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文華學院(原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創辦於2003年5月26日,是經教育部批准的普通全日制高校。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學校轉制並更名為文華學院。學校坐落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中國光谷”腹地創業街上,據2015年官網顯示,校園占地面積約1348畝,學校建築總面積42.84萬平方米。設定了本科專業37個、專科專業10個,涵蓋工、管、文、法、經、藝術6大學科門類。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院長致辭

校園位於華中科技大學主校區對面1公里處(東湖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內,創業街東,中國光谷中心),可共享和使用華中科技大學主校區教學資源。校園建設有教學樓、宿舍群、食堂、塑膠運動場、實驗大樓、語音與計算機大樓、圖書館和行政大樓等設施,校園面積1280畝。
學院以“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為辦學宗旨,共享華中科技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質實用型專業人才。學生學業完成時,符合學籍管理規定、成績合格的畢業生頒發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由華中科技大學授予學士學位。華中科技大學負責學院的管理和教學,並幫助建立教學質量監測和評估體系;學院中層以上管理幹部由華中科技大學選派;任課教師絕大多數是華中科技大學選派的在職教師,其中大部分是教授和副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以“從嚴治校”聞名,文華學院繼承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傳統,從做人、學習、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對學生嚴格要求,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同時,學院注重“嚴”、“活”結合,張揚個性,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增強適應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學院正逐步形成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規範、自我管理”的氛圍。

學院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情商和綜合素質,經常舉行“院士、教授論壇”、“企業家論壇”等系列講座,還舉行大學生文化節、各種大賽和豐富多彩的學生團體活動。許多活動都由學生自己組織和主持,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熱情。學院正在努力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建立良好的校風和學風。

機構設定

基礎學部 經濟管理學部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
人文社會科學學部 機械與電器工程學部 城市建設工程學部
院黨委辦公室 院工會、計畫生育辦公室 學院辦公室 黨委宣傳部
學生工作處 招生就業處 教務處 人力資源處
國際交流 財務 保衛 後勤
實驗室建設與資產管理處 圖書館 網路技術部 實驗中心

院校領導

院長—張勇傳 董事長吳文剛
副董事長—劉獻君 黨委書記—於清雙
常務副院長—楊傳譜 院長—肖行定
副院長—陳思中 副院長—汪元柱

校歷一覽

1.中國校友會網和知名媒體聯合推出2012、2013年《中國獨立學院百強排行榜》,文華學院均排名第2,併入選2013年中國10所一流民辦大學名單,位居第6。
2.2011—2012年連續兩年,居中國教育網、中國教育線上等權威網站聯合推出的《全國獨立學院報考熱度排行榜》第1名。學院連續5年獲得湖北省“招生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在全國28個省區市的招生錄取控制線已超過或接近當地上一批次本科錄取線。2012年,學院文科、理科錄取分數線均居湖北省獨立學院第1。
3.2012年,學院一次性通過湖北省新增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及授權專業合格評估,31個本科專業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學院擁有1個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2個湖北省獨立學院重點培育專業,1個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本科項目,1門湖北省精品課程。
4.創建“周日晚點評”等一系列有特色的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2012屆本科畢業生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通過率達90.1%。英語專業2012屆本科畢業生專業四級考試(TEM—4)通過率達93.9%。
5.近3屆本科畢業生被錄取為碩士研究生的人數占當年畢業人數的比例在16%以上,2012屆達17.59%。
6.2012年,獲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23篇,在湖北省31所獨立學院中獲獎總數位居第1。
7.近3年,學生獲得全國學科知識與技能競賽特等獎2項、一等獎34項、二等獎46項。1人獲得“2011年度湖北省十佳大學生最佳才智獎”。2012年,學院學生參加第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榮獲創業計畫競賽銀獎、評審推薦特色獎、網路虛擬運營競賽三等獎等3項大獎。
8.近3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2012年,1人獲湖北省首屆“大學生創業十佳之星”榮譽稱號。
9.明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核心理念,確立“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的辦學宗旨,創建“一個中心、三個關鍵、五個注重”的個性化教育體系。
顧明遠、潘懋元、周遠清、葉瀾、王英傑等15位著名教育家和著名學者,以及楊叔子、李德仁、李培根、許厚澤等24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先後來到學院考察並指導個性化教育。
10.《獨立學院本科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獲第七屆(2012年)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4年5月[9],“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正式更名為“文華學院”。
2012年1月9日,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12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國大學排行榜揭榜。我院位居2012年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第二,並在“2012中國最受媒體關注獨立學院排行榜”中名列三甲,均比2011年上升了一個位次。
2011年6月1日,中國校友會網發布《2011中國大學星級評價報告》,在最新發布的“2011中國大學星級排名”中,文華學院入選“中國五星級獨立學院”。
2011年1月17日,中國校友會網與《21世紀人才報》發布最新《2011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其中文華學院入選獨立學院前三甲。
2011年5月30日,學院院長當選湖北省教育史志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
2011年5月14日,學院工程實訓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2008年4月29日,學校隆重舉行五年校慶。
2007年2月28日,學院舉行全院教職工大會。
2007年2月10日,湖北省2007年度高等教育工作會議召開。
2007年1月9日,省教育廳教學巡視員盧金活教授、安志鵬教授、趙永儉教授一行。
2007年1月7日,湖北省第十三屆翻譯大賽圓滿落幕,學院69人獲獎。
2007年1月6日,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應邀與文華學子親密交流。
2006年12月28日,學院在華中大韻苑體育館舉行年度表彰大會暨元旦文藝晚會。
2006年12月27日,學院與廣西玉柴集團簽訂實習教學基地合作協定。
2006年12月17日,學校參與在武漢科技大學舉辦的武漢高校聯盟“新生杯”桌球大賽。
2006年12月10日,學院2006年暑期社會實踐隊獲湖北省“優秀團隊”獎。
2006年11月15日,學院召開校園文化景觀設計意見交流會。
2006年11月5日,學院共青團團校成立。學生幹部將作為首期學員在團校學習。
2006年11月1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道坤一行蒞臨我院。
2005年5月23日,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趙素貞院長一行來我校交流訪問。
2005年5月22日,學院召開2005年教學工作會議。
2005年5月16日,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計算機系及國際部主任一行來我院考察。
2005年5月16日晚,學院首屆大專辯論賽決賽在學院報告廳舉行。
2005年5月10日下午,湖北省教育廳思想政治教育處高長舒等領導來學院。
2005年4月28日晚,學院英語風采之星決賽在學術報告廳舉行。
2005年4月24日晚,由建築分團委承辦的學院首屆大專辯論賽在學術報告廳舉行。
2005年4月24日晚,學院大學生桌球聯賽在體育館二樓舉行。
2005年4月24日下午,學院第一屆大學生電子競技大賽決賽在圖書館一樓舉行。
2005年4月24日,學院書畫協會承辦的第二屆書畫攝影展拉開序幕。
2005年4月20日晚,學院“創智杯十佳歌手大獎賽”在學校多功能報告廳舉行。
2005年4月16日,寧夏大學新華學院來訪。
2005年4月14日,學院舉行四、六級表彰暨動員大會。
2005年4月7日,學院首屆社團風采月在文華廣場隆重開幕。
2005年4月5日,文華學院第二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開課。
2005年4月14日,學院舉行四、六級表彰暨動員大會。
2005年4月7日,學院首屆社團風采月在文華廣場隆重開幕。
2005年3月30日,經院黨委研究決定,將原兩個學工黨支部調整組建為六個學部。
2005年3月25日,比利時魯汶理工學院韋康盟教授來學院參觀交流。

辦學規模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總平面圖
學校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1000多人,專科生3000人。設定了本科專業36個、專科專業10個,涵蓋工、管、文、法、經、藝術6大學科門類,初步形成“工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發展格局。學校面向全國27個省、市招生,還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

學部設定

外語學部 在華中科技大學主校區外國語學院的大力支持下,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外語學部開設了大學外語系和英語系,設定了英語本科專業和英語專科專業,現有在校學生800人,專職教師40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講師、助教多名。

原華中科技大學外語系副主任、中國-比利時專業教師外語培訓中心主任、全國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熊敦禮教授擔任學部常務副主任,原華中師範大學漢口分校外語學院院長、湖北翻譯協會常務理事劉長春教授擔任學部副主任兼英語系主任。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袁培煌

城市建設工程學部
袁培煌 城市建設工程學部主任
1955年畢業於華南工學院建築學專業,國家設計大師、中美互認註冊建築師、中國建築學會理事、湖北建築師學會會長、中南建築設計院顧問、總建築師、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學院名譽院長、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兼職教授、城市建築工程學部主任。袁培煌大師長期從事建築設計工作,完成設計項目近百項,獲得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獎。他對建築標準設計及專業規範,以及推動註冊建築師考試工作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袁培煌大師在建築創作方面獲得了重大成就。1961年,他設計的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成為我國19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高層建築,是深圳改革開放建設的象徵和標誌。1990年代初,他設計的218米高的深圳賢成(洪昌)大廈是以鋼筋混泥土作為束筒結構的又一國內設計先例。他在武漢東湖楚文化遊覽區項目建設中擔任設計總指導,創作出了楚城、楚市、楚天台等一系列具有地域文化的建築群,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他還進行了一些援外工程項目設計,在蒙古蘇赫巴托福利區、越南河內火車站等項目的設計中均做出較大成績。他在規劃設計方面同樣取得成就。由他參與規劃設計的武當山風景區受到了專家的好評。在珠海西區三灶島總體規劃設計競賽中,他所作的規劃方案獲得了一等獎,並得到了逐步實施。此外,他還作了肇慶市科技城總體規劃方案等。最近他所作的上海大學法學院總體規劃也正在實施中。
袁培煌大師在建築學術方面也取得顯著成就。1986年他擔任建設部民用建築標準審查委員。1996年擔任中南地區標準設計技術委員會主任,制定編制標準並主持審定了中南地區通用建築標準設計圖集16冊。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江義聲

江義聲 城市建設工程學部副主任
副教授,民盟盟員,196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結構力學專業,1968年到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前身)任 教,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城市建築工程學部副主任。1981年,江義聲副教授完成了為洲際飛彈發射工程配套的“球殼不圓度測量儀”研製課題,填補國家空白,是華中工學院首批通過部級鑑定的課題之一。1982年獲得國家級國防工程重要成果獎
江義聲副教授長期從事教學及管理工作,先後講授工程力學、潛艇結構、艦船強度、艦船焊接、建築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結構動力學、結構穩定、結構選型、鋼結構原理與設計等課程,發表科研論文及教研論文20餘篇,12次被評為院校年度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三次獲得校級和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機械與電器工程學部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張福潤

主任 張福潤

1943年出生,教授,工學博士,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副院長等職,第二、第三屆全國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第二、第三屆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械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副院長。他的主要研究領域:CAD/CAPP/CAM集成技術,複雜曲面加工技術,空間嚙合理論, 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等。
他近年來承擔的主要研究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複雜曲面加工新技術的研究,機械製造科學(冷加工)發展戰略研究),教育部重大教學改革及研究項目6項,面向21世紀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工科本科專業目錄的研究與修訂、機械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綜合實踐的研究、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網路課程建設、機械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和高等學校機械學科本科專業規範。
他曾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3項,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寶鋼教育獎1項,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作為課程負責人,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被評為湖北省優質課程和校精品課程。主編出版高校教材3本、專2部、大型手冊1本,發表論文80餘篇。
經濟管理學部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張金隆

張金隆 經濟管理學部主任(兼)
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運籌學會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模擬學位副理事長,中國優選統籌與經濟數學研究會計算機模

擬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湖北省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現任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管理信息研究所所長,兼任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經濟管理學部主任。
張金隆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現代化管理理論與方法、信息資源管理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國家科技攻關、省部級項目和一批企業合作項目。分別獲得湖北省、國家教委和國內貿易部科技進步獎,出版專著教材三本,發表論文80多篇。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吳燮和

吳燮和 經濟管理學部常務副主任
教授,1961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師資班,後留校一直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曾任全國《模糊數

學》雜誌副主編,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模糊系統研究室主任、數量經濟系主任、金融系主任、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等職,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經濟管理學部副主任。
吳燮和教授從事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四十多年,在科研方面主要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和定量分析的研究工作。從1975年起,在國內的《科學通報》、《質量管理》、《分子科學與化學研究》、《華中理工大學學術期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在美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的學術期刊上都發表過學術論文。在1985年7月到歐洲出席第一屆世界模糊系統會議,並在會上作研究報告。
吳燮和教授參加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其中, 《癌症早期診斷》項目於1985年在全國微機套用成果展覽會上獲三等獎;《二、三水平析因試YATES算法及其套用軟體》獲中國質量管理協會論文成果二等獎。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黃德修
黃德修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兼)
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63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理工大學無線電元件與材料專業,國家“86

3”計畫光電子主題專家組專家,中國通信學會會士,中國通信學會光通信委員會委員,中國光學學會纖維光學與集成光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光電子學組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子與信息學院院長,兼任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
黃德修教授主要從事光纖通信與感測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是第一位提出建設“武漢·中國光谷”的建議者。他曾獲國家發明三等獎一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華為獎勵基金二等獎一項,所編全國統編教材《半導體光電子學》獲1996年電子工業部優秀教材一等獎 。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毛法堯

毛法堯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副主任
教授,中共黨員,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

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副主任。
毛法堯教授從事教育工作40年,主要研究領域:數學系統及設計自動化、信息系統、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主持和參加了多項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課題,編著了七種著作,在《計算機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他編著的《數學邏輯》教材在全國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評選中獲國家教委一等獎;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整合與更新:計算機本科教學改革與建設》獲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科學研究課題《湖北省電力管理信息系統》獲湖北省科研成果二等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輔助部門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是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教學輔助部門。下設多媒體電教中心、語音計算機中心、網路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負責全院電化教學、數字語音室、公共機房、外語自主學習中心、校園網路、行政辦公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現有十八人。中心服務宗旨:一切為教學服務。主動服務、動手能力強、責任心強、執行力好是中心工作人員的首要條件。在當前信息化、網路化、電教化的科技時代。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全體成員,一定要適應新形勢,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和維護水平,為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服務質量,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而努力工作。

學院媒體

電子雜誌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電子雜誌
主要校園媒體有文新社(文華新聞社)、文華電視台、院團宣(《文華青年》報紙)和文華之聲廣播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