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慶玉

盛慶玉,男,崑曲架子花臉。行三,人稱“盛三”。原籍山東登州府,先世業騾馬商來京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同治八年(1869)經昆弋老生趙祥安介紹入醇王府安慶班坐科,習昆弋架子花臉,師昆弋名淨劉祥茂。同治末年即以《嫁妹》、《火判》、《功宴》等戲享譽都中。安慶班散後,曾外出涿州、新城、玉田等縣搭高腔班演唱。光緒九年(1883)醇王府復組恩慶班,慶玉返京加入,在醇邸恩慶班開鑼演出中飾《雅觀樓》之朱溫。光緒十四年(1888)醇王府又組恩榮班,慶玉列淨行第二名,並教導班中“榮”字輩徒弟如裴榮慶、吳榮英、張榮鳳等。光緒十七年(1891)恩榮班報散,乃在京搭入皮黃班演唱,歷搭玉成班、小洪奎班等。又曾隨林得祿去張家口、煙臺等地演出。宣統元年(1909)任教於三樂科班,沈三玉、尚三錫等得其傳授。宣統二年(1910)冬與劉東岩領肅王府資金組織復出昆弋安慶班,任承班人,演於東安市場吉祥、東慶、丹桂等園,曾排演全本《請清兵》,大受歡迎。

辛亥革命事起後,該班報散。民國初年繼續在正樂社任教。民國七年(1918),鄉間榮慶社等昆弋班相繼入京,乃搭班演出餬口,唯年事已高,僅充任配角,如《嫁妹》中飾大鬼等。復得三樂弟子沈三玉、尚小雲接濟,孑然一身居崇文門外珠營福壽寺內。1930年因沈三玉推薦,任教於中華戲曲學校。

自晚清至民國間,京中新建或翻修之戲園開張之前均有“破台”之風俗儀式:延聘高腔班中德高望重之架子花臉,夜扮煞神舞於台上,以雞血灑台並逐演員裝扮之女鬼於戲園門外。自從劉祥茂逝世後,盛慶玉在高腔淨行中資歷最長,故專擅“破台”之任數十年。1935年9月大柵欄慶樂戲院開業,他以七十九歲高齡應聘“破台”,是最後一次現身舞台。

1936年病卒於北京,享年80歲。

出生:1857年,鹹豐七年(丙辰)

逝世:1936年3月15日,農曆丙子年二月廿二日

崑曲演員(三)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戲曲藝術家

這些人物都是戲曲名人,大部分還沒有創建,就算已經有的詞條也很不完善,需要大家補充內容。如果你發現了新的示創建的詞條歡迎添加進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