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恩躍

任恩躍(1896—1964),字沛之,乳名鐵莊。河北省文安縣北斗李村人。北方昆弋元慶班掌班人。

基本信息

簡介

任恩躍(1896—1964),北方昆弋元慶班掌班人。字沛之,乳名鐵莊。河北省文安縣北斗李村人。

家庭

祖父曾任清朝綠營兵游擊,父名任以禮,為本村首富,外號“活閻王”,以其酷愛戲曲,於清鹹豐末同治初創辦元慶昆弋班,1911年後,因年事已高,遂將戲班交與獨子任恩躍掌管。

劇目

任恩躍愛崑曲,尤勝其父,曾跟徐廷璧學唱《冥感》、《關公訓子》等,但只坐在台上清唱,並不扮演。

性格

他天資聰慧,心靈手巧。元慶社所用道具,都極出色,即出自他親自設計;精細之處,皆為其親手製作。但其性格暴戾專橫,不亞其父,人稱“小閻王”,藝徒常遭其體罰。但對戲班約束甚嚴,且管理有方。又愛惜人才,對技藝高超的演員,尤倍加厚待。

1917年正月,聽說班中名淨侯玉山被寶山合班暗中邀去,憤激之下,攜駁殼槍,親帶二十餘人前去大王莊搶角。雙方發生械鬥,任情急開槍,打傷警察一名。經當地豪紳從中調停,此案方得了結。因為打官司,再加當地鬧水災,戲班被迫停辦。

1920年,任又勉力恢復元慶社,聘北昆“榮”字輩演員張榮壽做管事,拉到石家莊、保定演出。昆弋名角鑒於械鬥傷人一案,都不敢前來搭班。因此效益極差,再加管事人從中營私貪污,元慶社從此倒閉。戲箱道具雖經任恩躍長期精心保管,但於1938年春被日本侵略軍在下鄉掃蕩中付之一炬。

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任以靈巧雙手常為革命武裝隊伍裝修彈藥槍枝。解放後,孫女任鳳香參軍,人民政府以軍屬加以優待,晚年派專人照料其生活,直至六十九歲去世。

崑曲演員(三)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