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寬

白永寬(安新縣大馬村人,工大武生、老生、花臉,是昆弋全才。

基本信息

光緒十一年(1885),醇王府恩慶昆弋班停辦。醇親王將全份戲箱賞賜給白永寬白永寬攜戲箱回家,辦了一個戲班,仍叫恩慶班。白永寬自恃藝高,每有演唱,以我為主。他曾向人慨嘆說:“如今唱昆弋的就是仨半人啦!”意指自己、郭蓬萊、邢玉泰(白洋淀水打窪人,工高腔黑臉,輩份比白永寬還早,是白茂齋的老師)算三個整人,而師兄弟化起鳳,因只唱高腔不唱崑腔,只能算半個唱戲的。除此之外,再沒別人了。

崑曲演員(三)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