需要飛往南部溫暖的海域越冬。遷徙的時間常隨氣溫的變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剛剛開始融化後不久即到達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結冰之後才往南遷徙。海鸕鶿在中國沿海地區和附近島嶼曾經較為普遍和常見,但種群數量已經大大減少。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綱

更多鳥類百科,詳見微百科:中國鳥類百科 更多鳥類百科,詳見微百科:中國鳥類百科
角赤頸鵜鶘(所有種)、鰹鳥(所有種)、海鸕鶿黑頸鸕鶿黃嘴白鷺岩鷺海南虎斑(開鳥)、小葦(開鳥)、彩鸛彩䴉白琵鷺黑臉琵鷺紅胸黑雁白額雁天鵝(所有種)、鴛鴦、其他鷹類隼科(所有種)、黑琴雞柳雷鳥岩雷鳥鐮翅鳥花尾榛雞雪雞(所有種)、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藍馬雞黑鷳白鷳原雞勺雞白冠長尾雉錦雞(所有種)、灰鶴沙丘鶴白枕鶴蓑羽鶴長腳秧雞姬田雞棕背田雞花田雞銅翅水雉小杓鷸小青腳鷸灰燕鴴小鷗黑浮鷗黃嘴河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黑腹沙雞綠鳩(所有種)、黑頦果鳩皇鳩(所有種)、斑尾林鴿鵑鳩(所有種)、鸚鵡科(所有種)、鴉鵑(所有種)、灰喉針尾雨燕鳳頭雨燕橙胸咬鵑藍耳翠鳥鸛嘴翠鳥黑胸蜂虎綠喉蜂虎犀鳥科白腹黑啄木鳥闊嘴鳥科(所有種)、八色鶇科(所有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