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一

楊鳳一

楊鳳一,女,漢族,1962年11月生,中共黨員,北方崑曲劇院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崑曲)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 曾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創作劇目《紅樓夢》(上下本)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 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榮獲“2006佛羅倫斯國際婦女獎”。擔任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愛心大使”,被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2018年3月,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1歲時以優異成績考上中國戲曲學院,師從李金鴻、荀令香、謝銳青等名家學習京劇刀馬旦。

童年時的楊鳳一和姐姐楊姐一 童年時的楊鳳一和姐姐楊姐一

197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楊鳳一和姐姐楊姐一被北京的老師看中,招到北京學戲 。

1982年畢業後被分配到北方崑曲劇院,轉行向侯玉山、馬祥麟等老師學習崑曲。

楊鳳一大學畢業後到北方崑曲劇院工作,作為新人很難主演大戲,覺得個人發展的希望不大,就一直接拍電影電視。上世紀80年代的8年時間,她參與拍攝了5部電影、5部電視劇,其中包括83版電視劇《西遊記》 。

1990年,毛遂自薦擔綱《夕鶴》主演阿慈,公演後得到了同行的好評。隨後出演了《棋盤會》、《百花公主》、《貴妃東渡》等劇目。

1994年開始先後4次在義大利主演京劇《杜蘭朵公主》,並參加了義大利羅馬歌劇院的歌劇《杜蘭朵公主》的演出。

1998年,擔任北方崑曲劇院副院長。

楊鳳一生活照 楊鳳一生活照

2001年農曆大年初一,崑曲《貴妃東渡》在保利劇院上演, 孿生姊妹花楊鳳一和楊姐一擔綱主演。姐姐楊姐一扮演日本的孝謙皇后,妹妹楊鳳一飾演楊貴妃 。

2006年3月,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獲得2006年度佛羅倫斯國際婦女獎。這是該獎項設立15年來首位中國人獲此殊榮。

2007年11月15日,赴法國參加世界民族藝術展演活動,演出崑曲《白蛇傳》。

(以上信息來源 )

2009年,當選北方崑曲劇院院長。

2015年7月16日,楊鳳一當選第八屆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2017年12月,當選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主要作品

楊鳳一演出照 楊鳳一演出照

演出劇目

《貴妃東渡》、《扈家莊》、《碧波仙子》、《雙陽公主》、《白蛇傳》、《天罡陣》、《夕鶴》、《百花公主》、《棋盤會》、《偶人記》、《杜蘭朵公主》等。

創作劇目

《紅樓夢》(上下本) 、《續琵琶》、《憐香伴》、《陶然情》、《愛無疆》等。

電視作品

電視劇《西遊記》(1986年央視版),飾演愛愛。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1992俠骨風流白素花李洪生董洪林, 常紅艷, 楊姐一, 劉克明
1990索命逍遙樓單娥李文化, 李妮黃國強, 王赤
1986歲月匆匆劉敏曹征王馥荔, 徐展
1985絕處逢生婷玉李洪生李冰, 崔毅

(參考資料 )

家庭成員

楊鳳一和楊姐一 楊鳳一和楊姐一

崑曲名角楊鳳一有一個雙胞胎姐姐,叫楊姐一。本來她要叫楊妹一,不過,因為大姐改叫楊美一,所以她就改叫鳳一。雙胞胎姐妹同時學戲,11歲來到中國戲曲學院。1982年畢業,兩人一個被分到了京劇團,一個被分到了北方崑曲劇院 。

人物榮譽

楊鳳一 楊鳳一

1988年獲首屆北京市青年戲曲演員調演優秀表演獎。

1995年主演《夕鶴》獲中國第四屆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1995年獲首屆洪雪飛藝術基金獎。

1996年崑劇《偶人記》獲新劇目調演優秀表演獎。

2006年3月,義大利中部文化名城佛羅倫斯獲得2006年度佛羅倫斯國際婦女獎。

2015年9月15日,楊鳳一被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共同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8年3月,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人物評價

佛羅倫斯婦女協會主席塞萊納·特里利亞女士這樣評價楊鳳一的表演:“今天來自中國的崑曲表演藝術家楊鳳一讓我們近距離地欣賞到了如此優美的表演,讓我們知道了一種舞蹈和演唱結合在一起表演的藝術,這就是中國的戲曲。”

戲劇家百科

戲劇家是指在舞台表演藝術方面有過傑出貢獻的人。
安娥 | 奧斯卡· 王爾德 |白淑賢 | 白燕升 | 陳大悲 | 曹未風 | 陳學希 | 陳彥 |陳素珍 | 陳巧茹 | 陳霖蒼 ||陳軍 | 陳智林 | 常劍鈞 | 陳湧泉 | 遲小秋 | 陳少雲 | 陳立華 | 丁凡 |竇鳳琴 | 段明 | 馮詠梅 | 馮玉萍 | 谷文月 | 郭躍進 | 顧薌 | 高靜 | 賡續華 | 胡雪樺 | 亨利·高爾比 | 洪影 | 胡導 | 韓再芬 | 侯露 | 黃新德 | 胡嫦娥 | 侯丹梅| 韓寧 | 胡和顏 | 韓國慶 | 韓生 | 黃先鋼 | 黃定山 | 何冀平 | 戒日王 | 久保榮 | 季國平| 孔三傳 | 李健吾 | 洛卜·德·維加 | 劉厚生 | 李東橋 | 劉彥君 | 李龍雲 | 李維康 | 李政成 | 柳萍 | 李梅 | 梁偉平 | 林瑛 | 李純博 | 李春喜 | 李鵬 | 李亭 | 李龍吟 |劉星 | 龍紅 | 李潔 | 劉寧 | 李靜文 | 劉禎 | 劉衛紅 | 林為林 |李樹建 | 李仙花 | 羅懷臻 | 林戈爾 |劉秀榮 |劉玉玲 |孟冰 | 馬惠民 | 孟廣祿 | 茅善玉 | 倪惠英 | 倪茂才 | 錢惠麗 | 任鳴 |任跟心 | 蘇民 |沈虹光 | 孫潔 | 沈鐵梅 | 宋官林 | 尚長榮 | 文彬彬 | 吳光煜 | 萬山紅 | 王福義 | 王陽娟 | 王華瑩 | 王筱頔 | 王景珊 | 謝玉蘭 | 謝濤 | 徐翔 | 熊小平 | 夏平 | 謝群英 | 楊紹林 | 于魁智 | 袁慧琴 | 楊鳳一 | 楊乾武 | 楊長春 | 楊麗娟 | 張慧[戲劇評論家] | 曾傑 | 張曼君 | 張建國 | 趙志剛 |周予援 | 朱世慧 | 張火丁 | 周志強 | 周東亮 | 張幼麟 | 趙建新 | 張輝 | 朱彤 | 周正平 | 趙德 | 張靜嫻

崑曲演員(三)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