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方針,迄今已與“中百”倉儲、楚天雷射等200餘家知名企事業單位簽訂了訂單培養協定;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的理念,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高等職業教育資源,提高辦學質量。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全稱: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英文名: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學院地址:武漢市江夏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大道117號
郵編:430205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是武漢市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也是湖北省唯一一所全國示範性軟體職業學院。

學校概況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與眾多高等院校、高新技術企業毗鄰,占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在校生已達14000餘人。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教職狀況:學院有一支學科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 459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含高講、副高級職稱)205名。
專業設定:設有11個系部, 51個專業、80餘個專業方向。形成了以軟體技術、光電子、機電工程、汽車套用、數控技術、環境化學、食品生物技術英語等為骨幹專業,理、工、文、管等多學科專業格局。

對外交流: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方針,迄今已與“中百”倉儲、楚天雷射等 200 余家知名企事業單位簽訂了訂單培養協定;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的理念,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高等職業教育資源,提高辦學質量。學院先後與英國愛丁堡特福德學院德國馬克斯培訓中心就教師交流、共同培養藝術設計、商貿等專業高等職業技術人才,達成合作協定;與美國華盛頓州史波根社區大學日本名古渥大學紐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就聯合辦學暨國際職業培訓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與微軟公司就共同培養軟體開發和計算機套用人才達成協定,並已於 2004 年開辦試驗班,效果良好;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軟體學院達成聯合辦學協定;與湖北國際人才外包培養基地簽約合作;聘請武漢知名專家、教授進行教學督導,確保教學質量。
榮譽成就:學院被教育部、信息產業部等六部委確定為“計算機套用與軟體技術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訓基地”、“汽車運用國家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被教育部確定為“汽車檢測與維修區域實習實訓基地院校”;被信息產業部授予“ IT 職業技術教育工程定點院校”。學院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輻射全省、全國的就業網路已經形成,高就業率和高就業質量成為學院“亮點”。
前景目標: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將繼續深化改革,加速發展,完善條件、提升質量,創新特色,做大爭強。努力把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建設成為能適應武漢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市場實際需要的技能型緊缺性人才培養基地,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軟體開發與套用研究基地,軟體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基地,國際合作、校企合作辦學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改革示範基地,邁入全國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的行列。

院訓釋義

院訓:厚德尚能“厚德”原意為增厚美德。用以指該院堅持“以德為先”的辦學理念,做到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治學。
校訓石校訓石
重視品德修養,加強道德規範,胸懷博大,寬厚仁愛,勤奮敬業,與自然和睦相處,同社會協調發展,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尚能”意為重視能力培養,重視素質的全面提高。確立以能力為核心的質量觀和以技能謀求自身發展的人生理念。努力提高知識套用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同時加強繼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等多種能力培養。開發潛能,發展個性,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厚德尚能”的校訓凝聚著學院的辦學宗旨、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蘊涵著學院人的科學態度和奮鬥精神,構成該院人文素質與性格的表征。

管理機構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院系設定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院系介紹

機械製造工程系 本系是為現代製造業、電子行業培養機械設計與製造類專業高級技能和技術型人才的專業系,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厚德尚能
現已開設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機械製造及自動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等專業。全系在校學生三千人多人。

師資力量 :現有專職教師6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共20人,講師22人,雙師型教師達80%,並聘請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蔡立剛博士作為特聘教授,指導專業建設。

實訓設施: 建成先進的數控實訓中心、模具實訓中心、機加工實訓中心等三個實訓中心,教學設備先進,中心有數控車床實訓車間、數控銑車實訓車間、加工中心實訓車間、衝壓實訓室、壓鑄實訓室、注塑實訓室、沖模拆裝室、塑模拆裝室、電加工實訓車間、模具鉗工專用實訓室、CAD/CAM工程室、普通鉗工實訓室、機加工實訓車間、焊接實訓室、PLC實訓室、電子實訓室、電工實訓室等20餘間實訓室,實驗實訓設備1000餘萬元。

辦學成果 :學生在湖北省第一屆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與製造大賽中榮獲一個一等獎和三等獎;在中南地區港澳特區第二屆大學生創新設計與製造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在湖北省第二屆數控大賽獲二個二等獎;在湖北省第二屆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二個二等獎。教師編寫出版了《機械製造基礎》 、《電工電子技術》、《模具製造工藝學》等教材;模具專業畢業生有4名同學作為高級技術人員送到日本研修。

就業狀況 :具有完善的就業服務體系和廣泛的就業網路,畢業生就業率為100%。主要就業單位有珠海格力集團電器公司、麗珠集團合成製藥有限公司、廣州優尼衝壓公司、江蘇綠點集團、廣東河源龍記集團、深圳富士康有限公司、武漢正遠鐵路公司、武漢元豐公司、武漢中新國際武漢凡谷電子、武漢長利玻璃等。
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工程系 現設有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等四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個專業。其中計算機控制技術設有兩個專業方向,分別是電氣自動化技術方向和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方向。全日制在校學生945人。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工程系的專業主要面向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級技術套用型專門人才。專業的社會適應性強,就業面寬,近幾年本系各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0%以上。
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工程系現有教職員工35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人,副教授10人,高級工程師2人,高級實驗師3人,講師/實驗師7人,碩士8人。教師們完成過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在學術期刊上共發表了一百多篇科研論文。
為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直接為經濟發展服務,增強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工程系在教學計畫中強化了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實訓。每個專業都有相應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的考證要求。系部共有1000平方米的各種實驗實訓場地,實驗實訓設施較為完備。承擔全院的電工電子實訓任務。現有電工基礎實驗室,工程製圖室、電子實驗室,PLC實驗室、PLC仿真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EDA實驗室、電力電子實驗室、自動控制實驗室、電子產品實驗生產線、電工技能實訓櫃。本系實驗設備總價值300多萬元,可滿足廣大在校學生實驗實訓、技能考證的需要。
未來幾年,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工程系將繼續緊密結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完善和提升各專業的辦學條件,強化教學質量的監控,努力培養技術適用,素質優良、能力突出的套用型人才。為國內的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電氣自動化等產業做出貢獻。
聯繫電話:027-81655901 81655902
汽車運用工程系 汽車運用工程系是我院開設最早的系部之一。本系與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有著專業共建關係;擁有一批汽車專業知名教授、“雙師型”教師及實習指導教師,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實踐經驗。汽運系堅持以全面素質為基礎,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重點培養學生的技術套用能力和崗位工作能力,努力造就現代汽車製造業、汽車後市場迫切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現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等6個專業。其中汽車運用工程專業從創辦到現在已有40多年的歷史。它經歷了技工學校(從企業辦校到國家級重點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省級重點中專)、市屬高等職業學院三個階段。汽車運用工程系是學院在校生人數增加很快的系部之一。從2002年至今的2007為止,本系在校生人數接近1500人。從已畢業的730餘人來看,專業對口率達90%以上。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現在全國各地汽車製造、汽車服務等崗位擔任著重要的工作,現在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的中堅力量。
經濟貿易系 是旨在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經濟管理類高等套用型技術人才,設有管理會計金融三個教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研室。該系現設的專業及專業方向有:電子商務、工商企業管理(採購管理)、工商企業管理(物流配送管理)、會計、會計(會計軟體套用方向)、金融管理與實務等,工商企業管理(小企業管理)等專業。各專業配備有較為完善的校內實訓實驗室,建立較為穩定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擁有一支具有豐富課堂教學經驗和實踐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 29 名,其中專職教師 23 名,副教授 12 名,講師 6 名,助教 5 名。具有 碩士學位教師 8 名,雙師型教師 3 名。
經濟貿易系一貫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辦學理念,努力實現校企聯合、定單式培養的辦學模式,現有採購管理、物流配送管理兩個專業與中百倉儲集團公司實行訂單式培養,遵照校黨委 “ 就業為導向,質量第一,服務為本 ” 的要求,加強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教材建設;積極探討高職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社會急需的一專多能的複合型高等技術人才。
經濟貿易系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武漢地區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一批優秀畢業生走上了各行各業的領導崗位工作,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當今飛快發展的時代,該系貫徹 “ 面向社會,面向未來 ” 這一戰略方針,努力開拓進取,打造品牌,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工商管理系該系 以“面向市場、服務企業”為宗旨,圍繞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致力於為地方經濟服務,為經濟發展需要培養高級技術套用型人才。

工商管理系擁有一支學術造詣深、實踐能力強、教學水平高、敬業務實的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本系專任教師26人,其中副教授8名,講師10名,助教9名,“雙師型”教師11名,60%的教師具有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本系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理事單位,特別聘請了2006年全國十大突出貢獻專家馬士華教授為系物流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確保了專業建設和發展的科學性、適用性、前瞻性。

工商管理系目前開設有:物流管理、報關與國際貨代、旅遊管理、文秘法律事務、工商企業管理等六個專業方向。主要面向物流、進出口貿易、旅遊業、行政事業單位等行業或企業,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生命力。以“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互補,畢業證書與技能證書並舉”為特色,就業前景和市場需求十分廣闊。

通過積極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已與“華宇物流”(國家一級資質企業)簽訂了定向委培協定,組建“華宇班”;與湖北三環勁通公司聯合開辦“陽光班”與武漢中百倉儲連鎖超市有限公司聯合開辦定向培養“中百班”等。積極吸納企業參與制訂和實施教學計畫,為企業量身定做,保證了教學的適用性、科學性。根據職業教育特點,工商管理系已與武漢中百倉儲連鎖超市有限公司、招商局物流武漢有限公司、武漢港務局中外運湖北公司、中儲武漢公司、武漢天下明藥業等企業建立了聯合辦學合作夥伴關係和實習實訓基地,校企共同搭建人才培養的平台。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工商管理系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寓教於樂。在活動中,全系同學表現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體向心力,多次榮獲學院各類獎項。通過舉辦各種講座、競賽和企業家講學交流,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增進了對前沿信息的了解使學生近距離接觸企業,直接感受企業對人才知識能力的要求,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全系教職工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宗旨,積極為學生服務,真心實意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用愛和責任教育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健康向上、奮發有為,使之成人、成才,師生一起共同構建溫暖、和諧的大家庭。
環境與生化工程系 是以培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高技能套用型人才,以生物化工、食品、製藥、環境、城市園林為專業發展方向的特色系部。

系現開設有套用化工技術、生化製藥技術、食品生物技術、園林技術、工業分析與檢驗五個專業,下設原料化工生產技術、塗料及塗裝技術(訂單培養)、精細化工、食品生物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生鮮管理(訂單培養)、城市景觀設計、風景園林等八個方向。

系現設有基礎化學、套用化工技術、生化製藥技術、食品生物技術和園林技術等五個教研室,已建成了生物和化學基礎類實驗室、微生物發酵工藝實訓室、化學及藥物合成實訓室、單元操作實訓中心、計算機仿真實訓室、產品質量檢測控制系列實驗室及環境設計等相關實驗室, 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可承擔本系相關專業多門基礎及專業主幹課程的實驗實訓。

系與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工程大學、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管理局、上海阿帝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中百倉儲連鎖超市有限公司等知名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建立有良好的教學、科研協作關係。建立有中國石化北京石油科學研究院工程中心、珠海麗珠藥業、武漢聯合藥業、麗花絲寶江西藍星星火、湖北宜化集團、武漢有機、武漢清江、中科院植物園、武漢東湖風景管理局、東湖磨山植物園、武漢中山公園、解放公園、天馬園藝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武漢生態農業示範園、中百倉儲連鎖超市有限公司等實習實訓基地。

系注重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擁有一支較高素質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在現有的30餘名專業技術人員中,外聘顧問(博士)1人,研究生7人,教授1名,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國外進修學習教師1人,60%以上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近年來承擔或參與省(部)級、市級及院級教(科)研課題6項,發表科研論文50餘篇,較好地滿足了高職教育的發展需要。

系本著“厚基礎、寬口徑、重技能、強素質、創特色”的專業建設思想,注重學生基本理論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團隊、誠信、協作、敬業精神的塑造,注重技能訓練與職業崗位能力的提高,使化工、生物、食品、製藥、城市園林等工程與生命、地球和諧相處,為武漢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服務。
光電子與通信工程系 是依託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武漢· 中國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而設立的;是一個旨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在培養光電子信息、通信技術的高等職業技術複合型、套用型人才的院系。系目前設有光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套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雷射加工技術、計算機通信技術六個招生專業。

系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術造詣深、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員工20名。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5人,高級工程師1人,武漢市學科帶頭人和武漢市優秀青年教師多人,3/4以上的教師具有“雙師”型教師資格。為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和科研工作,系聘請了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楊坤濤教授為顧問,並邀請了華中科技大學多名教授來系作學術和技術指導,幫助我系培養師資、開展科研、講學等。同時,系聘請了楚天雷射、華工雷射、光谷鴻景、烽火科技等多家大型光電企業的老總、高級技術人員參加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對專業建設與發展進行指導。

系現已建成總投資700萬元的雷射技術實訓中心、光學工藝實訓中心、手機維修實訓室及工程光學、現代通信等15個實驗、實訓室,擁有一批專用機房、多媒體教室及有關設備。

長期以來,系堅持高職教育的辦學方向,注重團隊、誠信、敬業精神的塑造,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職業能力的提高,為學生提供多種校內外實習實訓機會,使學生紮實地掌握本專業的實踐技能。系與華工科技華工雷射有限責任公司、楚天雷射集團、武漢光谷鴻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廠商有多年的合作基礎。並與楚天雷射集團、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簽訂了長期的合作協定,開展訂單教育,畢業生具有穩定的就業渠道。系絕大部分學生在光谷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就業,工作環境好,待遇優越。系與信息產業部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中心、湖北省勞動廳等技能認證機構建立了穩定的聯繫,學生可以適時參加技能認證考試,同時在職業技能培訓過程中邀請企業相關行業專業參與教學培訓,使學生技能培訓與企業“零距離”。

光電子與通信工程系開辦的專業面向高新技術企業,面向市場,畢業生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畢業生就業前景良好。
藝術設計系 依託於現代工業、交通信息產業,本著“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以創新為魂,以務實為基;以質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以適應社會人才需求而設定專業,現開設服裝設計影視動畫、廣告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產品造型藝術設計、染織圖案藝術設計等六個專業及專業方向。同時,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為辦學宗旨,凸顯職教特色,不斷加強教學改革,理論課以“必需、夠用 ”為原則,走校企結合的辦學道路,先後與武漢愛帝集團福建皮克集團等十餘家企業簽訂了人才訂單,全面落實了本系服裝、動畫、及藝術設計類各專業在校生的實習、就業單位。

目前,藝術設計系在師資上擁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 10餘人、講師12人,他們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多年的教學經驗,實踐動手能力強,多人次在全國及華中地區藝術設計及製作大賽中獲獎,骨幹教師被武漢市教育局授予“優秀青年教師”稱號。他們在認真搞好教學的同時,更注重自身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提高,近兩年,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論文、專著20餘篇,主編或參編教材十餘本。由於教學、科研成績突出,被全國紡織服裝高等教育學會授予理事單位,被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藝術設計專業委員會授予常務理事單位,同時被武漢市教育局選定為“漢派服飾與文化”研究基地。

在教學設備上已擁有如服裝設計工作室、服裝製作工藝實訓室、影視動畫原畫設計室、影視動畫製作實訓室、畫室、形體訓練室等現代化的實訓室二十餘間。藝術設計系與市場人才需求密切相關的專業設定,完備的教學設施多次獲得上級領導和來訪專家的好評。

在專業教學上突出職教特點,嚴格規範的教學管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兩年來,本系學生十幾人次在省市級組織的美術作品展中獲獎,其中,姚瑩昭同學的美術作品榮獲全國第一屆大學生藝術節三等獎。在專業實踐教學中注重“工學結合、產學結合”,在教學中以案例教學為主導,學生實訓課以企業化的模式進行管理,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完成由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轉變,真正做到教學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零距離結合,畢業生深受企業的歡迎,因此,2005、2006年連續兩年就業率達100%。
系部諮詢電話:86+027 87996611

乘車路線

武昌火車站:武昌火車站綜合體(宏基客運站)乘518/903/593路到魯巷廣場(站名是魯磨路光谷廣場&珞喻路光谷廣場)718/758吳李灣站(或者789/757到高新四路竹林園站)
漢口火車站(金家墩客運站):漢口火車站常青路乘536路到光谷廣場718/758光谷大道吳李灣站(或者789/757到高新四路竹林園站)或者火車出站直接換乘武漢軌道交通2號線到光谷廣場站轉乘718/758光谷大道吳李灣站(或者789/757到高新四路竹林園站)
武漢火車站(楊春湖客運站):武漢火車站出站轉乘武昌方向643/513至魯磨路光谷廣場站換乘718/758光谷大道吳李灣站(或者789/757到高新四路竹林園站)
傅家坡客運站:武珞路傅家坡客運站乘703路(10站)/25路(10站)/536路(10站)/518路區間(10站)/510路(10站)/518路(10站)/15路(10站)到珞瑜路光谷廣場換乘718/758光谷大道吳李灣站

歷史沿革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歷史沿革及發展史
一、武漢工交職業學院
2002年武漢紡織學校、武漢化工學校、武漢交通學校(1959年創建)合併升格為武漢工交職業學院
二、武漢軟體職業學院
2001年武漢市成人教育學院、武漢第一師範學校(19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運動會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運動會(17張)
85年創建)、武漢經貿科技學校、武漢物資儲備職工中專合併升格為漢口職業技術學院
2004年漢口職業技術學院、武漢廣播電視大學(1979年創建)合併組建武漢軟體職業學院
三、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2007年武漢軟體職業學院、武漢工交職業學院合併組建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校園景觀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全景 知識海洋(圖書館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博大胸懷(綜合樓) 育才搖籃(實訓樓)

現任領導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黃鳳凱 院長廖世平
黨委副書記戴向軍 副院長馬蜂
副院長鄭瑛 副院長劉力
副院長馮繼航 副院長陳運生
巡視員熊華浩 副巡視員別林業

推薦連結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學工線上: http://www.whvcse.com/jigou/xuegong/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